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美育研学对设计类课程的效能研究

2022-03-21 23:28谢欧涂元生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谢欧 涂元生

[摘 要] 通过分析设计类课程、设计类学生的特点,提出高校设计类课程在SPOC模式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针对艺术类学生的专业内容、高考模式、学生性格等方面,提出以课程思政、美育研学、创新实践、竞赛锻炼等方式提升课程效能。课程上参考国家级一流课程的经验进行内容建设。设计类实践项目以甲方采用为标准,虚拟实训项目以赛展获奖为标准。通过SPOC模式做好“三全育人”,培养合格人才输送至就业岗位。

[关键词] 课程思政;美育研学;设计类课程;SPOC模式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北师范大学“SPOC模式下设计类课程的应用效能研究”(2020013);2020年度湖北师范大学“疫情期间设计类课程在SPOC模式下研究生在线教育和科研指导研究”(20200206)

[作者简介] 谢 欧(1977—),女,湖北武汉人,硕士,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及村镇景观研究;涂元生(1975—),男,湖北黄石人,学士,湖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绘画艺术、艺术语言创作与基础类课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5-0126-04 [收稿日期] 2021-08-12

一、背景

自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分别在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会议上强调了高校要加强政治教育,指出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要求。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公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阐明了总体目标、工作思路、任务要求和重点内容。

二、课程思政的引领性

(一)课程思政的概念

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1]。

(二)课程思政引领的必要性

1.大学生的使命担当需要正确的思想引领。首先,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从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国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0,767人[2],占全国人口比例的15.1%。其次,大学阶段是人生“三观”的固化阶段。课程思政赋予正确的价值取向,任何岗位都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立德、重德、守德是合格人才的基本素质。输送人才是大学教育的工作核心。

2.课程思政是解决教育根本问题的途径。教学形式随着科技发展在变革,知識传授“以教为主”的模式仍是主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高校应做到育贤才、育优才、育全才。因此,以立德树人为目的,让学生悉知“为何而学、因何而为”。

三、设计类学生需要课程思政开展浸润式教育

高校艺术类学生已成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作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情感抒发、滋养心灵。艺术生更需要课程思政引领、浸润、全方位的教育。

(一)高考模式让设计类学生更具社会性

设计类学生属于艺术生,从考试模式上就与普通文理科生存在质的区别。艺术生在美术联考与校级选拔考试期间有辗转位置较多、时间较长的特性。多次转场让艺术生比普通文理科生更早地接触了社会,更具社会性。

(二)设计类学生个人主义倾向明显

艺术生对逻辑思辨力、综合研究力、理论理解力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在专业培训中周考、月考、季考、年考呈常态化,更早进入高考状态并更早承受考核结果。艺术类学生大多数有着积极进取的三观,心理承受力更强,但个人主义倾向很明显。

(三)艺术类专业学生就业需要开展课程思政浸润式教育

从高考报名数据来看,艺术类学生人数已达到了整体考生的1/10以上。人数增长的同时,大批艺术类人才涌入就业市场。以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为例,本科毕业生805人;继续深造的学生251人,占比22.04%;签就业协议的学生134人,占比11.76%;签劳动合同的学生60人,占比5.27%;单位用人证明的学生19人,占比1.67%;自主创业的学生45人,占比3.95%;自由职业的学生600人,占比52.68%;未就业的学生30人,占比2.63%。从本科就业分布来看,有50.00%的毕业生选择在北京就业,有32.97%的学生在东部地区就业,有11.36%的学生在中部地区就业,有5.68%的学生在西部地区就业。其中21.52%的本科生和55.19%的研究生从事教育行业,31.65%的本科生和20.22%的研究生从事了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且对比中央美术学院前几届毕业生的就业来看,教育口的就业总比超过了前几届学生成为行业占比第一[3]。艺术类学生大量进入教育行业,更需要在大学阶段对艺术生开展课程思政,提升其政治觉悟。

四、课程思政与美育研学方式在SPOC模式下的效能体现

2012年自美国顶尖大学设立网络学习平台免费提供课程之后,MOOC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进行了广泛使用,并在全球教育界推行。教育部前部长陈宝生在2017年指出:“深化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掀起‘课堂革命’,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

