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声百年
——中国钢琴音乐的历史与发展

2022-03-22 20:45吴黎霞
艺术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作曲家钢琴

□吴黎霞

中华音乐文化在历史上曾多次与外族音乐发生碰撞与交融,吸收了许多外来乐器,如汉代的横笛、竖箜篌,东晋的曲项琵琶,明代的扬琴和唢呐等。这些乐器经过不断改进和发展,融入了中国古代上至宫廷,下至民间的音乐文化中,成为中华音乐文化的一部分。西洋乐最初由西方天主教的传教士带来中国,明朝万历年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向朝廷进贡“西琴”一张,这是钢琴在中国历史记载中的初次亮相。它随着西洋乐的传入及中国社会的变革与发展,200 多年后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展,成为中华文化能与西方融合与交流的一种乐器。

一、中国钢琴音乐的萌芽与探索

(一)早期的钢琴教育

1840 年的鸦片战争后,中国最早的一批音乐教育家积极推动中国新音乐的崛起,在西式学堂大量开设“乐歌课”。钢琴作为伴奏乐器开始普及起来。当时上海、浙江的一些中西女塾开设了学习钢琴的“琴科”,其中,史凤珠、周淑安等多名学生在毕业后相继赴美留学,毕业后回国从事钢琴和音乐教育,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第一批钢琴人才。

20 世纪20 年代,在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北京爱美乐社、中华美育会等音乐社团的基础上,我国最早的一批专业音乐机构和学校逐渐建立起来,如北京女子高等学校音乐科、上海专科师范学校音乐科、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等,虽然这些院校和机构的钢琴教学和学生演奏水平总体还不高,但也迈出了中国钢琴教育的第一步。

1927 年,肖友梅创办了中国第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 年改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该校设立了第一个钢琴系,聘请了查哈罗夫等中外钢琴教师,开创了专业钢琴教育的先河,使中国的钢琴演奏水平达到了当时西方世界的水平,培养了李献海、丁善德、吴乐懿等中国第一代钢琴家。随后全国各地的艺术学校和综合大学音乐院系纷纷建立了钢琴课,开展专业教学,使中国的钢琴教育更加普及与规范化。

二、早期的钢琴音乐创作

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始于20 世纪初一些海外留学生的探索。1915 年,留学美国的赵元任在首期《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中国第一首正式出版的钢琴曲——《和平进行曲》,随后留学德国的肖友梅创作了钢琴曲《夜曲》《哀悼引》《在暴风雪中前进》等作品,并出版了中国第一本钢琴谱《新霓裳羽衣舞》。留学法国的唐雪咏出版了自己创作的《学咏钢琴曲散曲集》等。从当时留下的20 多首出版的钢琴作品来看,虽然这些初期作品大多是对西方音乐的模仿,但从赵元任的《偶成》采用了天津快板音调,肖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模仿唐代大曲结构等方面来看,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已经开始结合中国文化的特质,迈出了钢琴音乐创作中国化的第一步。

1934 年,在当时上海音乐专科学校任教的俄国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举办了“中国风味钢琴曲”创作比赛,首次提出了用中国风格创作钢琴曲的概念,比赛中贺绿汀的《牧童短笛》、老志诚的《牧童之乐》等6 首中国钢琴作品脱颖而出,尤其是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写出了中国民间旋律的神韵,标志着中国作曲家开始探索中国钢琴音乐的本土化创作。

三、硝烟中的动荡与发展

(一)战争时期的钢琴教育

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相继爆发,钢琴教育也陷入了极其艰难的境地。在国民党统治区,上海国立音专、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坚持继续办学,另外在四川、福建等地建立了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院、重庆松林岗国立音乐分院、福建音专等院校,这些院校设有钢琴系科,也有比较充实的中外钢琴师资,在战争时期依然坚持培养钢琴人才。

同一时期,解放区成立了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音乐系等一批专业音乐院校与音乐机构,为中国革命音乐事业及社会主义音乐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战争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

在战争年代,反映民族抗争和战斗精神是当时音乐创作的主流。

1945 年丁善德创作的钢琴组曲《春之旅》就描绘当时中国人民盼望抗战胜利的迫切;1946 年在解放区的“延安钢琴家”瞿维用安徽民歌曲调创作了钢琴曲《花鼓》;1947 年桑桐根据青海民歌曲调创作了无调性钢琴曲《在那遥远的地方》;1948 年在法国留学期间的丁善德创作了《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作曲家们在时代号召和民族热血的影响下,发掘民间音乐素材,使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发展逐渐成熟。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钢琴音乐的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琴教育

在专业钢琴教育领域,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集结了全国优秀的钢琴师资力量成立了钢琴系,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不仅带来了苏联和欧美地区的优秀教材,还编写了中国钢琴作品教材,并吸取苏联、东欧等地的演奏技术和教学模式,培养了刘诗昆、傅聪、殷承宗、顾圣婴等新中国第一批钢琴家。在人才培养上,两所院校不仅贯彻“培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音乐专门人才”,还始终坚持“向社会普及钢琴艺术”,组织各类钢琴艺术实践活动。

除了以上两所文化部直属的音乐学院,当时还有一批地方专科院校发展而来的其他6 所音乐学院,以及全国各地艺术学院和师范院校的音乐系开设的钢琴专业,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琴教育体制得到完善,培养的学生也被分配到各地音乐艺术院校的钢琴教学队伍中,为钢琴教育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钢琴音乐创作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受专业音乐教育发展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的影响,作曲家们对创作民族风格的钢琴音乐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对各地的民间音乐进行收集和整理,创作了一批具有“地方风格”的钢琴音乐。这些带有地方特色韵味的钢琴音乐作品,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需要,是钢琴音乐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象征。

