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网络教研引领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2-03-17 22:11肖美娜常俊勇
关键词:教研员教研维度

肖美娜,常俊勇

一、教研员提升网络教研引领力的重要性

网络教研是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以互联网平台为依托,不断优化和改善教研的手段、过程和结构,以达到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教研形式。[1]教研员作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2],是在教研实践中较早接触并使用网络教研的人员。

网络教研引领力是指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跨时空远程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教研员引导、带领、影响区域教研教学组织及组织内部人员,对网络教研进行实践与研究,以提高区域网络教研水平的一种综合能力。[3]教研员网络教研引领力影响着区域教研教学组织及组织内部人员开展网络教研的观念和行为,决定着区域网络教研的效果,对提升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推动学校课程改革,服务教育管理决策,提高区域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研员要转变教研观念,不断加强对网络教研引领力相关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引领力素养及专业素养,推动区域网络教研的发展。

二、教研员网络引领力现状调查问卷的设计与调查实施

(一)问卷的设计

网络教研引领力主要由认知力、规划力、影响力、实践力和评估力五个维度构成。[4]本次问卷以学界相关理论成果为依据,将五个维度细化,确定具体的二级指标,设计相应的条目,形成原始问卷。之后,根据原始问卷进行预调查,在因子分析、信效度分析的基础上对问卷进行修改,形成“教研员网络教研引领力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基本情况,包括教研员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等信息;第二部分是教研员网络引领力状况,采用李克特量表,完全不符合、不符合、一般、符合、非常符合分别给予1~5分,分数越高说明引领力水平越高。

(二)问卷调查方式及对象

本研究以J省G市部分县区教研员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围绕教研员网络教研引领力的构成要素认知力、规划力、影响力、实践力、评估力五个维度进行调查。共收回问卷135份,其中有效问卷132份,有效率为97.78%。参与调查的132名教研员涵盖不同性别、年龄、学历、职称、职务。在性别方面,男女占比分别为52.3%和47.7%;在年龄方面,教师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占比75%;在学历上,本科学历居多,占比80.3%;在职称方面,高级职称教师居多,占比64.4%;在职务方面,普通教研员居多,占比85.6%;参与调查的对象多为专职教研员,占比75%。

(三)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采用SPSS22.0对问卷的信度α信度系数进行分析。对于一般的基础性研究来说,总量表信度系数最好在0.8以上,各分量表最好在0.7以上。通过分析发现,问卷的总体信度值为0.978,认知力为0.916,规划力为0.925,影响力为0.935,实践力为0.926,评估力为0.936。总量表信度系数和五个维度的信度系数均在0.9以上,表示问卷信度非常高。

问卷的效度主要采用SPSS所提供的因子分析检验其结构效度。通过对问卷进行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发现KMO为0.949,大于0.7,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素较多,适合进行因素分析。且P值为0,达到显著水平,说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教研员网络引领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教研员网络引领力在认知力、实践力、评估力三个维度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本文重点从认知力、实践力、评估力三个维度分析教研员网络引领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教研理论研究不够

认知力维度旨在考察教研员把握国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前沿动态、区域教育发展态势及新技术教育的应用,了解网络教研的构成、性能与教育的关系,预测网络教研发展方向及教育教研发展的潜在问题的能力。教研员在认知力维度方面的引领力发挥较好的是“关注教育前沿动态”“把握教育新技术”“认可网络教研方式”三项指标,其分值均在平均分以上;但“了解网络教研理论知识”“参加网络教研活动”“了解网络教研模式”三项指标的分值低于平均分,其中“了解网络教研模式”得分最低。这说明教研员能把握国家教育政策、教育发展前沿动态和新技术的应用,但对网络教研的构成、性能与教育的关系不是特别了解,缺乏对网络教研相关理论的研究。

(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不足

实践力维度旨在考察教研员将理论应用于网络教研实际工作中的能力。教研员在实践力方面的引领力发挥较好的指标有“运用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利用专业技能解决教育教学困惑”“运用理论指导网络教研活动开展”,其分值都在总体平均分以上。这说明大部分教研员能利用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指导网络教研的实施。但“指导区域内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指标的分值低于实践力维度的平均值,且实践力维度平均值低于引领力的总体平均值。这说明,教研员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较弱。

(三)运用评估和数据的能力不足

评估力维度旨在考察教研员对区域网络教研发展状况做出评估的能力。教研员在评估力方面引领力发挥较好的指标有“关注区域网络教研发展状况”“引领教师掌握并运用评价工具”“搜集网络教研活动信息”。这说明教研员比较关注本区域网络教研发展状况,能引领教师掌握并运用评价工具评价教研活动。评估力维度下的所有指标都低于总体平均值,尤其是“利用评估工具评估活动发展状况”“引领教师运用评估数据于网络教研实际”两个指标表现最弱。由此可见,部分教研员不善于利用评估工具评估网络教研发展状况,也不善于引领教师将获得的数据运用于网络教研实践。

四、教研员网络引领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教研员在网络教研引领过程中存在网络教研理论研究不够、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不足、运用评估和数据的能力缺乏等问题。问题形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研员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具体表现在教研员准入条件不统一、教研员评价机制不完善、教研员培训制度匮乏等方面;二是教研员缺乏网络教研引领力相关知识,具体表现在教研员引领力观念未转变、教研员自身角色定位不准确、教研员网络教研专业素养不高等方面。

