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探究

2022-03-18 01:59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成才 2022年17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红色育人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许 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道路中形成的宝贵财富,具有高度的学习和研究价值。学习、传承红色文化,对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探索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时,不仅要注重继承与发扬红色文化精神,还要注重理想信念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融合,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激发积极进取的活力,培育文明、团结、和谐的社会氛围。同时,要进一步落实好党中央的重要指示,坚定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

1 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功能

1.1 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红色文化是由中国共产党等一批先进的人在中国革命过程中,通过不断实践、斗争、创新等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积极向上的、先进的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历史内涵,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财富,也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强大力量。红色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其资源丰富,充分展现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砥砺我们不断前行。当今社会,在思想多元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红色文化的熏陶能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前,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不断弘扬红色文化,积极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作用,不断提升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

1.2 指引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红色文化教育不仅能够使高校学生更加了解历史,更加深入体会革命道路的艰辛,更加珍惜现在所处的社会环境。通过深入学习,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当前社会,新思想、新文化不断涌现,当前高校学生的主体以“00”后为主,虽大部分学生政治方向明确、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但由于富有个性化、自我管理能力薄弱、抗压能力较差等特点,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时,容易受到影响,容易产生思想上的动摇,此时正确的价值观指引十分必要。

1.3 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和集体意识

弘扬红色文化,可以使高校学生增进爱国情怀,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创新精神。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过程中,也为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红色文化已成为开展思政课教学的鲜活教材,不仅能提升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而且在多元文化的复杂交错下,能够区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高校学生更加了解党史、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提高文化自觉,增强其对国家、民族和社会发展的自信。因此,红色文化育人不仅提升集体意识,也能增强文化自信。

2 基于文化自信的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实现方式

2.1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基层党建工作

高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帮助一批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过硬、道德品行端正、成绩优异的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为社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政治保证。积极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红色故事、红色基地等不仅能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凝聚力,还可以坚定高校学生的理想信念,增强文化自信。

第一,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介的广泛运用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宣传、互动等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开设网络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能拓宽红色文化育人的覆盖面。通过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红色故事,播放红色歌谣、展示革命过程中留存的物件、照片等等,让学生在看的过程中,切身体会革命的艰辛。

第二,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是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方式,也是开展党员日常教育、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党员的日常教育、学习中,不仅充实了学习内容,也能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发现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通过在主题党日活动中开展红色影视作品展、讲述一张照片的故事、评说先进历史人物等,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既丰富了主题党日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也能扩大红色文化的传播。通过将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地、充分地融入到党建活动中,不仅能提升学生党员的思想境界,也能提升高校教师的政治感悟力。

2.2 依托新媒体搭建红色文化育人平台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的广泛使用,为高校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的方式方法更新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易受到地域、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积极开设新媒体平台,将红色文化更好的融入高校教学中,已成为迫切需要。

第一,开设红色文化网络学习平台。随着网络多元化发展,网络资源越来越丰富,使得慕课的使用率越来越高、使用面越来越广。新媒体已然成为当代高校学生日常学习和娱乐的新空间,占据了高校学生日常生活的一大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念。由于日常教学的课堂时间有限,积极拓展网络平台进行红色文化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必须突破的瓶颈。在大数据时代下,积极拓展网络新媒介,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积极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与整合,挖掘高校学生的关注点,激发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加强渗透力,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第二,建设红色文化资源专题网站等平台。红色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历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重大而深远的教育意义。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红色文化育人,既要注重网络的高精度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的技术,也要注重红色文化资源的知识性和政治性。要不断提高推进网络平台运行的本领,做到内容更新及时,不断丰富学习资源。

2.3 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

将红色文化进行系统化、科学化地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中,推进红色文化的“三进”工作,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实效性。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开展红色文化育人的最主要方式,现如今,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已逐步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其中。此外,也有高校充分挖掘校本红色资源,积极融入到高校学生的日常教学中。

第一,将红色文化融入专题教学中。运用红色文化对高校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培育优良作风、提高综合素质等重要的价值。结合红色文化内容与思政课专题教学内容,积极将红色文化内容融入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既有利于增强专题教学的理论性、针对性。通过小故事、人物传记等形式,也能增加课程的吸引力,有利于烘托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兴趣,达到育人效果。

第二,积极探索“行走课堂”,在实践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将红色文化资源运用到实践课程的教学中,既是丰富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也能实现教学手段创新。积极引领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感悟红色文化,传播红色能量,进行自助式的社会实践,既有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又能坚定理想信念。

3 高校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发展面临的困难

3.1 红色文化育人方式不够新颖

高校思政课有着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遵守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等作用,也是传承红色文化、培养造就时代新人的主阵地。当前,在积极开展红色文化育人工作,以及有效地融入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由于手段的单一化,导致融入效果不佳,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的抬头率。同时也存在红色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不够创新,没有实现文化育人在教学中的真正价值。

以灌输式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地解释历史事件或人物、形式单一、内容肤浅、没有紧密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无法完全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理论知识的传授,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红色电影的观看等如果只是流于形式,即使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也很难让高校学生接受,从而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降低。

3.2 红色文化育人过程缺乏系统指导

结合思政课教学的特点,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强化红色文化研究、推进思政课专题化教学、建立红色教学实践基地、充分挖掘校本红色资源等等,都是为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探索出的方式方法。但由于当前对红色文化教育教学还缺少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对红色文化育人工作缺少明确的、有针对性的目标,从而还未能设立红色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使得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简单重复,降低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也存在任课教师还未对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方式以及授课内容进行系统规划与深入研究,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红色文化进行整体感知。

在红色文化育人工作推进与融入思政课的过程中,与红色教育基地的结合度还有待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通过参观等实践教学,让学生深入其中,更能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能达到育人的效果,增强文化自信。

3.3 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效果不佳

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红色文化已慢慢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员教育管理中。但由于挖掘、学习、研究、利用红色文化资源育人还未达到应有的效果,导致开展红色文化教学活动不顺畅。如果单单利用一点时间去开展红色文化教学,单靠思政课的传授这种融入方式收效甚微。

高校各类课程都担负着育人的责任,思政课与各类专业课程目前还未能有效结合,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导致红色文化资源不能有效融合。高校是红色文化育人的主要阵地,思政课是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关键课程,当前社会存在一些负面现象,动摇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信仰。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当遇到与现实生活相冲突时,容易产生负面效应。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红色文化是中国在革命道路中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有着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价值,是推动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要不断适应高校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不断创新传播手段,完善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是学生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红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红色是什么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红色在哪里?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追忆红色浪漫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