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金融支持对策探析

2022-03-18 11:34郑水珠卢语焉
绥化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福建信用贷款

郑水珠 卢语焉

(1.江夏学院金融学院 福建福州 350108;2.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分行 福建厦门 361001)

一、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金融支持现状

(一)破解农业融资难题。近年来福建农村金融机构紧紧围绕助力“三农”金融事业快速发展,积极落实各项工作规划部署,以推进乡村经济振兴发展战略实施为主要抓手,充分发挥金融对农村产业融合的支持作用。以农行福建分行为例,该行积极按照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设立了“惠农e贷款”专业面向农村和农民,助力于脱贫致富。截至2020年8月末,该行“惠农e贷”余额累计已突破300亿元,服务贫困农户20余万户,比年初增加5.3万户,已经基本做到服务覆盖省内所有的乡镇。[1]对福建农村产业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全面开发特色贷款产品。根据福建省“三农”发展的具体情况,当地金融机构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开发出具有高匹配度的贷款产品,以此来加大对福建省涉农资金需求的信贷支持力度。各大银行紧紧围绕福建农业产业化对农户开展定向贷款,对家庭农场和有一定规模、资金需求较大的专业合作社成员生产经营采取连锁贷款方式。如,结合福建农村资源丰富、农业产业分布广泛的特点,农行福建分行推出了“一县一区域农贷、一特色产业一优势农贷”在线金融服务,该项金融服务是农行多年来在“三农”工作中长期探索的结果。农行福建分行坚持“一村一策”来推进工作,通过走访让农户深入了解当前的金融政策。截至目前,此项扶贫贷款业务共累计服务贫困人口农户19.08万户,贷款余额286.96亿元,较2020年初增加了5.12万户、94.68亿元。[2]

(三)推进农村抵押担保创新。针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普遍面临的有效抵押物不足的问题,福建省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早在2016年3月,福建省政府就推出了《福建省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方案》指导意见,完善农村土地证件流程一站式办理的相关工作。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会同多部门,积极统筹推进试点工作,明确产权评估体系,支持抵押贷款融资。同时,鼓励试点市(县)出台农村土地和农村房屋评估指导价,引导试点县市加快建立安全的农村房产价值评估体系。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建立了以农村房地产转让交易、农村房地产抵押登记、农村房地产抵押统计等为主要功能的农村管理综合信息化应用平台APP,为推进福建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提供技术支持。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对积极引导信贷资金支持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扩大农村三大产业的融合规模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各类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现代农业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金融支持力度,截至2020年9月末,辖区涉农贷款占比30.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精准扶贫贷款余额307.11亿元,扶贫小额信贷实现能贷尽贷;全省已投保户数6.69万户(次),累计为贫困人口提供风险保障金额6.5亿元,共有3420户(次)获赔908万元。同时,立足海洋、森林特色产业,打造“评估、收储、担保、保险、流转、贷款”六位一体的林业金融服务机制,拓展绿色金融产品,形成服务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2]福建省金融机构通过多种形式加大涉农金融支持力度,切实支持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二、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配套金融政策支持。2016年1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促进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意见》指出,要坚持创新发展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更好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是,该指导意见没有具体的操作规则,也缺乏财政、税收、金融和监管政策以及与激励相结合的配套政策体系。福建省各项规划及文件中也都提到,福建农村要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率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现有政策更多的是对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指引,缺乏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政策。

(二)直接融资规模仍然偏小。通过推进直接融资的比重,能够进一步推进农村地区产业融合发展。截至2020年,福建A股上市公司共计152家,2020年福建以13家新上市公司数量排名全国前8。这些上市公司涵盖了计算机应用、通信设备、电子、化工、建筑材料、电气设备、金融等领域,然而到目前为止,福建还几乎没有任何龙头农业生产企业在中国A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当前热门的“三农”专项普惠金融债券也只是在积极探索直接债券融资的新渠道,实际直接融资规模仍然较小。

(三)金融产品创新力度不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从业主体多元化、产业层级多样化、经营复合化等特征,相应地,在金融需求上也会呈现不同的特征。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金融需求差异较大。只有通过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才能解决农村金融产品旺盛需求与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之间的矛盾。福建部分金融机构为适应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开发尝试了一些新的信贷品种和新的抵押贷款模式,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更多的还只是在尝试阶段,尚未得到广泛的宣传和应用。另外,福建农业保险发展也不够完善,存在农业保险覆盖面小、保险品种单一等问题。整体而言可用的金融服务比例不高,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普遍缺乏。

(四)对农户的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仍未建立,导致乡镇银行网点不足,融资渠道单一,信贷供应不足。由于农民贷款规模小、分散性高的特点,农民信用档案建设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多数金融机构并不积极参与,也不愿意共享现有信息。市场上的农业会计公司、审计服务公司等农业信用评级服务机构由于其具有规范性和不可盈利性的基本特点,无法为广大农民和涉农中小企业用户提供全面、准确的农业信用评级和基本业务信息。农民收入具有无固定收入单位、收入不稳定、收入来源单一等基本特点,他们到银行最多的业务就是存取款。相较于城市地区而言,农民由于文化素质较低,个人信用意识不强,对失信的负面影响认识有限,导致违约、失信事件频发,这些都制约了农村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3]

