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融合分析

2022-03-18 01:59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成才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专业课国际贸易思政

■ 海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曲 智 高 璐 徐 丽

■ 韩国崇实大学国际通商学院 曲金艺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由此可见,把思政融入高校专业课程对于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至关重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旨在培育具有优秀专业能力且能够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因此如何将思政融入国贸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来看,存在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度不高,教学设计不足等问题。为了增添国际贸易理论专业课的政治教育功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亟需研究思政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融合的现状及必要性,寻找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1 思政融入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必要性

1.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特殊性

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而国贸专业又是为国家培养无数优秀外贸人才的支柱力量,通过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实现了科学技术、经济文化、政治模式的深入交流,加强了各国各个方面的联系,是世界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实现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满足不同国家国民的差异偏好,提升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福利水平。对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来说,不同时期的贸易理论以当时的经济和社会背景为基础,培养高精尖外贸人才,还需要加强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方位外贸人才。

1.2 培养全方位国贸人才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各个国家的消费者追求更多的是消费体验而非仅仅消费品本身,知识经济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水平的提高等因素使我国对国贸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立德树人要永远站在核心位置,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使大学生加强自身的道德素质修养并提高专业文化学科水平,国贸专业的学生作为我国外贸事业的中坚力量,更应该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核心课程的融合成为全方位人才。

自2019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体现出的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伟大的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独有的民族精神的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巨大作用。专业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培养具有中华气概的国贸人才。

1.3 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逐渐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世界影响力也逐渐增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我国成为友好往来的经济合作伙伴,外贸专业人才能够通过国际贸易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学生能够学到的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联系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国家的实际经济状况相联系,将中国的故事带到世界,与更多国家开展经济合作。将思政融入到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国贸专业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将我们展现给世界人民。因此,要学好有中国特色的、能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国际贸易理论,以此来增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展示大国风范,凸显大国担当。

2 思政融入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有效路径

2.1 立足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实际,选择合适切入点

专业课教师应该从内心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该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精心设计,潜心研究,用心安排,把课程思政理念真正融入到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专业课思政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培养效果。例如,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的联系与区别,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与新贸易理论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它们的适用范围不一样,它们不但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且还具有互补的作用,它们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国际贸易理论。因此,此处可以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方法,不论是两种不同时间点出现的理论,还是同一时空的两种事物,都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它们。专业课教师应该从内心认识到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该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精心设计,潜心研究,用心安排,把课程思政理念真正融入到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专业课思政的认同感和获得感,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学生的培养效果。

2.2 加强国贸专业教师思政学习,提升教师思政素养

在专业课中融入思政内容,这要求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提高自身的思政素养。思政课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可以通过定期考察教师思政教学知识储备的方式来督促教师不断巩固对基础知识的应用。高校课程改革的前期,学校可以组织专业课教师与优秀的思政专业教师定期进行讨论交流,在巩固思政教育教学知识的基础上还能探讨出更适合本校学生思政专业课程的方法。前期也可通过集体授课的方式,找到优秀的思政教育专家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专业课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期可以根据课程安排不定期举行一些交流研讨会。

2.3 丰富理论课程专业教学元素,提升思政融入效度

丰富理论课程的教学元素,在国际贸易理论课程进行中,专业课教师要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融入更多的思政元素。这样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有很大的提高。讲解理论课程时,通过开发新的教学元素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思政理论课程中来,教师不仅仅要通过口头上进行思政教育,还可以通过形象的教具、精美的视频展现、实地参观、撰写实践感悟等方法提升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学习更加符合实际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通过提高思政与国际贸易理论的融合程度来提高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掌握程度并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

2.4 加强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实践,通过实践提升效率

思政融合课程安排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课。通过不断地实践,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国际贸易理论课程中每种理论的核心条件、适用范围以及局限性等知识,同时在实践中也能够接受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实践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就近参观外贸企业或者其他与课程理论相关的企业,向学生展示我国的外贸企业实力正在不断地增强,通过展现我国的现代外贸企业让学生了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变化。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无穷力量,使学生真正地学有所成,真正地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接班人。

3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在原有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性质、教师、学生实际出发,通过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以及丰富思想政治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教学元素并加强对理论学习的实践应用,不断地加强自身思想政治素养,提高自身的思想意识高度,在教授专业课的同时,把思政融入到专业教学改革中去,把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落实到位,实现思政与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究,勇于实践,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外贸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国际贸易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思政课“需求侧”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