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所展现出的美

2022-03-18 08:37◎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老舍济南文章

◎李 薇

老舍先生创作的《济南的冬天》是一篇写景散文,以生花妙笔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冬季景象,短小精美,独具特色。在很多人眼里,北方的冬天是缺乏生机的,万物萧条,寒风凛冽,但是老舍先生笔下却写出了济南冬天可爱的一面,给人带来新鲜的感觉,这也体现了作者的专业水平和写作魅力。他从济南冬天的阳光、风、雪、山、水等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在谋篇布局和写作艺术上凸显了高明之处,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视角来看,《济南的冬天》并不只是简单地书写景色,而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使济南的冬天变得“温晴”,一篇小文章展示出大世界。

一、山水画法,构图取景中展现视角美

《济南的冬天》是初中阶段的重点篇目。老舍先生在写作的时候运用到山水画的构图方法———以大观小,济南优美的景色全部映入眼帘,融入心田,让人感到十分惬意和舒适。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温暖晴朗,注重景物色彩的调配,以自然清新的笔调展现了视角美,呈现出济南特有的动人冬景。

在描写城市方面,他没有赘述济南的东西南北都有什么,而是通过口语化的描写,写出了一个有山有水的老城,晒着阳光,舒适暖和,诗境般的存在,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借助想象的翅膀,飞上济南的高空俯瞰大地,给人留下万般遐想。而且作者使用第一人称“我”对北平和伦敦的冬天进行了描写,这也透漏出作者的爱国情怀,是以一种主人的身份向客人介绍济南冬日的温情,将其当作自己心中的挚爱去呵护。

在描写山方面,作者没有写山的大小,而是写到“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把景物的特征刻画得十分到位,让景物“活”起来,读者能够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感。人们对济南的冬天并不感到厌烦,对春天也有期待,如“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在描写人方面,作者别出心裁,他没有写男女老少,没有写外貌体态,而是写了“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借助神态传达内心炽热情感,人们的笑与山水相映衬,顿时使画面灵动起来,给视觉上带来冲击,拉近了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见证了作者对济南的真情实感。

二、层次得当,山水交织中展现布局美

老舍将济南冬天的山水景色作为描写对象,像描绘山水画卷那样展开描写,精准把握写作的意象,使文章的层次感极强,同时抓住主要景象,过滤次要景象,更加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体现出了布局美,有利于提升读者的审美情趣。

文章第三段,作者首先鸟瞰全城,“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在读完之后能够感受到济南的全貌,然后由天上看到山上,写道“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鲜活的语言让济南的冬天如此真实和美丽。文章第四段,作者描绘了雪后山色,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用山的变化举例,先写山尖,山尖全白了,再写山坡,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草色还露着。又写山的整体,把山上的雪和草比作“花衣”。文章第五段,作者分别描写了城里、城外的山、山坡上的村庄、小村庄的屋顶,按照由近及远的手法描写雪景下的山,并且把整个画面比作“小水墨画”,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而且通过一个“卧”字,更加凸显了村庄和雪的憨态可掬,衬托出一片祥和、安宁的氛围。文章第六段,作者开始描写济南的水,与前面的山相呼应,山水交织,生动传神,“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说明了济南的冬天是温暖的,与“温晴”的基调统一起来。“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仿佛展开一个长轴,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作者从山写到水,层次分明,脉络清晰,让景物有了灵魂,把冬天写得有声有味,美妙动人,抒发了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三、虚实并用,诗意温情中展现修辞美

老舍先生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文章里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由得生出几分宽慰之感。在他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出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他多次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本质特征,更好地揭示了题旨,一方面展现了高深的写作艺术,另一方面确定了济南是一个理想的世界。形象为实,抽象为虚,通过虚实结合使文章结构紧凑,笔墨集中,增添文章的表现力。换句话说,假如“实”指的是眼前的景色,那么“虚”就是想象中的情景,可以化平淡为神奇,让人如临其境。

《济南的冬天》一文中实写景物的地方有很多,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等,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眼前景物纷至沓来,而又井然有序。老舍先生的作品具有大众化、通俗性等特点,从形式到内容都能够雅俗共赏,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还引发一些后起者的仿效。他的文章在虚写传神方面有所建树,通过独特的取材、精湛的笔法,使文章水到渠成、效果斐然。

在《济南的冬天》一文里有许多虚写的地方,使济南“温晴”的特征再度显现。如“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水也不忍得冻上”等。细读《济南的冬天》后,读者发现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冬天竟然比生机勃勃的春天更加令人迷恋。我们应该像作者那样,怀着一颗爱心去感受生活,用心去描绘大自然的美景,把心中的温暖诉说给每一个人听。

四、妙用笔墨,纯真朴实中展现语言美

老舍先生的语言艺术是十分精湛的,他妙用笔墨,适当点题,通过纯真朴实的语言吸引读者的兴趣,使人感受到济南是诗境般的存在,尽显了语言文字的神秘。

在《济南的冬天》里,老舍先生毫不吝啬对济南冬季的赞美,让济南充满诗情画意,这是语言的魅力。他在文中使用了衬托的手法,在描写水的时候不直接写水的特点,而是写绿萍、水藻、垂柳,借助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可见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老舍先生用最温情的笔触,勾勒出壮美的济南,值得人们回味,让人忍不住想去看一下济南。

他在文中使用了联想的手法,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澄清的水与碧蓝的天浑然一体,像块蓝水晶,把本来没有生命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进而使人联想到春意盎然的景象。他在文中还使用了拟人的手法,“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把薄雪拟人化,展示了济南的山的秀气,本就美丽的小山,镶上小雪的银边,别有姿色。“水也不忍得冻上”,把水拟人化,突出水清的特点,把水写得善解人意。“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把水藻拟人化,赋予水藻生命力,表达得特别新鲜。

五、借景言志,景语情深中展现情感美

和鲁迅激进的文风相比,老舍先生擅长采用细腻的手法来展现社会人性,精巧地遣词造句,赋予了济南冬天无限的情意。他虽没有直接写济南冬天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济南冬天的温暖,将情感美融入到文章的每一个字里面。老舍先生是新中国第一位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把握住借景言志的灵魂,娓娓道来,情恳辞切,用心揣摩,值得回味。

《济南的冬天》采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有时候聚焦细节,生动形象,有时候尺幅百里,张弛有度,打造出一幅山水画卷,是观察生活的范例。老舍先生在英国生活了六年,回国途中又在新加坡住了半年,和北京的风沙、伦敦的雾气、新加坡的烈日相比,济南让他发自内心的喜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在文章开头的时候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直抒胸臆,情感水到渠成地流露出来。在文章的结尾作者也进行了扣题,“这就是冬天的济南”,让人产生一种别样的想象之美。“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将情附于景,创设优美的意境,“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将内心深处的热爱之情表现出来,激发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作为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济南的冬天》是一篇成功的写景散文,成为人们所称颂的名篇。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的描述,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济南冬天喜爱,也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作者对济南这座城市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而且写景抒情生动传神,亲切自然,让人产生一种深入解读的兴趣,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猜你喜欢
老舍济南文章
北平的秋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老舍的求婚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