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方言中可与《说文解字》及其他字书相印证的古语词探究

2022-03-18 02:09江远胜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集韵红安广韵

江远胜

(武昌理工学院 文法学院,湖北 武汉 430223)

一、红安方言简介

红安县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两省交界处,大别山南麓;东邻麻城市,西接武汉市黄陂区、孝感市大悟县,南连武汉市新洲区,北靠河南省新县,总面积1796平方公里。红安县与周边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红安这块土地上,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正式批准建县,始名新安县,由于此地春秋时期归黄国管辖,故后来更名为黄安县。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黄安县改为红安县,今红安县下辖10个镇、1个乡,常住人口大约60万。

红安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江淮官话黄孝片,其声母、韵母、声调与普通话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除了零声母,红安方言的辅音声母有22个

b[p]、p[p‘]、m[m]、f[f]

d[t]、t[t‘]、l[l]

g[k]、k[k‘]、h[x]、ng[ŋ]

j[tɕ]、q[tɕ‘]、x[ɕ]、[ȵ]

zh[ʈʂ]、ch[ʈʂ‘]、sh[ʂ]、r[ʐ]

z[ts]、c[ts‘]、s[s]

与普通话相比较,红安方言声母多了一个ng,如“安、岸”的声母。普通话中的n在红安方言中发成[l]或[ȵ],[ȵ]是一个舌面前浊鼻音,如“牛、年、娘、念、泥”的声母。另外,r有弱化为[ʯ]的倾向。[ʯ]是一个舌尖后圆唇元音,如“忍、认”的声母。

(二)红安方言的韵母有43个,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

开口呼:-i(前)[ɿ]、-i(后)[ʅ]、ɑ[A]、o[o]、ê[ɛ]、[æ]、er[ɚ]、ɑi[ai]、ei[ei]、ɑo[ɑu]、ou[ou]、ɑn[an]、en[ən]、ɑng[ɑŋ]

齐齿呼:i[i]、iɑ[iA]、ie[iɛ]、iɑo[iɑu]、iou[iou]、iɑn[ian]、in[in]、iɑng[iɑŋ]、io[io]

合口呼:u[u]、uɑ[uA]、ue[uɛ]、[uæ]、uɑi[uai]、uei[uei]、uɑn[uan]、uen[uən]、uɑng[uɑŋ]、ong[uŋ]

撮口呼:[ʯ]、[ʯa]、[ʯɛ]、[ʯæ]、[ʯai]、[ʯei]、[ʯan]、[ʯən]、[ʯaŋ]、iong[yŋ]

红安方言韵母与普通话韵母的主要差别是:开口呼少了e[ɤ](普通话中的e在红安方言中发成[o],如“哥”念成[ko11]),多了[æ];齐齿呼少了ing[iŋ],多了io[io];合口呼少了uo[uo]、ueng[uəŋ],多了ue[uɛ]、[uæ];撮口呼差别最大,[ʯ]和以[ʯ]开头的韵母是普通话所没有的。

(三)红安方言的声调有6个

阴平:调值11,如妈、衣、夫、诗、安。

阳平:调值31,如麻、移、扶、时、红。

上声:调值45,如马、椅、虎、始。

阴去:调值35,如意、富、试、汉。

阳去:调值33,如义、父、岸、大。

入声:调值213,如益、福、识、木、急。

红安方言声调的调类、调值与普通话存在较大差异。杨凯在《鄂东方言词汇与地域文化研究》中说:“去声分阴阳,保留古入声从而构成六个调类,是鄂东方言的重要特点,也是鄂东方言与普通话差别最大、关系最复杂的方面。”[1]8

另外,红安方言还有一个自成音节的“n”,只有“你[n35]”和“嗯[n31]”两个字。

二、红安方言中可与《说文解字》相印证的古语词举例

古语词是现代汉语中仍使用的那部分古代汉语词语,是现代汉语词汇的组成部分[2]243-244。古语词包括文言词和历史词,它们都来源于古代汉语。红安方言历史悠久,其中存在大量古语词,这些古语词有的可与《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相印证。

(一)名词类

1.杪[miɑu45]子:树梢

“杪”的本义为树梢。《说文》:“杪,木標末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高远之木枝曰標,曰杪。”《方言》卷二:“木细枝谓之杪。”郭璞注:“言杪梢也。”在红安方言中,“杪”通常要加后缀“子”,构成“杪子”,一般指树梢。“杪”亦可单独使用,但要儿化。

