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养老产业服务现状研究

2022-03-18 01:33吴澜波焦玲玲刘轩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环球市场 2022年4期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老龄化长三角

吴澜波 焦玲玲 刘轩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在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探索苏州养老服务的现状,并提出有效对策,从而带动苏州地区养老产业服务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整体养老服务水平。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正在快速增长,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地区,人口转变最早进入老龄化的时期也最早。早在1979年,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已经超过10%,进入老龄化阶段,比全国早了近21年。长三角地区常住老年人口的分布情况呈现中部高东、南北两端较低的特点,东部人口老龄化整体水平较高,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台州、巢湖等中部地区,最低的是江苏北部、安徽北部、浙江南部的一些地级市。从老年人口规模来看,最高的有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盐城等城市,老年人口总规模和人口老龄化的水平,在空间上并不一致,苏州、无锡、南京等城市老龄化水平较低,主要是因为大量年轻人口流入,缓解当地户籍人口老龄化水平。

由此可见,长三角地区的老龄化发展呈现着以下特点。老龄化在长三角地区已经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老龄化的速度超过常住人口增速和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增速,低龄老人规模增长远超于高龄老人,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出现低龄老人比重提高的特点。长三角三省一市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有所偏差,有些省市是人口流入省区,如上海、江苏、浙江,而有些则是人口流出省市,例如安徽。因此,人口流入省市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而人口流出省市常住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

一、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养老服务的现状概述

长三角养老服务的发展呈现出多产业融合、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整合、多渠道融资、多机制运作、多品牌经营和园区化发展的特点[1]。长三角地区内的交通十分便利,人口流动性极大,老年群体旅居养老和随迁养老等多种模式在当地十分常见。很多养老机构已正在布局跨省经营管理,随着养老机构运营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跨省工作,服务标准服务水平也逐渐统一,提升大部分地区的养老服务水平并呈现出一种创新化的模式。跨地区旅居式养老在这样的情况下能有效应对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但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却出现薄弱状态,科技助力养老是养老行业的一大突破也是未来养老的发展,此外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规划也纳入了养老合作的相关内容。

随着21世纪到来,老龄化趋势正在日渐加速,其中养老服务项目也在不断兴起。苏州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经济文化在全国经济发展中都名列前茅,该地区的老龄化程度也居于全国前列,即使当前已经放开三胎政策,但还没有等这些孩子成长为社会砥柱,大批“60后”就已经步入了老年高速。步入老龄化社会,会直接增加社会负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费用会成倍增加,给城市的财政带来巨大考验,也让负有赡养责任的子女面临巨大的精神压力,子女们不得不承担工作、生活等诸多情况,空巢老人、独居老人数量直线上升,老年人对生活、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不断加大,老龄化问题的出现进一步突出了要发展养老产业,这也是现阶段养老产业的市场和商机。这一状况给当地的养老服务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寻求突破渠道,利用智能化、信息化融入其中,帮助苏州养老服务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二、苏州地区现阶段养老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服务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

现阶段,国内对同职业认知习惯的不同,对老年服务环节知识面不健全,导致各地围绕老年行业的专业配置缺乏[2]。期间最突出的就是养老服务产业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在国内中专及以上学历的教育机构很少,针对老年产业的学科教育,学生们对养老服务产业求职兴趣不高,这样就导致很多学校在认识老年产业重要性前提下,也无法展开招生,不能设置相关的学习专业。每年进入养老护理服务行业,毕业生数量远远不足,这样就造成了养老服务行业人员的大缺口。在社会上,因为老年服务门槛工作相对较低,提供养老服务人员年龄又相对较大,大部分都是文化程度不高的中老年人群,以女性居多,她们来自贫困地区,对老年人的护理照料相关知识认知极少,岗前培训是因为自身的知识水平有限,只能掌握最基础的日常护理知识,无法展开更深层、更专业的培训,这样就导致整体老年服务质量偏低,制约了养老产业的发展。除了这一方面的从业人员之外,志愿者服务发挥不充分。在国外志愿者服务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几乎每家都会在假期业余时间从事一些志愿者服务。养老产业作为一项社会性的事业,志愿者和从业人员的总量在当前并不能满足苏州地区养老服务的需求。志愿者虽然也有服务的热情,但是他们对相关产业知识了解甚少,无法做好相关的服务。

(二)养老服务深度广度有限

除了相关人员缺乏之外,在当前苏州地区养老服务的深度、广度远远达不到要求。养老服务并不是老年人的餐饮、娱乐、家庭保洁,这些是表面需求。对老年人而言,正常的衣食住行现代社会已经能够满足,但中国人口结构调整,独生子女政策推行,很多老年人的生活缺少精神层面的关怀和健康养生知识的补充,对于一些慢性病或长期疾病的治疗,以及对自己金钱的保护,很容易被忽略,这些就是养老的深层需求。然而现阶段的养老服务只能停留在表面需求上,即使养老服务业相对发达的苏州地区,围绕老年人精神方面的关怀,还不能得到有效和妥善的解决。当前江苏发布养老方式和服务需求研究报告,发现有80%以上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同时围绕养老服务需求的排列优先排列,第一类的就是医疗、看病和护理。第二类就是给老人清洗头发和家政服务,第三类是需求量大但是尚不迫切的,包括文化娱乐和情感陪伴。第四类就是包含法律咨询、保险学习和教育等。2021年苏州全市已经完成了3967户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改造任务完成率达113.34%,自费改造率达50%。苏州也成为继上海之后全国第二个将适老化改造从保障政府兜底人群转向覆盖所有老人、探索市场化发展路径的城市,形成了“政府补一点、家庭付一点、企业让一点”的“苏州方案”。苏州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的实践经验。在政府的帮助、家庭的付出、企业的让利下,实现苏州地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但是这样的养老服务还是没有让深度、广度达到要求。仅仅是围绕老年人的养老浅层需求展开的服务,没有聚焦于老人精神层面[3]。

