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望深渊开出希望之花

2022-03-24 19:47凤帆
雨露风 2022年2期
关键词:生平悲剧诗歌

摘要:年仅27岁自杀身亡的童谣诗人金子美铃被称为“童谣诗人中的巨星”,她的诗歌中处处表现出一颗温柔之心。本论文对金子美铃展开考察,以《金子美铃物语》为研究文本,分析她的生平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对金子美铃来说,诗歌不仅是她吐露悲伤孤独的窗口,更是她表达慈悲与抵抗的一方天地。在其去世半世纪后,由于童谣诗人矢崎节夫的再度发掘,被时间洪流所埋没的金子美铃及其诗歌作品的价值得以重获评价,继续治愈人心。

关键词:金子美铃;诗歌;生平;影响;悲剧

童谣诗人金子美铃在短短27年的人生中创作了512首诗歌。但由于其在27岁时就自杀身亡,加之发表的作品仅有90首,曾一度被世人忘却。在她自杀半个世纪后,童谣诗人矢崎节夫发现了金子美铃的诗歌并为之深深感动,在他的努力下,金子美铃的诗歌变得广为人知起来。本论文拟以文本分析法为研究方法,以《金子美铃物语》为分析文本,探究金子美铃生平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从不幸中诞生出的慈悲与抵抗

本论文将金子美铃的人生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金子美铃的童年到其结婚为止,第二阶段则从结婚到其自杀为止。之所以以结婚为分割点,是由于在这之前金子美铃所经历的丧失主要以原生家庭为中心,而结婚之后其不幸扩大到了婚姻建立的新家庭中,坠入了不幸深渊。本章将从金子美铃童年至结婚这一阶段的经历出发,以其在此阶段中创作出的诗歌为文本,分析该阶段中金子美铃的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悲伤背后的慈悲

金子美铃三岁丧父,为了生计一家开始经营金子文英堂书店。四岁时,弟弟正佑又作为上山家的养子被送去姨母藤所居住的下关,而母亲则终日忙于家计。因此,尚且年幼的美玲度过了一个孤寂的童年。1919年,姨母藤因病去世一年后,金子美铃的母亲美知与藤的丈夫上山松藏再婚,就此与美玲两地分离。直到二十岁,美玲才终于回到了母亲的身边。但不久后,老师西条八十遠赴法国,朋友丰丰代也在孕中病逝。从幼年到结婚,金子美铃经历了种种与亲友的生离死别,体会到了无数悲伤。这种悲伤亦在其诗歌中有所表现。

海里的鱼儿真可怜。//稻米有人种,/牛养在牧场里,/鲤鱼在池塘有麦麸吃。//可是海里的鱼儿呢?/什么照顾都得不到,/一件坏事没有做,/却要这样被我吃掉。//鱼儿真是太可怜了。

——《鱼儿》[1]196

这首诗歌《鱼儿》发表于1923年,是金子美铃的代表作之一。金子美铃将关注点置于海中的鱼儿,对得不到任何照顾却要被吃掉的鱼儿表达怜悯,以文字直接表达自己的悲伤。之后创作出的《鱼满舱》中亦有表达为鱼儿伤悲的语句。通过这些诗歌可以感受到金子美铃的悲伤,而悲伤之下所表现出的则是她的慈悲。

(二)对孤独的抵抗

失去父亲后又与弟弟分离,而母亲也因忙于生计无暇陪伴自己,金子美铃度过了一个孤寂的童年时代。这种幼年时期的寂寞阴影在其诗歌作品中常有体现。她曾在《冬雨》中写道:“‘妈妈,妈妈,你看,下雪了哟。’‘啊,下雪了呢。’做着裁缝的妈妈说……我把左边的脸颊寂寞地贴在冰冷的玻璃上。”[2]生动地描绘了得不到母亲关注而无比寂寞的儿童形象。但幸运的是,她拥有着超乎常人的丰富想象力。依靠想象她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纯粹的诗歌世界,将自己从现实的孤独中解放了出来。

如果给我一把幸运小槌,/我要用它敲出些什么呢?//羊羹、蛋糕、甜纳豆,/和姐姐同样儿的手表。/除了这些我更想要,/一只纯白色的,爱唱歌的鹦鹉,/红帽子的小人儿,/让他每天为我跳舞。//不不,比起这些我更想要/像一寸法师那样/眨眼功夫就长高/变成大人该多好!

——《幸运小槌》[1]240

金子美铃在诗歌中想象出一把神奇小槌,敲一敲它即可创造出一个应有尽有的童话世界。不只是羊羹之类的美食,手表、会唱歌的鹦鹉等,诗人还进一步表达了希望像一寸法师那样瞬间就可以成为大人的梦想,只有从孩子的视角出发才能畅想出如此自由肆意的世界。可以说,对于金子美铃而言,在现实中经历的诸多不幸孤独使她在诗歌作品中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纯粹的童话世界,以此实现对孤独的反抗,补足内心的缺失。

二、洋溢于诗歌的积极人生观

1926年,金子美铃与上山文英堂的掌柜宫本庆喜结婚。如果说婚前的生活只是一个不幸的开端,婚后的生活则使她真正坠入了绝望的深渊。本章将从其婚后至自杀期间的经历出发,结合该阶段所创作出的诗歌作品,分析金子美铃人生后半段的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一)通过诗歌给予自己的力量与希望

23岁,金子美铃在姨父上山松藏的推荐下与宫本庆喜结婚。于她而言,这不过是顺从了上山松藏的安排而做出的决定。作为丈夫的宫本庆喜即使在结婚后也丝毫没有考虑过妻子的感受,频频往来于花街柳巷。得不到丈夫理解爱护的金子美铃,不久后因其女性关系混乱,与宫本庆喜一起被赶出了上山文英堂书店。之后,她又被丈夫传染上淋病,当时这是一种放置不管就会死亡的可怕疾病,给金子美铃的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折磨。而处于这种极度不幸状态下的金子美铃,通过诗歌创作给予了自己力量和希望。

