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游戏化视野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策略探究

2022-03-17 18:04吴琴娟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水博幼儿园
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幼儿教师游戏

吴琴娟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宁围水博幼儿园

幼儿期不仅是幼儿身体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在保证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开展课程游戏化的教育教学工作。目前,由于传统的行为习惯教育都是以教师的说教为主,实际教育效果欠佳。为此,教师应在课程游戏化视野下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育内容贯穿于游戏中,将课程游戏化与幼儿的行为有机结合,这样有助于幼儿行为习惯养成及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如何利用幼儿活泼好动的性格实施课程游戏化视野下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就成为幼儿教学的重中之重。

一、课程游戏化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课程游戏化,是指教师在确保基本的游戏活动时间的同时,把游戏的理念、精神渗透到与课程相关的各类活动中。课程游戏化要把游戏化作为课程的特征,即在集体教学、幼儿园日常生活中贯彻愉悦、自由、平等的游戏精神,以此达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要确保幼儿有自由选择游戏活动的机会,为幼儿安排充足的游戏时间。课程游戏化既然是为幼儿专门设计的,就意味着其必须有利于幼儿成长。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更加专注地投入活动中,进而激发和提升其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课程游戏化视野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幼儿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需要获得健康、全面的引导。目前,虽然很多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理念的推动下意识到其重要性,并进行了延伸和拓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弊端。

(一)一些幼儿园在开展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设计的游戏缺乏针对性,无法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或者开展游戏活动的目的只是为幼儿提供娱乐,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并没有益处。

(二)教师在开展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忽略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的游戏不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导致在教学中无法对幼儿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影响了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目前很多幼儿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甚至部分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理念不甚了解,再加上自身教学能力比较薄弱,无法在日常教学中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产生有效影响。

(四)随着社会对幼儿教育的日益重视,人们普遍认识到实施游戏化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推广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出来,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便是没有将游戏精神引入课堂。幼儿教师过分关注教学结果,对课堂游戏化过程没有准确把握,造成课堂枯燥乏味,无法吸引幼儿的兴趣;幼儿对课堂游戏活动的参与度较低,不利于其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虽然课程游戏在当前幼儿园教学中逐渐普及,但对课程游戏化单一的评价,使幼儿教师难以在教学上进步与创新。客观完整的评价可以使幼儿教师借鉴优良经验,不断修正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失误,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但目前评价问题突出,使得课程游戏化难以随时代发展进步,严重影响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三、课程游戏化视野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必要性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未来发展的有效助力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一个人成就的取得除了与智力因素有关以外,更主要的是与个人的性格、意志、品格、行为习惯等有关。其实很多人在智力因素方面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主要的差距在于后天的努力,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个人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渗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教学内容,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优秀的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

幼儿年龄很小,对世界的认识还很模糊,也分辨不清事情的是非曲直。因此,幼儿时期不仅是幼儿身体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幼儿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但幼儿缺少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丰富的生活经验,自理能力和自控能力都非常弱,这时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就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课程游戏化能够让幼儿更加深入实际生活,让幼儿在游戏中增加生活体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程游戏化是对幼儿家庭行为习惯教育的重要补充

目前,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家庭构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很多家庭在幼儿教育方面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部分家长由于工作原因,无法长时间陪伴幼儿,与幼儿交流的时间少,大多是家里的老人在照看幼儿,缺少父母的陪伴会使幼儿变得自卑,不利于行为习惯的养成。还有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长期的以幼儿为中心的家庭教育会使幼儿缺乏包容性,不懂得分享,抵抗挫折的能力较弱,长此以往,不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很多时候,家长不把幼儿当作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个体看待,总要包办幼儿的方方面面,这样将会剥夺幼儿学习成长的机会。而幼儿园在课程游戏化视野下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则是对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课程游戏化不仅为幼儿的生活体验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感知材料,而且能够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生活独立性。

四、课程游戏化视野下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策略

(一)利用音乐课程游戏化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习惯

音乐具有调节情绪、传递信息和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各种音乐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其积极配合,有效增强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与此同时,教师要让幼儿在课程游戏化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表达的意义,将其内化为幼儿的常规认知。

