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开展深度学习的研究

2022-03-17 18:04陈奉菊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
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高中生案例核心

陈奉菊 山东省淄博第六中学

高中政治属于当下高中生整个学习阶段重要的文化课之一,也是高考内容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如何提升高中生政治学习能力成为当今教育研究者所面临的新课题。教师的教学模式及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是目前提升高中生政治学习水平最有效的突破点,通过政治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教育方式,再加上教师创新教学的教育效果,方能提升高中生整体政治成绩与思想政治水平。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内容和提出的策略对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开展深度学习具有理论性意义,对当前高中生政治学习水平的提升具有现实性意义。

一、深度学习的含义及作用

所谓高中政治学科的深度学习,就是在政治教师的引领下,高中生围绕具有教育意义且富含挑战性的政治学习主题,全身心地积极参与政治知识探究、体验政治影响并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掌握政治学科核心知识,理解政治学习过程,把握政治学科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等,成为既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具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思想作风优良、政治观念高尚的优秀的学习者。

二、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开展深度学习的动因

(一)培养当代高中生核心素养的需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开展与深入,整个教育界对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也越来越重视。基于这样的特点,一些创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成为学生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整体提高的重要教学手段。

实际上,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创新教学模式相比传统的教学手法,更为直接面向师生群体,更为重视教学目标与教育问题,能够更为有效解决政治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与促进当代高中生全面健康发展与核心素养综合提升的教育目标不谋而合。

(二)提升高中政治整体教育教学效能的需要

想要提升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必须从教学手段与教育方式的优化与创新着手。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政治教学活动课堂的开展,恰巧能够反映出真实的教学成果、学习成果,还可以树立教师创新的教学观念,转变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弥补以往教学层面的不足。这样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高中政治整体教育教学的效能,因此,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开展深度学习,是提升其教育教学效能的需要。

(三)提升当代高中生良好政治观念的需要

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依赖于政治及法律意识的完善,当代高中生法律意识和政治观念的强弱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能否真正实现。因此,提高当代学生对高中政治学习的重视刻不容缓!需要教育工作者尽快找到创新且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并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政治。

另外,政治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高中生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四)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在以往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及老旧教育理念的制约,通常是教师对相应的政治知识进行讲解,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高中生政治知识储备量,却未对政治核心素养等进行思考与探索。而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政治教学之中,使得大量的具有教育意义的政治项目资料被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另外,根据对于当前高中政治课堂的观察及教师教育形式的观察可以发现,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缺乏感染力且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使得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低下且缺乏自主学习欲望,其思想道德品质也迟迟无法提高。恰巧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学习,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学习兴趣,使其注意力回到课堂中来,进而在完善自身政治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提升思想品德觉悟。

三、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开展深度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核心素养培育的教育意义缺乏正确的认知

通过对当前高中政治学科的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对于核心素养培育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教育意义及教育效果实际并不了解,因此多半均采用“重点式”教学模式,仅对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和考试的必考点进行讲解,完全忽略了文化教育对学生高尚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

事实上,核心素养培育是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根基,同样也是培养新一代高核心素养、高思想道德品质、高爱国主义精神的高校学生的重要力量源泉。这样的特点使得教师需尽快提高对传统文化教育在政治教育中的渗透效果,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主动接触、了解、感受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中政治教学中时,对自身进行素质教育、价值教育及行为教育,使良好的政治观念及道德意识在高中校园内发扬光大。

(二)政治教学照本宣科,缺乏主动性

通过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日常政治课堂的观察可以发现,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教育重点都是根据教材内容开展的,生搬硬套书本中的释义,甚至所示例的政治事件都是教材内所提到的,教学效果略显枯燥。这导致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并不积极,对其政治学习的未来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实际上这是由两方面导致的:第一方面,由于部分政治教师认为政治成绩的提高只需大量背诵政治知识点,对于新型的教学方式没有深度探究;第二方面,原本的政治学习需要记忆的部分较多,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枯燥且压力较大,在缺乏有效的政治教学模式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迟迟无法提高。

(三)政治作业过于统一,缺乏针对性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高中政治的教育形式及作业安排,都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通过对当前高中生的作业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发现,大部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仍旧偏向于“题海战术”类型理念,迷信习题集、练习册、模拟卷等传统作业形式。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当前教师队伍对于作业设计认识有严重不足,且教育理念与引导方式并未得到相应重视。往往教师所认为的“为学生好”的作业布置形式,为当代高中生带来了沉重的作业负担,在缺乏针对性的政治作业完成过程中,学生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在一些熟练的政治知识环节浪费了很多时间。

