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古诗文 传承古文化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方法

2022-03-17 15:58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四中心小学陈丽飞
天津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骆宾王古诗词诗词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第四中心小学 陈丽飞

一、强化朗读,丰富认知

古诗词通常简短、精悍,朗读时具有较强的韵律感,但这种简单的表达方式对小学生来说理解较为困难。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反复诵读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通过多次强化朗读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节奏,丰富学生对诗词的认知,进而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为了让学生正确地朗读,掌握诗词的节奏感,教师可以先进行范读,传授给学生朗读的技巧。为了增加朗读的趣味性,教师可通过开展“有奖朗读”“朗读接力”等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朗读过程,与刻板的朗读相比,通过竞赛、接力等具有竞争性质的活动来开展活动,更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例如,在教授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石灰吟》时,教师先进行范读并指导学生对诗词进行正确断句,如“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教师范读结束后,组织学生开展“有奖朗读竞赛”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比赛,断句准确、发音正确、朗读通顺的小组会获得胜利,并得到奖励。通过比赛的方法开展古诗词诵读,更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情境中诵读,感受诗人敢于自我牺牲、忠诚清白的高尚品格。

二、借助想象,创新发展

人的大脑具有复杂的构造,而想象就是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创新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在记忆表象的层面上,最大化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可以再度还原诗词中的场景,引导学生感受诗情,缩短古诗词与现代文的距离感,拉近学生与诗词的距离。

(一)古诗词语言凝练,写法夸张

古诗词与现代文有明显的区别,语言表达更加的凝练,很多写法加入了丰富的想象,较为夸张。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让诗词表象化,再对诗词进行转化和加工。换而言之,在朗读诗词时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画面。如“遥看瀑布挂前川”这句诗词中的“挂”字是核心词,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想象,可以与诗人一同领略瀑布飞流直下的美景。

(二)古诗词是诗人触景生情的表现,蕴涵丰富想象

诗词是古人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在教学时要融入诗人的想象对学生进行启迪,在教学时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通过问题、表演、图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感悟诗词情感。如“小扣柴扉久不开”这句诗词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为什么不将门敲开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再设想一下诗人不敲门是出于哪种原因,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又会引发联想:诗人是外出不在家还是在家干活没有听到?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再如“一枝红杏出墙来”,学生可以联想出相应的问题:为什么只有一枝红杏?这时学生可以运用自己所拥有的生活经验联想院子中的其他景色,如绿油油的蔬菜、在花朵间穿梭的蝴蝶和蜻蜓等,由点想到面,通过一枝红杏联想院子中看不到的其他景色。通过此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对古诗词展开联想,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并且在与教师的互动中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解析重点,赏析诗句

让学生领略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古诗词中的重点诗句进行深入解析,让学生在赏析诗句的同时体会到其中的意境之美,进而对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例如,在教授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朗读这篇古诗词,使学生可以在朗读的同时形成基础的情感认知。此诗的重点句为“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运用拟人的写作手法,“潜”字描写出春雨到来时的悄无声息,“润”字描写出春雨静默无声的滋润万物,春雨在寂静的夜晚悄悄地落下,也为诗人表达对春雨的欣赏打下了基础,引导学生对重点句进行赏析,让学生在诗人的描写中感受诗人对春雨滋润万物的赞美之情。

四、设身处地,感受情境

(一)介绍诗人,设身处地

古诗词作为古人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表达方式、生活背景均与现代存在显著的区别,导致部分学生不能设身处地地理解诗人的情感,长期的刻板学习会逐步地促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从诗人入手,给学生介绍诗人的生平趣事,不仅会丰富古诗词的教学内容,还能强化诗词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而让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诗词的内涵。例如,《咏鹅》是低年级学生需要学习的古诗词之一,这首诗词自身具有趣味性,加之鹅是我们身边非常熟悉的禽类动物,如果教师再融入诗人骆宾王的趣味故事,会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强化学生对诗人的理解。教师可将古诗词以及诗人骆宾王的简介提前制作成为多媒体课件,用课件展示骆宾王的事迹。“《咏鹅》是一首非常朗朗上口的故事,这首诗词是骆宾王在7岁时所作,在他7岁时,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看到骆宾王非常的聪明,语言表达清晰,思维活跃,可以回答出自己的问题,于是决定考一考他。这位客人指着湖里游着的白鹅说道,你可以为这只白鹅作一首诗吗?骆宾王稍加思索就想出了《咏鹅》这首诗”。教师:同学们,骆宾王非常聪明,7 岁就能作诗,你在7 岁的时候能干什么呢?你能像他这般聪明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七岁骆宾王所做的《咏鹅》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学生听到骆宾王在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时候可以做出古诗,而自己还是一个吃喝玩乐的孩子,感到非常惊讶,他们会非常好奇,七岁的骆宾王能做出什么样的古诗词,于是积极地投入到诗词的学习中。通过教师提前对诗人的介绍,学生对诗词的了解更加的充分,体会情感也更加顺利。

