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只留住精品”
——著名黄梅戏作曲家时白林的长寿经

2022-03-25 02:13王明洪
保健医苑 2022年3期
关键词:谱曲黄梅戏作曲

文/王明洪

中国戏曲音乐学会名誉会长、安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黄梅戏作曲家时白林今年已是95岁的高龄,但依然心系戏曲事业。近年来,他先后将自己的部分著作及珍藏的近400 册图书和音像资料等捐赠给了家乡。时老曾多次为电影《女驸马》《孟姜女》和电视剧《辟棺惊梦》《狐女婴宁》及舞剧《刘海戏金蟾》等制作音乐。“黄梅之花,需要乡野气息,更需要时代气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艺术,时间只留住精品,艺术只承认一流。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要抓住时代脉搏,贴近观众心灵。”时老的高寿,和他心态开朗、喜欢音乐、老有所为等有关。

时白林

“十年(以后)我不才85岁吗”

时老的性格随和而又开朗。当年,他在省文化局音乐工作组工作,领导让他整理合肥的“倒七戏”音乐。不到一年,他整理出厚厚的一本,可在送往出版社的途中,手稿竟让人弄丢了。时老并没有生气,他有着常年抄写《心经》的习惯,从小就知道“人心要宽容”。但他对一些官员的腐败却十分痛恨,曾对自己在农村当书记的侄子说:“你一定要学好,否则,我第一个去告发你!”时老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老年性疾病,但他的心态却十分年轻。60 岁时,他身板笔直,红光满面,不论去哪里,总是骑着自行车。每天早上,他6 点半就起床,跑步、打拳,一套华佗健身拳已经练了40 多年,说是“我要与衰老作斗争”,说罢,像孩子般地挥了挥拳头。75 岁时,曾有人问他:“你还打算做多久?”时老充满豪气地回答:“十年是绝没有问题的,十年(以后)我不才85 岁吗?”近80岁时,时老带研究生、搞创作、参加研讨会、写书、编书……不了解他的人很难想象这位老人是如何应对这安排得满满当当的高负荷工作的。但时老从没觉得苦,也没觉得累,唯一的感觉就是时间太不够用了。女儿给他买的牛仔裤、棉衬衫,时老丝毫不觉得这是“年轻人穿的东西”,笑着穿在身上,感觉还挺好。

“我什么音乐都喜欢”

时老喜欢音乐,他的童年和各种乐器有着密切关系。幼年时,他喜欢听邻居家弹棉花,一有空就去听;后来又迷上了唢呐和笙,和他人学吹笛子时,由于母亲反对,他又和哥哥学起了中山琴和柳琴。其中中山琴的基础小调《孟姜女调》在“宫商角徵羽”及“起承转合”上的韵律规则,给了他最初的音乐启蒙。中学时,他又向老师讨教二胡。高中毕业后,时老参加了渡江战役支前工作队。战役结束后,他来到合肥,凭着一手好乐器,进入了皖北青年文工团。在上海音乐学院干部专业班招生考试中,时老顺利过关。但老师提出:你的手部条件不适合小提琴,不如去学作曲。于是,时老老老实实地放弃了他所热爱的器乐演奏,转投作曲,开始了他的作曲生涯。在上海音乐学院学习期间,时老如鱼得水。当时,音乐学院的院长是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在他的带领下,时老接受了上海最好的音乐教育资源,恩师贺绿汀的德艺也影响了他的一生。“我什么音乐都喜欢。中国的戏曲,不管是京剧、昆曲,还是梆子、高腔,我都有所了解,它们已经融入我的血液中。民族民间音乐哺育了我,西方古典音乐滋养了我,才有我今天的一点成绩,我有责任全面地继承它、发展它,并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音乐。”时老说。

“创新是要跟随时代去走”

