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现象驱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探究

2022-03-24 04:57夏向军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华现象传统

夏向军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 甘肃 兰州 730070)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其他相关文件精神,不少高职院校于2018年开始设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必修课,并就课堂教学做出了有益探索。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专任教师,笔者秉持深挖时代价值、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的理念,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线下随机谈话等多频次调研,系统分析、总结教学实践经验,不断反思与调整,逐步摸索出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现象驱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

一、实施“现象驱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的优势

(一)符合国家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政策

《意见》指出,要不断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1],在实践中感悟、认同,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大学阶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2],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现象驱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以时代话题入手,引导学生主动探析现象背后的文化意蕴,并在体验活动中增强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认同,创新性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合国家政策方向。

(二)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特质

文化的发生、发展与具体的时代背景、社会实践息息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时间跨度大、内涵丰富深刻,与当代高职学生日常接触的人事、自身的认知特点、以往的生活经验之间存在较大距离。传统的讲授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加提炼的教育内容会让学生觉得老旧,难以从内心深处生出意义感。只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放在时代背景下,找到与时代的契合点,才能给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使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只有通过沉浸式的活动体验,才能对某些内容感同身受,形成文化认同。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也极为注重实践体验、知行合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知为指导,行乃目的,知在“躬行”“践履”中巩固、深化、升华,两者相互配合,共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还有很多技艺类的内容,如茶文化、中医养生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以活动体验的形式引导学生亲手操作比纯理论讲解更便于学生理解。另外,基于人才培养总目标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高职院校在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维目标时,更为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价值观的培育,而不是简单的知识了解与积累。“现象驱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强调时代价值、主动体验,注重人格素养的提升,契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特质。

(三)贴合高职学生的实际

高职学生来源比较复杂,有应届高考生、中职转段生、经考核扩招来的社会人员。相对于普通高校学生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文化基础较弱、文化素养较低,不太喜欢满堂灌的纯理论性课程;但动手能力强,对实践参与类课程兴趣高。笔者对所在院校438名一年级高职学生关于授课方式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喜欢活动体验式的占比达80.4%。他们希望在体验活动中亲身、直观、深入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精髓所在。同时,他们思维活跃,喜欢接触具有时代特点的新鲜事物,喜欢发表自己对当下社会的见解看法,个性鲜明,重视思想独立与自我满足,但对丰富驳杂的时代信息缺乏有效提取和深入理解,加上受多元价值观冲击,存在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担当精神、责任意识还不够强,价值取向还不够稳的情况。“现象驱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重视学生个性化感受和亲身体验,致力于满足他们个性表达的需求,着重引导他们深刻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及当代价值,增强家国情怀、强化责任担当、提升辨析能力,是贴近高职学生的实情作出的合理选择。

二、“现象驱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的实践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通过切入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进而转入到相关内容的深入学习,突出疑难点的深度点拨,最后经体验活动强化认识、理解,实现价值理念内化。

(一)现象驱动

现象驱动,是指教师捕捉到具有代表性的社会热点现象,以此展开话题,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其中深刻的文化内涵。

现象驱动环节的重点在于教师对社会热点现象的敏锐度,并能引导学生找到现象与文化底蕴之间的契合点。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以问题为导向,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主要矛盾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时代背景、学生人格修养之间建立科学联系,增强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学生善于用思辨的眼光去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与发扬。

具体课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精心准备导入话题。如,冬奥会开闭幕式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关键点是什么?为什么《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节目能得到国人的认可?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好作品以经典为依托才有灵魂和底蕴,经得起审视,容易产生共鸣。而共鸣的基础是流淌在华夏儿女血液里、刻在骨子里的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华情怀。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也是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再如,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穿华服?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华服作为中华民族精神最直观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智慧。穿华服是对自己民族身份的认同。还如,为什么现在重名的现象很多?由此引导学生了解传统的姓氏文化,尤其是字辈谱命名法在维系血脉亲情、追根溯源中的重要意义。其他还有:从公务员考试看古代的选官制度及科举制的历史意义;从麦当劳、咖啡等看我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从春节拜年行拱手礼看传统礼仪的发展及意义;从现代流行歌曲对古诗词的改编及意境的化用看古诗词的流变及美学价值……这些问题既有时代性,又接地气,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能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以启发式教育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在思辨别中打开思维格局,帮助学生“从历时和共时角度理解问题的本质,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3],接受文化的洗礼。

(二)活动体验

活动体验,是指教师根据已有的教学目标、教学体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有目的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体悟、思考和生发,达到认知理解过程与情感体验过程的有机融合,激情、明理与导行的协调促进。