(二)角色互换,连接古今

每一首古诗词都可以表达出作者特殊的情感,将诗词放到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诗词,以作者的角度去学习知识。而要想引导学生对诗词情境进行感受,笔者认为通过角色互换的方式可以达到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对诗词角色的表演,可以快速融入诗词情境,对诗词产生亲切感,加深对诗词的体会。例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赠汪伦》这首诗,这是一首李白写给汪伦的诗词,地点是桃花潭;当时的环境非常的优美,杨柳青青、炊烟四起、烟雾迷离;发生的事件是李白送别汪伦;当时的动作是两人踏歌而行,握手叮咛,最后挥手告别。引导学生了解整个表演流程后,可将剩余的表演部分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挥,自由表演。学生通过角色互换,真正地获得体验,对当时的背景文化也会有更深入的理解,真正地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五、整体剖析,感悟思想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均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小学语文教师在古诗词课堂上应带领学生对诗词进行整体剖析,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学统编教材六年级下册《乐府诗集》中的《长歌行》这首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深入剖析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容的理解,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同学们现在对《长歌行》的基本含义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你最喜欢诗中的哪句话呢?”学生可能会回答这首诗中的名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时教师可以接着向学生继续提出问题:“从这句话中你可以感受到什么含义?”这时学生可能会回答:“这句话告诉我如果年少时学习不努力,那么到了将来我一定会后悔,并且不会再有时间像现在这样学习了。”这时教师可以教导学生不管在生活中的任何方面都不要拖延,不然会因为自己的不努力而感到后悔。如此一来,通过对古诗词的整体剖析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词中的含义,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联系古今,感悟文化

古诗词是诗人表达情感和生活现状的主要方式,从古诗词中可以反映出诗人创作时的思想和生活情况。在学习古诗词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词背景,联系现今生活,对作者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更容易让学生对诗词产生认同感,学习也会更加顺利。例如,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这首诗,诗词的背景是楚汉战争,此战争以项羽的失败告终,诗词中“至今思项羽”让很多学生疑惑,作为宋朝著名的女诗人,她为什么要追思一位一千年前失败的英雄呢?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百姓的生活朝不保夕、水深火热,但统治者却沉迷享受,诗词中不仅表达了作者对项羽的赞颂和思念,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现今自身的生活环境,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并对作者的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开展课后延伸活动,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知晓的项羽的典故,去体会项羽高尚的民族气节。

七、合作学习,凸显主体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起到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进而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古诗词课堂的学习中,让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与其他同学共同对古诗词进行探讨,同时,在此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基于此,教师可以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古诗词学习,让每个学生在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借鉴组内其他同学的想法来丰富自己的思想,进而促进学生在此过程中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己亥杂诗》,这首诗与学生之前学过的诗词有所区别,龚自珍的情感是通过自己创设的情境所抒发出来的,所以学生在理解诗词时会相对困难。基于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一同对古诗词进行讨论和学习。首先,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基础,为学生丰富《己亥杂诗》的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环境等,并引导学生以我国1840 年的历史背景来思考诗词的内容。其次,在学生对诗词有基本了解后,教师便可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思考:同学们想象一下,通过诗人在这首诗中的呈现,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你认为诗人通过这首诗想表达出自己的哪些心愿?最后,学生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与其他同学讨论各自的想法,进而加深学生对诗词的情感体会,同时也发挥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率。

八、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创设现代化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受到了其带来的积极影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掌握基础的信息技术,才能在古诗词课堂中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推动小学语文古诗词与时代的发展进行融合,使语文教学随着时代共同进步。与传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相比,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时,需要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使古诗词教学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进而保障最终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诗人描述的景色,进而让学生直观感受诗中的景象与事物。并且,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与诗词有关的音乐或视频,使原本枯燥乏味的古诗词教学更具趣味性,加强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意蕴。

九、拓展学习,丰富积累

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培养是一个需要教师长期坚持的过程,小学语文教师应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拓展思维,不受教材的局限,以诗人或诗词内容为主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古诗词教学中为学生呈现出有所关联的其他诗词,让小学生受到更多古诗词的熏陶,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一)对“同主题”古诗词进行拓展

小学阶段的古诗词中,虽然有些古诗词的作者、背景有所区别,但所抒发的情感主题却大致相同,因此教师可以拓展资源,抓住“同主题”古诗词的相同点,开拓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有效掌握诗词的核心。

(二)对“同诗人”古诗词进行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拓展同一个诗人的不同诗词作品,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各种语言风格,还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诗词内容,并了解该作者的创作风格。学生可以在拓展学习中从各个方面对诗人的写作技巧、情感表达方式等进行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定要将其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为学生今后更好地学习古诗词打好基础,进而让学生承担起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职责。教师可以通过强调朗读、借助想象、关注意象、角色互换、整体剖析、联系古今等教学方式有效地开展古诗词教学,让学生掌握学习古诗词的技巧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体会到古诗词文化中蕴涵的思想精髓,这也是所有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

猜你喜欢
骆宾王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骆宾王七岁咏鹅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骆宾王的鹅(外一首)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