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效性探析

2022-03-18 08:37杨秀琴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交流语文

◎杨秀琴

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自身独有优势,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表明,要有效开展好翻转课堂教学,切实提高翻转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五大关系,做到三个同步。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五大关系

(一)课前自主学习与课中互动交流的关系

从教学论视角看,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其最突出的外在特征是“先学后教”。翻转课堂教学要顺利开展,最根本的是要组织好学生课前深度自主学习和课上有效互动交流。

1.打牢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

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不是课后的强化与巩固,而是课前的学习思考,扎实有效的课前自主学习是翻转课堂能成功“翻转”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要着眼于服务学生的学习,针对学法指导、资料推送、督促检查这三个关键环节,积极开展教学案例库、试题库、网络平台等建设,在课前提供给学生授课提纲、微课程、阅读书目、学习任务单等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出明确要求,并通过严格的督促检查,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同时,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和学习评价方式,更加看重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表现,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其卯足劲自觉主动地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对此,学生感慨说:“我们上语文课前也必须‘备’好课:研读教材、观看视频、查阅资料、梳理问题、撰写课堂发言材料,忙着且快乐着!”

2.抓好课堂交流讨论环节

翻转课堂上的互动研讨,不是单纯“教”或“学”的过程,而是深度挖掘和思考提升的过程。学生最重要的行为不是听课,而是思考。如在语文课堂上,原来大部分用来讲授的时间,变为以学生汇报、交流和讨论为主,学生在自主思考基础上理性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阐述自己的思想、评述他人的观点,课堂上思想激荡、观点交锋,思想之花不断绽放,成了思想的盛宴。在整个课程活动中,学生全面参与教学,彰显了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正如一教师所说:“翻转课堂使语文教学从灌输走向互动,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思考,极大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

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须遵循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理念,使之教学成为“教”“学”双方创造性劳动的过程。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需自主掌控学习,是主动内化知识的学习者。从这个角度说,翻转课堂的本质就是回归教学活动的逻辑起点;推进翻转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能否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之“自觉自主”地学习。

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都要坚持以生为本理念,把学生的主体性摆在首位,注重唤醒学生内心潜藏着的学习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目标驱动、资源驱动、问题驱动、方法驱动,使其真正“动”起来、“忙”起来。这样,学生学习语文方向明、思路清、动力足,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按教师要求认真研读教材、观看视频、查阅资料、梳理问题等,从而带着思考、带着观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在课中讨论交流中,能够分析观点、探讨问题、深化思考,从而真正触及心灵、实现精神建构。

2.充分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凸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从灌输走向了互动,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主动思考,这对教师的主导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必须积极提升自己“导”的艺术,更加智慧地发挥主导作用。具体说来,需要着力在思想引领、兴趣激发、方法指导、作品诠释、自信传递等方面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

把握语文课堂的正确方向。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爱党、爱国、爱民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功能。列宁说得好:“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讲课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讲课人员来决定。任何‘监督’、任何‘领导’、任何‘教学大纲’、‘章程’等对讲课人员来说都是空谈。任何监督、任何教学大纲等等,绝对不能改变由讲课人员所决定的讲课的方向。”[1]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正确的方向,让自己积极、健康的价值观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2]如上所述,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得以实现的根本,得益于学生课前深度自主学习和课上有效互动交流,而这都有赖于教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充分调动。“虽然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不单取决于教育者的影响,就教育过程而论,调动学生主动性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尺度之一。”[3]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忙”起来。

强化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正如叶圣陶所说:“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讲说,学生默默聆听。”[4]在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迪,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尤其是教会其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善于通过有效的学法指导、资料推送、督促检查等,保证学生自主学习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在课堂讨论中,教师要善于通过营造民主平等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善于表达自己主张、批驳别人观点,对学生的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及时予以澄清,切实发挥好价值引领作用。如教学《诗经?关雎》时,可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被誉为“中国第一情诗”。《论语》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孔子所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一特点呢?然后引导学生在认真解读、深入思考、讨论交流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三)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翻转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自己掌控学习的同时,根据内容反复地与教师、同学互动交流,以扩展、创造深度知识。因此,在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须处理好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1.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课前自主学习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探索、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从而在课堂讨论中分享交流自己的思想,有效评价别人的观点。如为体会小说的人性之美,小说《边城》节选13至15三章,描写情窦初开的翠翠,与天保、傩送两兄弟间的爱情纠葛以及因祖父过分关心而导致的爱情波折。对于该课教学,课前让学生自主阅读节选中精美语句、语段,独立探索、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主张,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在课堂讨论中分享交流,在学生互评、老师点评中进一步认识到:翠翠在成长中少了乖巧,多了沉思;少了欢声,多了腼腆,对爱情的渴盼此刻成了占据心灵的事。在对爱情的希冀、猜测交织中,折射出人性的美,一种超乎自然的人类本性。

