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应该走生活化教学之路

2022-03-22 18:35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22年10期
关键词:生活化作文生活

江苏省昆山市新镇中心小学校 黄 勤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小学作文教学需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自主写作,在作文中表达真情实感,教师要牢固树立生活化的作文教学思路,让多姿多彩的生活流淌于学生的笔端。小学生处于天真烂漫的成长期,生活中充满欢乐、童趣、想象。小学作文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能从身边的大小事情中、大小人物身上找到写作灵感,表达对生活的所思、所感、所想。小学作文教学应该走生活化教学之路,下面重点分析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牢固树立生活化教学理念

生活化的作文教学理念是指让学生用文字书写生活,将写作根植于生活的土壤。

1.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必然性

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同时也反映了学生的思想品德。但是,很多学生的作文是从《作文大全》中演化而来,很多描写明显脱离真实的生活,假大空问题普遍存在。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对自我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贴近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只有写自己想说的、想写的,才能让作文成为抒发情感的方式,教师和家长才能通过作文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让学生对写作充满热情。研究发现,学生有了亲身经历,写作时会更轻松,作文内容也会更丰富,更有可读性。小学阶段是写作基础的形成阶段,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是对作文教学的重构,教师要坚持生活化教学观念,让作文归回生活,让学生体验生活,促进写作能力在生活中快速提升。

2.坚持作文生活化教学理念

教师一定要坚持生活化教学观念,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命题与自拟题目相结合、现实与想象相结合。

作文的种类很多,包括应用文、散文等,作文的写作思路也各不相同,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各种文体的理论知识,还要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中应用写作知识,在写作中抒写生活,不断提高作文水平。例如,教学“写倡议书”,教师不能让学生写与生活实际相去甚远的倡议,而应该贴近生活,写发自内心想倡议的内容。家长的很多做法学生并不认同,平时敢怒不敢言,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篇给爸爸妈妈的倡议书,这样既能让学生学会写倡议书,也是家长与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手段。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自发写作,二是根据作文命题写作。写作是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而人的认知顺序是先世界后自我。因此,小学作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描写生活,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自己。命题作文是教师选择角度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而学生的自发写作则是在写自己的内心,是认识自我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将命题与自拟文题相结合。

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流水账似的记录生活,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将文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作文水平。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用生活化的语言写作,白文是用来陈述事情的,而美文则是用来修饰事物的,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既要运用白文充分描绘生活情境,也要用美文抒发真情实感。

二、在生活中探索写作灵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素材积累的多少决定了学生在写作时是否有话可说。生活本身是一部活的百科全书,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如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仅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而没有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学生就会感觉没有内容可写,只能绞尽脑汁、生搬硬凑。

1.促进校园生活的多姿多彩

学校是教育的主战场,小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与教师、同学一起度过,校园中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写作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写一年四季的变化,校园里的美景是取之不尽的素材,春天刚发芽的小树、夏天教室窗外的声声蝉鸣、秋天金黄的树叶、冬天雪后的操场,这些美丽的景象每时每刻都存在,而学生发现美的能力需要教师的科学指导。例如,教学写景作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中观察,让学生将看到的美丽景色写下来。看到盛开的鲜花,学生可以近距离闻一闻花的香味,看一看花的花心;听到小鸟的歌唱,可以停下来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小鸟的歌声;看到操场上追逐打闹的学生,可以拿出相机,将一幕幕精彩的瞬间拍摄下来,制作成PPT或者视频,在课堂上分享。总之,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教师要指导学生观察、体会。

2.鼓励学生走出去看看

校园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部,学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会被时代远远地甩在后面。教师是小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不仅要教会学生写作,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热爱生活、享受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走出去看看,在更广阔的世界里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例如,教学写关于家乡的作文,教师可以选择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带领学生到街头巷尾观察家乡的人、事、物,比如嬉戏打闹的孩童、大树下下棋的老人、夕阳下的湖面,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

家长是陪伴孩子最长久的人,教师要将家长纳入小学作文生活化教学中,让家长平时带孩子接触更多的人、事、物,鼓励孩子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把生活中的素材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人的记忆是有限的,但是日记随时随地都能翻阅。可以记录一件有趣的小事,例如与爸爸妈妈玩游戏,也可以记录对生活的感悟,这些积累不仅能充实写作素材库,成为推动生活化写作的重要动力,也会成为学生以后学习的宝贵财富。

3.阅读生活书籍

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而阅读可让学生借助作者的眼睛看生活看世界。在大量记录生活的书籍中,学生不仅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描写的生活,还会发现与自己生活相似的地方,从而学习和借鉴作者是如何描写的,对作文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教师应做好阅读指导工作,建立读书群,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定期推荐和生活有关的书籍,由家长带着学生一起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将所思所感所想在群里分享。