三、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养老产业服务提升途径

(一)立足实际,从思想层面上加强宣传和认知

自古以来人们对不同的职业看法不一,人们大多热衷于从事教育、医疗和法律等职业,认为服务行业就是为别人服务的行业,也处在社会底层。随着当前科技的进步,人们文化知识水平提升这样的职业偏见已经有极大的改善,但提到护理养老职业时还会用不一样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和学校面对这些情况,要从源头做好宣传和认知教育,消除错误的观念,让人们能对养老行业有正确的理解,消除行业偏见。相关的高校构建养老学院和养老专业等,对养老产业进行大力宣传,这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鼓励对养老行业感兴趣和想要为社会服务的学生能将自己的研究学习方向和就业方向放置在养老产业。现阶段,社会对养老服务类的人才需求极大,政府要鼓励在现有市场上,对于养老产业从业人员展开培训时,要突破传统的培训方式,可以利用更加明确的培训,让从业人员理解自己从事的工作,对自己的工作产生骄傲和自豪。同时政府养老机构也要完善相关工作制度,对相关养老行业从业人员展开保险奖金补贴,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社会养老行业[4]。

除了对人员做好培训、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之外,还要扩大志愿者队伍,提升志愿者工作质量。现阶段志愿者团队正在不断壮大,志愿者和养老服务行业之间的运行有着密切关系。维持现有志愿者团队情况下,要通过宣传多渠道精准的招募志愿者,让志愿者的爱心真正的发挥到所热爱的公益事业中去。对于志愿者,虽然无法让他们与养老从业人员一道展开专业护理管理的培训,但也要结合志愿者各自擅长的领域,形成专业的护工、社工团队或工作小组,让志愿者能够在专业人员引导下协同工作,发挥特长技能,提高整体养老服务的产量,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二)深化服务的深度广度,对老年人展开精神慰藉

2021年苏州市“十四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的出台,规划明确8个方面和26个指标,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立完善与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结合的高质量、多元化、现代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让居家养老服务更加便捷,社区养老服务更加高效,机构养老服务更加专业,帮助养老服务实现增效提质,让老年人安享苏式颐养的成果。这一模式坚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的规划部署,把自己老龄观、健康老龄观念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结合苏州老龄化的现状、发展趋势,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共建的模式,坚持保障基本、适度普惠的要求,坚持需求导向、精准服务,坚持统筹发展、创新驱动。在这样的模式下对老年人的需求真正地进行分析,对内在需求做好精准把握。老年人一辈子辛苦工作,哺育后代,到了人生最后阶段,虽然不用为了生活而四处奔波劳碌,也不需要考虑工作中的人情世故,甚至有些都不需要再关心和照顾下一代。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年人心中看着孩子们家有所成,内心有无尽欣慰,但也出现一种凄凉和落寞。

针对老年人内心所关注的精神慢性病治疗、养生知识和金钱支配等方面,当地机构政府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分析老年人心理层面的需求,花时间和他们相处,在聊天过程中给他们带来身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安排相关的活动,让老年人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精神层面的愉悦。同时在老年人群体中,社会有一些骗子会利用老人心地善良,迫切追求健康,希望子女平安的心理行骗,这种行骗屡屡得手,作为养老服务的人员也要帮助老年人能够对此类骗局进行识别,避免老年人出现经济损失,给他们脆弱的心灵带来毁灭打击。苏州作为人间天堂,老龄化程度在当前已经十分突出,面对这种情况,要针对老年人心理内在展开分析,深化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定期对老年人展开心理慰藉,可以和社会的心理机构和教育教学机构配合,让这些人员能深入到老人日常,和老人进行沟通交流,缓解他们内心的不安和困惑,排解他们孤独落寞的情绪。

(三)创新发展模式,形成智慧养老

在当前阶段,苏州市智慧养老正在形成规模。面对这样的情况,要由政府牵头展开指导,不断完善智慧养老的相关法律制度,运用发展型理念,将经济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扶持智慧养老企业发展,惠及民生老人,调整养老公共管理制度[5]。苏州地区有农村也有农村老人,而农村老人的退休金和城镇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化。面对这样的情况,农村老人根本无法负担进入养老院的费用。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地区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养老公共管理制度。可以利用保险保障老人权利,利用大数据概率分摊风险。智慧养老也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可以为内向有情感障碍的老人配置心理咨询师来疏导。

除此之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智慧养老服务、智慧养老服务,涉及很多机构,例如金融机构、养老机构。可以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的金融产品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在西方养老制度发达国家,老龄金融是一个重要的金融构成部分,发展老年金融是未来国金融的一个重要方向。养老机构可以与银行,商业机构相合作,增设一些金融产品,选择稳健的国债基金作为投资,让老年人的资产实现保值。根据每位老人需求不同,特点不同,引导老人购买相关的商业保险或长期短期护理保险,来帮助自身获得高质量的老龄生活,还可以利用智慧模式来进行居住护理。在“十三五”规划中就提到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在当前苏州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关模式,但在这个过程中,缺乏智慧技术的融入,结合相关的技术设备,利用健康管理APP、移动终端检测互联网技术,可以对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展开实时跟踪,并且记录到老人个人专属的电子档案库中,便于医生后期做好病理判断和健康建议。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苏州地区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实现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老龄化趋势也在日益加深。在这个过程中,围绕现阶段苏州养老存在的问题,要不断完善苏州养老服务模式,帮助当地的养老服务实现高亮的发展,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发展经验,带动全国养老服务产业的新发展。

猜你喜欢
人口老龄化老龄化长三角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老龄化研究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