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及其在高中阅读教学中的构建
——以《边城》为例

2022-03-18 07:59◎刘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6期
关键词:边城图式高中语文

◎刘 涛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中大多只关注语文教材的文本阅读,而忽视了课外阅读与整本书阅读。教材中的选文大部分是采用节选和删减改编的方式,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重点就仅仅停留在了教材选编文本的学习上,在对选编文本的原文和原著的阅读学习上存在明显的缺位,这样会导致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极易出现问题。但对于课业负担日益加重的高中学生而言,在没有有效的阅读方法的加持之下一味地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同时又会造成学生的阅读压力增加,直接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体验产生不好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发现运用“图式”理论,去构建与设计阅读教学,是解决高中阅读教学中痛点问题的有效方法与途径。

一、“图式”理论相关概念阐述

(一)“图式”理论的概念内涵

1.“图式”理论概念的提出

“图式”概念最初来源于哲学领域的研究,由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著名哲学家和思想家康德在其1781年发表出版的著作《纯粹批判理论》中提出,之后“图式”的理论开始从哲学领域逐渐拓展到心理学领域和教育领域。康德的“纯粹悟性概念之图型说”认为:“图式”就是将感性认识与知性认识相互连接形成整体认识的一种思维过程,这里的知性认识是指人对知识的认知能力,这里的感性认识指学习者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性认知。

2.“图式”理论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

“图式”最早是从哲学领域发展到心理学领域的。著名心理学家巴特利特1932年提出了“图式”的概念,他在自己的专著中指出:“图式就是对过往认知经验在大脑中储存的方法和表征,新的知识和内容也需要被收录其中,但是是有选择性地,图式在人们的认知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在以上的论述之中,图式可以看作是一种方式和工具,是对就有经验和新经验的整合与应用。

3.“图式”理论的逐渐成熟

“图式”理论的发展成熟是在心理学领域之中出现,让·皮亚杰提出的“认知结构理论”。第一,认知结构理论中的发生认识论将知识的形成概括总结为认知结构和新知识形成机制。“图式”“同化”“顺应”等概念的提出将图式看作是一种在同一活动中多次重复使用的行为模式。第二,认知结构理论中将“图式”分为初始图式、初级图式和高级图式,并且图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自身随着认知水平的提升而进行分化、发展的。第三,认知结构理论中认为图式具有两个作用,一是认识事物的基础,二是认识事物的形式和手段。

4.“图式”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发展

“图式”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发展经历了理论研究和教学应用两个阶段。在理论研究阶段:第一,奥苏伯尔提出“机械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学习”相对的概念,认为没有应用图式理论的“机械学习”大大降低了学习效果。第二,安德森、斯皮罗则提出了图式框架的运行架设,即图式框架的运行包括计划提取、输出编辑、重新建造三个步骤。第三,鲁墨哈特则提出了图式的变量关系发展和运用图式理解文本的等级结构。在教学应用阶段:第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图式”构建与设计的方法开始运用到语言学、阅读教学等教学活动中。比如在英语学科的教学中,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听力、阅读和写作的能力。第二,“图式”构建与设计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主要是应用于阅读教学方面,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对教材文本各个层面的全面认知。

(二)应用图式理论的分类及功能

1.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阅读教学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需求,图式具有多种不同的分类,在社会心理学之中分为角色图式、社会人物图式和社会事件图式等。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沿用卡雷尔和库克的分类方式,根据教材文本内容的不同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语言图式就是阅读文本的语言知识,内容图式就是阅读文本的作者、背景等有关的知识,形式图式就是学生所掌握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以及阅读文本的行文结构与主旨思想等。

2.图式理论应用于高中阅读教学的功能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使用“图式”进行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主要起到以下三个方面的功能:

(1)增加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首先会通过视觉感官和语言系统接收到文本介质所承载的信息,这些阅读文本信息进入到学生的脑海中会自动触发学生的原有图式。如果学生脑海中原有的图式类型符合阅读文本就会直接被触发调用,如果学生脑海中原有的图式类型不符合阅读文本则会借助原有的图式类型进行适配的调整和发展,从而形成新的符合阅读文本的图式,在图式类型的调用和调整过程中学生就会完成对于阅读文本的进一步理解。

(2)运用“图式”构建与设计的教学方法可以指导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高中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肯定会带有作者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会在理解文本的字面意思之后体会到作者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这些作者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会自动触发学生脑海中的原有图式。如果学生脑海中原有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图式跟阅读文本的价值观相符合,学生就会按照原有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图式来指导自身的行为。如果学生脑海中原有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图式跟阅读文本的价值观相互冲突,那么学生就会通过对比和判断从而调整原有图式形成新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图式,用来指导自身的行动。

(3)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效率。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会用到原有的通过生活经验或者阅读经验形成的图式,这些原有的图式可以帮助和引导学生提升阅读新文本的效率。

二、高中阅读教学应用“图式”理论的必要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去构建与设计阅读教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符合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