(一)SPOC模式在新时代教育下的灵活性与优势

线上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线下课三种课程形式成为中国高校课程教学的三种授课形式。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SPOC)是一种融合了课堂与在线学习的混合教学形式,它兼顾了平台的“开放性”和学生的“限制性”[5]。SPOC作为MOOC的发展形式,帮助大学创新了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优势。如表1所示,这种线上模式的教学方法完美地发挥了新时代授课方式的灵活性与教师的主导优势。课后教学环节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特点、进度、不足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二)设计类学生需要课程思政推动SPOC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效能

1.SPOC教学模式对教师师德提出了高要求。由于SPOC模式需要教师在课程的前、中、后环节起作用,教师授课时要频繁与学生在思想、专业上进行深入的交流,因此高校SPOC课程的教师应具备更高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授课中要把立德树人、价值观植入知识中,让学生做到德性过关、胜任岗位。

2.SPOC模式下的设计类课程设置需要课程思政引领。艺术类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创作立足于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有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的作品。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6]。设计类学科课程重视创新训练与实践。学生在个性上普遍存在明显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以及自控能力较弱等问题。鉴于此,应全方位加入课程思政。

设计类课程思政大部分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党建、实践活动展开。设计类更适合以SPOC为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以湖北师范大学国家一流本科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透视学”为例,团队教师要在课后完成学生在各平台的线上提问。“城乡规划设计”课程授课要围绕国家全面乡村振兴政策及地方政府现状,结合地域提出以可持续化发展的方式进行乡村建设。因此,对设计类学生要采用显性思想政治课与隐性专业课程浸润式教学。如表2所示,需要实现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双管齐下、全方位覆盖。

(三)美育研学推动SPOC模式下课程建设的效能

叶圣陶先生曾提倡的生态美育思想是通过形象、情感、人文等特征达到教化育人的目的,提倡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熏陶,实现教育目标。叶圣陶先生在1947年《享受艺术》中曾写道:“与艺术接触是一种享受。接触艺术可以分两方面,一方面是创造,一方面是欣赏,创造与欣赏都是一种享受。”[7]美育研学的教学方式与叶圣陶先生的生态美育思想不谋而合,也是做中学的最好方式。设计类学生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直接引入整个设计项目训练,做到人与物之间的美学联合,解决某个应用型空间、产品、视觉上的问题。SPOC模式教学可以针对设计项目解决课前、课中、课后的问题。在分组讨论时可以即时纠正学生出现的导向错误等,做到即时干预。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谈论画家六法时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杜甫也曾留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美育研学必须走出去,其是教之所向、学之大成的正确途径。

(四)SPOC模式下设计类课程教学效果助推课程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设计类课程有其自身的视觉性、多元性实训的创意类课程。采用何种教学方式与手段成为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利用SPOC模式对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讨论、翻转课堂、项目训练等做到“三全育人”。

1.SPOC模式更适应设计类课程“四重”教学内容改革。设计类课程授课内容如表3所示,重创意、重技术、重实践、重表现。在“四重”内容的驱使下,由于没有客观的标准答案,课程教学以一个班级20人为例,设计类课程中因每位学生审美、造型水准的参差,教师在课程指导中需要20次甚至更多次地讲解才能达到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利用更多的翻转课堂、SPOC模式进行各平台答疑与指导,因此更适应“四重”教学内容改革推进。

2.设计类课程的案例式教学。设计类课程内容中需要刺激学生的设计思维,如“居室设计”课程可利用案例教学解决设计问题并提出设计结论。

总之,课程建设上参考国家一流课程的经验进行。专业核心课中若有实训项目以甲方采用为标准、虚拟实训项目以赛展获奖为考核标准。课程运营中可针对性找出不足并完善。高校设计类课程在SPOC模式下以课程思政、美育研学、创新实践、赛展锻炼等方式提升课程效能,才能达到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词条[EB/OL].[2021-07-15]https://baike.baidu.com/item/%E8%AF%BE%E7%A8%8B%E6%80%9D%E6%94%BF/22421661?fr=aladdin.

[2]国家统计局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六号)——人口受教育情况[EB/OL].(2021-05-11)[2021-07-15].http://www.gov.cn/xinwen/2021-05/11/content_5605789.htm.

[3]中央美術学院 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中央美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R/OL].(2019-12)[2021-07-15].https://www.cafa.edu.cn/library/dynamic.images/info/202011016037424.pdf.

[4]许露.“课堂革命”的三个维度[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学),2017(11):1.

[5]王春梅,王曙燕.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一流课堂”构建[J].计算机教育,2020(2):58-62.

[6]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A/OL].(2020-06-01)[2021-07-15].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7]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叶圣陶集(第十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69.

1749500783326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