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政事业审计工作创新发展方法

2022-03-18 01:28周秀芹丰县审计局
环球市场 2022年1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周秀芹 丰县审计局

我国审计体系主要包含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两个层面,内部审计主要是指组织内部所展开的审计活动,而外部审计主要包含社会审计与国家审计。而行政事业审计属于内部审计的重要一环,具有与内部审计相近的内向性特征,具有参谋与监督的作用。此外,行政事业审计主要是指借助规范化系统方法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进行治理与管控工作进行评价的活动,致力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目标的达成。审计工作具有目标性、独立性、客观性、系统性以及规范性等方面的特点。在市场环境的影响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经营管理发生转变,审计工作的创新优化成为必然。对此,本文将从组成要素、主要问题以及创新发展出发,对行政事业审计工作进行探析,旨在通过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约束力,进而达到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运转稳定性的目标。

一、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组成要素

(一)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作为审计机构在特定环境下对审计活动实现的理想结果。以往,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的目标主要表现为:保障单位经济活动合法性、资料凭证真实性、财务收支合规性等方面。但是,在政府职能完善发展的推动下,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收支日趋规范、表象问题逐渐减少,在此背景下,审计目标逐渐向风险防控、规范管理等方面转化,致力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决策的科学性与经济活动的增质增效。

(二)审计内容

审计内容多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审计内容主要包含财政收支预算执行、运营风险管理、应负责任以及内控管理等多项内容。具体表现为:法律法规遵守情况、方针政策履行情况、经济活动责任履行情况、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廉政建设责任履行情况、问题整改落实情况以及经济活动监管情况等方面。

(三)审计程序

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审计工作的涉及范围具有广泛性特征,内容较为丰富,再加之环境复杂性较高,使得审计工作的难度较高。而审计程序则是推动审计工作高效落实的关键,一般而言,行政事业审计程序主要包含: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完成阶段以及评价阶段。准备阶段作为审计的基础环节,主要包含项目确立、审计范围与方法确定、小组组建、方案制定以及通知单寄送等方面内容。实施阶段作为审计的关键环节,主要包含审计目标确立、数据材料采集、实施资料查询以及数据材料分析等方面。完成阶段作为审计的收尾环节,主要包含底稿整理、意见交换、工作复核、报告与意见提出、情况检查以及资料管理等方面。评价阶段主要是指结合相关资料对相关领导干部责任进行评价,并予以建议的过程。

从工作目的的角度出发,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主要包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协调沟通以及解决问题等多个环节。

(四)审计职能

相较于社会审计与国家审计而言,行政事业审计在本质与特征上具有特殊性,而与企业、集团相比,行政事业单位具有非营利的特征,再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核心目标,行政事业审计具有服务职能、监督职能以及评价职能。

于服务职能而言,行政事业审计的核心目标在于推动单位稳定发展,致力于挖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风险,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与运营效率的提升。在审计工作实施过程中,审计人员会制定有效工作方案,对单位的经营效率与经济活动进行全面检查与分析,并予以客观有效的审计建议,为单位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于监督职能而言,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政府机关的重要构成,直接影响国有资产安全性与财政收支的执行率,对公共利益具有重要影响,监督职能作为行政事业审计的基础职能,能够实现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状态、运用效益以及财务收支情况等进行监督管理,能够有效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价值的最大限度发挥[1]。

于评价职能而言,行政事业审计会对单位各项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并结合相关制度进行核实分析,及时指出行政单位运用过程中不符合规定的内容,并给出相应评价,以达到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运营稳定性的目标。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审计职能处于相互渗透的状态,是紧密联系的整体,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下,审计职能向外拓展,实现了监督、服务以及评价三大职能的协同共进,推动了我国绩效问责审计体系的完善。

二、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主要问题

从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组成要素获知,行政事业审计能够有效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运转制度的完善、决策科学性、国有资产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与价值体现创造条件,但是,在外在环境与内在经营管理模式转变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问题逐步显露,主要表现为:

(一)审计制度不全

在行政事业审计工作性质与特征的影响下,行政事业审计的有效性、独立性以及权威性与审计领导层息息相关,领导层层级对审计工作的落实具有直接影响,由此,审计制度优化、规范审计行为,成为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重要创新目标。当前,行政事业审计机制多照搬规章制度与审计准则,并未结合单位审计工作运转特点对制度进行调整,导致科学有效的行政单位审计体系尚未形成。及时结合自身特点探索独特的审计制度,但是,仍存在稳定性布局、前瞻性偏低以及可操作性偏弱的情况,难以满足新时代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

以某行政事业审计为例,该单位审计尚未以单位业务特点为依据的审计制度,更多照搬国家出台的规则制度,审计制度与审计实践的联系密切度偏低,存在明显的可操作性不高的情况,难以突出该单位业务的独特性,再加之针对于审计工作的审计制度并不完善,明确度偏低,使得该单位审计工作存在无章可循的情况,进而导致审计工作质量偏低的问题出现。

(二)机构设置不合理

独立性作为保障行政事业审计真实性与准确性的重要前提,在落实行政事业审计时,应当保障审计工作负责人不与单位主要领导人有联系,可由财务分管领导带领,用以保障行政事业审计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事业审计实践过程中,部分单位并未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使得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较弱,部分单位即使设置了独立机构,也会受到财务与监察部门的限制,且与其他部门处于平级状态,由统一管理层进行管理,在此背景下,难以保障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以及客观性,审计效果难以保障[2]。

