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

2022-03-29 22:50穆建兴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2年2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新课程材料

穆建兴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学习水平和认知能力都处于发展初期,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中都要给予其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才能够让学生端正学习心态,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就要敢于打破常规,突破思维定式带来的影响,走出自己的“教学舒适圈”,要敢于创新,并且为了改变真正付出行动,不要让教学改革成为一种形式主义。教师要用思想的转变指引自己行为的创新,通过学习去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提高思想觉悟,将全新的教学模式真正贯彻落实于教学实践中,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指导有重要的帮助。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只有做到这些,才能够为打造更优秀的教学课堂提供更多的帮助。

一、发放课前阅读材料,指导学生有效预习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课前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往往这个环节会被老师和学生所忽略,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一定要提高对于这一环节的重视程度,并且指导学生有效预习。教师要改变以往课前预习的模式,不要让学生去预习教材上的内容,因为教材上的内容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还没有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小学生来说,很难发挥课前预习的价值。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课前阅读材料,材料要遵循简单和趣味的原则,在材料中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材料产生探究新知的热情,并且通过各种预习方式来找到问题的答案。

如,在教学“认识时间”这一知识点之前,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准备课前阅读材料,材料中可以将古代和现代记录时间的方式进行介绍,并且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教师可以将古代日晷、漏壶等记录时间的方式和古人记录时间的故事作为课前阅读材料呈现,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关注,之后再介绍一些现代记录时间的方式,将钟表、电子表等表示时间的不同形式介绍给学生,深化学生对于时间的理解。同时可以给学生提出课前预习的思考任务,让学生去总结时间的特征和几种常见形式。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推动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丰富教学手段,构建高效课堂

做好课前预习工作之后,教师最为关注和重视的环节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在传授新知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单一化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素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行四边形物体,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特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沟通交流中进行总结,学生在主动学习下更能够产生深刻的记忆和理解,学习效果也有所提高。又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展开游戏。教師提前准备好题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接力计算,在规定时间内计算的正确题目最多的一组可以获得奖励。通过这种游戏与小组合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同时在游戏的氛围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锻炼学生的计算水平。

三、做好课后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堂,离不开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做好课后评价也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在课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分层评价、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于所有的学生不要采取统一的评价标准,而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学生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去观察他们是否有进步,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赞扬。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要操之过急,要肯定学生的每一次努力,逐渐树立他们的学习自信,让他们能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促进良性教学氛围的循环,营造班级的积极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要丰富课后评价的形式,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有机整合,给学生提供更加真实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知。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习新鲜的教学理念和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从改变观念做起,用思想指引行动,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数学课堂的氛围能够吸引学生,集中学生注意力,从而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新课程材料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可爱的小瓢虫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材料
做好课前预习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