活动体验环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参与性、自主性、创新性。活动的完成往往需要团队的相互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集体观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的体验活动有实操演艺、情景模拟、主题引导、环境熏染等。实景演艺适用于涉及技艺性的内容。如,“着汉服、行古礼、展风采”,学生从传统服饰的形制、颜色、图案、配饰等方面感悟其蕴含的哲学思想、政治理念、审美情趣、文化心态等;从揖礼、万福礼等古礼的点滴细节中感悟礼仪之邦的谦恭博大。再如,师生共同进行茶艺表演,在茶事活动中领略茶文化的博雅,以茶为媒,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还有唱戏曲、画脸谱、剪窗花……情景模拟包括现场展示及影视资料展示等。如,学习四大名著时,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再现经典故事情节,从中感悟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心理、个性及作品的精妙。主题引导,是指学生围绕既定主题,协作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教师仅进行主题的导向和深化。如,传统节日这一内容以“我们的节日”游艺汇的形式进行展示,融民俗、饮食、服饰、礼仪等于一体,形象而生动。再如,“科举制利弊辩论赛”,学生在辩论中越发清晰地认识到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所独有的价值,并对比古代读书人的处境思考自己前进的方向。还如,“主播说文化”,学生以主播的身份介绍自己家乡独特的传统文化,在传播家乡传统文化的同时培育浓郁的家国情怀。环境熏染则无处不在,不管是教师的语言、衣着,还是教室的布置、道具的摆设,都要有浓郁的文化氛围。课前经典诵读、课间播放古典名曲,一席汉服、一架古琴、一支毛笔……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由于学习主体不同,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达成目标不同,体验形式并不固定,自编小品、分组辩论、自制视频、游戏抢答等多种方式交叉使用,可谓异彩纷呈。学生在体验活动中产生情感且生成意义,实现价值重塑。

三、实施“现象驱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的关键点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程一般只开设一个学期,时间短,任务重。要想在课堂上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自由讨论、深度的文化解读,将体验活动引向教学目标的实现,真正让学生从中获得情感的认同、价值观的内化,对教师来说是一项挑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围绕教学目标,科学系统地规划教学环节

除了做好本课程合乎学情的总体教学目标、计划安排外,每堂课前要根据不同班级、不同个体,设计好具有差异性的教学环节,比如话题导入、活动时长、评价方式,从而使课堂教学有序展开。其中,活动体验环节难度最大,需要考虑周全:活动形式要多样,且服务于教学目标、价值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尽可能大,顾及到不同水平的学生;及时根据活动的进展情况调整节奏;做好预案,有效处理突发事件等。教师应当在前期进行调研深入,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想法有一定的预测,并根据预判情况不断修整自己的方案,使体验活动能够触发学生的深层感悟和思考,自觉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自身的认知体系,成为自己的日常行为准则。

(二)围绕教学内容,同步做好线上配套学习安排

教师利用学习通、云班课等网络平台,配合课程及时发布学习资源,包括资深学者的专题讲解、相关内容的实景拍摄视频、教师自己录制的某些知识点的讲解视频,以及有关图片、文字资料等。视频不宜过长,一般每条5—10分钟即可。视频内容要简明活泼,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等情况,在课外有选择性地进行自主学习。对于一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设置成任务点,以便监督。这样能减少课堂上基本理论的讲授时间,把节省来的时间更多地留给交流讨论及活动体验环节,从而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三)围绕学生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

1.敏锐的时事感知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师不是时代的局外人,而应随时关心关注社会时事,从中提炼出具有现代意义、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契合点的事件或现象,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用凝聚千年文化精髓的中国智慧、中国思维、中国方式去解读、解决当下问题。

2.丰厚的文化积淀

要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即兴讨论随时点拨、深化,教师应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在教学中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同时,关注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发展动态,及时跟进学界研究动向,以敏锐的目光把握前沿的学术动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科资料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帮助学生打开视野。

3.较高的数字化教学水平

要能灵活应用和发挥现代数字教学载体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充分结合,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改革教学思路、适应“现象驱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手能力。如,课前精心制作并发放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课中运用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投屏互动、抢答、讨论、现场评分;课后通过网络发布作业和测试等。同时,用数字化手段分析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的数据,开展教学管理和教学反思,进而调整下一步的教学设计的。可以说,教师的数字化水平与教学效果的达成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熟练掌握、运用有关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事半功倍。

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现象驱动+活动体验”教学模式是在实际教学中做出的初步探索。目前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比如,怎样挖掘社会热点现象中的文化内涵,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活动体验的覆盖面等。这都需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完善。

猜你喜欢
中华现象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