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互联网打造中职“微写作”新时空

2022-03-19 23:43侯有国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微写作互联网

侯有国

[摘   要]“微写作”对于提升学生写作力、改善中职写作生态、促进语文教学的内涵式改革意义重大而深远。高效的“微写作”需要创新,素材的获取、写作方式的丰富、评价平台的建设都需要互联网的强力支撑。中职语文教师应该依托互联网,化繁为简,化腐朽为神奇,化晦涩为清晰,化难为易,引领学生在“微写作”的新时空中成长,在丰富言语生命的同时开阔作文视野、充盈精神生命、升华心灵境界、强化道德体验,从而让他们获得最接地气和最坚实的成长。

[关键词]“微写作”;互联网;创新素材;多元表达;高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2)03-0094-03

时下,“微写作”因“微”力无穷,因“率性自然,扼要简练”,而被中职生青睐,成为作文实践中的新亮点。“微写作”具有“随意、短小、自由、奔放”等特点,这对于在“固定字数”写作中浸润了很长时间的中职生而言无疑是一种解放、一种轻松、一种逃脱,能使他们获得情感上的真实宣泄。“微写作”还能有力冲击机械而呆板的作文生态。开展“微写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阅读写作能力、运用与建构能力,促使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微写作”需要强力的依托或者支撑,而在这方面,互联网的作用不可忽视。在素材获取、写作方式丰富、评价平台建设上,互联网皆可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互联网具有高效、方便等优势,如果能在“微写作”中发挥其良性作用,必将助力于“微作文”的精彩。

一、聚焦话题,创新素材

(一)从快捷阅读中积累素材

“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吸收。”“微写作”同样离不开高效的阅读。这里的阅读可以是基于互联网的快捷阅读。网络中一个醒目的标题、一句风趣的话、一段意蕴十足的文字,皆可成为中职生阅读的内容;微信群中的美文、钉钉群中带有正能量的文章、其他自媒体中的好文,皆可成为中职生的阅读对象。这样的阅读以“微”为特点。在阅读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把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素材积累下来。比如读到一个标题,觉得有趣就可以记录下来,而不必通读全文。还有“空巢老人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公共安全被威胁的大背景下,没有谁可以幸免”“未来社会的20种新职业选择”“好文凭未必有好工作”之类的触动了学生情感之弦的、引发了学生深度思考的内容皆可以随时记录下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既要快捷阅读,又要深度思考,力争读出“深味”和“趣味”,积少成多,积淀写作底蕴,丰富言语生命和写作经验,为“微写作”积累沉甸甸的素材。

(二)从实话实说中创新素材

网络平台给大众提供了“实话实说”的机会,人们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吾口说吾心”成为一种常态,让表达真情实感成为一种时尚。网络平台中的评论或者“吐槽”有别于课堂中的正规作文,因为少了诸多限制,所以可以做到自主、尽兴地实话实说。既然如此,何不将这些真实的表达转化成“微写作”的素材呢?因为“微写作”需要的就是真话,“微作文”就是“放胆文”,就是“自由文”。如针对“中职男女生不能一块吃饭”“中职生同样可以有好的未来”“不管文凭高低,只要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就好”等话题,教师应鼓励中职生说真话、诉真情,哪怕某些评论不够成熟,哪怕某些观点经不起推敲,但那都是中职生的心声,是他们喜怒哀乐的真实体现,完全可以成为“微写作”的素材。如果中职生在创作过程中,能够剔除其中青涩的部分并得出理性而成熟的观点,那当然是意外之喜。

(三)从影视情境中挖掘素材

“入境始与亲。”在活生生的、原生态的影视情境中,学生能更好地挖掘“微写作”素材,并使素材入情入心。相对于理论而言,活灵活现的情境所带来的新鲜感和代入感,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快手、抖音等传播的内容“短小精悍、鲜活新颖、真实有趣”,所以能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应引导学生挖掘这些内容中“闪闪发光”的地方并“为己所用”。教师不妨引领学生从笑中深思、从日常中反思、从平凡中顿悟,做到见微知著,发现不一样的言语精彩、情感深潭和思想高峰。只要中职生是有心人,就一定能从网络上的各种影视作品中发现有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素材。而这一切都可作为“微写作”的素材。

二、多元表达,真情抒发

(一)依托教材进行“微写作”

结合中职语文教材进行“微写作”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让学生既巩固教材知识点,又激活新的言语生长点。深挖中职语文教材,从一个小的角度切入,引申出一些意蕴十足的话题并对其涵泳、拓展,既能引导学生巩固教材内容,又能延伸教材内容,还有利于学生的深度阅读和写作。教材中有一些话题值得师生通过“微写作”进行创新。或许是一句话,或许是一种写法,或许是一种情感,深挖进去,可发现许多值得琢磨的地方,完全可以将其作为“微写作”的材料。比如,教学鲁迅的《拿来主义》之后,引导学生思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究竟应该“拿来”什么?可以“拿来”好的文化、好的品性、好的方法、好的管理制度……这些都可以在“微作文”中体现出来。中职语文教材“听说模块”中的演讲、即席发言、主持、辩论、采访等,皆可以与“微写作”训练结合起来。其中的很多环节离不开“互联网+”的强力支撑。从选材到写作,从甄别到归纳,从“想”到“说”再到“写”,依托互联网会变得更加高效、快捷、方便和自然,“微写作”的精彩也就此得到展现。

