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融合场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构建研究

2022-03-18 01:59燕京理工学院张小阳
成才 2022年17期
关键词:育人体系政治

■ 燕京理工学院 张小阳 牛 扩 韩 雪

0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系是持续推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那么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系的组成来看,主要包括了多个子体系。例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保障体系等。通过各个子体系的融合,进一步打通其内部连接渠道,进一步整合优质资源,从而形成完整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系,以此来展现出更为优质的价值作用,客观上实现了高校教育的协同发展。其中,全媒体的落实,凭借其自身优势,能够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部环节进行渗透,从而补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动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模式。因此,针对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客观要求,高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育人体系构建,以此来强化人才培养的质量。

1 全媒体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内容体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各方主体力量应当切实明确其中的规律,并在规律和本质的指导下来推动后续工作落实,补足发展动力。同时,强化时代思维意识,不断分析时代特征,不断整合时代资源,以此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并且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构建的过程中,也需要保证内容的先进性、实效性,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社会进行互动结合,以此来形成二者之间的良性发展关系。此外,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也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主要方面,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存量和增量方面的协同发展。

1.1 始终坚守基本理论内容,加速基本理念内容的表现形式创新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当始终明确基本理论的内容,并进一步做好基本理念内容在表现形式方面的创新。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内容主要指的是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知识,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先进性和指导性,要突破历史局限。同时,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也需要秉承理论基础,明确理论基础的重要性,并将理论基础同时代精神进行结合,使学生们在当前时代下重新认识理论基础,并在透彻的理解下指导自己的生活,以此来发挥出理论基础显著的作用和价值。此外,在坚守理论基础的过程中,也能够不断推动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一般认为,改革与创新从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理论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量变,是人民和时代的选择。基于此,在组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各方主体把握好三个维度,包括情感维度、观点维度、信息维度,将创新和改革的力量在以上三个维度中进行集中,以此来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面的先进性、规律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最后,同样是需要做好先进技术的利用,通过先进技术的利用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提供新的载体和新的渠道,打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局限和空间局限。其中,包括网络技术应用来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为灵活的推送。同时,也可以利用MOOC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以此来构建起多元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课堂更具活力。

1.2 做好实践工作,依托实践内容来补充理论内容

在全媒体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做好实践工作,并结合实践的内容来对理论的内容进行补充。一般认为,在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所采取的教育引导方式往往比较单一、守旧。同时,在知识传递的过程中,更多是文字的传递和条文的传递,而非内在精神与核心本质的传递,这就导致了学生只知文字怎么读、怎么写,但却不知道文字的含义。因此,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应当更加注重实践教育引导,将实践当作教育传递的新载体。同时,利用好学习平台,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群体特点,以此来进行多元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呈现。例如,在组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比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同样可以在评比内容中加入思政内容。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还可以构建起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模型,以此来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丰富化发展,高效地完成知识的传递和接收。

1.3 对全媒体融合场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管控

基于网络技术的持续性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深度、广度影响,在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学校和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打造出良性的网络氛围。期间,学校方面尤其是要做好网络平台的建设工作,立足网络平台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建设。其中,主要包括了学校管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甚至也可以是班级的微信群等小载体,分别从大角度和小角度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不断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使正确的价值观念得到更为有力的宣传和推广。

2 全媒体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方法体系

2.1 全程媒体与全过程育人

在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过程中,还需要把握好全过程的育人工作。所谓的全媒体主要指的是在一切工作的展开的过程中以及在工作展开的一切环节中,都要发挥出媒体技术的优势和作用。通过媒体技术的应用来进一步丰富工作资源,进一步打通工作渠道,并同时突破原有工作的时间局限和空间局限,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切实发挥出教育的引导力。此外,考虑到不同学生在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理想抱负、认知思维、价值体系等方面的差异,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展开同样需要导入分层理念,要有针对性地利用媒体技术来推进,从而实现个体和整体的同步有效。

2.2 全息媒体与全方位育人

在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学校与教师还需要做好全方位育人工作。首先,从全息媒体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全面整合了视频、游戏等网络载体,以此来进一步丰富网络教育的传播渠道,打破了传统网络传播的认知局限。其次,在全息媒体应用的过程中,也更有利于整合学生的兴趣喜好,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基于此,学校和教师的工作展开也需要更加充分地把握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碎片化资源,以此来整合规律与特点,切实发挥出多元化载体的作用和优势,以此来实现全面教育。

3 全媒体视域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评价体系

3.1 以“不变”考察教育内容,以“变”考察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

在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始终不变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并以此为基础不断促进表现方式的创新和发展。期间,在组织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同样是需要对焦教育的内容来做好充分的体现,并同时也需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方面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此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需要立足于表现形式方面的视角,切实对焦相关内容的技术性来做好考察。由此可见,只有切实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综合性,才能够真正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体现出全媒体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够展现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

3.2 静态评价指标与动态评价指标相结合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建设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做好静态评价指标与动态评价指标的结合。首先静态评价指标是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直使用的指标。在静态指标中,主要包括政策、制度、内容等基础性元素,虽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却忽略了客观因素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从而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不够完善。在开展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针对其中的内容、形式等多个方面来建立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评价指标,并实现动态评价与静态评级的结合。此外,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也需要针对传统的思想进行突破,以此来保证评价体系的完善和健全,更好地指导工作的展开。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展开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通过对全媒体方法的应用,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系的建设,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体系的指导下,全面渗透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中,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资源整合、方法创新、壁垒突破,打造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育人体系政治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