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2022-03-21 23:28梁玉高中华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三维转换翻译教学摩尔

梁玉 高中华

[摘 要] 《摩尔·弗兰德斯》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作品着重刻画了父权社会下女性的伦理选择。出版以来广受翻译家青睐,诸多语言翻译版本层出不穷。其中梁遇春的汉译本深受中国读者的喜爱,其立足于胡庚申教授生态翻译学理论下的三维转换策略,对梁遇春的译本进行分析,从而教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译者在翻译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多维度的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学生对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选择转换对英文小说汉译操作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梁遇春的译本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是一部符合翻译生态环境,迎合大众认知的译本。运用三维转换策略进行翻译研究可以为翻译专业学生文学翻译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与启示。

[关键词] 翻译教学;生态翻译;三维转换;摩尔·弗兰德斯

[基金项目] 2019年度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省高校本科英语学习者国际化能力现状调查研究”(19YYD227)

[作者简介] 梁 玉(1974—),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际、翻译研究;高中华(1998—),男,安徽淮北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2021级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语笔译。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5-0118-04 [收稿日期] 2021-11-28

《摩爾·弗兰德斯》是英国著名小说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被许多高校列为英国文学必读书目。小说的主人公摩尔·弗兰德斯出身低微,幼年被贵妇一家收养,在贵妇家生活期间与大儿子产生情愫,却迫于各方压力,嫁给了小儿子。在社会的逼迫下,沦为了妓女。她陆续结过5次婚,其中一次竟然嫁给了自己的亲弟弟,后来又做了12年小偷,最终以罪犯之名,遭遇放逐。幸运的是,她最后有钱了,并在当地活了下来。回忆自己的人生,她开始悔过。主人公的命运是18—19世纪英国社会现实的缩影,也是笛福为女性发出的呐喊。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摩尔·弗兰德斯》进行了研究,但大都以伦理学和女性主义为切入点。从翻译教学及实践角度对文本的研究尚有很大空间。本文将立足于生态翻译学理论下的三维转换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适应与选择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译者在翻译生态中的主体地位。

一、生态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研究的结合

21世纪初,胡庚申教授提出生态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是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过程[1]。该理论一经发布受到了翻译界与教育界的一致关注。在此之前,围绕“翻译理论下”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及翻译技巧的研究与讨论十分激烈。教师在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存在模糊不清、混淆概念等情况。在目前的翻译教学与实践中,我们普遍将归化和异化归为翻译策略,将直译和意译视为翻译方法。翻译技巧包括增词法、减词法、词序转换法等。在生态翻译理论的支撑下,胡庚申教授为学生翻译实践提供了新的翻译方法,即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下的适应性转换。帮助学生更好地处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不可译因素及文化缺省的现象。

二、三维转换概述

教师在翻译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发挥自身主体性,利用双语进行知识储备和跨文化交际知识储备。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综合指导下,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应用三个维度的转换,使得语言通畅、修辞合理。文化内涵得到生动的阐释和传递。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到原文想要传递的交际意图。

(一)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整个世界分化成九大语系。其中,汉语属汉藏语系,重意合。作为印欧语系的代表,英语看重形式上的规范。在词汇、句子、篇章等方面更重形合。不同语系间的句法及语法规则都存在很大差异。汉语是静态的语言,英语是动态的语言。汉语多使用主动语态,而英语多使用被动语态。语言维的转换不局限于词汇或句子层面。这种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2]。学生的语言层面知识掌握准确,在翻译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二)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文化包罗万象,难以有统一公认的定义。有人认为文化是社会中存在的意识形态的东西,有的人则认为文化是一切人类社会文明成果的总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文化历经了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必然受到国家、民族、传统习俗、思维方式等外部因素的深刻影响,并刻上时代的烙印。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必然存在不同,因此,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处理双语间的文化意象,在翻译实践中把握好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是考验学生翻译能力与水平的重要因素,也是写成优秀译文不可忽视的一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文化立场和文化心理,对源语中的文化意象进行适应性转换,这种转换是否符合译出语文化、是否正宗地道,是教师在翻译实践中衡量译文水准的又一重要标准。