1966 年开始,中国的音乐事业虽遭受了重创,但作曲家们另辟蹊径,通过对革命歌曲和“样板戏”的改编,让钢琴音乐得以生存和发展。这个时期的钢琴音乐更注重音乐的传播性及大众的接受程度,要为“广大无产阶级和工农兵服务”。其中最重要的作品就是殷承宗带领其他几位作曲家根据《黄河大合唱》改编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它不仅是中国的第一部钢琴协奏曲,还是具有深刻思想内容的钢琴改编曲的经典之作。此外,还有根据民歌改编的钢琴曲《浏阳河》《绣金匾》《松花江上》,以及根据中国传统器乐曲改编的钢琴曲《二泉映月》《百鸟朝凤》《梅花三弄》《彩云追月》《夕阳箫鼓》等作品。特殊历史时期的中国钢琴改编曲,在模仿民族乐器的演奏特点及对和声的民族化探索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并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

五、新时期钢琴音乐的振兴

(一)中国当代钢琴教育

20 世纪80 年代,中国钢琴专业教育办学层次和规模不断扩大,当时有8 所专业音乐学院和7 所艺术学院,培养了一批钢琴专业演奏与教育人才,并相继建立了附小、附中到大学的完整的专业人才培养体制,还有15 个高等师范学院的音乐系钢琴主科与副科教学,为未来钢琴教育的普及打下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国出现了“钢琴热”。为满足社会对钢琴教学的要求,国家在1991 年开始推行钢琴业余考级制度,各地的音乐家协会、音乐学院及海外相关机构纷纷组织自己的考级活动,客观上推动了钢琴教育的普及,也提供了一定的钢琴教学标准。

(二)中国当代钢琴音乐创作

1976 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进入了恢复与平稳时期。随着“改革春风吹满地”,作曲家们的创作热情受到了极大的激发,音乐的创作风格也趋于多元化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末,一部分作曲家继续深入探索民族化的创作方向,在音乐素材上选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音乐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新疆地区风格的《春舞》《新疆随想曲》,广西地区风格的《东兰铜鼓舞》《壮乡组曲》,西南地区风格的《嘉陵江幻想曲》,华东地区的《山东风俗组曲》等,还有部分采用更为大型曲式结构的作品,如钢琴协奏曲《山林》《渔乡情》《雪莲》等。这些作品充满了民族性和改革开放的时代印记,也代表当时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中国钢琴音乐借鉴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和观念,开始探索“新潮音乐”的创作。此前最早运用无调性音乐创作手法的是桑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80 年代最早对此进行探索的是汪立三的《东山魁夷画意》《他山集》等作品,开始运用无调性、十二音体系等创作技法。这个时期一批毕业于七八十年代音乐院校的青年作曲家成了“新潮音乐”创作的主体,创作了钢琴组曲《忆》《序曲与赋格》《多耶》《长短组合》等现代作品。这些现代作品体现了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突破传统旋律、调性、节奏、音响的现代创作技法的新方向和对民族文化气韵和民族精神的新追求。

六、21世纪钢琴音乐的繁荣

(一)21 世纪的中国钢琴教育

在钢琴专业教育方面,进入21 世纪以来全国共有11 所音乐学院、8 所艺术学院、近100 所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系和几百所全国中等艺术院校。1999 年,国家开始施行高校扩张政策,2002 年,“艺考热”也开始逐年攀升。2020 年,参加艺考学生超过100 万,其中近16 万是音乐类的艺考生。“艺考热”增加了报考和录取钢琴专业的人数,促成了钢琴专业人才的粗放式增长,也壮大了钢琴教育的队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钢琴专业人才的质量,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近年来,教育部连续出台艺考改革政策,提高艺考的门槛,不仅解决了艺术类人才过剩的矛盾,还影响了下游的业余钢琴教育师资质量的提高。

(二)21 世纪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近年来,无论专业的音乐艺术院校,还是各地政府、各类音乐协会,为了支持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都举办了诸多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比赛。2007年,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圣卡罗杯”全国钢琴作品征集评选中,当时中央音乐学院三年级的学生刘立的《秋山鸣》获得了一等奖,其余获奖的大多也是来自全国各地音乐艺术院校的师生们。这些年轻人“代表着中国当代作曲家,尤其是青年作曲家对中华及世界音乐文化精髓的传承和超越。”近年来的各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比赛中也涌现出了一批创作实力与创新能力兼具的青年作曲家,如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刘豫徽,其创作的钢琴作品《吕韵》《吕韵贰》《榫卯·贰》等获得过多次国内外创作比赛的奖项。

中国钢琴音乐未来是否能够得到世界钢琴音乐界的认可,甚至成为一个流派,需要创作、演奏、教学等各方面钢琴界人士的支持和努力。中国的作曲家们是否以创作中国钢琴作品为目标,中国的钢琴家们是否以推广本国钢琴音乐为己任,中国的钢琴教师是否视中国的钢琴作品教学为责任,这些都关系到中国钢琴音乐未来能否有新的发展。庆幸的是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既有老一辈作曲家的护航,中青年作曲家的传承与发展,还有社会各界对中国钢琴音乐继承和传播的重视,相信未来的中国钢琴音乐一定更加辉煌。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作曲家钢琴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纸钢琴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
托布秀尔音乐创作简析
钢琴
半夜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