2.䄪[tiɑu11]子:禾穗

《说文》:“䄪,禾危穗也。”段玉裁注:“危穗谓颖欲断落也。”“䄪”的本义指低垂的禾穗。在红安方言中,“䄪子”指成熟的禾穗,多指稻谷的穗。“䄪”儿化后还可以单独使用,但只用作量词,即禾穗的单位。如一䄪儿谷。

3.铫[tiɑu35]子:一种烧水的器具,大口,有盖,尖嘴,上面有提柄,多以铝制成

《说文》:“铫,温器也。一曰田器。”段玉裁注:“今煮物瓦器,谓之铫子。”《急就篇》:“铜钟鼎铫。”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四:“江南有铜铫,形似而无脚,上加踞龙为襻也。”《正字通·金部》:“铫,今釜之小而有柄有流者亦曰铫。”在红安日常生活中,“铫子”是用来烧开水的,一般是搁在火炉上烧,如果是通电的,则叫“电铫子”;“半铫子”比喻不理性、愚蠢的人。

4.碓[ti35]:一种舂粮食的工具

《说文》:“碓,舂也。从石,隹声。”《广韵·队韵》:“碓,杵臼。”宋代陆游《六月十四日宿东林寺》:“虚窗熟睡谁惊觉,野碓无人夜自舂。”红安农村使用的“碓”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凹形的石窝,其实就是古代的“臼”,红安方言叫“碓凼子”;另一部分是略尖而圆的头状物,用来撞击“碓凼子”中的粮食,用木头或石头制成,红安方言叫“碓头”。“碓”有脚踏的和手捣的两种。使用“碓”加工粮食是一种古老的粮食加工方法,这从“舂”的古文字字形即可窥见一斑。“舂”的甲骨文作“”,金文作“”,正像两手持杵捣去臼中谷物皮壳。《说文》:“舂,捣粟也。从廾,持杵临臼上。午,杵省也。古者雝父初作舂。”

5.箢[ʯan11]子:一种用竹篾编成的工具,平底,底部大致呈半圆形,上部呈三角形,用于肩挑,可装载泥沙、粪土等

6.衁[fɑŋ35]子:鸟兽的血

《说文》:衁,血也。从血,亡声。《春秋传》曰:“士刲羊,亦无衁也。”“衁”的本义指血液。在红安方言中,“衁子”指鸟兽的血,且一般指固体状的血。由于鸟兽的血可食用,故“衁子”也是一道菜。

7.田塍[ʂʅ35]:田埂

《说文》:“塍,稻中畦也。”段玉裁校改为“塍,稻田中畦埒也”,并云:“稻田中作介画以蓄水。”段玉裁的校释是可取的。唐代刘禹锡《插田歌》:“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红安以农业为主,水田较多,田与田之间的界线即为“田塍”,也叫“田岸”,红安方言中某事完毕叫“上岸”,取义于此。

(二)动词类

1.徛[tɕi35]:站立

《说文》:“徛,举胫有渡也。”本义为举脚渡水。《广韵·纸韵》:“徛,立也。”红安方言中有“徛倒”一词,意思是站立。杨凯《鄂东方言词汇研究》一书认为鄂东方言中表站立义的[tɕi35]本字是“企”[5]235,不妥。李如龙《汉语方言学》:“闽粤语的‘站立’义的‘徛’,分明是《广韵》的‘渠绮切,立也’,有人总写为企,若是为了少写几笔起见,无可指摘;若以此为本字则谬矣。”[6]181

2.痨[lɑu33]:药物中毒

《说文》:“痨,朝鲜谓药毒曰痨。”《方言》:“凡饮药、敷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瘌,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红安方言中“痨人”一词,意思是(药物或其他东西)能使人中毒。“痨药”多比喻调皮的小孩。

三、红安方言中可与其他字书相印证的古语词

红安方言中的古语词除了与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相印证外,有的还可与其他字书如《方言》《玉篇》《广雅》《广韵》《集韵》《字汇》《正字通》《通俗文》等相印证。