2.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提升

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既要根据实际情况,自己掌控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又要利用班级QQ、微信、学习通等沟通交流平台,针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互相解疑释惑、分享学习心得;在课堂讨论中,学生既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要善于听取同学的意见与建议,甚至是批评,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如在教学《劝学》一文时,可在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组织学生围绕“读书的意义与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在同学们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读书的意义与作用是无容置疑的,作为新时代中学生,要用“大我”的情怀去追寻意义,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立志要在发奋读书中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四)微视频与翻转课堂教学的关系

为了让学生课前更好地学习,教师需将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发送给学生。这样一来,不少人误认为翻转课堂必须是教师录制微视频,并运用于教学,于是,将大量精力放在学习录制技术、录制微视频上。这实际是对翻转课堂的浅层次认识,甚至是误解。如前所述,翻转课堂教学是“先学后教”,将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获取与知识内化这两个环节进行了颠倒,故而又称“颠倒课堂”,其最根本的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在信息形式多样化的今天,学生可以非常快捷方便地获取各种学习资料,微视频并非是唯一的方式 ,如电子文档、图形、音频、动画、思维导图等等。因此,在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刻意去追求如何录制好微视频,应根据自身实际,采取灵活的方式向学生推送资源,把更多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学习上。

(五)课程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关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打破了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模式,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课程资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获取更加快捷方便,这使中学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课程教材“照本宣科”。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再造过程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既坚守好教材这个根本,又与时俱进地增加新内容,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在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就地取材,将身边蕴藏的地域文化转化为教育资源,丰富和拓展语文教学内容。对中学语文教学而言,地域文化具有激发学习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提升人文素养等独特功能。教师要借助技术上的便利,利用微视频的方式制作校本教材,成本低、快捷高效;要借助就地取材的便利,利用地域文化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等特点,用好用活地域文化。

二、切实做到“三个同步”

有效提升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实效性,须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到“三个同步”,即与教师自身专业素养提升同步、与学校制度规定改革同步、与学生课外活动开展同步。

(一)与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同步

就一次成功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合理科学的教学形式固然不可忽视,但教师自身的语文修养,以及对语文教材体系、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把握程度等,则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再完美的教学设计,离开了教师科学准确的引导和深入浅出的阐释,就好比费尽心机铺好了回家的路,却最终发现路的尽头不是自己的家。因此,有了高素质的语文教师才有好的语文教学。翻转课堂的实施对教师自身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首先要练好内功,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的学养,真正做到在本专业知识上的“专”,在其他学科上的“博”,在教学设计上的“精”,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由传统教学模式向现代教学理念的转变,精心打造好自己的每一堂课,努力实现课堂教学从低境界的安静、问答,向高境界的对话、质疑、争论跃升。

(二)与学校制度规定改革同步

一个学校的制度规定等因素,如学生学业的考核方式、教师教学的评价方式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方式的实施和推广,有赖于学校这些制度规定的配套改革,否则,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也很难坚持下去。如前所述,中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相应的教学资料,找出问题、形成自己观点,从而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争辩中找到答案、解决疑惑、修正见解,这就需要学校制定出台相应的自主学习制度,使语文自主学习从“软任务”变成“硬要求”,推动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与学生课外活动开展同步

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将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学业发展。为推动学生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应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自主学习活动。一是构建立体化的中学语文自主学习平台。着眼于服务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中学语文专题网站、班级QQ群或微信群、学习通、雨课堂等,及时为学生自主学习推送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二是多形式开展语文自主学习活动。如组织学生接力诵读文学著作,开展“阅读·思考·对话”系列读书沙龙活动,讲述民族民间故事活动等,推动学生在参与中感悟语文的无穷魅力、激发自主学习的内在热情。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交流语文
如此交流,太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