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实践

2022-03-22 20:45罗仙泗
艺术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排练剧目歌剧

□罗仙泗

在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中,剧目排练课程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推动立德树人任务的落实,将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之中,教师应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秉承协同育人的理念,采取立体多元的结构和显隐结合的方法,以科学创新的思维,促进三全育人格局的构造,并结合剧目排练课程,深挖思政元素,在实践中形成协同效应。

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是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结合剧目排练课程教学中的各种剧目,深挖蕴含的思政元素,实现剧目、音乐、思政三者的有机结合。

一、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理念

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理念就是协同育人。对高校剧目排练课程教学而言,课程思政的核心就是让剧目排练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做到同向同行,达到协同育人的目的。协同育人不仅是我国的教育方针,也是高校音乐教育的使命。高校需要在剧目排练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秉承协同育人的理念,具体需要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一)资源协调与输入

高校剧目排练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多个环节、多个方面注意资源的协调和输入。其中,资源协调就是从课程、师资、教材、教学、场地、实践、观摩、考核等多个环节做好协调。而资源输入则是以外部资源为主,如剧本、角色、音乐、演员、导演和艺术指导等。高校既要确保学生有事可做、有剧可演,又要有模范榜样指导,着力实现台前与幕后、校内与校外、高校与地方之间高效协同、联合、统筹。

(二)构建五大循环体系

五大循环体系的构建是秉承协同育人理念的重要保障,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任务。其中,环节1就是从声乐专业学生严选剧目方向生,并将声乐演唱、舞台表演及形象要求三个方面作为考核的重点,合格后学生可成为剧目方向定向培养生。环节2 则是从师资和场地、课程和教材方面做好安排,场地通常以剧目排练中心厅、多媒体教室、琴房为主,其中,琴房开展声乐和艺术指导方面的教学,多媒体教室开展中外著名剧目欣赏和正音课教学,而中心厅则是进行中外著名剧目排练,歌剧厅、音乐厅主要举办音乐会和歌剧正式演出。环节3 则是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比如,在声乐和艺术指导时应用一对二,中心厅的教学应用多名教师同时授课,正音课、中外著名剧目欣赏应用集体课的教学形式,而讲座则是邀请专家、学者进入学院开展,以及组织师生外出学习和观摩剧目的排练、演出等。环节4 是做好演出实践,通过音乐会和歌剧演出活动来检验学生的实践能力。环节5 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毕业考核和及时输出人才。

二、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结构

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结构是立体多元,这是因为课程思政的实施,势必会使教育结构发生变化。教师要从知识传授、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及专业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实现多元统一。

(一)知识传授

知识传授、价值观塑造和专业能力培养三个方面的多元统一,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就剧目排练课程教学而言,知识传授旨在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增强学生的综合演唱技巧,优化学生的舞台驾驭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

例如,在排练歌剧《白毛女》中的咏叹调时,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结合歌剧性变化与情感表达张力,从剧本与音乐的视角对歌剧人物形象与演唱特点进行分析,最终使学生掌握歌剧音乐特点与歌剧形象塑造方法。比如,其中的北风吹的唱腔是咏叹调的代表与关键环节,同时又是全剧开端。在排练该剧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其二段体的曲式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掌握歌词结构的特点、歌曲旋律特点,最后让学生以直观面部表情抒发人物情感,彰显戏剧表现力,借助肢体语言刻画立体的人物形象。教师应通过传授剧目排练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演唱技巧与舞台驾驭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推动课程思政教育形象与内容的充实。

(二)价值观塑造

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也是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目标之一。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教师还要借助剧目排练课程塑造学生的价值观,推动课程思政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和应用。比如,以“白毛女为什么不嫁给黄世仁”扭曲的价值观为核心分析其对学生价值观带来的影响,通过反思和分析,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学会用双手创造自身的人生价值,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侵蚀。

(三)专业能力培养

为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在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制订科学合理的剧目排练实践目标,提升自身的指导实践能力。在剧目排练课程中,所选的剧目往往将歌唱、台词、形体、表情等多个专业技能融为一体,其综合性教学有助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以强化学生传统音乐修养为核心,引领学生更好地塑造剧目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在具体排练中,教师应将剧目创作的时代环境、创作风格、角色性格、人物情感等与音乐结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强化指导,以成功塑造角色为目标,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尤其是在舞台表演、情感表达、艺术修养与语言塑造等方面的专业能力。在具体教学中,为实现课程思政的融入,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剧目排练,通过渗透思政元素,强化学生的音乐思政教育,在使学生专业能力得到夯实的同时,促进学生思政素养与音乐素养的双重提升。