1955 年,时老与他人合作,首次将歌剧的男女声二重唱应用于黄梅戏。“树上的鸟儿成双对”这段唱,轰动了整个社会,仅在1958 年底,大陆观众就高达一亿四千万人次。1954 年,《安徽日报》发表了时老撰写的《对改革地方戏曲音乐的意见》,文中对黄梅戏音乐改革的见解,引起文艺界的关注。1955 年初,时老被调到安徽省黄梅剧团搞音乐创作,成为黄梅戏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到剧团后,他最初尝试的是《春香传》,因为该戏是从朝鲜移植过来的,如果沿用老式曲调和伴奏方法,势必不伦不类。时老与他人密切合作,对全部唱腔进行了以挥写心境和反悔感情为重点的重新设计。在乐器伴奏配置上,加了大、中、小提琴和单、双簧管以及琵琶等,使该戏的伴奏呈现出多层次、立体化的新格局。另一方面,他把在音乐学院学习到的系统理论知识用于戏剧音乐的实践。唱腔除了旋律上的创新外,还借鉴运用了齐唱、合唱等形式,首次运用了西洋和民族的“珠联璧合”,从而达到整齐和谐的艺术效果。当《春香传》以其崭新的形式出现在观众面前时,观众顿时沸腾了,演出连续爆满40 场,这也是时老在戏剧音乐创新中取得初步成效的第一步。“创新是要跟随时代去走,否则就会衰微甚至消亡。”时老说。

“自我感觉良好,精力较充沛”

2004 年,省黄梅戏剧院的领导来到时老家,请他为《雷雨》作曲。当时,时老已近耄耋之年,但因“自我感觉良好,精力较充沛、创作欲望还比较强”,所以也就答应了下来。2005 年春,《雷雨》在首演时获得好评。但“大家并不满足,总想把它打造成精品”。2008 年夏,《雷雨》的剧本有了新的改动。而此时,时老因腰椎间盘突出的旧病复发,只能仰卧而不能坐立。虽然时老提出另外请人作曲,但领导在看望他时表示:愿意等待,不换人。时老被他们的信任所感动,只得仰卧着读剧本,腹稿后,再仰卧着谱曲,艰难地在谱架上歪歪扭扭地誊写……《雷雨》演出后,获2012 年中国黄梅戏艺术节“优秀音乐奖”等奖项。2006 年,有人请时老为《徽商漫漫路》谱曲,尽管时老已为对方安排了第一谱曲者和第二谱曲者的方案,把自己安排在第三,可对方坚持要时老谱曲。因为《徽商漫漫路》是新编创剧目,他们边演边改,大、小共改了七稿,最后定稿时,还将该剧更名为《徽商胡雪岩》,到北京和外省市演出时都使用这个剧名。2013 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由时老编选的《黄梅戏唱腔赏析》修订版(简谱)和《黄梅戏名段精选·乐队总谱版》(五线谱),此时,时老已是86 岁的高龄。

“我有义务和权利去疼爱她”

时老的夫人丁俊美是黄梅戏电影“天仙配”中的四姐。当年,丁俊美正出演《春香传》,时老找她记录黄梅戏花腔小戏的唱腔谱,两人由此产生了感情,并于1957 年7 月喜结良缘。时老一直认为:这段婚姻是“造物主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搞戏曲音乐改革时,有人对新唱腔横挑鼻子竖挑眼,甚至有人指责时老对黄梅戏“乱砍乱杀”。而丁俊美则以黄梅戏世家后代的身份与严凤英、王少舫等人一起,坚决支持时老的改革创新。2005 年国庆前夕,时老和夫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岳东村,时老见自己的村子和乡村公路之间是一段土路,雨天出行又黏又滑,就掏出5000 元,帮助乡亲们把路修好。“如果有条件有可能,我们还会继续支持。”曾有人问时老:“你们在一起五十余年,期间虽坎坎坷坷,却一直相濡以沫,是什么让你们执手至今?”时老笑答:“我对我的夫人,始终保持一种仰慕之情。当年我是她的老师,我有义务和权利去疼爱她。”时老所说的“仰慕”并非虚言,在黄梅戏艺术的道路上,丁俊美对时老的帮助确实不小。“我有几个记黄梅戏唱腔的本子,第一篇记的就是她演唱的。回来我写唱腔,她是第一个听众,也是第一个把关者;我写文章,她是第一个读者,也是第一个参谋。”时老说。

猜你喜欢
谱曲黄梅戏作曲
新编黄梅戏《鸭儿嫂》舞美设计
黄梅戏《白蛇传》选段
逐梦
那一天
浅谈安庆地域文化与黄梅戏传承发展
为九月谱曲
伍光辉作曲三首
我的梦
如何为歌词谱曲
如何让学生谱曲歌唱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