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彻底整治顽瘴痼疾虎、蝇、狐一个都不放过

2022-03-22 02:11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腐败分子中央纪委违纪

“刑不上常委”“盛会不打虎”“退休就是安全着陆”等错误思想认识被打破中国反腐行动多条战线铺开

不得罪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4亿人民。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近十年来,党中央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始终保持反腐败高压态势。不因身份、数量而例外,不因行业、领域而止步,不因敏感时间、特殊节点而放松,不因小官小贪而轻纵,不因地域、空间而区别,颠覆了“刑不上常委”“盛会不打虎”“退休就是安全着陆”“法不责众”等错误思想认识,伴随着反腐败的雷霆之势和一桩桩案件的查办,兑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铮铮誓言。

上打“老虎”、下拍“苍蝇”、海外“猎狐”

2022年2月18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原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李国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李国华成为虎年首个落马的中管干部。2022年“打虎”较之往年,来得更早,也来得更猛。

从十八大后首个落马的省部级官员李春城开始,“打虎”序幕拉开。刘铁男、倪发科、王素毅、蒋洁敏、李东生等一批部委和地方高官落马,一些所谓“禁区”和“惯例”被打破,不断刷新着人们对于反腐败的认识。

2014年7月29日,是联合国“全球老虎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最大老虎——周永康被立案审查。消息一出,“刑不上常委”传言就此打破。周永康是改革开放以来首名被查的曾担任过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官员,同时也是首个落马的正国级领导人。周永康被调查,可以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的一个重大胜利,一个标志性的成果,是又一个里程碑式事件。新加坡《联合早报》称,人们一般认为,中国的退休高官不会遭受审查,但习近平打击贪腐的行动非常坚决、态度严肃,也标志着中国反腐进入一个新阶段。

2015年4月,中央纪委首次向党的工作部门和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派驻纪检组。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随后,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高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相继被查办。

2015年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央纪委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朱明国、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该报告“一次性确认开除10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党籍,在历史上实属罕见,充分彰显了中央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

2015年11月,中央纪委网站在不到24小时之内先后通报上海市委原常委、副市长艾宝俊及北京市委原副书记吕锡文被查的消息。随着这两位京沪官员的落马,十八大以来,全国各省份均有省级官员被查处,反腐地图实现全覆盖。

十八大以来查处中管干部的数量逐年增加。2021年共有25名中管干部被执纪审查。相比2018年至2020年分别有23名、20名、18名中管干部被执纪审查,2021年执纪审查的中管干部数量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最多的一年。

相对于“远在天边”的“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感受更为真切。“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送钱就通水,送少了就断水”,被称为“亿元水官”的北戴河供水总公司原总经理马超群,用公权力念起了自家“生意经”,是“小官巨贪”的典型。案发后,办案人员在其家中搜出现金上亿元、黄金37公斤,查出其在北京和秦皇岛等地房产手续68套,贪腐程度令人觸目惊心。

“打虎拍蝇”行动掀起的“九级风浪”有时难以影响村级“苍蝇”,部分地区仍有一些村官利用监管漏洞,插手工程建设,贪污财政下拨的专项资金,甚至从贫困群众“口中夺食”。基层纪检力量的薄弱和乡村人情的压力,导致一些地方农村反腐成了难题。

“别说村官官小,大权不比市长少。”村官虽处治理的“神经末梢”,却管理着农村诸多方面的重要事务。比如,一些地方“三资”处置、国家惠农物资的发放等,都得经过村干部的手,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事务涉及大量的拆迁、补偿工作,村官可“插手”的机会不少,若对村官监管不到位,很容易滋生腐败。

近年来,中央及各地方不断加大对“微腐败”的惩治力度。2020年4月,被调查的云南昆明市盘龙区滇源街道南营村龙潭营村民小组原统计员尚学仙说:“我一直认为职务犯罪离自己很遥远,从没想过会有人查到村民小组。”“微腐败”的特点在于“微”:吃个“家常饭”、拿点“小心意”、卡下“审批关”、收个“小礼品”、要点“土特产”、帮衬“小事情”、卖个“小情面”、工作状态差、办事甩脸面……纵然千里金堤,奈何蚁穴横生?这些看似微小的事情,实则危害很大。

十九大后,党中央查出涉及民生领域的问题、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39万余件,处理35.9万人,查处扶贫领域问题28万件,处分18.8万人。2022年初,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坚持不懈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

国内反腐全覆盖的同时,党中央作出庄严承诺:“不能让国外成为一些腐败分子的‘避罪天堂’,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他们追回来绳之以法,5年、10年、20年都要追……”承诺很快转化为雷霆行动。人民看到,一张惩治腐败的天罗地网迅速撒向全球。

2014年,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设立国际追逃追赃办公室,建立起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协调机制;中央纪委设立国际合作局,公安部开展“猎狐2014”专项行动。中国发布百名外逃人员红色通缉令;到2016年,“猎狐”“天网行动”持续进行,中央相关单位、各省区市和驻外使领馆已全部建立追逃追赃协调机制。中国还通过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等多边框架开展国际追逃追赃合作。

2014年12月22日,辽宁省凤城市原市委书记王国强回国投案自首。王国强是十八大以来公开报道的第一个由美国回国自首的外逃官员,媒体称之具有“重大的突破和示范意义”。

2021年11月14日,外逃20年的中国银行开平支行原行长许国俊被强制遣返回国。中央追逃办负责人说,许国俊归案标志着开平支行案追逃追赃工作历经20年取得重大成果,也充分证明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逃匿多久,都难逃法律的制裁。

