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户外自主活动的开展策略

2022-03-17 15:58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机关幼儿园王云霞
天津教育 2022年11期
关键词:阳阳户外活动滚筒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机关幼儿园 王云霞

幼儿天性好玩好动,对户外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与热情,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幼儿好动是精力旺盛、身心健康的表现。幼儿教师应顺应幼儿成长与发展的天性,利用户外自主活动对幼儿进行启智,以充分发挥户外活动的优势与价值,让幼儿得以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健康成长。笔者就幼儿户外自主活动的开展进行分析,以此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一、幼儿户外自主活动的概念

幼儿自主活动,是指将幼儿居于主体和主导地位,使其主动选择、探索和开展活动,教师在其中起到外围的辅助与保护作用。户外活动与户内活动最大的区别在于场地的不同,户内活动主要是局限在教室等面积较小的室内场所开展活动,而室外活动更多的是在教室外的露天场地所开展的活动。在当前追求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背景下,一味地开展户内活动并不能完全释放幼儿的天性,教师在时机合适的情况下,也应开展一些以幼儿为主的户外活动,以弥补室内活动的不足,幼儿户外自主活动便应运而生,并获得了较为良好的活动和教育效果。

二、幼儿户外自主活动的开展途径

(一)开展混龄活动,锻炼幼儿交往能力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和设施愈加完善,幼儿教师也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其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方法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如混龄活动便能锻炼幼儿的交往能力。对3~6岁的幼儿而言,其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容易产生一种莫名的好感,很乐意跟自己年龄相差不大的幼儿交朋友。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混龄户外自主活动进一步扩大幼儿交友的年龄范围,为幼儿多制造一些交友的机会。具体而言,户外自主活动不仅可以班级为单位举行,也可以年级为单位举行,教师让不同年级的幼儿一起开展户外自主活动,可以方便不同年龄、班级的幼儿有机会接触和了解,有助于锻炼其人际交往能力。在户外自主活动中,刚认识不久的幼儿也会很快熟悉起来,并相互配合完成不同的活动情境或任务,从而实现共同进步与提高。

案例一:幼儿园新进了一批游乐设施,其中包括幼儿最喜欢的滚筒。有一天,小班的阳阳正独自在滚筒里面玩耍,中班的智智也想玩滚筒,但他走进滚筒后发现滚筒已经被阳阳“占领”了,智智只好爬到滚筒上面去,但没想到智智刚想爬上去,阳阳就突然尖叫了起来,并让智智赶紧从滚筒上下来。很显然,阳阳排斥跟智智一起玩滚筒。无奈之下,智智只好跟阳阳说:“你不让我上去,那我能不能帮你推?”阳阳没有拒绝,智智就帮着阳阳推着滚筒,让阳阳在里面玩耍。在这个过程中,智智表现出了自己的善意,并且善意得到阳阳的接受,这也为两人成为朋友奠定了基础。推了没一会儿,智智就跟阳阳商量:“我也想进里面玩,我们可不可以一起玩一会儿?”阳阳没有拒绝,并让出了位置,两个刚认识的幼儿就这样愉快地玩起了滚筒游戏。

从始至终,幼儿教师一直在旁观察两个幼儿交流,没有上前干涉或协调,而是让他们进行沟通和交流。两人从陌生到熟悉、从互相排斥到共同玩耍也不过10分钟的时间,这表明幼儿其实本身具有较强的分享意愿和交往能力,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幼儿足够宽松的时间和机会,让其有更多的机会在户外自主活动中锻炼沟通与交往能力,学会跟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除此之外,教师在锻炼幼儿身心的过程中,应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能正确处理好一些问题和矛盾。幼儿虽然不具备成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可以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处理一些问题,化解与同龄人之间的矛盾,甚至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收获友谊。

幼儿教育是基础性教育,着眼于受教育主体的

未来发展,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幼儿的锻炼交往能力是十分必,人始终是社会中的人,人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但是就现阶段来看,很多幼儿因为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在家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个人的交际能力、分享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都普遍偏弱,这一问题会随着幼儿年龄的不断增长凸显得越发明显,对幼儿未来的成长、学习和发展都会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而混龄活动的引入可以让幼儿接触更多的小朋友,在提高幼儿交际范围和交际数量的基础上,让幼儿的交际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二)换位思考,引导幼儿健康发展