三、推进福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金融支持的对策建议

(一)给予更多农村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政策。当前福建省应继续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借鉴学习其他改革试点省市地区的创新工作模式和先进经验,结合福建具体情况提出切实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建立信贷主体认定机制、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加强金融信贷额度等。同时还要落实金融机构对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扶持政策,特别在拓展互联网普惠金融服务、加强金融精准扶贫开发力度、优化普惠金融发展环境等方面都亟待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并进一步强化组织保障和政策倾向。

(二)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金融支持新模式。

1.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模式。目前,福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但整体发展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仍面临要素制约瓶颈、农产品进出口市场整体竞争力弱等问题,需要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借鉴国内外产业实践,建立政策性产业投资基金模式可以更好地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因此,福建可以积极探索设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吸引商会投资,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农村三大产业,从而促进产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

2.银保多位一体的金融支持模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交叉融合发展,从而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的复合特征,这需要市场力量和政府角色之间的密切合作和相互激励。可以积极探索建立银保融合的金融服务模式,构建政府部门、银行业、保险公司及相关社会组织的合作机制,共同促进福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在这种运作模式下,政府直接投资的资金或委托金融担保服务机构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发展提供信用担保,相关专业社会服务机构为农村从业人员免费提供信用评估和对抵押物或相关信用产品进行评级,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从业人员提供商业贷款理财产品,保险公司提供配套农业保险,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全面系统的金融支持和服务。[4]同时,福建省各级政府部门也要加强服务协调,率先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村产业融合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内部信用合作金融支持模式。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主体,福建省应该积极地探索内部信用合作模式,激发内部活力。比如,通过建立信用合作机构,会员可以自愿选择入股形式参与信用合作,依靠从业人员相互间的资金积累来调节盈亏,从而解决会员之间的资金需求问题。通过信用合作,从业者之间可以实现资金融通,提高经营效率,不仅可以有效解决从业主体资金短缺的问题,还能够实现资金的有效流动,从而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金融产品及服务。

1.创新信贷类金融产品。首先,要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作用。福建省政府应安排政策资金支持农业,以确保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为重要支持对象,增加对福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供给。其次,商业银行应根据新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创新信贷产品。针对福建农业产业化经营,充分发挥产业链金融模式的支撑作用,加大农业产业链金融产品创新力度,根据产业链相关从业人员的资金需求和生产经营特点,灵活设定授信额度和贷款期限。[5]不断探索创新金融信贷产品,努力打造一批有特色、可操作、易推广的普惠金融“福建模式”,既可以促进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还能助力农村产业融合,实现双赢。

2.拓宽直接融资渠道。一是加大网络小额信贷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支持力度;二是进行融资,通过分配股权来推动产业融合,鼓励符合条件的龙头企业发放债券,强化投融资服务功能,充分调动社会资金参与农村产业融合。同时,在资金安全方面,应由第三方担保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担保以提高资金的抗风险能力。

3.创新农村抵质押方式。通过创新抵押方式,能显著改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抵押物不足的问题。根据当前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需求大的特点,可以积极提供多种形式的农村信贷融资产品,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订单抵押质押贷款和无质押融资贷款等。同时也可以具体针对农机使用、温室设施等农业设备,探索新的担保方式和服务内容,以有效激发资金需求个体寻求金融机构借款的积极性。

4.加强区域特色资源开发和品牌建设。当前,福建面临的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深度挖掘和对自身优势利用不够。在支持农村产业融合这一方面,金融产品缺乏特色和差异化,盲目跟风现象严重,综合开发项目的同质竞争激烈。因此,可以借鉴日本“六大产业”以及台湾地区精准农业的成功经验,加强对农村产业融合的引导,积极探索地方发展的模式,充分挖掘福建的历史文化、地理特色,明确定位,因地制宜地调整措施,对产业融合进行统一规划布局,突出福建特色,打造福建品牌。[6]

(四)逐步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地区的信用体系建设,才能够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合理的规范引导体系,投入资金和人力,确保信用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整合相关部门和金融机构的资源,坚持信用赋能,完善信用评级制度,积极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信用县评定活动,切实构建星级信用评价体系,努力将信用“资源”转变成一种“资产”。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积累,福建省必须高度重视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大力推动农村信用体系的建立,切实为福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福建信用贷款
中国这十年·福建封
那个梦
不断滚动贷款,同时减记债务:政府如何才能从破产中更快恢复? 精读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Wang Yuan: the Brilliant Boy
My Huckleberry Friends:Even if the Whole World Stand against me,I Will always Stand by You
旧信封
信用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