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故事作文教学策略

2022-03-17 15:58合肥市习友路小学张宝玲
天津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作文过程

■合肥市习友路小学 张宝玲

写作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有效激发学生的表达需要,将一切可能发生的故事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在具体的写作实施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效果。本文立足“互联网+”支持下的小学故事作文写作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利用“互联网+”实现有效写作教学。

作文与故事结合在国外一直备受推崇并广泛应用。在国内的作文教学研究中,尤其是对故事作文的研究,目前还停留在形式和意义上,并没有提升到理论研究的层面,更没有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把故事作文教学和“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相融合,构建互联网服务于故事作文教学的专题作文研究是一个非常好的契合点。

一、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小学语文教材丰富有趣,绝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喜欢语文课,但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孩子心生畏惧,甚至排斥,这和学生年龄小、观察力不够、对敏锐事物的捕捉力不够等有很大关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快餐式”的阅读和交流方式让学生缺少了对自然、社会、生活、他人的有效了解,导致了材料积累的匮乏,没有丰富的写作材料,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米之炊,写作过程就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如在写亲情类的作文时,学生普遍描写的不外乎两点,要么是孩子生病,要么是送伞,因为学生的生活经历简单,缺乏对材料的有效积累,可调动的写作材料非常有限,只能从中挑选自己擅长的内容进行表达,写作实践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学生在写作实践中的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缺乏真情实感的流露,究其根本,主要是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实践中缺少对生活材料具体观察实践中的思想行动,学生懒得动脑、疏于思考,缺少对客观事物的思索和认识实践,再丰富的材料写到一起也只不过是材料的简单堆积,并没有形成创造性的实践。因此,现在学生的文章读起来大都淡而无味,很难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

二、开展故事作文教学遇到的问题

生活就是由一个个故事构成的,在每天的生活和学习中,学生时时刻刻都经历着故事。传统作文教学能够教会学生一定的写作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依赖于学生的语言复述来实现,无异于纸上谈兵,难以让学生真实还原故事本身,更难以再现故事发生时的情境,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具体问题如下:1.故事是随时的,即逝的,发生时因为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无法固化,难以保存。2.学生将故事写成作文需要不断再现当时的情境,因为没有信息技术的参与,使故事情境难以再现。3.故事作文写得是否精彩,需要反复捕捉故事发生时的细节,需要通过故事本身去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因为没有信息技术的参与,故事难以放大,难以捕捉细节。

三、“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故事作文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和互联网平台使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相融合,利用互联网具备的优势特点创造故事作文的教学成为可能。“互联网+”通过其自身的优势对传统故事作文的教学方法、展示反馈、激励评价等优化,给传统故事作文教学带来新的生命,注入新的动力和新的内容,让故事作文教学和“互联网+”时代背景相融合的方向更加明确,能适应当下教育教学形式的新发展。

到目前为止,广大一线教师在利用故事资源开展作文教学的课题研究并不多见,可资借鉴的典型案例少之又少。再加上信息化2.0的时代到来,教育技术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也在日益深远。基于这一背景,我们提出了通过“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故事作文教学的大量实践,开辟作文教学新途径,积累作文教学经验,从而建构“互联网+”背景下的作文教学理论,创新作文教学方法,丰富作文教学的形式,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

四、基于“互联网+”的小学故事作文教学策略探究

(一)巧用“互联网+”,拓宽写作素材

传统作文教学中,一般教师命题或者给出主题范围,学生的思路只能局限在其中,且并不是每一个命题都适合所有学生。面对一个命题,有过类似经历的学生会有话可说,无类似经历但是阅读面广的学生也能勉强应付,但是个别学生却因为既缺乏体验又没有经验而陷入苦恼之中。“互联网+”能够采用视频再现或者模拟场景等方式,帮助学生拓宽写作素材,打开写作思路,实现学习内容最大程度的丰富多样,学生只需在具体学习实践中轻轻点一下手指就会有海量的信息内容展现在面前。“胸中有丘壑”,故而“能写万仞山”,只有在丰富材料积累的基础上才能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做到言之有物,使文章的内容生动有趣,避免写作过程空洞无物,学生写起来轻松愉悦,写作水平自然而然地提高。

(二)利用“互联网+”,再现故事情境

虽然说“生活即语文”,生活中随时随地不在发生着无数故事,但是生活中的故事又因其随时性、即逝性而容易被忽略、被遗忘,发生时因为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撑,无法固化,难以保存,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很难事后清晰回忆。虽说故事的真实发生、发展并不一定都能及时记录,但作为教师,可以预先有意制造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在组织学生活动中刻意捕捉一些小镜头,将学生无意、而教师用心为之的生活故事用“互联网+”技术固化下来,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因故事发生时无意注意而导致的作文思路短路现象。如笔者组织三年级学生玩“贴鼻子”的游戏,有趣的游戏过程让学生兴奋不已,但是玩过、笑过之后,让学生写写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地方,学生往往写得干巴巴。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在教学前就用摄像机录下了游戏过程,利用“互联网+”技术再现场景,带着学生回看,捕捉最有趣的镜头,引导学生用语言去叙说,学生顿时从课堂表面的热闹转为对细节的捕捉和推敲,在这样的一番过程中学生才会真正掌握写作方法。