(一)教研员队伍建设不完备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4号)明确指出要加强教研队伍建设[5],但我国基础教育教研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教研员遴选条件不统一。教研员遴选条件与遴选方法在国家层面上没有统一标准,对学历、专业等基本条件也没有具体规定,教研员的入职条件因地、因人而异,缺乏严格的可操作依据。教研员多从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学科教师中遴选,近些年也公开招聘一些优秀的硕士和博士。因此,各地教研员在教研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与综合素养等方面差异较大,人员组成复杂。

第二,教研员评价机制不完善。教研部门对于教研员的考核一般以个人述职、单位行政的口头评价为主,没有具体的评价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效果,缺乏完善的教研员考核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对于教研员的工作,做得好的没有奖励,做得不好的也没有惩罚。教研员的工作基本靠教研员的工作热情,久而久之,这种工作热情会随着职业倦怠感的增强而逐渐降低。

第三,教研员专门培训制度匮乏。教研员作为“教师的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多针对中小学教师,专门针对教研员的培训少之又少,教研员缺乏系统、科学、规范的培训,自身专业发展能力和引领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提升。

(二)教研员网络教研引领力相关知识储备不足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教研员自身网络教研引领力相关知识的储备对教研员网络教研引领力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实际教研工作中,教研员对网络教研引领力相关的知识储备不足。

第一,教研员引领力观念未转变。教研员多为基于学科教师经验选拔的中小学教师,他们有着深厚的学科知识和有效组织线下教研实践的经验。但也正是由于长期从事一线教学,教研员教研工作思维很难转变,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学习还仅停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方面,没有意识到要加强引领力方面的学习。

第二,教研员自身角色定位不准确。大多数的教研员将自身的角色仅定位为服务者,这反映大多数教研员对自我角色定位不准确,认为教研员充当的角色仅仅是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学生的服务者,对自身的管理能力不够自信,没有将自己定位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管理者。

第三,教研员网络教研专业素养不高。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网络教研作为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应运而生。对于在网络环境下怎样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网络环境下教研员应具备怎样的专业素养,教研员毫无头绪。教研员开展网络教研的理论指导欠缺,教研员引领力相关知识匮乏,直接导致教研员网络教研引领意识淡薄,网络教研引领力不足,无法有效地引领网络教研。

五、提升教研员网络教研引领力的策略

(一)加强教研队伍建设,促进网络教研引领力发挥

1.统一教研员准入标准

问卷结果显示,30岁以下的教研员在认知力、规划力、实践力三个维度上的平均值均高于其他年龄段教研员。受学历、生活环境、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年轻教研员更热衷于学习并接受教育教学新理论、新技术,且善于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因此,教研部门应按照国家课程方案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及时遴选优秀年轻教师充实教研队伍,优化教研队伍年龄结构,保持教研队伍活力。

2.完善教研员评价体系

各地教育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多元的教研员评价体系,将网络教研引领力纳入教研员评价体系中。另外,教研员的评价应保障客观性、公正性。评价是为了让教研员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督促其更好地改进,更好地发挥引领力。

3.加强教研员引领力培训

首先,在教研员培训中,加强教研员引领力相关知识的培训。其次,可以对专职教研员进行持续性的网络教研引领力培训。再次,教研机构可以与高校专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帮助教研员学习网络教研引领力技能。最后,应结合线上与线下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引领力培训活动。

(二)教研员加强自主学习,提升网络教研引领力

1.教研员要提升自身引领力素养

第一,树立正确的引领力理念。通过对教研员自我角色情况统计和分析发现,大多数的教研员对自我角色定位不准确,对自身的引领能力不够自信,没有将自己定位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引领者。因此,教研员应转变观念,准确理解引领力的内涵及相应的职责,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增强使命感、责任感,以非行政化手段影响区域内各教育部门、学校组织,促进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

第二,提升人际沟通能力。教研员可以通过参加提升人际沟通能力的培训,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将所学习的人际沟通技巧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第三,善于向他人征集意见、建议。作为教育教学引领者,教研员应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建议,不独断专行、自以为是。要将征集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整理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网络教研引领方式。

2.教研员要提升自身专业素养能力

第一,提升自身学历水平。在本次调查的教研员中有1名中专生,12名大专生,106名本科生,13名研究生,研究生占比仅为9.8%。学历对于教研员网络教研引领力至关重要。不同学历在认知力、规划力、实践力三个维度表现出显著性差异。因此,中小学教研员应积极进修,不断提升学历水平。

第二,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在认知力维度下,“了解网络教研模式”指标得分低于平均值,说明教研员对网络教研相关的理论学习还比较薄弱。因此,教研员应加强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理论水平,将相关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

第三,善于使用评估工具。评估力维度下二级指标“利用评估工具评估活动发展状况”“引领教师运用评估数据于网络教研实际”的平均值低于总体平均值,说明大部分教研员不善于使用评估工具,也不善于引领教师将获得的数据运用于网络教研。因此,教研员应主动学习并掌握教育教学评估工具,将获得的数据用于改善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教研员教研维度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光的维度
为教研员“下水”击掌叫好
人生三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