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戏激趣 浓郁数学味

2022-03-29 20:38刘正存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袋装包装纸新知

刘正存

小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游戏,它是学生最好的、最自然的一种学习方式。结合游戏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可使学生摆脱枯燥的数学概念,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数学学习形象化和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天性爱玩,对具体形象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比较感兴趣。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创设游戏情境,并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用心体验数学的乐趣,同时还能体会到数学的奥妙。

如,在教学“统计”的知识时,教师在创设了“帮助动物找朋友”的游戏情境,可利用多媒体出示动物园的挂图,然后提出问题:图中包含了哪些动物?哪些动物可以飞?哪些动物生活在水里?哪些动物是食草类?哪些动物是食肉类?哪几种动物是一类?然后,指名上台对同一类的动物进行连线,并指出这类动物是属于哪一类。当学生完成操作之后,再要求学生制作一份简易的表格,并注明(食草类动物、食肉类动物等),然后在文字后方的空格内写入动物的名字。当学生完成操作之后,再将统计的概念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统计,日常生活中需要统计知识。也让学生逐渐地掌握统计知识与相关的概念。

二、利用数学游戏,引领学生自主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游戏中,学生的情绪始终很高涨。如果教师能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寓教于游戏之中,学生就能在欢乐的气氛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去获取新知。教学时,教师有意地创设一些数学游戏,引领学生在游戏中动手摆一摆、想一想、猜一猜、议一议,去探究新知。

如,在教学“认识几何图形”时,教师不要急于出示物体的名称,而是引导学生随心所欲地在课桌上摆弄准备的学具,看一看、摸一摸,看能发现什么。学生马上争先恐后地拼、摆、说,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相互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点有了初步了解。这时,师追问:“如果把这些不同形状合在一起,会拼成什么呢?”可以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到复杂的实物,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探究新知、学会新知。

三、借助数学游戏,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小学生尤其喜欢游戏。教学中,教师把游戏拉入课堂教学之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識与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把静态的课堂教学变成动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获取知识,促使数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起来。这样,有助于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在拓展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了包装游戏。师:同学们,若大家是纸巾厂的老板,你的新产品如意面巾纸准备销往市场,现在进入最后一道工序——包装,分别有2袋装、3袋装、4袋装,请你测算一下需要多少包装纸?要知道需要多少包装纸,从数学的角度实际上就是求它的什么?(表面积)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尝试设计包装方案(用手上学具辅助思考)。由于生活问题,学生的积极性较高,用心地设计各种可行的方案。

出示学生的设计方案。

师:你为什么这样设计?

生1:我把最大的面重叠在一起,所得到新的长方体表面积最小,包装纸最节约。

师:你们还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2:2袋装与3袋装和他一样,但4袋装有更节省的包装方法。(如图4)

师:噢,大家觉得呢?

这时,提供给学生思考与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再次用数学的眼光审视这个结论,给学生一个新的视角,产生新的想法,是对旧观念的突破点,也是探究的生长点。学生经过一番的“想——摆——算”,得出更节约的包装方法。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可是,老师在超市看到这样的包装。(如图5)

生1:这样包装不好,最大面没有重叠。

生2:这样包装浪费包装纸。

生3:这个老板很傻,肯定数学没学好。

……

师:看来,还是我们这些“小老板”精明,节约成本有一手。可老师在超市看到的都这样,一个老板傻,个个老板都傻吗?这里面有没有什么玄机?

生4:噢,我明白了,这样包装看起来面积大,虽然浪费了包装纸,但给顾客很合算的感觉,好招揽客人。

生5:露出面积大,做广告方便。

……

师:生活中的实际包装不仅要考虑成本,还要兼顾美观、招揽顾客等因素。

这节课,教师通过游戏探究最节约成本的包装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拼、摆、比、算获得一定的数学经验后,呈现了生活中包装好的10包面巾纸,再次引起学生认知冲突,认为这样的包装并不是最节约的方式,进而引发学生深入地思考,在思考中顿悟,在顿悟中明白,从而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趣味。

四、利用数学游戏,促进学生强化新知

游戏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分享快乐的过程,设计以游戏形式的巩固练习,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新知、解决问题,并让数学课堂成为学生自由表达、放飞个性的乐园,寓教于乐,寓教于趣。

如,在教学“动物餐厅”一课时,在学生掌握了100以内数的比较方法后,教师可设计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将厚卡片盖在数字卡片上,如:□□○□、6□○7□、5□○5□、□7○□3。□表示被覆盖的数字,师问:“谁能猜一猜○要填什么符号?为什么?”让学生先猜一猜,再说出理由,然后进行核对与订正。前两种题型学生能够直接猜出结果,而后两题答案是不确定的,数的大小取决于个位或十位的未知数。这样的巩固练习采取游戏形式,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同时有机地渗透了数学的思想与方法。

总之,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让枯燥的数字化为一个个小精灵,要借助数学游戏,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袋装包装纸新知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站立的迷你小怪物
袋装柳州螺蛳粉产销突破百亿元
裁剪一张合适的礼物包装纸
袋装奶加热后含铝,喝后易中毒?
数学小论文
袋装泡菜在韩国走俏
风车转转转
大嘴小怪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