(一)名词类

1.楤[ts‘uŋ11]担:一种类似扁担的农具,两头尖,尖端为铁器,用来挑捆在一起的庄稼、柴草等

《广韵·东韵》:“楤,尖头担也。”“楤”又写作“棇”,二者为异体字。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的年代,运输主要靠肩挑。楤担就是一种重要的农具,主要用来挑捆在一起的稻禾(红安方言叫“草头”),挑时两尖端要插入捆扎的稻禾中。“挑草头”曾是一种重要的农活。

2.镵[ts‘an31]头:犁底部用来破土的尖铁器

《广韵·衔韵》:“镵,吴人云犁铁。”唐代陆龟蒙《耒耜经》:“起其墢者镵也,覆其墢者壁也。”“壁”即“”。清代郝懿行《证俗文》卷三:“今东齐呼下铁叶为犁,犁下铁刺土者为镵。”

4.蔸[tou11]:指树木、庄稼等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茎

5.牯[ku45]子:公牛

在古汉语中,“牯”既可指母牛,也可指公牛。《玉篇·牛部》:“牯,牝牛。”《广韵·姥韵》:“牯,牯牛。”《正字通·牛部》:“牯,俗呼牡牛曰牯。”在红安方言中,“牯”要加后缀“子”构成“牯子”,指公牛。与“牯子”相对的是“”[ʂɛ11],指母牛。

6.䱗[ts‘an11]子:一种鱼,即白鲦

《集韵·寒韵》:“䱗,鱼名。”《正字通·鱼部》:“䱗,白鲦别名。”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白鲦,产于淡水,大者长尺许。形狭长,背淡黑微青,腹白鳞细,好群游水面。”红安多水塘、河沟,水中“䱗子”较多,钓鱼人也喜欢钓“䱗子”。“䱗子”通常煎着吃。

(二)动词类

1.跍[k‘u31]:蹲着

《广韵·模韵》:“跍,蹲貌。”反切为苦胡切。红安方言中有“跍倒”一词,意思是蹲着。《汉语方言大词典》“跍”字下明确引用了湖北红安方言“冇得秧马~囗([·tau])扯”[7]6103,例句的意思是没有秧马(一种田间坐具)就蹲着拔(秧苗)。例句中的“囗”实为“倒”,这是红安方言中一个常见的后缀。

2.跶[tA45]:跌倒、摔倒

《玉篇·足部》:“跶,足跌也。”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五引字书:“及地曰跶。”在红安方言中“跶倒”一词,即跌倒,如你莫跶倒。“跶一跤”即跌倒一次。

3.㧐[suŋ45]:推

《集韵·腫韵》:“㧐,推也。”《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你一推,我一㧐,㧐他出了大门。”在红安方言中,“㧐”主要指用手推,“㧐倒”即推倒。

4.滗[pi45]:滤出液体

5.搲[uA45]:舀

《集韵·麻韵》:“搲,手捉物。”此非“舀”义;《正字通·手部》:“搲,深取也。义与掘、剜相近。”此与“舀”义近。在红安方言中,“搲”可表示“舀”,如用瓢搲。

6.囥[k‘ɑŋ35]:藏

《集韵·宕韵》:“囥,藏也。”红安方言中有“囥倒”一词,意思是藏着,指某人将某物藏起来。

7.㓾[ʈʂ‘ʅ31]:剖(鱼、鸡等)

《字汇·刀部》:“㓾,㓾鱼。”注音为陈知切,今读chí。《说文》载有“魝”,云:“楚人谓治鱼也。从刀,从鱼。读如锲。”魝,《广韵》注为古屑切,今读jié。“魝”与“㓾”虽然词义相同,但读音相去甚远。在红安方言中,“㓾”的对象主要是鱼,但也可以是鸡,指鱼和鸡被剖开后取出内脏。

8.挦[tɕ‘ian31]:拔、扯

《方言》卷一:“挦,取也。卫、鲁、扬、徐、荆、衡之郊曰挦。”钱绎笺疏:“今俗谓以指摘物曰挦,音近蚕。”在红安方言中,“挦”的对象主要是毛,尤其是鸡毛。

9.菢[pɑu33]:鸡、鸟孵蛋

《方言》卷八:“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伏鸡曰抱。”周祖谟《方言校笺》:“抱,《玉烛宝典》卷一及《玄应音义》卷五引并作菢。”[8]51《广韵·号韵》:“菢,鸟伏卵。”《集韵》与《广韵》释义相同。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牧养·鸡》:“养鸡不菢法:母鸡下卵时,日逐食内夹以麻子之,则常生卵不菢。”红安方言中有“菢鸡”“菢儿”等说法,其中“菢鸡”有二义:一是指母鸡孵蛋;二是指正在孵蛋或照看小鸡的母鸡。

