“规范加特色”:学校“双减”工作的策略探究

2022-03-17 08:27于晓姝
辽宁教育 2022年16期
关键词:作业活动学校

于晓姝

(本溪市平山区民生小学)

本溪市平山区民生小学(以下简称学校)始建于1956 年,现有教学班27 个,学生1100 人,教师106人。学校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办学理念,以“规范加特色”为办学宗旨,创建以“美”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如何落实好“双减”政策,并做到“提质增效”是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学校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用,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五项管理”、开展课后服务和假期托管三个方面入手,让“双减”工作真正落地,让教育回归本真,让教师做到应教尽教,让学生能够学足学好。

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负不减质

(一)抓实校本研训,促进“提质增效”

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的生命线,是助力“双减”落地的主导线。学校抓实校本研训,抓好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强化教师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确立课堂教学“三精五点”新要求。“三精”即精讲、精练、精留作业;“五点”即重点、难点、易错点、易忘点、拓展点。学校要求教师抓好、抓准“三精五点”,使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并鼓励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新知。学校以“备、说、讲、评、思”五环校本教研模式为载体,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学校围绕“数学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开展“数学深度学习”校本教研活动,向课堂40 分钟要质量,构建高效合作的教学团队。以数学学科节全能赛为载体,通过口算、计算技巧、说题、思维训练等比赛,让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

推进语文主题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按照平山区语文主题学习推进规划,学校开展了“语文主题学习”备课研讨交流会、“精读引领课”校本教研活动、学生读书节等,培养语文素养深厚的好少年。学校开展全科“减负增效,合理作业”教学研讨会,注重体、音、美等学科的教学指导,全方位地提升教学水平,把“提质增效”落到课堂教学的实处。

(二)依托“五美”课程,实现全面育人

学校研发多元校本课程,将省级课题“依托‘五美文化’构建‘五美课程’的策略研究”与校本课程无缝对接,立足“美”文化,构建“美德、美智、美体、美行、美情”课程内容。

1.“美德”:育人为本,以德为先

学校开展“童心向党,逐梦启航”“礼赞中国,强国有我”“喜迎母校生日”等德育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涵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塑造新时代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同时,在全校学生中启动“红领巾争章行动”,设置奖励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进心、求知欲。学生在学校各项比赛和活动中积极参与,比学赶超,争先争优。

2.“美智”:趣味数学,轻松学习

学校开展“趣味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数学学习应注重学生思维训练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学校趣味化、活动化、生活化的数学让学生充分读、认真想、大胆说,写出来、画出来、演出来。

3.“美体”:体艺课程,愉悦身心

学校开足、开全体艺课,保证体艺课的课堂时间。“竖笛进课堂”是音乐学科的传统特色,学校将中华经典音乐作为竖笛的演奏内容,引导学生演绎优美曲音,做到人人皆会、师生乐享。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以走班选修课、年组团体课等形式开设流行舞、花球操、跳绳、武术、戏曲韵律操等课程,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学校坚持长效性的体育艺术训练,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

4.“美行”:劳动实践,健全品格

劳动教育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学校开展“耕读文化”活动,设置有农作物、花卉、绿植的种植体验箱,小小种植园成为学生动手种植的乐园;教师结合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收拾整理物品的能力;在节日文化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做手工、包饺子、包粽子、画彩蛋,培养阳光向上、热爱劳动的好少年。

5.“美情”:阅读经典,丰厚底蕴

学校开展古诗词、美文诵读活动。“双减”落地后,学生的作业在学校都能完成,因此回家后就有时间多读书。学校把语文主题丛书作为参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丰富诗词底蕴。

(三)学期综合测评,立足多元发展

在平山区教育局和平山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下,学校改革学生评价方式,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启动全学科学生评定工作,以奖励小红花、颁发证书的方式鼓励学生,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学会技能。例如,音乐学科的歌舞表演、听力测评、才艺展示等;美术学科的基本素养、绘画能力等;体育学科的体质监测、运动技能测评等。学校从课堂专注度、课前预习、学生书写、课外阅读、背诵及运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轻松愉快的评测方式让学生更感兴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加强“五项管理”,减量不减质

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五项管理”要求出台后,学校应令而动,成立对应的管理工作组,制订科学详实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压实责任“链条”,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一)加强手机使用管理,强化教育引导作用