四、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开展深度学习中部分问题的解决对策及建议

(一)提升高中政治教学中案例使用的科学性

首先,高中政治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其科学性、合理性、教育性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基本要求,相关教育工作者必须吃透教材、参透理念、贯彻核心,牢牢抓住教育中的重点与难点,并结合当前政治的现状,以此作为引导学生开展案例学习的主题。例如:在学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先对其中知识点进行传授,然后引导学生自行查找关于“中国梦”实际完成项目,以学生搜集到的我国实现“中国梦”典型案例进行案例设置,像东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员的优异成绩、5G 时代到来为我国科技事业增添光彩。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教育方式可以使政治教学的开展更具科学性,使学生在树立正确思想政治意识的同时,增强爱国意识与民族自豪感,更能够提升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高中政治教学需要注重时事政治的时效性,其政治信息来源及其教育意义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慎重筛选并采纳,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其效用。而案例教育模式贯穿在当今高中政治课堂中,其案例所采纳的素材需要更为合理,既要符合学生方便学习、具有深意等诉求,又要能够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的思想观念与消费观念。例如:教师在进行“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对于自己家庭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与统计,细致观察日常生活中家庭消费大部分是在什么环节,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带到课堂中来,与大家进行案例讨论。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得高中政治案例教学所用到的素材更为贴近现实生活,更具真实性与合理性,对学生的政治学习目标培养有着正向引导作用。

再次,对于高中政治活动课堂的开展来说,案例主题的相关探究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对知识的记忆也会更为深刻。在探究环节中,教师需要过滤学生收集的信息资料,并给予其大胆探讨案例的空间与机会。例如:在学习“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这一单元时,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案例讨论,围绕“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主题性的小组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将政治理论知识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案例讨论中,还可以选择小组代表进行辩论赛等有趣活动,给学生足够的表达空间,即使说错了也不能以否定式语言反驳,让学生在足够被尊重、被支持的氛围中学习政治。另外要着重注意的一点是案例讨论分组时,要将成绩优秀的学生和成绩普通的学生有序结合,将课堂秩序好的班级干部和顽皮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既能保证分组的科学性又尊重了学生的意见,对于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与案例学习的效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最后,选择高中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案例活动的中心思想,能够使教学效果成倍增长,还可使学生对于政治教学的知识点记忆更为深刻,更有利于正确的政治思想使用在实际生活之中,是一举多得的好方式。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案例众多,其形式丰富、内容繁复、特点鲜明,像生活中的情境、媒体中的消息、问题中的对策、矛盾中的关系,选择具有教育价值导向的中心思想开展案例活动课堂,既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理解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学习探索及案例探究的兴趣。无论是“现实”的实际性还是“逻辑”的实际性,都需体现出“教学”“案例”的实际性。例如:在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这一单元时,教师可选取当地或者本省的具有先进事迹并为学生熟知的共产党员进行举例说明,比如:贵州的教师可讲述黄大发同志带领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在绝壁上凿出一条“生命渠”,结束了草王坝长期缺水的历史,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这便是“大发渠”的由来;吉林的教师可用黄大年的实际案例进行举例,使学生了解黄大年同志为超高精密机械和电子技术、纳米和微电机技术、高温和低温超导原理技术、冷原子干涉原理技术、光纤技术和惯性技术等做出的贡献;四川的教师可讲述周永开同志以巴渠12 所红色学校的史实为蓝本,组织拍摄《巴山教魂》电视教育专题片,编纂了《热血》系列丛书,成为全市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读本。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共产党人的坚定思想与奉献精神,在学好政治知识的基础之上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爱党意识,树立入党成为党员的积极思想。

(二)高中政治教学需融入反思思维

基于核心素养的政治教学课堂的开展是当前教育界新型教育模式催化而生,其中除了积极的教育意义与引导作用,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不足之处。基于这样的特点,相关教育工作者需经常反思:课堂中有哪些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与优化,还有哪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开展弥补工作等。例如:在学习《民事权利与义务》这一单元时,关于“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与“权利行使注意界限”的相关主题,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民事活动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后,发现学生并不能对权利与义务进行明确划分,或者出现学生过度使用权利的现象,教师需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语言与教学方式是否有误导学生,再及时纠正学生关于政治学习的错误想法。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不断反思、不断改进、不断优化,定能够使得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更为有效,学生的政治学科成绩也将不断提升。

(三)高中政治教学需更注重趣味性

政治课堂与其他课堂相比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乏味,这样的课程状况对当代高中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提升学生的素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培育效果,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选取更具趣味性的案例开展形式等,方能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例如:组织学生开展政治案例主题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会等创新的活动形式,在比赛之前,教师要将相应的课题内容进行阐述,并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辅助其完成自己的比赛;或者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模拟法官、原告、被告、原告代理人、被告代理人、旁听者、证人等角色,开展小型的民事纠纷诉讼案开庭审理流程,既可以满足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还可以大大提升学生政治学习的参与度。

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开展深度学习,既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教师需更注重高中案例活动课堂的科学性、合理性、开放性、趣味性、反思性与实际性,这对新时期高中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高中生案例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