以某行政单位审计为例,该单位并未设立独立审计部门,将审计机构设置于财务科,由财务科、办公室以及纪委等相关工作人员临时担任审计工作。然而,审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其必须与会计监督、财务监督具有明显区别,在该工作模式下,审计工作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进而影响审计工作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三)人员素质偏低

行政单位审计人员直接决定审计工作的高效性与全面性。由于审计工作内容具有广泛性特征,其要求审计人员兼具经济、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内容,若存在知识内容缺失,则会导致审计工作成效偏低。但是,当前我国部分行政事业审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仍存在偏低的情况,审计、会计、法律以及管理等知识的储备量偏少,再加之培训机会的缺失,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审计人员缺乏提升路径,采用单一化的审计方式落实审计工作,难以满足审计工作实际要求。

以某行政单位审计为例,该单位并未设置专职审计人员,多采用临时组建的方式构成审计小组完成审计工作,然而临时性员工知识认知存在明显缺陷,难以保障审计工作的质量,再加之审计人员独立性偏低,使得审计结论的公正性与客观性难以得到保障。

(四)信息程度偏低

行政事业审计工作内容具有量大且复杂的特点,而审计工作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客观性等方面的要求,予以了行政事业审计人员较大工作压力,在此背景下,创新工作模式与方法成为缓解工作人员压力的重要路径,但是,当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未落实现代化技术与方法的引入,更偏向于采用传统审计落实完成工作任务,使得行政事业审计工作效率难以提升,行政事业审计创新发展受阻[3]。

以某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为例,该单位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完成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依赖度极高,并未顺应时代借助辅助性审计软件完成数据分析工作,使得工作人员的压力较大。

三、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

从行政事业审计工作问题的角度出发,获知当前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审计机制、审计人员等方面,对此,在创新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以优化审计机制与创新审计工作方法出发,降低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为审计工作的落实提供外在保障。具体而言,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创新:

(一)工作方法创新,加快信息化建设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推动下,互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运用度逐步提高,通过推动行政事业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审计工作难度的降低,拓宽审计工作信息数据的全面性与数据分析的准确性、科学性。

于某行政事业审计而言,在内部运转模式转变的推动下,该单位对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有所提升。但是,信息化建设局限在基础设备搭建之上,信息化建设的配套机制尚未完善。针对于此,该行政事业单位在创新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先进技术手段的引入,如大数据平台,为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创造条件。其次,该行政事业单位还应当对操作流程进行优化,引导审计人员借助大数据平台完成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方面工作,用以保障大数据平台效用的发挥。最后,该行政单位还应当重视针对于大数据平台运用的监督机制与管理机制,引导审计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标准与要求落实大数据平台的操作,以促进大数据平台使用质量的提升。

(二)工作流程创新,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审计工作流程是保障单位风险发现及时性的关键,对行政事业审计功能发挥具有重要影响,对此,在落实行政事业审计工作创新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工作流程的创新,旨在通过规范工作流程的方式,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审计工作规范性与系统性的提升[4]。

于某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该单位审计工作对传统工作流程的依赖度偏高,由此,在推动工作流程创新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应当重视流程制度的创新,通过建立针对性制度的方式,推动审计流程与程序的规范调整,推动该行政事业单位统一化审计标准的实现,为审计质量的提升创造条件;其次应当注意审计复核与责任追究,通过对审计报告质量进行复核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审计报告质量的提升,针对于此,该单位还应当重视复核程序的细化创新,对审计人员的责任与权限进行明确界定,以提升追责的准确性,进而达到提高审计人员重视的目标。

(三)审计制度创新,提高审计运转效率

审计制度主要用于约束行政事业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一般而言,审计制度主要包含考核制度、培养制度以及监督制度等多方面内容,考核制度能够有效提升审计人员的重视度,培养制度能够有效促进审计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监督制度则能够对审计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保障审计工作质量。通过优化升级制度的方式,能够为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落实提供框架保障,促进审计工作的有序落实[5]。

于某行政事业单位而言,该单位主要存在针对性偏低的情况,针对于此,应当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应当设立独立性的审计机构,选聘专职人员落实审计工作,用以保障审计工作的权威性与公正性;其次应当落实考核机制,该单位审核人员的工作压力偏高,使得工作人员整体工作积极性偏低,通过设立针对性考核机制的方式,提升审计人员对工作的重视度,同时,通过构建针对于审计人员的奖惩机制,推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升;再者应当重视培养制度的构建,由于该单位审计人员工作涉及管理、会计、法律以及审计等多方面知识内容,且伴随着该单位的发展,所涉内容广度逐步提升,对此,该机构应当对培养机制进行优化,对审计人员的道德素养、党政知识、法律知识、审计知识等多方面知识内容进行扩充,并予以审计人员进修机会,实现先进审计方法的向内引入,进而达到推动该单位审计动态化发展的目标;最后应当重视监督机制的构建,从大数据平台操作流程与业务流程两个角度出发,对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及时指出审计人员的工作不足,推动其成长,为审计工作创新提供内在动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审计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运转具有重要影响,在创新审计工作时,应当立足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从管理机制、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创新优化,通过推动信息化建设、工作流程稳定性以及制度框架完善度的提升的方式,推动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高质量落实。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行政事业单位
行政学人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中国目前开展公共政策绩效审计工作的几个难点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