(二)依托媒体设备进行“微写作”

“微写作”因为“微小、隨时、随地”,所以可以依托手机等媒体设备即兴开展。相对于用纸笔进行写作的习惯而言,依托媒体设备进行“微写作”有利于打造一种更美好的作文生态,那就是尽心、自由而真实地表达,就在“眼皮子底下”,就在触手可及的网络当中。互联网已成为表达真情实感的重要载体。的确,当灵感汩汩而出,或者某种感情喷涌而出时,敲响键盘就成为必然而然的选择。这样的“敲响”不局限于特定的时间或场合,不受正规作文字数和主题的限制,随心、随性、尽兴,如一块大的玉石,可以做成恢宏大气的“整件”,也可以做成小巧玲珑的“部件”。当然,在即时写作后,可以用纸笔对其进行完善和修改,或者上传到网络给大众阅读,当然也允许转载、评论、转发,允许批判与赞扬,让精彩充盈在更大的时空内。

(三)依托竞赛进行“微写作”

经常举行一些紧扣时代脉搏、切合时代发展主题的“微作文”大赛,无疑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这样的竞赛人人都可参加,不预选,不设门槛,不存在還未写作就被淘汰的尴尬,因此对学生而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大赛的选题可以紧扣时政热点,可以贴近学生心声,可以体现环保……做细做实这项活动,或许灵感更容易闪现,经典之作更容易产生。比如开展以“2021年地球日”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我心中的中国梦”微作文竞赛、“豹子头森林能否开发为旅游胜地”辩论赛……这些比赛的举办,都需要互联网提供帮助。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发布竞赛事宜、征集作品、发起投票、公布获奖名单等。互联网让这一切变得高效,让整个过程清晰可见且扎实有序地向前推进,让这些赛事活动组合成不断滋养学生言语生命的循环系统工程。

三、创新载体,高效评价

(一)于清晰呈现中修改

“微作文”既可以以纸质形式呈现,又可以永久地贮存在网络中。教师可以把多篇网络平台中的“微作文”同时呈现在大屏幕上,便于学生欣赏、对比、修改,也可以把学生修改前后的“微作文”呈现出来,让学生在“青涩”与“成熟”、“阻塞”与“流畅”、“拧巴”与“丰富”的对比中,汲取写作的真谛。引领学生欣赏、辨析这些“微作文”的细节,必将发生正效应——学生学到了构思的策略、遣词造句的妙法、锤炼语言的窍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言语鉴赏力、心灵感受力、言语表现力都增强了。如果有必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呈现自己的作品的过程中,配上柔和的音乐、吸睛的背景,将其做成微视频发到微信群等平台上。这既能丰富网络资源,又能促进更多人交流、学习、互鉴。

(二)于多元评价中创新

除了纸质评价,我们还可以依托互联网创新“微作文”的评价方式。“微作文”评价应重个性的张扬、真话的表达、多元的并存。教师可以开设微信公众号,使之成为一个具有无限可能性与创造性的舞台,让学生欣赏、评价、转发彼此的“微作文”,同时收获有意义的“点赞”和“打赏”。教师可以在网络中发放评价表,让更多人评价学生的“微作文”。教师还可以将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将小组评价与教师总评相结合、将学生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以上多种评价都可以呈现到网络上,通过网络让师生间、生生间的“来来往往”更加高效、快捷,同时让更多学生在对比、鉴别和欣赏中吸收有用的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汲取“微写作”所需的养料。当然负面评价可以与学生“私聊”,使学生在“保住面子”的前提下提高认识水平,进而使学生产生再次“微写作”的信心与动力。

(三)于结集刊发中拓展

“微作文”是比较容易分门别类的,教师可将其分类后“打包”上传到自媒体的不同栏目中。栏目可设置为“真心话大表白”“中职生的理想”“青春飞扬”“心情短语”等。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筛选、“打包”、上传等环节,毕竟由教师或者优等生包办不利于培养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权力的下放既彰显了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又实现了写作实践活动的延伸。其中,版面的修饰、背景的选择、文章的甄别等,都与学生的写作素养有关。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微作文”入选,被长时间置顶,被更多人阅读,便会产生一系列正效应,激励他们在拓展中进行二次“微写作”,踏上新的言语丰富和精神丰盈之路。

“微作文”对文字的精练度与文章结构的严密度有较高的要求,因而中职生“微写作”之路任重而道远,但又不乏欣喜与憧憬,毕竟这不仅是作文创新之路,而且是思想开阔之路;不仅是语文学习之路,而且是精神成长之路。这条路上,互联网成为使“微作文”散发璀璨光芒的最大助力。但愿,教师能够引领中职生于“微”中见新意、 “微”中开眼界、 “微”中长素质;但愿,依托互联网,中职生的“微写作”会呈现欣欣向荣的新景象,使沉浸在其中的中职生发生最接地气的成长,于不经意间丰富其言语、丰盈其精神。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红莉.微时代背景下的微作文教学实践研究[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19(6):43.

[2]  朱晓燕.强化习作指导 提升言语表现力[J].山西教育(教学),2017(1):24-25.

[3]  徐青.微写作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9(15):15-16.

[4]  蔡文飞.浅谈“微写作”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1):38-39.

[5]  钱海燕.浅谈高中语文微写作的教学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2016(7):34.

(责任编辑    袁   妮)

2109500520316

猜你喜欢
微写作互联网
高中语文“微写作”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
微写作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分析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