幼儿虽然天真无知,但其仍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着独立的情绪和感受,这也决定了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在与幼儿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不能将自身的想法强加到幼儿身上,更不能要求幼儿接受自己的想法。从某种意义来说,幼儿教师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最重要就是关注幼儿的感受,只有知道幼儿在想什么、情绪怎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照护工作。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幼儿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忽略幼儿的感受,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并没有从幼儿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而是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判断正误,所以导致其无法第一时间理解幼儿的感受,户外自主活动教学也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主动体谅幼儿的情绪,了解幼儿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

案例二:幼儿年纪尚小,对好玩的事物总是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尤其是对一些其从来没有玩过的游戏,从高处往下跳便是幼儿十分喜欢的一项户外活动。有一次户外活动,教师准备好了厚实的垫子供幼儿玩“高跳”游戏,这个游戏看起来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因为教师早已经准备好厚厚软软的垫子,危险性已经降到为零,非常适合锻炼幼儿的胆量。欣欣、露露这两个幼儿胆子最大,早早爬上了高处轮流往下跳,玩得不亦乐乎,其他幼儿见状也纷纷参与其中,活动场面顿时热闹起来。就在这时,教师发现悠悠一直站在远处,显然不愿意参与“高跳”游戏中,教师走过去耐心询问原因,悠悠回答:“老师,我有点害怕,那个地方有点高。”教师适时对其进行鼓励:“你看其他小朋友都敢跳下来了,你也可以做到,要对自己有信心。”当悠悠站到高处的时候,旁边的幼儿纷纷给她呐喊加油,悠悠却突然害怕得腿抖,迟迟不敢往下跳。一般而言,有少部分幼儿教师见此场景都会让幼儿直接放弃参与该活动,并不会真正关心幼儿内心深处的想法,也不会意识到对一个小孩子而言,胆量是需要慢慢引导和锻炼的。但这位教师见状让其他幼儿停止喊叫,并轻声安慰悠悠:“悠悠,如果实在害怕的话就不跳了,没有关系的,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矮一点的地方跳下去。”悠悠对教师说道:“老师,我想从矮一点的地方跳下去。”于是教师将悠悠带到了矮一点的地方,让其尝试往下跳,悠悠成功后开心得手舞足蹈,并意识到原来“高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危险,自己完全可以做到,从而有更强的意愿体验和完成自己不熟悉的挑战,这对幼儿成长具有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由此可见,幼儿并不是无所畏惧的,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也会根据有限的生活经验和简单的思考对游戏危险性和趣味性作出判断,如果在其判断之内认为该游戏太过于危险,幼儿便会因此产生恐惧和胆怯的心理,故而不愿意作出任何的尝试,这自然无可厚非,教师要做的不仅是给予其鼓励和信心,还要体会到幼儿的恐惧与难处,对幼儿始终不愿尝试的挑战。教师无须强人所难,否则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为对幼儿而言,其需要自己衡量挑战的风险与难度,并调整自己的状态,才能提高挑战的成功率。教师所要做的除了鼓励,还包括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和选择,并尊重其想法和选择,才能从根本上锻炼幼儿的应对挑战的能力。

案例三:有一次户外活动课,所有的幼儿都在玩滑滑梯、翘翘板等,只有宇宇一个人走到创意水管区域玩耍,她看到头顶箩筐上的各种材料觉得很好玩,刚想伸手把材料拿出来,却不小心把四个箩筐的材料全部掀翻了,不同颜色的材料散落了一地。不远处的佳佳听到声音后大叫了一声,说道:“你为什么要把东西倒出来?你是在搞破坏吗?”宇宇急忙辩解道:“我没有搞破坏,我会收拾好的。”他一边说一边将散落的材料捡到箩筐里。佳佳见状也走过来问宇宇:“你需要帮忙吗?我可以跟你一起捡?”于是,刚刚还在斗嘴的两个幼儿一起将不同颜色的材料放到不同的箩筐里。等到收拾完后,宇宇对佳佳说了一句:“谢谢。”佳佳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我刚刚以为你在搞破坏。”两个幼儿相视一笑,误会迎刃而解了。