学校通过班队会,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用手机完成作业,并号召家长以身作则,实现家校互助、合作管理。

(二)保证学生睡眠充足,培养良好作息习惯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制订作息时间,保证学生每天10 小时睡眠时间;关注学生上课的精神状态,及时提醒,有效沟通,指导学生统筹利用时间,注重劳逸结合。

(三)严格规范读物管理,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积极开展主题阅读、经典诵读等活动,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真做好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向家长公开市、区教育部门推荐的阅读目录,引导学生阅读规范读物;加强图书室建设,定期购买并更新图书,提高图书室的使用率,设置教室图书角和走廊阅读开放区,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四)明确作业管理要求,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学校严格执行《辽宁省作业布置十要求》,对作业总量进行调控,实行班主任、学科组长、年段领导分层负责制,班主任负责汇总各学科作业,再与年级组长、年段领导进行删减、统筹,并将学生的当日作业进行公示;开展作业评选、展示活动,建立优秀作业资源库,提高作业质量。学校要求教师的作业设计要精巧、有针对性,并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加强教师集体研讨;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作业内容,鼓励教师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的作业。

学校从作业布置的内容和模式上进行探索和实践。作业布置分为学科类作业和实践类作业。学科类作业有阅读经典书籍、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解答思维训练试题、说说解题思路等。实践类作业结合“五美”课程,引导学生动手做家务,提升学生的劳动能力;引导学生做手工,启发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全面建立“基础作业+弹性作业”的布置模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基础作业紧扣学习内容,重在巩固知识;弹性作业注重探究性、实践性,重在灵活运用。学校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引导高年级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盘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学校开展了“落实双减,提质增效”作业展评活动,规范常规,发现典型,在全校27 个班级中开展“作业小达人”优秀作业展评活动,让学生近距离观看优秀作业的样本;开展教师优秀作业设计大赛,规范作业设计,促进教师能力的提升。

(五)有效加强体质管理,保障学生身体健康

学校开齐、开全体育与健康课程,做好“两操”和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达到1 小时。同时,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建立学生健康档案,有效完成测试数据的上报工作。

三、完善课后服务和假期托管,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求

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在课后服务中严格落实“五育并举”理念,将课后服务课程与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相结合,创设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的课程,深入挖掘课后服务独特的育人功能,在丰富、多彩而有温度的课后服务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评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获得有效的成长。在课后服务期间,一、二年级没有布置书面作业,三到六年级作业辅导不超过1 小时。学校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健身类课程有球类、跳绳、健身操等;益智类课程有棋类、诵读、佳作欣赏、数学游戏等;怡情类课程有书法、合唱、舞蹈、乐器、电影赏析等;操作类课程有手工串珠、折纸、小制作、劳动实践等。根据年级特点,开设了团体课,如低年级的流行舞、中年级的跳绳、高年级的毽球等。

在寒假期间,学校开展假期托管服务,力求让学生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同时满足家长的需求。学校在托管服务中设置科学多元的课程,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设计强健体魄的体育类活动、丰富文化底蕴的节日文化类活动以及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走班选修类课程。中低年级开设歌唱表演、舞蹈、绘画、主持人、手工、围棋、书法等特色课程。为高年级学生量身定制了流行歌曲演唱、主持人、视频编辑等课程,同时增加了劳动实践内容。教师结合腊八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带领学生进行节日文化实践活动,如学生动手熬制腊八粥、包饺子、包馄饨、制作小菜等。学校每天安排团体操课,组织学生学习韵律操、戏曲操、广播体操,为体育活动增加趣味性。这些内容深受学生喜欢,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在丰富多彩的课程实施中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辽宁省教育厅关于作业管理的相关要求,严格控制寒暑假作业总量,引导学生在寒暑假期间坚持规律作息、锻炼身体、培养兴趣,教师设计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活动类、探究类作业。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陶冶情操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未来,学校将继续引导教师做好作业设计指导、作业评价,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消除家长的焦虑情绪;努力设计“菜单式”课后服务内容,既有音乐素养、乐器、中国舞等课程又有武术、剪纸等课程,并尝试加入人工智能、机器人编程等课程,让学生在校园里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未来,学校将继续把握“双减”政策的精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良好的教育新生态,形成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大格局,从学生一生的成长目标出发,担起时代使命,让教育回归本真。

猜你喜欢
作业活动学校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作业
学校推介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