(三)其他词类

除了名词、动词两大类,还有形容词、副词等其他词类。红安方言词汇中的其他词类相对要少一些。

2.㾭[tɕiou35]:收缩、缩短

《广雅·释诂》:“㾭,缩也。”王念孙疏证:“今俗语犹谓物不伸曰㾭矣。”《广韵·宥韵》:“㾭,缩小。”在红安方言中,“㾭”为形容词,说某物长“㾭”了,即没有正常伸展开来。人长得不体面也说“㾭头㾭脑”。

3.香䭰[p‘ɚ35]的:香气四溢

《集韵·董韵》:“䭰,香气盛也。”明代李实《蜀语》:“香气盛曰䭰。”在红安方言中,“香䭰的”通常用来赞美食物香,而不用来指花香。

4.肨肨[p‘ɑŋ11p‘ɑŋ11]臭:非常臭

《广韵·绛韵》:“肨,胀臭貌。”《黄侃国学文集·蕲春语》解释“肨”说:“今四川语状物之臭,曰肨臭的,音略近平。”[3]307在红安方言中,“肨”不单用,重叠后与“臭”构成“肨肨臭”,形容非常臭。

5.㾍[lai11]:窝囊、懦弱无能

《集韵·咍韵》:“㾍,佇劣。”“佇劣”即懦弱无能。在红安方言中,“㾍”可以单用,形容一个人懦弱无能,如:他好㾍。还有“㾍货”一词,也是形容一个人懦弱无能。

综上可知,红安方言词汇中包含大量源自古代汉语的古语词,这些古语词大多是单音节的,体现了古汉语词汇的特点。从文献记载来看,这些古语词主要见于《说文》等传统“小学”典籍。在词汇类别上,这些古语词有的属于古汉语通用词汇,有的还是古代方言词。这些古语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很少使用,但在红安方言中经常使用。方言往往被称为“土话”,其实这种“土”体现的是“古”——一种不为一般人所知的古雅。

四、红安方言中古语词的作用

红安方言中的古语词具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弥补方言词典之不足,还可以为古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佐证。

2.䄪

《汉语方言大词典》:①<名>禾穗。西南官话。四川云阳。1935年《云阳县志》:“谷穗曰~,音吊。”②<形>禾穗垂貌。西南官话。四川。清张慎仪《蜀方言》:“禾穗下垂曰~。”

【䄪䄪】<名>成熟的禾穗。西南官话。贵州清镇[tiau13tiau13][7]3415。

该词典“䄪”字“禾穗”义下仅列举西南官话,有失偏颇,其实包括红安方言在内的江淮官话也有此义。另外,该词典没有“䄪”的量词用法,而红安方言可据以补正。

4.㾍

《汉语方言大词典》:②<形>窝囊;无能。㊀江淮官话。湖北红安[(lai][7]5723。

此处明确提到湖北红安,但没有列举具体的方言词和句子,因此可据红安方言补充词语或短句。

5.潽

“潽”从水,本为水名。“潽”表示“液体沸腾溢出”,当是后起之用法,其本字应为“”。关于这一点,《汉语大字典》没做详细解释,同时缺少书证或方言证据。红安方言可作为补充。

红安方言虽属北方方言区江淮官话,与普通话较为接近,但其词汇中包含很多普通话中不常用的带有古汉语特征的古语词,这些古语词可与《说文》及其他字书相印证。整理、研究这些古语词能够弥补《汉语方言大词典》等方言辞书的不足,亦能为古汉语研究提供鲜活的语料。其实大多数方言都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其词汇中必定保留一定数量的古语词,我们应该重视并研究这类词。综观当前方言研究,这方面的成果还不够丰硕,所以应该加大投入,继续推进这项工作的研究。

猜你喜欢
集韵红安广韵
荆璞《五音集韵》之形制
新疆天椒红安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又音考察
《集韵》征引《说文》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集韵》征引《广雅》研究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红安脱贫摘帽喜赋
《集韵》编撰的起讫年代考辨
红安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学习红安精神 提升教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