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核心四问”的校本研修新实践

2022-03-24 16:44李顺榕温文勤
教育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研修成果校本

李顺榕 温文勤

校本研修是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主阵地、主渠道,具有全员化、基础性、实践性、需求性的特点。几乎所有学校都在开展校本研修,但在有些学校,教师,特别是教研组长和教学教研管理者,对校本研修的作用、意义认识不到位,对推进校本研修的路径、策略、方法缺少创新,对研修活动的反思、评价及效果监测等缺乏系统的、精细的、深入的思考,从而导致校本研修方向不明、方式单一、方法陈旧、实效不高等问题。基于此,成都市双流区棠湖小学在组织校本研修的过程中,提出了“指向核心四问,追求高效研修”的新主张。所谓“核心四问”,即:为什么研?研什么?怎么研?研得怎么样?我们认为,只有把这四个问题弄清楚了,校本研修才能真实、有效地开展。

为什么研?——溯源校本研修活动的价值

一切问题的根源都是基于对问题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位、清晰、笃定,才能解决开展校本研修的动力问题,使后续的研修自动运转。那么,学校为什么要开展校本研修呢?

追本溯源,校本研修活動的核心是“面向全体,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基础刚需问题”,路径是“实践反思,在真实真正的场景中去锻炼”,特点是“同伴互助,用人来影响人、引领人”。它有别于学校其他独立团队,是全员参与、全科联动、全程坚持的研修组织,囊括了学校各个发展阶段的教师,承载着“研修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放弃”的使命。归纳起来,可以这样定位校本研修的价值:它是学校促进全体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教师个人成长的主渠道,是基于教师教育教学需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智囊团,是教师改变观念、磨砺实践、将理念与实践融为一体的研习所,是学校形成同伴互助、个人反思、首席引领的优良教研文化的滋养场。

有了这样的认识,参与教师的主动性、组织教师的使命感、全体成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及生命状态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校本研修后续的组织层面的问题就能得到更好地解决,教师或者教研组织者在校本研修活动中的参与态度、融入状态、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就会不同,规划、思考、方法、路径、实践、反思、提炼、评价等与研修相关联的一切问题就有了目标。

研什么?——精准研修主题的内容设计

教研活动研什么,不仅关乎能否找到教育教学中的真问题,而且会影响教师后续参与研修的积极性、持久性和投入度。由于校本研修主要以教研组为单位展开,教师存在年龄、学历、专业基础、兴趣爱好、发展水平、所教学科和年级的不同,再加上学生的来源、背景不一样,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多样性和层级性,因此,如何确定研修主题是一个难题。研修问题的锁定和主题的确立,既需要自上而下的任务驱动,也需要自下而上的归纳提炼。

我校遵循“对标、按需、自主、扬长”的原则,生成多个研修主题,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对标”,是指教师对照《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指导》自查自评,审视自身在专业发展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和缺失,据此选择项目研修的方向;“按需”,是指研修问题的产生、研修课程的设计、研修方式的选择、研修成果的提炼都基于教师自身的需求;“自主”,是指教师选择的研修主题是自己想去补的短板或者需要解决的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扬长”,是指推行的主题研修能帮助教师发现自我,锁定自己的优势,发挥所长,深度研修,成为最好的自己。按照这样的思路,我们形成了两大类研修主题——

一是“选择式项目主题”。学校结合《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调研教师需求,自上而下设定研修项目并列成菜单,使研修主题体系化、课程化,提供给教师选择。项目菜单全面指向教师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对照标准确定自己的研修和发展方向。

二是“生成式项目主题”。教师根据自己的短板、需求、任务、兴趣、特长等,由个人独立承担或与他人自由组合,自愿申请,自下而上生成研修项目。这些项目的特点是具有强烈的问题感,都来源于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场景中遇到的真实问题。而且,都是教师自主自发、基于本身需要提出的,研修的参与度和效度都有所保障。

怎么研?——探寻提升研究实效的方法路径

研修过程是校本研修的主体,只有真实有效,才能实现研修目标。

第一步:组建研修团队。确定研修项目之后,遵循自主、自选、自由的原则,打破常规研修格局,创生出一个新的研修团队,自定时间,自定方式,分工明确,人人担责,共同为研修项目的纵深推进贡献自己的智慧。

第二步:聚焦研究主题。主题确定之后,我们需要做的是围绕研究主题提炼要素并将之加以细化和分解,确保每一次的研修指向明确、主题聚焦,任务分工明确,人人贡献智慧。以“小组合作学习中促进学困生有效学习的策略研究”为例,对研修主题的核心概念“小组合作学习”“学困生”所涉及的相关要素进行梳理和罗列,找出最相关的要素并进行追问,形成一个又一个问题串,成为我们每一次研修的主题:学困生在小组学习中有哪些行为表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学困生在合作中是怎样参与的?参与度如何?在小组中能够承担什么样的学习任务?如何投放小组合作学习任务才能让学困生有机会、有能力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归属感?学困生的归属感是如何影响其学习状态的?现有的合作学习小组的评价策略有哪些?促进合作小组中学困生有效学习的因素与策略有哪些?……围绕以上追问,规划出“导研案”,精准指导每一次的研修过程。

第三步:丰富研修方式。研修方式的多元化、丰富性能有效推动研修活动深度开展。在项目式研修推行中,我校在常规研修方式,如师徒结对、同伴互助、个体反思、专家引领、请进走出、分享交流、读写结合、“四课”活动、以赛促学等的基础上,基于角色定位和空间范围两个维度,重点引导教师不断丰富自主项目研修方式,如校际合作、网络研修等。教师通过读一本书、互进课堂、网上讨论、专题分享、每日笔谈等方式,实现了随机、随时、跨时空研修,让自主、自由、自选的项目研修参与者能更好、更深入地进行思考和实践,营造出良好的研修氛围。

第四步:扎实研修过程。“像备课那样备教研”是我校主题式教研的基本主张,我们要求每一次教研都要有一个推进研究走向深入的“导研案”。开学初,各教研组和项目组就结合所研主题,进行系统规划,以项目研修的方式来推动。项目研修过程与以往的校本研修过程相比,更强调“有分工,人人参与;有责任,人人出智慧;有实践,能解决真实的问题;有成果,可操作、可分享、可推广”。对教师个体而言,全面参与项目研修过程:研修前,带着问题和思考进入;研修中,有积极的实践行动及与同伴的充分互动;研修后,及时总结反思,形成个人观点、经验成果或者操作成果。

研得怎么样?——评估校本研修的实践效果

对研修成果进行科学论证。每学年,学校都会组织一次主题研究成果评选会,对经过课堂实践、专家现场论证的项目课题进行结题审批。近两年,已有11个项目主题通过了成都市市级小课题的结题论证,有8项小课题荣获成都市基础教育课改成果评选的一二三等奖。这些成果的总结、推广不仅促进了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更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信心和决心,使之以更加笃定的姿态行走在成长的路上。

研修成果只有得到推广和应用,才能促使教师获得成就感、成长感。为此,我校搭建了许多平台,让“主题式研究”“项目式研修”成果通过教育科研学术年会、教育集团和DC联盟成果展示、送教巴塘和灵芝、申报专项成果推广会、在全国各种学术交流会发布等方式,展示、推广、传播。

猜你喜欢
研修成果校本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验收成果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劳动成果评比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