(三)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产生的最初目的是为了交流。语言作为一种媒介,向人们传递我们的想法、思想及情感。翻译活动也是这样,除了传播文化以外,更多的是为了进行交际活动。学生在关注语言和文化的同时,还要关注原文中想要表达的信息是否在译文中得到了表达。想要学生译出优秀的作品就必须让其深刻理解两种语言的思维模式和沟通表达差异。翻译最开始的目的是沟通交流,如果不能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翻译便失去了意义。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既是促进翻译生态系统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推进两国语言沟通的重要手段。

三、三维转换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一)语言维度下的翻译教学

该部分要启发指导学生熟悉原文的句子结构、语言形式、修辞手法等,具体来说就是学生要在韵律、用词、人称、时态、句式等方面广泛涉猎。教师可以教导学生效仿梁遇春处理同一表达采取的不同翻译。

例1:“Well!”says the elder brother,“how should Mrs. Betty be well? They say she is in love.”[3]

译文:“哦!”大哥说,“柏蒂姑娘怎么会好?他们说他是害着相思”[4]。

例2:“I find,”says the eldest sister,“if Betty is not in love, my brother is. I wonder he has not broke his mind to Betty.”

译文:“我看”,大姐说,“假使柏蒂没有坠入情网,我的兄弟倒是坠到里头去了。我真奇怪他还不把这段心事对柏蒂说”。

“in love/in love with”這个词组在英文表达中十分常见,意思也很明确,就是“爱上某人”。但梁遇春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语境、人称及场景,选取了三种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1中,当柏蒂久病不愈的时候,人们讨论她的病情,并将她的病因归结于“害着相思”。该句想要表达的重点在造成柏蒂卧床不起的病因上。所以这里的“害着相思”生动地体现了译者在语言维上的转换。因为在中国,人们常说一个人因为痴情患了相思病、相思成疾、害了相思等,长时间的为情所困必然会导致心中生疾。元代作家徐再思在《折桂令》中也写道:“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这里是形容少女在闺中病得魂不守舍、恍惚迷离,与柏蒂的精神状态极度贴合。所以例1中翻译成“害了相思”,是译者发挥主体性在语言维做出的绝佳选择。

例2中,当洛宾向家人表明了自己的立场时,整个人像是发了疯一样,整天就是想着怎么样才能让家人接受柏蒂并且娶到她。爱情会使人疯狂,也会使人盲目,在恋爱中的人往往深陷其中难以自拔,所以这里的“坠”和“情网”都体现了洛宾陷入爱情的程度,而且“坠入”也与英文的“fall in”相对应。译者结合了中英文词汇的特点,不仅实现了功能上的对等,还实现了词汇上的对等。

例1和例2对“in love”的翻译分别选取了“害着相思”和“坠入情网”两个不同的词汇表达。不仅没有造成语义的缺失,还大大增加了译文的文化色彩与可读性。语言维上的转换要求译者对中英文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有着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语言维与文化维的转换并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交织的关系。

(二)文化维度下的翻译教学

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指的是学生在处理翻译文本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差异,关注双语间文化的阐释和传达,在不丧失原文本义的基础上使译文读者接受和理解,这是译者综合素质的体现。

例3:“Till they were at a certain age, in which it might be supposed they might go to service or get their own bread.”

译文:一直等到我们成人,能够出去干事,自己出去谋生。

原文中“get one’s own bread”是英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表达。因为在西方国家,人们习惯于将面包、牛奶作为主食,所以“get one’s own bread”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挣点面包钱。但中国人民自古善食五谷杂粮,即使在当今社会我们依然主要以米饭和面食作为主食。中国也有“不蒸馒头争口气”“把饭碗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等俗语。所以如果将这句话翻译成“得到自己的面包”,中国读者就很难想象出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在这里译者运用了文化维转换和意译的翻译方法,虽未完全传递出源语信息,但贴合了译语读者的阅读习惯,没有导致意义的缺失或歧义的产生。

例4:“When the maid chances to be handsomer than the mistress, she oftentimes makes as good a market, and rides in a coach before her.”

译文:一个侍婢偶然比她的小姐长得漂亮,也通常会像她的小姐一样嫁得富贵的丈夫。她还会比她的小姐更早出嫁哩!

