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朔州市开展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

2022-03-24 09:40田鲜红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朔州市社会化兽医

田鲜红

(山西省朔州市草牧业发展中心,山西 朔州 036000)

兽医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兽医服务的重要实现形式。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既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改善公共服务的根本要求,又是深化兽医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兽医服务供给方式的着力点,有利于整合运用社会资源,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兽医工作新模式;有利于提高我国兽医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满足养殖业转型升级对专业化、组织化兽医服务的迫切需求,巩固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一、朔州市畜牧业与动物疫病防控现状

朔州市是畜牧业大市,已成为山西省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的示范区和全国农牧交错带草牧业、粮改饲工作的先进市。2020 年年底,全市奶牛存栏18.5 万头,同比增长1.1%;肉羊饲养量630万只,其中出栏430 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4%、4.8%;生猪饲养量99 万头,其中出栏51.9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1.3%、8.9%;鸡饲养量440万只,其中出栏29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1%、3.2%。肉、蛋、奶总产13万吨、3.5万吨、57.5万吨,分别增长1.7%、6.1%、1.2%。全市草牧业总收入101 亿元,占农业经营性收入的5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草牧业纯收入3800 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多[1]。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畜牧产业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动物疫病疫源分布广,病毒变异趋势明显加快,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全市有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36 个,在编在岗动物防疫人员223 名,担负着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多项职能和任务[2]。

二、朔州市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现状

为全面推进2020 年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工作,构建现代化兽医卫生治理体系,朔州市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维护“四个安全”兽医工作定位,构建执业兽医、乡村兽医为主体的新型兽医制度。市、县、乡三级畜牧兽医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了解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通过深入各县区开展调研工作,摸清全市基本情况,广泛征求基层动物防疫员意见,研究起草了《2020 年朔州市中央、省级财政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补助经费实施方案(试行)》。在朔城区、怀仁市、山阴县、应县的部分乡镇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动物防疫服务,通过政府公开招标第三方主体,开展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朔城区、应县和承接主体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明确了工作范围、内容、数量、质量等要求及服务期限、资金支付方式、双方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等内容。目前,各项工作任务已圆满完成,试点强制免疫效果显著,兽医人员充足、责任心强,免疫任务完成速度快、效果好,有效防范了动物疫情风险[3]。

三、政府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实施效果

1、动物防疫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开展政府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前,动物防疫工作仅靠基层兽医站和村级防疫员开展,基层兽医站人员少、年龄结构偏大,春秋季集中免疫基本上靠村级防疫员,但是临时聘用的村级防疫员文化程度较低,很难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防控任务。政府购买服务后,试点的防疫工作基本上由承担外包服务的动物防疫公司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全部为中专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平均年龄在45 岁以下,年龄普遍年轻化。

建立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后,基层动物防疫队伍人员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年龄结构更加优化、防疫社会化服务更加专业,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动物防疫服务水平得到提升。

2、有效解决了防疫经费不足等问题

实施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前,试点每年的动物防控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财政预算不能满足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实施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后,中央、省级给予经费补助,经费不足情况得到较大缓解。

3、有效提高了免疫质量和效果

政府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县区对承接组织经费补助拨付实行绩效目标考核制度,防疫员工资与工作量、工作质量挂钩,极大地调动了承接服务组织的工作积极性,动物防疫密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目前,试点动物防疫覆盖率达100%,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尽免疫密度达100%,监测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0%以上,达到了国家强制免疫标准,试点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

4、稳定了基层防疫队伍

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前,应县下社镇村级防疫员每人年劳务报酬为4800 元。通过推行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后,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各为44 天,每人每天劳务报酬180 元,每季劳务报酬为7920 元,两季共收入15840 元,年增收11040 元,提高了村级防疫员的收入水平,有效稳定了基层防疫队伍,为全市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了基础。

5、提高了春秋防免疫工作进度

应县下社镇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前,全镇16 个村动物防疫员需约3 个月时间才能完成免疫注射工作,免疫进度慢导致了疫苗浪费。推行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后,2020 年秋季集中免疫期为44 天,同期相比缩短76 天。往年全镇16 个村约需25 万mL(头份)动物防疫疫苗,2020 年秋季集中免疫共用22万mL(头份),同期相比减少3 万mL(头份)。

6、养殖户满意度变化

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前,存在免疫间隔时间长、效价低等问题。购买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后,按照免疫程序定时分组整村推进,工作效率大幅提高。通过电话、微信等联系方式与养殖户构建防疫信息平台,由服务公司为养殖户及时答疑解惑,解决养殖和防疫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满意度大幅提升。

三、政府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中的问题和困难

1、基层兽医站防疫力量不足

现有基层兽医服务站普遍存在人员不足问题,特别是机构改革后,原属县区畜牧部门统一管理的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划归乡政府管理,编制、人员及所承担的职能一并划转乡政府,不仅力量分散,有时还要承担乡政府安排的各项工作,难以保障兽医公共服务质量。

2、社会化服务组织不健全

目前全市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较少,已成立的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专业化、组织化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3、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所需经费不足

今年,全市只有中央和省级资金用于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市县两级还未配套资金,各级政府需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

4、承接主体人员不稳定

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属于试行阶段,承接主体存在经验不足、人员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同时受经费制约,不能长期固定防疫工作人员,兽医服务单位只能在承接此项工作后临时聘用人员开展集中免疫工作。技术好、素质高的兽医服务技术人员大多受雇于大型养殖场,工作和工资都比较稳定,承接主体在招录人员方面存在较大困难。

5、购买服务程序繁琐

县级畜牧兽医部门需要通过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公开招标、发布公告,手续繁琐、耗时,确定承接单位至少需要半个月左右时间,影响了免疫工作的按时开展。

四、政府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建议

1、政府加大资金投入

财政支持是确保政府购买兽医服务的基本前提,要加大资金投入,将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按照工作量、工作内容及时、足额拨付购买服务经费,促进兽医服务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2、培育壮大动物动物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

通过政策扶持,鼓励村级动物防疫员牵头成立服务组织,承接辖区内散养户的畜禽动物疫病强制免疫、采样、排查等工作任务。引导畜牧行业龙头企业、兽药经营企业牵头成立畜牧兽医技术服务公司,为养殖场提供服务。同时多方位、多角度对服务组织进行专业技术和业务能力培训,提高专业素质。

3、扩大购买服务范围

市场是基层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除开展强制免疫注射工作外,还应鼓励开展诊疗、消毒、检测、无害化处理等服务,将更多的服务职能交给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

猜你喜欢
朔州市社会化兽医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上半年朔州市原煤产量为9843万t 同比增长10.5%
企业退休人员移交社会化管理的探讨
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是兽医志愿者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朔州市楹联学会、朔州市诗词学会成立
兽医改行搞发明
朔州市朔城区:强化组织 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