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版新教材下信息技术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2022-03-17 15:58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鹏头小学蔡鸿卫
天津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评价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鹏头小学 蔡鸿卫

2020年新版信息技术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并引入新软件,在新教材下,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探讨尤为重要。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并形成了学生初步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将来的信息技术的掌握提供前提条件。但在现阶段的教学中,往往更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少对学生的创造力进行培养。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来推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即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奠定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扎实的技能基础。

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学习更多的是对学生将来信息能力的一种基础奠定,但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过于枯燥,对技能型学科来说是一个教学难点。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很难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导致学生无法学好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同时也给教学者提出问题:要采用哪种或者哪几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进而从中获取乐趣,掌握知识。同时,教师的教学方法及模式也存在未能及时更新的问题。针对这些现状,很多教师也在进行各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尝试,笔者也积极进行了探究,现在将研究的粗浅成果表达如下。

一、任务驱动,提高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教师不能以不变的教学方式来对不断变化的教材进行教学,更不能以不变的教学方式教授新时代的学生。

现在一直提倡模块式教学或者任务式教学,而任务驱动法是一种激发并推动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法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在问题动机驱动下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探索和互相协作的学习过程。并能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使学生产生一种主动的学习实践活动。比如,笔者在教学五年级下册3Done软件中的“设计简易小书桌”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即:1.了解书桌的造型与功能,学会对三维作品进行组成部分及构成实体的分析;2.学会运用抽壳命令、参考几何体投影、阵列命令、渲染命令创建实体;3.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简单的三维建模;4.学会从不同维度赏析、评价他人的三维作品,并能流利地表达出来;5.参与设计与制作三维作品的过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笔者尝试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解构桌子结构,并将其拆分成桌角、桌面、桌上摆件三部分,然后细化任务,让学生从这三个任务出发去完成书桌。在此过程中,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在3Done中分别快速尝试创建一个实体,并将其创建命令或遇到的问题补充记录到思维导图的相应实体中。最后,教师可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与讨论,进一步完善设计构思。通过听取别人的评价与意见,再结合自己的理解适当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笔者发现每个学生都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激情满满,最后呈现的作品质量也相当不错,同时更是轻而易举就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师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双向提升。

二、加强合作,提升信息素养

2020年秋季起,信息技术使用了新教材,新教材对很多知识点进行了整合,也引进了一些新软件等。同时,学生也面临新的挑战,如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变多了,需要学的知识点多了,需要学生之间更多的合作,通过互帮互助来习得更多的知识。同时,合作学习也是社会重视的一种能力。在基础教育阶段,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笔者在教学中很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主要表现方式为“小组合作探究”。比如,在教学“查找资料”时,该年级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课程已经较为熟悉,且对如何查找资料也略知一二,因为大多数的学生在家已经接触过电脑上网。因此,本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专注在教学内容方面,而不是游戏、动画等娱乐方面。本节课的关键是理论的学习,例如,搜索网站及关键字的认识。首先,教师可引导学生学新知、懂技能。通过介绍常用的百度、搜狗、网址大全等搜索引擎,便于学生掌握相关技能;其次,创设教学情境:最近我有一个朋友要来晋江,他想通过网络查找一些晋江特产的资料,我们该如何帮助他?最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查找,比一比哪种方法更快速、最有效?此时,教师要综合考虑班级学生的兴趣特长与学习情况,科学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同时,明确每个组员的任务,接着以组为单位进行课本阅读,并找出知识要点、难点,让学生自主尝试搜索。虽然组员的水平不一,但通过合作展示出来的作品既包含所有人的结晶,又能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解决了枯燥的理论学习,以此获得了较高的个人成就感。总之,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切实做到抱团成长、取长补短、高效吸收理论知识、快速习得技能知识,并在沟通、交流、合作中培养了集体意识。

三、贴近生活,加快知识习得

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5G 的时代已然来临。作为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更应紧跟时代步伐,将最新、最前沿的思想带到课堂上,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所在。纯粹的信息化技术知识和技能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抽象,不能使学生体会到信息化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或是不懂怎样用信息化技术来反映和表达现实生活,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信息化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学成效会因此受到很大限制。为此,只有将教学与生活结合一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轻松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率。比如,笔者在教授“PPT 自定义动画”时,不能只是一味跟着课本进行教学,而是结合了流行的快闪PPT。具体情况如下:第一,笔者尝试从人人办公、IC千库网等网站中收集一些优质快闪PPT。同时,考虑到小学阶段的认知结构与兴趣取向,将主要内容锁定到了较为贴近生活的儿童故事绘本、安全教育、文明礼仪等方面,以此确保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果不其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惊讶地看完了几个流行的快闪PPT,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这堂课的学习兴趣。第二,教师可利用素材中的文字设置进入及退出动画效果,并让学生尝试设置动画效果。第三,安排学生以生活为主题制作PPT,以此记录生活中的快乐时光。学生在准备PPT的过程中,可适当添加自己旅游出行的游客照,也可添加家庭其乐融融的幸福模样,或是自己最新认识的人或者事等内容。总之,教师设计的主题必须让学生“有话可说”,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任务的研究价值,进而消化和吸收、巩固和提高信息理论知识。第四,展示PPT作品,进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以便进一步优化自身PPT设计。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学生很早就会接触到快闪PPT,也很好奇如何制作,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平时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开展教学,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并能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利于自身信息素养的有效提升。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手段。通过生活化的元素渗透,使整个信息教学变得更加通俗易懂,进一步丰富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并以此增加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

