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量极构式“绝了” 的功能以及成因探究

2022-03-22 21:46冷晓佳
今古文创 2022年12期
关键词:成因

冷晓佳

【摘要】本文对“绝了”程度量极构式的功能和语用特点以及成因进行探讨。“绝了”表达对人物或事物所达到的极性程度的主观评价、情感态度以及感叹,可以作谓语、主语或者单独成句。“绝了”的形成是以“绝”字的强调作用和“了”的强化作用为语义基础,形式生成和意义获得与信息选择性凸显以及主观化关系密切。

【关键词】“绝了”;程度量极构式;语用;成因;主观化

【中图分类号】H1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2-0111-03

一、文献综述

新兴构式的不断涌出,赢得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对于新兴构式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构式的句法特点以及语义基础分析。袁毓林(2003)运用焦点理论和非单调逻辑的有关观念和方法了揭示句尾“的”的句法功能是名词化、语义功能是自指、语用功能是表示确认语气。刘丹青(2010)分析两个流行构式:“ (连)×的心都有”和“也就一×”,探讨了构式整体义和透明义的由来。

第二是以分析构式语义特征,兼论构式形成动因。张谊生(2005)探究了“都”从实词到范围副词,内部存在的演化轨迹和内在联系。李文浩(2009)指出“爱V不V”构式由“爱V(或)不V,(我无所谓/是你自己的事)”是在语言经济原则的驱动下,经过紧缩和省略而成的。

第三是着重分析构式的机制以及动因。曹秀玲(2010)从构式语法化的角度探讨“我/你V”系列话语其形成机制和动因。陈晓蕾和陈文博(2016)认为当代汉语中的“各种×”是“各种N”构式整体语法化的结果,动因是语用驱动。

最早将“程度”视为一个范畴汉语论著应该是吕叔湘的《中国文法要略》(1956),作者认为“程度”是“数量”这一范畴的次范畴。李琳(2004)第一次将程度范畴作为一个独立的语义范畴来进行研究。蔡丽(2010)首次从程度范畴的角度对现代汉语中的程度补语进行了系统研究,对现代汉语补语系统进行重新分类,讨论了各类补语与程度的关系。

二、引言

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新兴构式的创作以及运用愈来愈受到关注。年轻群体为了表达需要,创造出许多更能表达突出自身情感与态度的程度量极构式。Fillmore (1985)首次提出了“Construction Grammar”这一术语。国内学者,如沈家煊(2002)也将研究视点由结构主义的分解转向构式语法的整体的运用性尝试。

笔者以BCC语料为依托,调查发现早在2004年“简直了”广泛使用之前,1946年便出现了类似程度量极构式“绝了”。在众多程度量极构式之中,选择“绝了”的原因如下:第一,两者都是副词与表示强化作用的语气词“了”的连用形式。第二,两者都逐步地作为小句单独使用,并都有进一步叹詞化的趋势。第三,两者都具有评价功能以及情感功能。本文拟对“绝了”进行句法功能、修辞效果、语用特点以及成因分析,力求为进一步理解新兴程度量级构式提供新的角度。

三、功能及语用特点

(一)“绝了”的句法功能以及修辞效果

“绝了”通常作谓语成分或补语成分,也可以单独作为小句。作谓语时,主要是用于对特定对象的评述,既可以对名物表示陈述,也可以对事件表示陈述。

1.句法功能

(1)黑眼圈和眼袋绝了,必须现在补觉,谁也别吵我,谁也别打扰我,我困了。

(2)这个点配上李谷一的歌绝了。

两个例子中的“绝了”都是直接作谓语,例(1)中“绝了”意在表示熬夜给人带来的外部特征的改变。例(2)中“绝了”旨在表达作者个人观点。

需要注意的是,“绝了”也可以用来作谓语,直接用来修饰人物,让说话者觉得主体在某一方面的程度极高。例如:

(3)刚上大学那会儿有个朋友跟我说过,她的新同学绝了,逛街逛到很晚没车回学校了,为了省打车的钱,报警说迷路了。

例(3)中“绝了”做“她的新同学”的谓语,根据语境可以发现说话者表明对新同学在省钱这件事情上很执着。

除了作谓语,“绝了”也可以跟在谓语之后起补充作用,例如:

(4)啊,那位诗人对我所作的预言多么准确啊,真是说得绝了。

(5)我仿佛看到了2012,照片拍得绝了。

例(4)中“绝了”充当“说”的补语,表明说话者对这位诗人能做出准确预言这件事情的惊讶之情;例(5)中“绝了”充当“拍”的补语,意在表达言者对摄影师的敬佩之情,“绝了”在充当补语时,可以对某一动作或性状进行补充说明,极言其程度之深。除了作谓语和补语,“绝了”也可以作为小句单独出现,例如:

(6)早上一碗热腾腾的曹督巷芝麻汤圆,再加一碗鲜芋仙,绝了。

例(6)中,“绝了”作为小句单独出现在句尾,对前句做出整体性的总结评价,根据语境,言者认为将曹督巷汤圆和鲜芋仙作为早餐,是一件很舒适的事情。值得注意的 是,“绝了”还可以放在句首,用于强调加强主体情感的表达,例如:

(7)绝了!这么快就找到了,原来就是他拍的那六小时纪录片。

例(7)意在表达主体对找到纪录片作者速度之快的惊讶之情,“绝了”放在句首,进一步凸显深化了情感表达程度。

2.修辞效果

“绝了”在使用过程中,根据语境信息不断变化,主观成分进一步得到凸显,使其不但具有作谓语以及作补语的句法功能,同时也获得了独特的修辞效果,即凸显说话者的主观态度。“绝了”作为评注性副词,用来表示说话者的主观评注以及情感态度。“绝了”在典型感叹句和陈述下感叹句中均能使用例如:

(8)陈医生清唱太绝了。

(9)这个广播体操不错,配上音乐绝了。

例(8)带有典型的感叹句标记“太”,“绝了”在此表示感叹;例(9)属于虽然没有带感叹标记的陈述性感叹句,但句中“绝了”具有明显的极性程度,使句子带有感叹意味。

(二)语用特点

从语用角度看,“绝了”一词主要有用来修饰可量化对象,且对于其褒贬含义的理解有高度依赖语境的特点。

1.修饰可量化对象

“绝了”在作谓语时多具有“可量化”的特征。“绝了”在使用过程中发展出的典型语境,多对该对象表示评价,如例(10)中,表明主体人物的高度评价。有时,为了加强这种评价意义,说话人常常会在NP之前加上表示定指的指示代词。如例(11)中的“这”。这与“绝了”的极性评价义是相符合的。

(10)没说的,梅里特唱得那可真是绝了。

(11)这事可真绝了!是什么人,都看得出的,女佣人就是女佣人,像我,就是个看门的!

2.高度依赖语境

“绝了”的基本用法便是表示一种极性评价,但关于该种极性评价的褒义贬义与否,要从具体语境中得出,其本身并没有明确的褒贬倾向。例如:

(12)这个油炸小馄饨,味道绝了,好吃啊!

(13)杏仁奶茶绝了,真的整得也太失败了吧!

例(12)中“味道绝了”,如果不结合后面语境“好吃啊”,就不知道是对该味道的褒义夸奖还是贬义不赞赏;例(13)中,对杏仁奶茶做出“绝了”的评价,但如果不结合后面“整得也太失败了”这个语境,就不知道究竟是赞扬该奶茶,还是批评该奶茶。因此大多数情况下,“绝了”表示的评价程度以及情感态度需要通过对文本整体把控,紧密结合当下说话语境以及其他要素,才能领会。

四、“绝了”构式成因

“绝了”的成型及其构式义的获得,是语义、语用和认知等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绝”字的强调作用与“了”的强化作用提供了语义基础;第二,從深层次来探究,主观化对“绝了”的整个形成过程起着主要作用。

(一)语义基础

“绝了”的形成与“绝”字的强调作用和“了”的强化作用密切相关。

1.“绝”的强调作用

学界大多数认为“绝”用来表示对程度的极性表达以及强调,例如:

(14)也许我所失去的,正是我生命中绝不该放手的东西。

(15)他一丝不苟地把好工程质量的每一道工序,绝不允许出差错,更不怕得罪人。

例(14)中,“绝”字来言惋惜后悔;例(15)中,“绝”字来言其对这种工作态度的赞赏。

2.“了”的强化作用

“了”用在句尾,其表达了丰富的意义和功能。例如:

(16)目鱼蛋和小笼包,配他们家的辣酱……绝了!

例(16),“绝了”中“了”字具有结句作用,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如果去掉“了”,虽然不影响句子真值意义的表达,但是语气强度势必会减弱。“了”字一种恰到好处的强化作用促进了构式评价功能以及情态功能的完善。

(二)主观化

主观性指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情感,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主观化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沈家煊,2001)。

言者表达主观情感的需求促进了“绝了”的主观化过程。“绝了”逐渐作为程度量极副词被使用,以求更贴切表达言者主观情感。

通过分析,“绝了”在共时层面的主观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变换句法位置以及形式

最初,副词“绝”单独出现,经常与“不”或“不能”等表否定的词语连用,放在主语之后,动词之前,用来加强主语否定语气,起强调作用。例如:

(17)我们为达成协议,曾不惜重大让步,但让步应是双方的,应是有限度的,我们绝不能作无止境之让步。

(18)我们人民的军队是穿军装的人民,可绝不能忘本啊!