(三)妙用“互联网+”,丰富故事情感

情感表达是一篇文章的精髓,只有在融入情感基调的基础上文章才算有了灵魂。情感是文章的灵魂归属,阅读教学如此,写作更是如此。情感是文章的精华所在,现在的学生疏于掌握情感抒发,在写作过程中只是干巴巴语言的堆砌,很难形成有效的表达效果。在写作实践中,利用大数据平台引导学生在丰富的阅读体验过程中理解和领悟经典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客观事物丰富学生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在强烈的情感驱动下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如进行乡情类故事作文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搜集老舍、朱自清、冰心等众多名家对自己儿时生活的回忆,让学生大量阅读和听读,再将其中最细腻之处提炼出来,课堂交流,总结出此类作文打动人心之处,然后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写作,自然就会顺畅很多。

(四)通过“互联网+”,激活创作思维

在小学故事作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协作能力主要是由创作能力、交际能力及构思能力这三方面内容所构成,这也进一步突出了作文教学的复杂性。学生自身进行协作的过程在本质上与属于一种利用文字及语言进行深入表达的过程,对学生自身创新性思维的激发及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写作能力与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之间也有着紧密联系,简单来说,写作能力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小学的教学阶段中,学生的思维大多都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的思维与学习能力、知识阅历等多方面内容都存在关联。因此,小学生往往更容易接受那些较为具体的事物,针对那些较为抽象的事物则很难理解其本质内容,导致学生在写作阶段中很难准确把握好事物的要点。通过互联网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活化处理,并将那些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进一步转变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知识,从而逐步促进学生语言思维的健康发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随着学生语言思维的不断发展,在对其创作思维进行训练时,应进一步转变传统的故事作文教学模式,在教学作文及修改作文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这也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鉴赏能力及修改能力的稳步提升。通过互联网,教师甚至可以直接对批改作文的过程进行直播,并利用网络来将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寻找出来,让学生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好地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角度上进行深入思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全面提升。采用这种互联网批阅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作文内容进行修改,促进整体作文能力的稳步提升,而在小学的故事作文教学中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也能够符合学生自身形象思维转变为文字及语言的具体表达过程,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重视“互联网+”,构建交流平台

小学生由于自身学习能力及专业知识所产生的限制,在进行写作时往往比较困难,需要在故事作文的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出一定的思考空间,帮助学生构建出能够自由进行创作的空间,这样不仅能够充分激活学生自身的语言思维,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在故事写作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也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角变为学生,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作文创作思路及创作想法表达处理,提高师生间的互动效率和互动频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师能够构建出写作交流群,为学生构建出对应的交流平台。如果学生在作文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可以直接将自身所产生的疑问发布到相应的网络平台中,其他学生以及教师能够为其提供自身的意见。教师不仅属于协作交流平台中的管理人员,也可以在学生群体当中选出一个人进行管理,定期对学生所发布的信息收集整理以及分类规划,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讨论,并奖励那些想法新颖的学生。对有些表现不积极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引导、鼓励。表现不积极的原因主要是这些学生写作能力差,教师可引导他们从阅读开始,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佳句发布到网络平台上。当他们积累达到一定的数量时,教师可在平台上发布一段文字,引导他们仿写,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以此来促进小学故事作文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六)拓展“互联网+”,尊重学生地位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故事作文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当重点引导学生充分表达出自身的真情实感,充分结合各类失误和自身感受展开全面的联想及创作,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之间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应重点关注学生在故事作文学习过程中具备的主体地位,确保“互联网+”能够有效发挥出实际作用。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故事作文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由教师拟定出主要的作文方向和题目,并对学生所写的作文进行评价,在整体教学活动中并没有进行高效的师生互动。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对互联网平台进行充分应用,利用这一媒介同每一位学生进行写作方向以及作文题目的沟通,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在此基础上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题目展开写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作文学习中,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表露自身的真实情感,对强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五、结语

综上所述,把故事作文教学和“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相融合,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写作内容展开对网络的合理利用,使“互联网+”真正在写作教学实践中发挥有效作用,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大数据的支持下获得更高效的发展。让故事作文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让学生将作文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将传统和现代联系在一起,将目的和兴趣联系在一起,最终实现学会作文,乐于作文。

猜你喜欢
互联网+作文过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