从2012年12月到2021年5月,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调查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92人,厅局级干部2.2万人,县处级干部17万余人,乡科级干部61.6万人。2014年开展“天网行动”以来,从120个国家和地区追回外逃人员9165人,追回赃款217.39亿元。中央上打“老虎”、下拍“苍蝇”、海外“猎狐”,将无禁区反腐落到了实处。

多线作战、大幅清理腐败分子的“避风港”

从党政核心部门到重点企业,再到医疗、教育等民生领域,中国的反腐行动正在多条战线铺开,以“全覆盖”之势,大幅清理腐败分子的“避风港”。

反腐败行动的目标始于官员,而快速扩展到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企反腐始终是中央反腐的重点关注领域。

2013年8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称“中石油集团”)四高管王永春、李华林、冉新权、王道富“涉嫌严重违纪被调查、免去党政领导职务”。9月1日,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国资委主任、中石油集团原董事长蒋洁敏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一个星期内,中石油四大高管加前任“一把手”先后被揪出,媒体称他们是“被一窝端的油老虎”。被调查的四名高管中,有两名曾掌管中国油气产量第一和第二的两个油田长庆油田和大庆油田。两油田职工表示,这是一件“鼓舞人心”的大事。

2020年,新一轮反腐风暴吹向医疗领域。这年1月10日,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召开,提出要在“树立风清气正的行业作风上狠下功夫”。

2020年12月,原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昆医附二院)党委书记、院长马林昆被立案审查调查。2021年7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与医疗领域反腐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教育领域反腐。2021年7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刘川生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主动投案,是十八大以来首名被留置的中管高校“一把手”。

至2021年5月,在全覆盖监督、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下,在党的政策的感召下,主动向党组织、纪检监察机关投案的有4.2万人。

2021年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2021年度十大反腐热词,“粮仓硕鼠”成为十大热词之一,这一词汇被解释为“胆大妄为、贪得无厌的‘靠粮吃粮’腐败分子”。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被纳入2022年的反腐重点工作。在各地,以粮食购销领域腐败为靶心的专项治理也纷纷开展:内蒙古3名“粮官”同时落马,辽宁集中通报7名“粮官”被查,浙江粮食系统2022年已有27人被查……2022年以来,多地粮食系统刮起了反腐风暴,各地重拳整治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问题,一批“硕鼠”“蚁贪”被揪出。

从大型国企到事关民生的各领域,中国反腐的触角在不断延伸。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提出,坚决查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资源交易等方面腐败问题,持续推进金融领域腐败治理,深化国企反腐败工作,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

中央以零容忍的态度打虎不问势

在2014年1月14日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习近平表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发现多少查处多少;对腐败行为发现一起坚决纠正一起;坚持“露头即打”,防止滋生蔓延。

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孙力军政治团伙案是党的十八大后,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的典型,对孙力军政治团伙案的处理也充分体现中央反腐零容忍的态度。“背弃‘两个维护’,毫无‘四个意识’,政治野心极度膨胀,政治品质极为恶劣,权力观、政绩观极度扭曲。”2021年9月,孙力军被开除党籍和公职的处分通报用词极为严厉。紧随其后,政法领域多名省部级干部先后被查处,孙力军“小圈子”成员集体落马。目前,对孙力军政治团伙案的调查还在进行中,中央已决定对司法部原部长傅政华等人立案审查调查。

执法司法权一旦被滥用,必然严重伤害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反噬自身。按照党中央重大部署,2021年2月开始,分两批次进行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紧扣暴露出来的深层次问题,坚持全链条发力、全系统整治,坚决清除害群之马、彻底整治顽瘴痼疾。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案件审理室副主任孙东升说:“孙力军案件是一个典型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案件,特别是这些人顶风违纪、知法犯法,结党营私,搞团团伙伙,贪污贿赂数额巨大,影响非常恶劣,这是十九大以来我们查处的最严重的案件之一,体现了党中央对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零容忍的态度和决心。”

反腐零容忍还体现在打破了“盛会不打虎”“退休就是安全着陆”等说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两会期间“打虎”不仅并不鲜见,反而有“两会期间密集打虎”之说,群众称之为中国反腐不打烊。

2014年两会期间,云南省原副省長沈培平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是首个公开报道的在两会期间落马的“老虎”。2016年两会期间,有4人落马,其中在3月15日,总理记者会结束20多分钟后,中央纪委就抛出“猛料”:云南省委副书记仇和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值得一提的是,仇和是在正常参加完全国两会后的闭幕日被带走的,而就在此前一天,仇和还照常参加了云南代表团的草案审议。

此后在2016年、2017年、2019年、2020年两会前后、期间均有官员落马。

2019年3月15日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闭幕日,是“打假日”,同时也是“打虎日”。当天深夜,中纪委国家监委发布重磅消息,已经退休近五年的“下山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魏传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

“下山虎”被伏,表现出反腐正气深挖腐败的决心,和跟腐败斗争到底的国家意志。在腐败官员中间,不论是正处在上升期、平步青云的“上山虎”,还是威风八面、倚势而下的“下山虎”,或者身处监督部门却行腐败之实的“纪检虎”,中央均以零容忍的态度打虎不问势。

(责编/张超 责校/陈小婷 来源/《新京报:李春城的“政绩敛财术”》,涂重航/文,人民网2014年5月9日;《逃美2年半 辽宁凤城原书记王国强回国自首》,王姝/文,人民网2014年12月23日等)

猜你喜欢
腐败分子中央纪委违纪
插画的视觉效应对腐败分子的警醒研究
腐败分子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016,哪些追逃新闻上了中央纪委网站头条?
“空降”宁夏任纪委书记
姚刚违纪被查
关于加大对腐败分子处罚力度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