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李桐生 艺术大道上的朝圣者

2022-03-27 20:29张楚务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简牍傅抱石书画家

张楚务

李桐生是我加入省直书画家协会后才认识的,当时别人介绍他是一位三线搬迁企业的行政干部,喜书画,但我并未见到他的作品。后来在省直的书画展上见到他的作品,我们的交往也多了起来,他为人正直纯朴,李桐生这个名字便在我们的记忆中凸现出来。一年前,我就计划写一篇文章介绍他的书艺、画风、人品,但他始终觉得还不够。在我再三要求下,他终于提供了书画作品照片若干张,还附一信:“评价文章不要太过,目前我只能说是一个艺术大道上的朝圣者。”

李桐生的书法学晚清康有为,国画学近代傅抱石。尽管他的本职工作忙而杂,每年春秋两季还要配合企业销售部门做好产品展销会的宣传布展工作,但他每年都要利用一切时间创作一些作品,特别是利用展销会空余时间,遍访该城市的文化市场、名胜古迹,从中吸取营养,努力提高文化素质。他不仅注重实践耕耘,还非常关注创作理论的学习,他撰写的《楚简书浅谈》,受到爱好简牍书法朋友的关注,这是一篇较早涉及秦汉楚简牍的论文,虽然稚拙,但有心得体会。其时,国内继长沙仰天湖战国楚简出土后,湖南、湖北等地出土了大量的简牍实物,为书法研究者提供了可靠的史料。同时也涌现了一批简牍书法的优秀创作者。受此潮流的影响,李桐生也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他创作的《古松新竹》联,展出后被长沙简牍博物馆收藏。他撰写的《潇湘奇气钟浯溪》一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书法》2005年第5期上。浯溪是我国南方最大的露天碑林,从唐元结在摩崖上开鎜《大唐中兴颂》以来,历代文人墨客多有题刻留传至今,历经1250年,汇集了各体书法500余通,蔚为大观。至宋范成大说:“元子乃以鲁史笔法,婉词含讥,盖之而彰。”此言一出,《大唐中兴颂》遂有名颂实讥之说。李桐生根据《新唐书》等有关史料,阐明了不同的观点:元结、颜真卿都是唐代中兴名臣,对于权奸当道、乱臣贼子,他们是深恶痛绝,对于国家的中兴,他们是由衷地高兴,“名颂实讥”实在是冤枉了元次山的本意。书法“绚丽归平淡,真放在精微”是他这段时期的代表作,这是我省两位著名学者、书画家莫立唐、虞逸夫的合句联,款识有数行小字:“甲申春,问艺于莫老”,莫老曰:“学傅抱石不易,得其精髓更难。看似粗头乱服,实则精微之至。”莫老廖廖数语,便道出问题本质。据说,莫老因工作关系,曾陪同傅抱石在韶山写生,虽时间不长,但体会极深,我们在莫老的山水作品中常常能体会到傅抱石的韵味,原因便在此。一次拜访中,莫老很高兴地为李桐生写下“真放在精微”一纸以赠勉。后在一次拜访虞老时得“绚丽归平淡”句,与莫老“真放在精微”正好成联。联语虽是对傅抱石艺术的评论,但仔细想来,做人何尝不是如此呢!

国画《赤壁之游》,许多画家都喜欢这个题材,历来不乏佳构名篇,但李桐生的《赤壁之游》,仍然新意盎然。他在学习抱石皴的基础上,将构图直指畫幅顶端,形成铺天盖地之势,让人一看图便可想其作画时解衣盘礡,挥洒迅疾,不计琐碎,但求神韵之态。画面上,扁舟一叶,几位高士好像神情专注地欣赏眼前的壮丽景色,凭吊古战场。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次战役,由此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一般人认为古战场在嘉鱼县东门、长江南岸。到了宋朝,被朝庭贬到黄州的苏东坡写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这是一件重要的文学艺术作品。受其影响,人们约定俗成地认为赤壁古战场在黄州,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悲壮,美不胜收,让人神魂激荡,又何必作考证之思索?只要让我们想起三国征战中的一段智慧故事就行。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李桐生,1948年生于南京市,先后毕业于南京动力学校(现南京师范大学电气自动化学院)和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书崇南海,画从抱石,曾任湖南省直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湖南书画》杂志副总编辑、湖南省九歌书画院艺术家、湖南名人书画馆研究员、长沙致公书画院顾问、景天名家书画院艺术家。

猜你喜欢
简牍傅抱石书画家
秦代地方行政文书的形态
——以里耶秦简为中心
艺术档案
——新时代著名书画家余新志
让甘肃简牍“活”起来
美人如画
傅抱石“养”画
地不爱宝
傅抱石“养”画
傅抱石的“恐水症”
辟雍雅集·“大美寻源——当代优秀书画家作品展”选登
书画家娄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