这个例子体现了传统社会下中英两国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就是大家族的儿女们从小就有服侍自己的仆人。在英国这些人被称为“女仆”,在中国这些人被称为“丫鬟”。原文将maid翻译为侍婢不会导致译文读者不理解。不同点在于中英两国对结婚的称呼及婚礼采取的出行方式。在中国讲究“男婚女嫁”,男生结婚称为“娶亲”,女生结婚称为“出嫁”或“出阁”。从资料和影视作品中我们也能够看出英国结婚多采用马车,去教堂举办婚礼。而在中国古代多采用“轿子”作为结婚的主要出行工具。文中“ride in a coach”直译出来会使目的语读者摸不着头脑。译者在结合英国文化特点和婚礼习俗的基础上选取了“出嫁”这一表达,通过文化维的转换对双语间的信息遗漏和文化缺省做了很好的处理。为译语读者理解原文提供了帮助,也体现了译者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掌握。

上述两个例子都是在分析中英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做出的调整。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原文文本做出适当的增减。将选择转化的侧重点放在文化转换上,以此减轻读者的阅读压力。

(三)交际维度下的翻译教学

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文的处理不仅要考虑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信息的处理,还要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当中得到了体现。

例5:“Where love is in case, the doctor’s an ass.”

译文:病人害的是相思,医生就如驴子一样傻了。

上文,我们在文化维度的转换处理中写到了关于“love”的翻译,这里也翻译成“害了相思。”然而在下一句话的处理上,如果我们直接将“ass”直译为“屁股”,必定会使汉语读者摸不着头脑。为什么病人害了相思,医生就成了一个屁股?这完全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东西。但是我们结合文本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当柏蒂为情所困,害了相思的时候,无论怎么寻师问药都治不好,医生只能处理身体上的疾病,而病根却在柏蒂自己的心里,所以这里可以在不改变原文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将其翻译为“医生就如驴子一样傻了”。在中国有几则故事是讲驴不聪明、比较笨,后来人们常用“蠢驴”“笨驴”来形容一个人傻,所以这句话的处理就能够让译文读者理解到源语要表达的信息,起到了交际的作用。然而,我们仔细观察这两句话就会发现,这里原文用了押尾韵的手法。若译成“医生就如驴子一样傻了”读起来既不通顺,又没有做到句式上的对等,不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所以我们可以将其处理为“病人害的是相思,医生就像个傻子”。

例6:“Fie, brother!” says the second sister,“how can you talk so? Would you creature that has not a groat in the world?”

译文:“呸,哥哥!”他的妹妹说,“你怎么能这样说!你肯娶一个一文钱都没有的姑娘吗?”

格罗特(groat)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货币单位,一个格罗特币等于昔日英国的四便士,在这里形容柏蒂的钱很少。如果不加处理与转换,直接翻译成“你愿意娶一个在世界上只有四便士的人吗?”显然显得晦涩难懂。译者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运用了交际维的转换方法,将原文处理成“一文钱都没有的姑娘”。然而,汉语喜欢使用四字格表达,所以学生在这里可以将其处理成“身无分文”。这样更能简洁地体现交际维的转换,使译语读者获得和源语读者同样的阅读效果。

本文以生态翻译理论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为出发点,通过三维转换策略分析《摩尔·弗兰德斯》的译本。旨在指导学生从选词、句子结构、文化背景、思维差异、沟通交际等方面对翻译文本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得出了结论:三维转换之中三个维度并不是互相分离、独立开来的,而是互相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当学生成为翻译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应该在尊重原文文本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出适应和适应性选择,从而形成优秀的译本。学生在处理翻译文本的过程中,要纵观全文,结合文化与语境做出翻译选择。应该避免出现词不达意、字对字翻译等可能会导致译文意义缺失的情况。除此之外,教师要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做到通顺流畅,准确传递原文的交际意图,最终顺利实现交际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76, 99.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32(2):5-9+95.

[3]TODD D. Defoe’s America[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97.

[4]笛福.摩尔·弗兰德斯[M].梁遇春,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5.

2045500783396

猜你喜欢
三维转换翻译教学摩尔
战场上的雕塑家——亨利摩尔
西方摩尔研究概观
从生态翻译学看翟理斯《罗刹海市》英译本的文化负载词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字幕经典台词翻译
外宣英译改写策略的生态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思维导图&概念图辅助翻译教学实现途径探索
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及提升策略探讨
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探讨
亨利.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