例如,教师在组织活动之前,可以先用音乐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迅速集中注意力,让音乐作为引导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信号。比如,当音乐开始后,幼儿可以在聆听美妙音乐的同时上厕所、喝水、说笑等;当音乐结束时,幼儿必须回到自己的座位,开展下一个活动。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习惯。

(二)利用游戏化的体育课程培养幼儿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古语有云,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规矩的限制。因此,教师可以将体育课程游戏化,通过游戏让幼儿明白教师的意图,并在潜意识中形成观念、掌握概念,进而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教师在开展活动之前,可以先用奖品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听教师讲解规则,让游戏的开始和结束作为引导幼儿行为习惯的新信号。比如,游戏开始时,教师要让幼儿明白动作轻、脚步轻、衣服干净、地面干净等都是游戏的重要环节。游戏结束后,也要保持这些环节的完整性才可以获得奖品,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三)利用课程游戏化进行合作,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幼儿期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他们团结协作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既有幼儿小组合作的角色体验,也有团队竞争的角色体验,这些游戏为幼儿提供了更加真实的情感体验,同时可以提高幼儿对团结协作的认知,并提升幼儿对情感和行为的双向体验。

例如,在“魔法医院”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验选择角色,有的幼儿选择医生的角色给病人看病;有的选择医院开单员的角色,为病人开具相应的药品单;有的则会选择护士的角色,给病人打点滴、运送药品等。不同角色的体验能够增强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由于许多角色的行为需要其他幼儿的配合,在配合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感受到团结协作的力量。与此同时,幼儿可以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相互配合,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并懂得包容他人、尊重他人,进而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四)利用课程游戏化培养幼儿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老话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锻炼好身体,一切才有成功的可能。为使幼儿健康成长,教师应该保证幼儿每天的运动量不少于两小时,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

例如,在“欢乐足球”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足球高手”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从简单到复杂,设计一道道关卡,对挑战者给予鼓励,对通关者授予奖章,以此调动幼儿的游戏积极性。同时,这种运动性的游戏可以使幼儿达到坚持锻炼的目的。

(五)利用课程游戏化培养幼儿懂礼貌、讲礼仪的良好习惯

懂礼貌、讲礼仪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可以利用课程游戏化培养幼儿懂礼貌、讲礼仪的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还可以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

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开展“家庭生活”游戏,让幼儿自主选择爸爸、妈妈、孩子、客人等角色。同时,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懂得在现实生活中,主人接待客人以及客人拜访主人时应有的礼仪;让幼儿在互动过程中学会待人接物,培养懂礼貌、讲礼仪的习惯。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对幼儿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价,以此强化幼儿懂礼貌、讲礼仪的良好习惯。

(六)利用美术课程游戏化培养幼儿耐心观察的良好行为习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社会需要更多全方位的人才。因此学校及家长不仅仅要重视孩子的学习,更应关注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美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净化幼儿的心灵,陶冶情操,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幼儿可以通过美术学习增强记忆力与观察力,获得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美术对于幼儿右脑的开发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因此幼儿教师不能仅按照传统美术教学方法对幼儿进行美育,可以将幼儿美术课程游戏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养成耐心观察的良好行为习惯。

例如,教师可以开设“叶子漂流记”主题美术课。上课伊始,教师一边唱儿歌一边举着叶子跳舞,用“树叶舞”导入教学,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接下来,教师利用PPT 让幼儿了解叶子的结构,引导幼儿:“这些树叶真是漂亮极了,老师想把它们画成一幅画,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创作,可以吗?”教师要积极鼓励幼儿静下心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还对幼儿的耐心等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七)开展课程游戏化研讨会,推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入园后,一天中80%的时间与教师及其他幼儿共同度过。因此教师要不断完善教学理念,增强责任意识,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园长可定期分批组织幼儿教师开展课程游戏化研讨会,不断巩固教师的专业知识,完善教学内容,增强教师教学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幼儿教师的认知水平和教学能力。

例如,为了提升幼儿教师对课程游戏化的认知水平,幼儿园园长可以组织教师开展“课程游戏化”主题研讨会,对如何实现课程游戏化深入探讨,教师可以提出自己的困惑。全体幼儿教师集中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及认知水平,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开展教学实践,推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幼儿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程游戏化视野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课程游戏化对幼儿本身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够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师要坚定不移地实施课程游戏化教学,积极地拓展课程游戏化教学,以此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幼儿教师游戏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