例如,教学“推荐一个好地方”,小学生去过的地方有限,如果阅读过《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等关于地理方面的书籍,就可以借鉴书中关于各个风景名胜的描写,再结合自己对这个地方的认识,写推荐这个地方的原因。

三、从生活角度出发指导学生写作

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指导学生在所有写作环节都坚持生活化写作思想。

1.在提纲撰写中体现生活化

写作前,一般要先列提纲。提纲是学生写作时遵循的逻辑线,要处处体现生活化思维。例如,写“多彩的活动”,教师先要让学生回忆参加过的活动,必须是贴近生活的活动,可以是校园活动或家庭活动,不能写那些与自己关系不大甚至脱离生活实际的活动。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说写作思路,然后一一指导,让活动的起因、经过、结果都能体现生活化。如果写参加体育比赛活动,先要合理安排写作结构,比如总分总的结构。然后,确定每段的重点内容。活动一定是学生参加过的,有切身体会的,要突出重点人物和重点事情。最后,抒发真情实感。

2.在作文细节处理上体现生活化

拟定作文提纲后,就进入到正式撰写中。这个过程不仅是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考验,也是对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考验。例如,写“多彩的活动”,教师可以专门开设一堂自由讨论课,让学生讨论各自参加过的多彩活动。由于学生的活动范围有限,很多活动都共同参加过,通过交流讨论,会唤起他们的共同回忆,越聊能写的内容越多,写作时就能奋笔疾书。比如,写体育比赛活动很多同学都参加过。写篮球比赛,教师应先让会打篮球的学生讲讲打篮球这项运动的要点,然后回忆篮球比赛的精彩瞬间,还原篮球比赛现场,让比赛场面如历历在目,而不至于由于对篮球运动不了解,导致最后写的篮球运动太过夸张而脱离比赛实际。

3.在人、事、物的描写上体现生活化

最能打动人的内容是对生活的真实描写,而作文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事、物构成的,要想将生活中的这些元素写得生动形象、感人肺腑,就必须用生活化的语言描写生活化的场景。

生活化的语言是通俗易懂的语言,是贴近生活的语言,它不是格式化的语言,而是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人物个性。写作时,不要堆砌华丽的辞藻,因为那样的文章不仅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还少了烟火气息。例如,教学“我的爸爸”,就可以让学生从平时跟爸爸的对话入手,选择一个特定的场景,写自己与爸爸是如何互动的,体现了爸爸哪些性格特点。相比于一味地赞美父爱伟大如山的文章,生活化的文章更能打动读者。

写作讲究意境,也就是说人物一定要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活动。生活化作文教学需创设生活化情境,从生活实际中选取写作场景,从身边真实的人、事、物中寻找写作切入点。

四、在作文讲评中融入对生活的思考

生活化作文教学除了要表达真实的生活,也要思考生活,教师要教授学生总结和回顾写作的方法。因此,作文讲评十分重要。

1.让学生成为作文讲评的主体

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是学生完成作文后,统一交给教师,由教师亲自批阅后,在作文上打上等级,并写上相应的评语,再返回给学生。很少有学生主动回顾之前写过的作文,更谈不上总结思考。这种批改作文的模式严重脱离了学生这一写作主体,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在作文讲评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教师批改作文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结合起来。例如,在作文课堂上,可以留出15分钟时间,让学生先自我点评、自我反思,这个过程既是让学生提出遇到的问题,也是对写作的及时反思。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大家一起讨论,共同解决。这种课堂上的集体批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教师要关注学生作文中所写的生活化场景是否真实,对于明显脱离实际的地方应用红色墨水笔标出,并指导学生改正。学生在拿到教师批改的作文后,应认真领会教师的评语,对于有疑问的地方应及时请教教师,认真修改文章。

在作文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少用批评的语言,帮助他们改正作文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让他们在写作中通过点滴积累获得长足进步,让写作充满乐趣。

2.谈谈对生活的思考

每次写完作文,教师应及时上一堂总结讨论课,这既是对优秀作品的分享,也是促进大家对生活进行思考的过程。传统的作文讲评课就是教师读一两篇范文,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效果甚微。教师应该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开展作文讲评课。例如,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他们每个人都当一次“小小评价家”,将各自的作文分享出来,在小组内讨论,分析作文中的亮点及需要完善的地方。分组时,应注意将不同作文水平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然后,让每个小组推荐一篇最优秀的作文与全班同学分享。作文分享课的最后,让大家谈谈通过这次作文课,收获了哪些写作经验,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生活处处有惊喜,生活处处有写作灵感,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应坚持生活化教学观念,将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叶圣陶曾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积累一切可以入文的素材,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猜你喜欢
生活化作文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