四、整合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当今是信息爆炸和资源丰富的时代,教师要教会学生辨析各种资源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学会整合,从而做到创新发展。在整合资源的前提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和学习生活结合起来。教师在做好课堂知识讲解的同时,更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社会的资源进行扩展延伸,在更广泛的空间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比如,笔者教授完“查找资料”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学生为学校运动会制作“项目介绍展板”,这需要学生整合搜索资源、图文处理等能力。在完成电子邮箱的教学后,笔者要求学生每人申请一个QQ邮箱,由信息技术课代表汇总后制作成班级邮箱手册,这要求学生要掌握申请邮箱、表格编排、资源整合等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操作,学生便可以对信息化技术的操作更加熟悉,既能做到熟练的收集信息资源,又能做到对信息资源的分析、提炼与编辑、应用。再如,笔者在教授“设计笔筒”时,让学生在课前先了解笔筒的构造、使用功能等,先在生活中感受知识点,再带着了解的知识和遇到的困惑来到课堂,最后通过解决问题、整合知识点来完成教学工作。这使学生在设计笔筒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设计出了自身具有特色的作品,不与他人雷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信息化技术能力,还很好地塑造了学生的个人特色。作为教师,应培养学生整合能力,让学生能分析自己所拥有的能力及现有的资源,通过整合能力去完成任务,做到事半功倍,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动手实践,巩固教学成果

由于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本身具有很高的实践性,决定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必须高度重视动手练习环节,达到巩固教学成果的目的。因此,信息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之余多多尝试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知识,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实践、应用信息技术知识,以多样化的实践训练达到复习信息知识、巩固教学成果的目的。比如,在完成“网络学习真轻松”这一课时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基于主观能动性通过网络信息查询的方式预习功课,可以是信息课程内容也可以是其他学科内容。另外,在完成“美化视频添效果”这一课时后,可以指导学生在生活中选定主题,通过制作视频的方式讲述故事或表达内心情感,如对父母的感谢、对朋友生日的祝福、对假期游玩美景的记录等。通过其他学科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的反馈信息了解学生动手实践的情况,并总结归纳学生选择动手实践的方式,从中总结有效的多样化复习的模式向班级学生推荐,达到进一步巩固教师课堂教学成果的目的。

六、教学评价,提升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中蕴涵了多种元素,其中,心理元素的评价对教学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这是由于各种积极与消极的心理表现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发展。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忽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评价策略也不尽科学、合理,如教学评价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有在评价中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不利于学生建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样的评价应得到改变。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心理评价为核心对学生展开综合评价。第一,应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尊重他们的人格,建立轻松、平等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接受任何评价,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第二,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家长评价、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小组互评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全方面认识自我,及时发现自身不足之处,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实现高效学习、健康成长目的;第三,教学评价应该真实、中肯、人性化,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改正,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七、基于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与实践

在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都有所掌握后,教师便可以进一步引入PLB教学法,即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来进行项目实践,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共同完成一个特定的项目,以此达到巩固理论知识掌握,熟练技术技巧的目的,并切实增强学生的信息化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PLB教学法的关键是以真实的问题和项目为导向,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和主体性,项目中的一切细节都需要由小组成员共同参与、探讨和建设完成。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三点:第一,进行项目主题设计,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已经学习掌握到的知识、能力,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出明确的项目主题、项目要求。在保证学生具有完成项目可行性的基础上,也需要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探索和发展空间,让学生可以活跃自身的思维,进行有效的探讨、交流与合作,积累到新的经验;第二,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项目分组,根据完成项目所需的人数对学生进行分组,并且要确保各个小组之间具有基本均衡的能力水平,让各个小组在项目的完成中可以进行相互之间的对比和竞争,增强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能动性;第三,要在学生进行项目探索和建设的过程中,对学生做好动态的观察与指导工作,协调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评价学生个体在小组项目完成中的积极性和贡献,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项目。在学生完成了对PPT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后,教师便可以给出一个项目主题、方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制作一幅PPT电子板报,部分学生负责在网络上收集素材,部分学生负责编辑、排版、美化、插入图片,制作过程中要注意相互之间的探讨,意见要保证协调、一致。项目完成后,各个小组成员再拿出自己的项目作品进行相互比较,共同评选出最优秀的项目作品。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是教学的必须,也是促进学生的成长所需。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教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更容易掌握知识。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也会促进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总之,多元化教学模式是一个有效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探索之路。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评价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