三、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方法

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方法是显隐结合,其中的“显”就是剧目排练的实践过程,“隐”就是剧目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教师要通过显隐结合,使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方法更科学。

(一)以突出意识形态教育彰显显性教育的功能

显性教育是在剧目排练的过程中,充分挖掘剧目中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始终以正面宣传为主,在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弘扬社会主旋律为音乐课程思政的导向,借助剧目中蕴含的意识形态教育思想,强化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同样以歌剧《白毛女》为例,其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的功能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引领学生意识到国家、民族思想水平和精神状态主要取决于理想信念。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始终坚定民族自信并拥有强大修复力,主要是因为文艺坚守根本和与时俱进的过程中我们培育了共同的情感、价值、理想、精神。作为我国民族新歌剧典范的《白毛女》,其艺术突出特色就在于民族色彩浓郁,在中国革命的主题下,采取对比的方式,一方面集中彰显黑暗封建社会中农民的贫困生活,另一方面则是描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解放区)的光明,具体是对杨白劳父女两代人悲惨境遇的同情和对地主阶级愤怒的控诉,同时也揭示出农民对地主形成的仇恨,在无形中激励农民投身大革命洪流中奋勇杀敌。

(二)以突出思政教育功效彰显隐性教育的优势

隐性思政教育的核心就是实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和更新思政教育功能,使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教育的熏陶和感染。对剧目排练课程而言,主要是从剧目中挖掘所需释放和蕴含的思政教育功效。同样以歌剧《白毛女》为例,在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势必要向学生渗透意识形态。歌剧《白毛女》是一部经典革命文艺作品,其革命意义主题思想就在于旧社会将人逼成了“鬼”,而在新社会则把“鬼”变成了“人”。在排练过程中,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向观众传递这一理念,激发观众的阶级仇和民族恨,这就达到了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和情感渗透的效果。因此,教师需要在剧目排练中引导学生掌握情节,并将各种情节专业表达出来,使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有机结合。

四、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思维

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思维就在于科学创新。在当前时代发展、形势变化、实践复杂的背景下,只有注重思政教育理论的创造和实践的创新,才能增强音乐课程思政工作的实效性。将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始终顺应时代潮流,把握规律,富于创造,着力开创音乐思政课程的科学创新局面,使课程思政教育通过融入剧目排练课程焕发生机与活力,在发挥音乐课程思政优势的同时促进立德树人任务的实施和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具体需要注重以下工作的开展。

(一)攻心为主,引发学生共鸣

思政教育贯穿学生学业生涯的全部,不但理论体系较为成熟,而且教育模式较为完善,因此,高校音乐思政教育工作应摒弃传统教育模式,避免换汤不换药的情况出现。歌剧《白毛女》排练课程实践中的科学创新,需要教师既做到以情感人,又做到以理服人,尤其是要做到以行导人,在排练实践中始终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与心理特点,从学生的视角来思考问题。针对当前新形势下学生意识形态容易受到不良影响的现状,教师需要在音乐课程思政教育中给予学生真实情感的关怀,减少单纯反复向学生灌输德育理论的情况。在日常排练实践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将其转化成对学生的教育力量,使音乐课程思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教师需要注意思政元素、德育资源的挖掘,以剧目排练实践课程为载体,实现音乐课程思政教育方式的创新,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增强育人效果。

(二)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

在新时期,当代大学生自身的价值取向也开始变得多样化,传统的思政教育主要是对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导致教学过程中的主观主义与教条主义色彩较为浓厚。歌剧《白毛女》最初流行于新秧歌运动,以北方民间音乐曲调为基础,结合戏曲音乐的精粹与西洋歌剧创作经验,采取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旧社会将人逼成了“鬼”,而在新社会则把“鬼”变成了“人”的主题思想彰显出来,因此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这对剧目排练课程教学中的课程思政教育也颇有启发,即采取活泼而又新颖、形式多样的方式,使音乐课程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针对当代大学生的实践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常态化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和校园中走出来,走进社会,走向社区,深入农村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又如,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增加学生对社会的了解,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再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课堂上排练的《白毛女》演给农村的老人观看,在演出的过程中,结合老人的各种表现,增强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功能,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渗透思政教育,夯实思政教育实效。

综上所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实践之中,需要从课程思政融入剧目排练课程教学的理念、结构、方法、思维四个视角构造三全育人格局。在剧目排练课程中,教师应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夯实学生的专业能力,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与思政理论课做到同向同行,在实践中形成协同效应,让课程思政在音乐课程中落地落实。

猜你喜欢
排练剧目歌剧
舞动未来
舞台剧目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两个大忙人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走进歌剧厅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