——藏好了吗?/——还没呢!/在枇杷树下,/在牡丹丛里,/捉迷藏的孩子们。//——藏好了吗?/——还没呢!/在枇杷树枝上,/在绿绿的果实里,/小鸟和枇杷果。//——藏好了吗?/——还没呢!/在蓝天外,/在黑土里,/夏天和春天。

——《藏好了吗》[1]167

诗人通过三次重复“藏好了吗”“还没呢”这样孩童之间无忧无虑的对白及对枇杷、牡丹、小鸟等明朗事物的使用,描绘了一幅孩子们捉迷藏的场景。无论是生机勃勃的自然,还是天真无邪的孩子,抑或是晴朗明媚的天气,都是充满了力量和希望的意象,使得全篇洋溢着明亮温暖的氛围。

一年后创作的诗歌《芝草》中,同样也能让人感受到文字间的温暖笔触。她将长到路中间的小草作为描写的对象,以“用力拔也拔不掉”等诗句赞美它的坚韧。又将其与紫云英、石蒜等细弱的植物作对比,强调小草虽看上去无趣,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却是我们玩累时坐着、躺着的场所。柔软而强韧的小草既给予了金子美铃生活下去的动力,亦是她自身的象征——即使处于不幸深渊也没有放弃希望,依旧以温柔双眼看待世间书写明暖诗篇。

(二)对于残酷现实的原谅

金子美铃的婚后生活虽然不幸至极,但她却从未停止过创作,以诗歌为自己带来力量与希望。福田周[3]在研究中指出,金子美铃对家庭变动等常常采取缄默接受的态度,其性格内向性倾向较强,易顺从外部环境。与外向者不同,内向的金子美铃面对残酷现实时,不是尝试去改变而是采取了原谅的态度,而她的宽恕也在其诗歌中有所表现。

谁都不要告诉/好吗?//清晨庭院的/角落里,/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万一这事/说出去了,/传到/蜜蜂的耳朵里,//它会像/做了亏心事一样,/飞回去/还蜂蜜吧。

——《露珠》[1]28

《露珠》是金子美铃结婚两个月后发表于杂志《童话》的诗歌作品。她将清晨的露珠想象为花儿的眼泪,构造出一个温暖和谐的世界。元田郁[4]认为,诗歌中的花儿实为金子美铃自身的象征,花儿的眼泪则是她心中的眼泪。但金子美铃却在诗歌中写道花儿悄悄掉眼泪的事“谁都不要告诉”,只将自己的痛苦悲伤默默埋葬于心中。至于不告诉的理由,是因为害怕蜜蜂知道后會因愧疚而来归还蜂蜜。可以看出,即使被伤害,花儿却依旧选择了理解原谅。在现实生活中,金子美铃无论是对姨父上山松藏,还是对女性关系混乱的丈夫宫本庆喜都采取了原谅容忍的态度,而《露珠》正是其面向周围的告白。

金子美铃在另一首代表作《是回声吗》中,亦表达了她的原谅和温柔。她在诗歌中写道:“就这样,不一会儿,我寂寞起来,我说‘对不起’ 它也说‘对不起。’是回声吗,不不,我们都不是。”[1]190这首诗歌创作于金子美铃25岁时,被认为反映了其对丈夫的宽恕。夫妻关系即便濒临破灭,金子美铃对生活仍有期许,她尝试去原谅丈夫,并通过诗歌将自己重归于好的想法传达给了他。虽然被宫本庆喜一次次地伤害,她却以宽恕的态度不断施予温柔,期望着对方的改变。

三、结语

本论文以《金子美铃物语》为中心,使用文本分析法,研究了金子美铃的生平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以与宫本庆喜的结婚为分割点,本论文将金子美铃的人生划分为两个阶段分别进行了探讨。第一阶段从其幼年至结婚为止,在这一阶段中金子美铃遭遇了种种与亲友的生离死别,她的童年及少女时代都是孤单的。因此,金子美铃的诗歌中常常隐藏着这种悲伤孤独。但她的悲伤不是自我怜悯,而是由于对万物的慈悲所自然流露出的感情。为了抵抗现实中的孤独,金子美铃运用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诗歌构筑了一个纯粹的童话世界,使寂寞的心灵得以解放;第二阶段从金子美铃结婚至自杀为止,与上山文英堂掌柜宫本庆喜的婚姻所带来的是:丈夫的无视、淋病和不休的争吵。即使处于如此绝望深渊,金子美铃却依旧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通过温暖明亮的诗歌给予自己力量与希望的同时,亦传达出对残酷现实的宽恕。

作者简介:凤帆(1998—),女,汉族,安徽宣城人,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日本文学。

参考文献:

〔1〕金子美铃.金子美铃物语[M].吴菲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2.

〔2〕金子みすゞ.新装版·金子みすゞ童謡集[M].東京:ハルキ文庫,2019.

〔3〕福田周.金子みすゞの作品と生涯にみる生と死―分析心理学の視点から―[J].死生学年報,2011(7):5-22.

〔4〕元田郁.金子みすゞの精神分析的理解―対象喪失からみた作品と生涯―[J].心理相談センター年報,2013(8):55-60.

猜你喜欢
生平悲剧诗歌
诗歌不除外
王骥德家世、生平与著述新探——以晚明穆光胤《玄对楼巳集》为中心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赠方瑶
曾巩生平
画家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张谦宜生平及著述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