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分析

2022-03-27 00:00孙少帅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2年6期
关键词:中医治疗

摘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术后腹泻、术后胃瘫、术后肠麻痹以及术后恶心呕吐。中医认为,其病机主要是中气升降失常、气机太过不及而导致的,采用中医内服外治的方式,可达到恢复胃肠道功能的目的。本文就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作简要分析。

关键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胃肠道功能紊乱;中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2)06--01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简称PGID),在临床症状中属于常见的肿瘤术后并发症。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术后腹泻、术后恶心呕吐、术后便秘、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术后呃逆以及术后胃瘫等。据相关报道表示,目前,在我国,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发生率大概在9%至20%左右。由于该疾病的病程时间较长,且具有反复性,时常会造成肿瘤后续治疗的延误。在PGID的治疗方式中,中医治疗具有副作用小、操作简单、疗效显著等优势,而调查中医相关文献可知,历代中医学家对于该疾病的认知都大有不同,且治疗方式多样不统一。为此,本文基于既往文献中的用药特点、辩证方法,简要分析和总结出一项可推广、可实行的治疗方案。

1.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基本概述

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简称PGD,一般是指患者在胸腹部手术后,不能及时恢复的消化系统功能障碍,通常会发生在腹部肿瘤手术后[1]。在临床医学中,PGD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通常是由于全身状况、术后应激、麻醉方式以及手术创伤等因素而引发的术后胃肠激素紊乱,神经系统失衡等,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胃肠功能,进一步影响胃肠蠕动,使之缺乏协调性。在现代医学中,治疗PGD的方式主要是采用静脉治疗的方式,利用大量的液体,来增强心输出量,从而改善内脏灌注[2]。此外,配合相关的胃肠道动力药物以及放置胃管,从而为胃肠进行减压,进一步防止患者术后,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感染、痉挛等。

2.中医理論下的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在现代中医学中,对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是手术创伤、气滞血瘀以及脉络受损而导致脾胃脏器受损。邱书瑾、张晓炜等[3]认为,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手术中,会导致脉络受损,同时出现术中出血,术后陈积留滞的状况,这就导致中焦气机郁结,最终出现胃瘫。张涵、吴山、袁晓等[4]认为,因手术而造成的胃瘫,主要是因为金刃所伤,致使气血耗伤并损伤脏腑脉络,同时,在手术过程中,由于暴露冲洗等操作,导致患者寒邪之气入胃。除此之外,在术后,由于患者肠腑功能失常,致使患者出现胃瘫、气滞血瘀、糟柏、水饮等阻滞了肠腑,进而出现肠麻痹。韩毅毅、李杰等认为,肿瘤患者,其本身就正气内虚,加之手术创伤,导致气血耗伤,肠道正气缺乏,失于固摄,从而致使患者出现腹泻。同时,肾阳不足、中气下陷、水谷不化等因素的影响,致使患者出现滑脱,导致病情进一步加重。

综合上述观点,可以得出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皆和影响脾胃气机升降的因素相关,追求根源,就是中气升降失常、气机太过、不及。

3.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中医治疗方式

3.1 腹泻、恶心、呕吐采用内服中药方式

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内治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口服、经肠内营养管滴注等。而针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的状况,可采用内服中药的方式来进行治疗。常用中药包括:代赭石、旋覆花、莱菔子、大腹皮、薏苡仁、茯苓、白木、党参等。

腹泻,通常分为热泻、寒泻。但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的腹泻,主要的表现胃胃肠传导功能太过,其病机为脾虚不固。由于在术后患者的免疫能力降低,胃肠功能不足,为此,治疗首先要以补脾固涩为主。

3.2 肠麻痹、胃瘫采用内服汤药或者外治的方式

术后,患者需要禁食禁水,或者由于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导致其无法正常的服药。为此,针对这些无法进行内服汤药的患者,可采用外治的方式进行治疗,如灌肠、涂抹、外敷等,促使药物通过关节、阴道、肠道、鼻腔、穴位等人体的黏膜、皮肤进入到患者体内,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3.3 胃肠功能紊乱四症采用针灸法

在中医治疗中,针灸疗法主要有艾灸、穴位注射、温针灸、耳穴治疗以及常规的针刺治疗。针灸法,主要是通过利用灸火的热力,来对人体进行温热性的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人体中,实施灸法,可起到消症散结、扶阳固脱、温经散寒等作用。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配合针刺艾灸,能够调整患者全身气机,促使气机正常升降,最终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4.结语

在中医范畴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主要是由于肿瘤导致患者正气不足,再加之,手术创伤其胃肠结构,导致脾胃功能受限,局部盘踞实邪,可将治疗目标定为恢复中土升降出入枢纽的功能。术后腹泻,属于清阳下陷、太阴不升;术后呕吐,属于浊阴上犯、阳明不降;术后胃瘫和肠麻痹,属于病邪留聚、纳运无力、升降不足。可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的方式,补其“不及”,泻其“太过”,通过针灸、膏剂外敷、灌肠等方式的配合,为患者提供高安全性、高疗效、起效快、易接受的治疗方式,最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邱书瑾, 张晓炜. 四磨汤口服液联合枳术宽中胶囊治疗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观察[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 24(7):5.

[2] 张涵, 吴山, 袁晓,等. 葛琳仪教授治疗消化系统肿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特色经验[J].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44(3):3.

[3] 韩毅毅, 李杰. 李杰基于”魄门亦为五脏使”理论防治恶性肿瘤排便功能异常经验[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 25(11):4.

[4] 程康耀, 杨姮, 吕伟波,等.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及中西医护理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19, 34(1):4.

作者简介:孙少帅(1992.03——),男,汉族,湖北襄阳人,住院中医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消化内科。

猜你喜欢
中医治疗
弱视的中西医治疗概况
“攻”“补”“通”法在治疗系统性硬化症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治疗妇科慢性宫颈炎阴道炎临床疗效研究
浅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优势与不足
通乳颗粒结合乳房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观察
尘肺合并肺心病心衰的中医治疗现状
探讨精神分裂症采用中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探讨中医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疗效
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观察
霍奇金淋巴瘤的中医治疗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