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离年轻人并不遥远

2022-03-25 02:13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肾病风湿病科副主任刘纪实
保健医苑 2022年3期
关键词:相关检查肾脏病尿毒症

文/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肾病风湿病科副主任 刘纪实

慢性肾脏病是由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损伤病史大于3 个月),全球患病率8%~16%,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截至2017 年,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已高达1.32 亿,居全球慢性肾脏病患者数排名第一,尿毒症患者每年新发100~200 万人。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发展,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尿毒症)的患者数量仍在不断增加,给国家、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按上海地区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为例,青年(18~34岁)、中年(35~64 岁)、老年(65 岁及以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比例分别约为0.97%、26.32%和72.71%。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能做到早期发现慢性肾脏病呢?让我们先来看看两个患者的故事。

病例一:小张,男,24 岁,刚大学毕业,参加入职体检时发现蛋白尿++,血尿+++。于是小张到肾科门诊来复查,并入院行进一步的肾穿刺活检。检查发现小张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处于病毒复制活跃的状态,肾穿刺活检也提示肾组织内有乙肝抗体的阳性,确诊为“乙肝相关性肾病”。开始抗乙肝病毒及护肾治疗。

病例二:江某,女,31 岁,幼时曾有急性肾炎,已治愈,后未再复查。因乏力、恶心半年就诊于当地医院消化科。检查发现患者合并高血压、重度贫血,肾功能不全达尿毒症期,遂转至我院进一步检查。入院进行了相关检查,排除了继发性病因后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开始腹膜透析等肾脏替代综合治疗。

从上面两个年轻患者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早期几乎没有什么特异性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此外,慢性肾脏病在人群中的知晓率低。2006 年,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慢性肾脏病知晓率仅为7.3%。至2017 年,这一比例提高至12.5%,但仍意味着,每100 个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近90 人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肾脏病。一方面,这与慢性肾脏病的疾病特点有关,多数患者起病隐匿,导致许多患者发现时已达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很快需要肾脏替代治疗。另一方面,也与患者自身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不足有关。有些患者在健康查体或诊治其他疾病的过程中,已经发现患有慢性肾脏病,但由于身体没有特殊不适,也缺乏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没有进行有效治疗,最终导致肾功能较快下降,迅速进展为尿毒症。因此,当日常生活中出现以下症状时,大家应该警惕,并至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慢性肾脏病的可能:

腰痛:部分患者可间断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部酸胀不适,与腰肌劳损症状相似,反复发作。

浮肿:部分患者眼睑、足踝部出现浮肿,严重时逐渐向上发展,累及全身,出现气短、腹胀等不适。

尿色、尿量改变:患者可出现尿色加深、酱油色或洗肉水样的肉眼血尿、泡沫尿,部分患者尿量逐渐减少或夜尿增多,这些都是肾脏疾病的信号。

贫血:患者在饮食及消化道没有出血的情况下,逐渐出现面色苍白、乏力、记忆减退、耳鸣等症状。

血压升高: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不适,需要进行血压监测。

除了上述这些可能出现的症状外,还有哪些情况属于慢性肾脏病高危人群,需要我们提高自身警惕,积极参加体检或至肾科门诊定期检查呢?

1.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乙肝、重度肥胖、肾结石并积水、因痛风或风湿长期服用止痛药等情况时,需要定期复查肾功能及尿常规检查。

2.幼时曾患有肾脏疾病,不管是否治愈,均需要终身定期肾科门诊复查。

3.有肾脏疾病家族史的人群,需要定期检查肾功能及尿常规等相关检查,必要时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病因。

除了上述情况,我们在日常生活方式上还有什么措施能够早期发现或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呢?

1.多饮水、均衡饮食,戒烟戒酒,保持理想的体重,避免熬夜。

2.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尿常规。

3.避免长期服用非处方消炎/止痛药、自行搭配的中草药,以及成分不明的保健品等。

总之,我们应该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健康战略,减少“因肾病致贫、因肾病返贫”,积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慢性肾脏病的“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治疗”,最终达到提高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救治水平,降低慢性肾脏病患者死亡率的目标。

猜你喜欢
相关检查肾脏病尿毒症
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辨治探讨
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甲状旁腺素在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尿毒症可以预防吗
没有胃病,为何会有消化道出血
女性孕前需检查哪些项目
浅谈慢性肾脏病的营养治疗
近千失智老人申领防走失手环
心动过缓会影响健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