在《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再次强调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论是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还是选修性课程都更加注重语文的课内外阅读教学。而在高中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中大多只关注语文教材的文本阅读,而忽视了课外阅读与整本书阅读。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图式”构建与设计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从而达到《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学生阅读水平的要求。

在统编版高一下册语文教材中,第七单元为小说专题单元。在《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针对本单元的专题提出了要求整本阅读《红楼梦》。学生在学习小说专题单元时已经形成有关小说阅读的相关图式,运用这些相关图式进行长篇小说《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就可以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充分提升阅读效率。

(二)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高中学生的认知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们不再像中小学生一样缺乏相关的认知图式和阅读图式。通过长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和阅读经验,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知识认知图式,并且运用“图式”构建与设计的教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提升阅读效率、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能解决高中阅读教学中的痛点问题

当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重教材、轻阅读”的痛点问题。学生的阅读重点仅仅停留在教材选编文本的学习上,在选编文本的原文和原著的阅读学习中存在明显的缺位。第一,学生对于对选编文本的原文和原著缺乏整体性把握,容易造成对教材选文的片面化认识。第二,学生对选编文本的原文和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塑造、故事前因后果、写作背景等缺乏全面地认识。第三,学生对于选编文本的原文和原著作者写作风格以及其思想情感和文章的主题思想等缺乏了解和认识。第四,但对于课业负担日益加重的高中学生而言,在没有有效的阅读方法的加持之下一味地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又会造成学生的阅读压力增加,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体验,而运用“图式”构建与设计的阅读方法打造完整化的阅读模式正是解决“重教材、轻阅读”这一痛点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三、利用“图式”理论教学示例

我们以《边城》为例,来探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图式”构建与设计。

(一)“图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设置

《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还特别强调了对于语文基础素养的提升。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一方面要向“图式”构建与设计的指导靠拢,一方面要向《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靠拢,在“图式”构建与设计的指导下充分激发学生通过对于阅读文本形式图式、内容图式和语言图式等的“图式”构建与设计,打造完整化的阅读模式,提升阅读效率。在“图式”构建与设计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根据《2017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的高中语文阅读标准要求,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设置。

1.语言图式的构建与设计

语言是语文课程学习中的最为基础的素养,文字、字词、句式等基础的语文知识都是属于语言的范畴。在《边城》的阅读中,要求学生首先需要注重字词的积累、作者常用句式的学习,打下快速阅读文本的基础。在《边城》的阅读中通过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扩大学生语言类型图式的积累,提升阅读质量与阅读速度。在《边城》的阅读中,通过对于语言类型图式的运用、拓展和更新,加强对沈从文小说充满乡土气息和自然气息的语言风格的掌握,加强对小说中湘西特色的民族俗语与民族风俗的理解。

2.形式图式的构建与设计

首先,在《边城》的阅读中,通过形式图式的构建与设计,加强学生对于小说的线索、脉络,故事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等方面内容的理解。其次,通过形式图式的构建与设计,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和自主探究能力,进而加强学生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模式的提升和进步。

3.内容图式的构建与设计

在《边城》的阅读中,通过内容图式的构建与设计,加强学生对于小说写作背景、写作缘由、思想主旨等方面的理解。利用内容图式的构建,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艺术感知能力,从而更好地认知《边城》中的意境之美。通过内容图式的构建与设计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切实读懂《边城》中对于人性“真、善、美”的讴歌。

(二)“图式”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方案设计

在“图式”构建与设计指导下,通过总结分析借鉴以前的教学方案、教师集体教研活动、与学生充分沟通等方式,制定出了如下的教学方案设计。

(1)速读《边城》小说文本,整体把握小说《边城》的语言风格与湘西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语言与民俗风情,初步掌握小说的写作背景、写作缘由、作者生平经历等。

(2)思考梳理小说《边城》的线索脉络,主要故事情节,主要人物形象塑造等。要求学生自主完成小说《边城》的线索脉络框架图、故事情节发展走向图、人物形象关系图等。

(3)选择包括统编版语文教材选编内容在内的小说中的重要情节描写的部分进行文本细读。并通过学习小组讨论、自主研究与探究等方式,进行对小说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小说的主旨思想,作者的思想观念和思想倾向等重要问题的探究。

(4)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对比阅读,加深对小说《边城》主题思想、审美情趣上的理解。带领学生一起观看电影《边城》,进行电影具象化表达的图式与学生阅读抽象化的表达图式的融合、完善。在横向对比阅读方面,可以将《边城》和《湘行散记》进行对比阅读,加强学生湘西特色图式。在纵向对比阅读方面将沈从文的《边城》与古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进行对比阅读,体会不同时代背景下相似乡村风格作品下二者情感思想的差异。

阅读教学中,研究“图式”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去构建高中阅读教学,不仅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要继续探索教学,提高理论水平,把我们的语文教学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猜你喜欢
边城图式高中语文
《边城之材幽之地》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极边城暖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在《边城》中寻找“桃花源”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