例(17)中,“绝不”二字连用,表明言者不会再选择让步的坚决态度,不给对方留有商榷的余地;例(18)中,叙述军人必须要时刻谨记初心。

后来,说话者为了加深主观化过程,往往将副词“绝”字单独使用,独立出现,凸显主观性成分,使其成为句子的焦点,即说话人对级量程度的确认与感叹成为句子表达的焦点。例如:

(19)尤其是那儿的粉丝和鸡蛋,绝!

(20)这景,配上这人,绝!

上述两个例子均将“绝”字单独使用,置于句尾,加强言者主观性,强调表明了言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

再然后,为了进一步突出说话人情感以及语气,将“绝”与表强化的语气词“了”进行连用,作为独立小句出现,再一次加深级量表达程度。例如:

(21)这回答,绝了。

(22)在一双旅游鞋上下这么多心思,包涵那么多学问,绝了。

上述两个例子中,“绝了”作为单独小句出现,分别表明主体对该答案以及旅游鞋设计的意外之情,制造出一种出乎言者意料的极性评价。

2.丰富的表达作用

“绝了”继承了“绝”字表达情感态度的同时也获得了评价作用,而这种评价既可以是正面评价,也可以是负面评价。例如:

(23)简洁粗朴的土花布,纯粹的中国蓝,绝了!民俗的、历史的文化的,都将显露出来。

(24)女人真是翻脸无情,绝了,真可怕。

例(23)中,“绝了”一词,表达了言者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赞叹,是积极正面的评价;例(24)中,“绝了”表达的对女人前后态度转变的消极负面评价,认为这种转变难以置信。

五、结语

程度量极构式在现代汉语中不乏其数,“绝了”便是其中一员。新兴程度量极构式往往可在其寻求出一般特点。“绝了”在句法功能上既可以作谓语和补语成分,也可以作为小句单独出现,并具有一定的修辞效果,人际功能上凸显言者主观性。“绝了”以“绝”的强调功能以及“了”的强化功能作为语义基础,在主观化的作用下,选择性凸显信息,逐步凸显言者主观性。同时,“绝了”也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在基本的强调基础下进一步发展,出现表达情感、感叹以及进一步叹词化的倾向。由于能力以及精力受限,本文对“绝了”的主观化分析仅停留在共时层面,未能从历时角度深度挖掘“绝了”的演变过程。因此,“绝了”的主观化在历时层面的演变还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Grice,Paul.Logic and Conversation,Syntax and semantics:Speech Acts[M].New York:Academic Press,

1975.

[2]Langacker,R.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曹秀玲.第十六次全國现代汉语语法讨论会[A].从主谓结构到话语标记—— “我/你V”的语法化及相关问题[C].汉语学习,2010,(2):23-38.

[4]陈晓蕾,陈文博.构式语法化与语法构式“各种×”的显现[J].当代修辞学,2016,(6):75-83.

[5]蔡丽,彭小川.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J].语言文字应用,2011,(01).

[6]李文浩.“爱V不V”构式分析[J].现代外语,2009,(8):232-238.

[7]陆俭明.现代汉语副词独用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2):27-41.

[8]刘丹青.构式的透明度和句法学地位:流行构式个案二例[J].东方语言学,2010,(1):1-14.

[9]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6.

[10]蔺伟.新兴构式“简直了”的功能与成因[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5-12.

[11]李琳.论现代汉语的程度范畴[D].东北师范大学,2004.

[12]沈家煊.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J].中国语文,2002,(5):387-399.

[1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4):268-275.

[14]吴春相,曹春静.论新兴结构“简直了”形成的机制和动因[J].当代修辞学,2018,(3):67-74.

[15]杨万兵.语气副词“简直”的语法化和主观化[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6,(5):45-56.

[16]袁毓林.从焦点理论看句尾“的”的句法语义功能[J].中国语文,2013,(1):3-12.

[17]张谊生.副词“都”的主观化与语法化[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1):56-62.

1359500783346

猜你喜欢
成因
雾霾产生原因及朝阳市雾霾成因初探
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在地面塌陷成因分析中的应用
浅谈冬奥会前期朝阳市空气质量及细颗粒物变化及成因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成因与应对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论高血压、低血压的成因、危害与治疗方法
怀化市城区交通拥堵成因及对策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