在现实生活中,有少部分幼儿教师一般会在幼儿出现问题时上前对其进行批评,幼儿因此感到十分委屈和难过,进而可能会对教师产生畏惧和抵触的心理。但其实在大多数时候,幼儿并没有搞破坏的想法,只是在无意间可能做错了一些事情,教师不问清缘由便对幼儿进行批评,对幼儿产生了“误会”。因此,教师要多从幼儿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多倾听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想当然认为幼儿不愿意承认错误,多用善意和肯定的眼光看待幼儿,久而久之,教师自然会发现其实幼儿并没有那么调皮,反而非常乖巧懂事,他们甚至懂得用行动弥补自己的过失。

俗语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另一种角度解读的话,指的便是换位思考的重要性,自己都无法做到的事情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要学会体谅他人,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人必须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换位思考可以让教师在对幼儿展开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针对性更强,科学性更高,同时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也可以有效地拉近教师和幼儿之间的距离,打造出亦师亦友、良师益友的师生关系。当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被进一步缩短后,教师所阐述的内容、观点和看法,幼儿更愿意接受,也更愿意践行,而教师也可以在与幼儿沟通交流、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以及活动方法,有针对性地设置户外区域活动,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此为中心,让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的开展进入良性循环,促进受教育主体的不断成长和发展。

(三)丰富材料,点燃幼儿创造热情

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一般会放置许多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喜好选择活动的材料,他们甚至会用材料创造一些新的游戏玩法,例如,把隔离桩当作喇叭放到嘴里吹,或把喇叭放在头上当圣诞帽,在操场上玩起了圣诞老人送礼物的游戏。可见,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十分丰富,教师应鼓励幼儿主动选择活动材料,以点燃其探究和创造的热情

案例四:舟舟和敏敏在户外活动的时候,突然想玩一个修理工的游戏,他们将黄色的帽子戴在头上,然后拿上铁锤、小桶等小道具,径直向滑梯走去,在滑梯上玩耍的义义好奇地问道:“你们要做什么呀?”舟舟和敏敏答道:“我们现在是修理工,我们要修理滑梯。”说着在滑梯周边敲敲打打,然后转身对义义说道:“滑梯修好了,你可以放心玩了。”其他幼儿见“修理工”游戏如此好玩,便纷纷加入游戏。

案例五:安安与颖颖在户外课堂上想玩“过家家”的游戏,但是这一次他们没有选择用橡皮泥或积木做“过家家”的游戏,而是跑到材料区域选择各种可以用到的材料和玩具,用纸板做围墙、用木板做床、用木块做沙发……还在里面摆上鲜花、玩偶、零食等物品,竭尽全力把“家”设计得完整又漂亮。把“家”装饰完毕后,安安与颖颖甚至还请教师给他们拍照合影,并向其他幼儿自豪地展示他们的装饰成果,言语和神态中都透露着自信和开心。

由此可见,幼儿其实具有很高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虽然在某些时候他们的思维有些跳跃,所说的话、所做的事情有些不着边际或违反常理,但这就是幼儿天真无邪的表现,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在实践中了解这个世界本来的样子,慢慢掌握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因此,幼儿教师应多给予幼儿户外自主活动的机会,并竭尽全力为幼儿提供多种不同的活动材料,让其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锻炼。此外,幼儿教师不应为幼儿户外自主活动创设边界或约束,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活动条件,以此不断提高户外自主活动的作用与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就如同一张干净洁白的纸张,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并不长,故而需要更多的时间学习和了解这个世界,也需要更多机会锻炼自身的能力。户外自主活动对幼儿想象力能力、创造力以及交往能力等培养与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在开展户外活动的过程中,应多预留一些时间供幼儿自主活动,让其有机会自由自在地玩耍和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细心观察每一个幼儿的表现,并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解读幼儿的想法和需求,在合适和恰当的时机对其进行引导、鼓励等,以提高幼儿参与户外自主活动的热情,并通过户外自主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阳阳户外活动滚筒
我们成功了
复合剪刃滚筒飞剪开发应用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交换秘密
组织幼儿园情境式户外活动的探究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滚筒截割轨迹规划
户外活动开始啦
除铁器皮带滚筒调偏措施
浅析户外活动对广播的推广价值
中国青少年户外活动意识培养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