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对8字S型无碳小车的设计

2022-03-24 10:05曹水源郭轶念赵启成皇宇轩汪凯
机械工程师 2022年3期
关键词:动轮主动轮凸轮

曹水源,郭轶念,赵启成,皇宇轩,汪凯

(成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系,成都 610059)

0 引言

无碳小车是一种以重力势能为唯一动力来源、具有连续避障功能的三轮小车,其符合时下低碳环保的发展形势[1]。其主要包括转向机构、传动机构、微调机构和支撑机构。在以往对8字和S型轨迹绕行的研究中,已有文献提出了连杆[2]、凸轮[3]、槽轮[4]等机构的无碳小车设计方法[5],而针对此次大赛新题8字S型轨迹的小车相关文献较少。因此,本文根据8字S型轨迹的小车行走要求,对行驶轨迹进行仿真及凸轮建模,并进行了实物试验。

1 无碳小车设计基础

8字S型无碳小车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结构紧凑、重心低、质量小、减小振动及经济性的原则。

1.1 行走轨迹分析

重物下落时带动主动轮旋转,通过齿轮传递力矩给凸轮轴,带动凸轮轴旋转,从而使前轮做周期性摆动,实现小车的转向。根据前轮转角θ便可推出小车的行走轨迹。本文将双8轨迹分解成N份,当N足够大时,每一段轨迹的距离足够小,因此可将每段轨迹看作一段直线,通过迭代推出小车的轨迹。

图1所示为小车的运动结构图,圆弧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及点O的前进轨迹。已知的小车参数有:前轮到后轴的距离为A,主动轮偏距为eL,从动轮偏距为eL′,每一步迭代主动轮前进的距离为LT,LT设为常数6.788×10-5,由以上可得:

图1 小车运动结构图

式中:ρ为后轴上点O的曲率;l为每一步迭代O点前进的距离;lc为每一步迭代从动轮前进的距离;lq为每一步迭代前轮前进的距离。在小车发车位置,车身平行于各桩连线,设行走过程中,车身与各桩连线的夹角为Φ(发车位置为0),设置小车初始各点坐标分别为:O(0,0),主动轮与地面接触点Oz(0,eL),从动轮与地面接触点Oc(0,-eL′),前轮与地面接触点Oq(A,0.15),则通过不断迭代可以得到小车的行走轨迹。以下为迭代所用公式:

其中:式(5)为车身与各桩连线夹角;式(6)~式(13)分别为迭代所得下一处O点、从动轮、主动轮、前轮坐标。

1.2 赛道要求

本次8字S型赛道如图2所示,由两段3000 mm的直线段和两段半径为1000 mm圆弧段组合成一条封闭环形赛道和一条8字赛道,粗实线为边框和中间隔板,两块长为1000 mm的中间隔板位于两条直线段赛道之间,且两块中间隔板之间有1000 mm的缺口,用于构成8字S型的运行轨迹。

图2 8字S赛道轨迹示意图

2 MATLAB 模拟仿真

MATLAB 模拟仿真前,需对小车结构参数进行设计,如表1、表2所示。

表1 二级齿轮传动情况表

表2 小车相关参数表

因本文设计的无碳小车总传动比为1/28,同时应当遵循结构紧凑的原则,所以采用二级齿轮传动,如图3所示。

图3 二级齿轮传动图

确定二级齿轮传动方案后,采用MATLAB软件模拟无碳小车的8字S型轨迹。首先将凸轮按角度均等分成N份,设凸轮每转过360°/N,主动轮走过的距离为LT,仿真中取6.788×10-5。并通过前轮转角θ、主动轮与各桩连线的夹角Φ、前后轴距离A、主动轮偏距eL、节点距离LT等参数,不断迭代出下一点坐标,从而模拟出小车运行轨程训练大赛要求的8字S型曲线,本文需要设置前轮转角曲线的两组参数:1) 正弦曲线的各幅值a~f。其决定了小车左转右转的角度大小。2)各段曲线节点数N1~N14。其决定小车左转和右转时走过的距离。

分别对正弦曲线各幅值及节点数赋值,如表3、表4所示。

表3 正弦曲线幅值表

由表4可得

表4 节点数表

小车走一个8字时走过的距离等于点数之和与仿真中主动轮走过的距离LT的乘积。即无碳小车走过一圈的距离为

在模拟轨迹的过程之前,已经将整体轨迹划分为14段,每一段都有相应的前轮转角。以每一曲线段的节点数为标准,将每一段划分为等间距的若干小段,并将每一段曲线同与之相对应的正弦曲线幅值相运算,得到每一段的前轮转角。在MATLAB中代入式(6)~式(13)参数,并通过绘图函数模拟仿真出其轨迹,如图4所示。

图4 轨迹仿真图

在确定总传动比i及轨迹周长L后,进而确定小车主动轮半径r1,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由式(16)得r1=83 mm。

本文设计的8字S型无碳小车采用凸轮摇杆机构实现转向功能,由凸轮机构的特性可得,当凸轮半径小于基圆时小车左转;反之则小车右转。因已将小车轨迹划分为N段,从而将后轴中心曲率划分为N份,当小车右转时,凸轮推程为

其中:L1为前轮到凸轮右沿距离;L2为前轮到凸轮左沿距离;D为摇杆直径。代入设计的基圆半径r0,则可用MATLAB绘制凸轮理论轮廓线,如图5所示。

图5 凸轮理论轮廓线

由表1、表2及获得的凸轮轮廓曲线,对无碳小车进行建模,如图6所示。

图6 无碳小车建模图

3 实物展示

为验证上述分析和结论的正确性,进行了小车实物制造和实践测试。小车多数零件采用铝合金薄板,并均匀打孔,以减轻小车整体质量;同时采用3D打印及激光切割技术加工零件,降低成本并减轻车重;齿轮、车身底板、车身侧板采用线切割加工,以提高加工精度,小车实物如图7所示。

图7 小车实物

经实践检测得,小车轨迹变化规律与仿真实验相同。小车后轮半径分析:已知传动比i=28;由MATLAB计算得赛道总长为14.6 m;小车行进路程为116.2 m,约为8圈。

4 结语

设计过程中,小车前轮转角与轨迹之间关系是难点。通过微分的原理将8字S型轨迹进行微分,将二者通过迭代公式联系起来,最终得到二者关系。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同时运用Creo建模与MATLAB对8字S型无碳小车进行辅助设计。以小车自身所有的几何参数为基础,代入公式中进行计算,并通过MATLAB进行模拟仿真,从而获得小车运动轨迹路线及凸轮轮廓曲线。

猜你喜欢
动轮主动轮凸轮
基于Ansys Maxwell的非接触式磁力驱动机构的仿真优化研究
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行走机构驱动功率的计算及不打滑分析
自制摩擦力演示仪及实验操作
基于ANSYSWorkbench对凸轮结构动力学分析
浅谈共轭凸轮机构设计的方法
差动轮系在火炮补弹系统中的应用与分析*
汽车线束胶带捆扎机离合机构创新设计
高速机出口条烟输送平台的改造
水下航行器凸轮发动机凸轮机构的接触应力分析
Moving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