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在日间手术麻醉中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

2022-03-30 08:43顾学鹏张乃夫孙佳月丁利刚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丙泊酚芬太尼麻醉

顾学鹏,周 娜,张乃夫,孙佳月,高 丹,丁利刚*

(1.河北省秦皇岛军工医院麻醉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2.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 秦皇岛 066000)

1 资 料 与 方 法

1.2方法 两组患者进入检查室或手术室后建立静脉通路,密切监测患者心率(heart rate,HR)、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pO2)、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BP),面罩吸氧,控制氧流量为2~4 L/min。对照组静脉予以1.5 mg/kg丙泊酚(河北一品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542)及7.5 μg/kg阿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03054)联合麻醉。研究组静脉予以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200006)7 mg及7.5 μg/kg阿芬太尼联合麻醉,直至患者睫毛反射和意识完全消失,状态指数保持在20~50时,实施手术。若术中发生体动或痛苦表情时分别加注丙泊酚0.4 mg/kg和苯磺酸瑞马唑仑0.04 mg/kg,直至满足手术需要。胃肠镜监测中动脉率低于50次/min予以阿托品0.5 mg静脉注射;若收缩压降低幅度>基线值30%或≤80 mmHg(1 mmHg=0.133 kPa)则予以血管活性药物;若血氧饱和度降低至90%及以下时立即予以面罩加压吸氧或托下颌给氧。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术前(T0)、手术开始时(T1)、术中(T2)及手术结束时(T3)患者HR、SpO2、MBP。采用警觉/镇静评分(alertness/sedation score,OAA/S)评估两组患者镇静状态:完全清醒,对呼名应答反应正常记为1级;对正常呼名应答反应略有迟钝记为2级;对正常呼名缺少应答,但反复大声呼名有反应记3级;对反复大声呼名缺乏反应,但对轻拍身体有反应记4级;对拍打身体缺少反应,但对伤害性刺激有反应记5级。记录两组患者体动例数、苏醒时间、恢复室停留时间。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嗜睡、低血压和呼吸抑制。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时相关指标比较 随着时间推移,对照组患者HR、MAP、SpO2及OAA/S评分T1时开始逐渐降低,研究组患者则降低不明显,2组间HR、MAP、SpO2及OAA/S评分在不同时点间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 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点时相关指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relevant indexes between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2.2两组患者体动比例、苏醒时间与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中体动比例较之显著减少(P<0.05),而苏醒时间与恢复室停留时间则显著缩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体动比例、苏醒时间与恢复室停留时间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body movement ratio, recovery time and residence time in recovery room between two groups (n=50)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嗜睡、低血压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 rates between two groups (n=50,例数)

3 讨 论

日间手术是一种24 h或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入院、手术和出院的手术模式[5]。随着医疗水平及快速康复理念的快速发展,日间手术被广泛用于医疗机构。日间手术能有效减少住院时间,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床位周转率,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但这也为围术期麻醉药物选取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如何选取合适麻醉药物或麻醉方案,确保患者较短时间内清醒且无后遗症一直是外科医师和麻醉师关注的焦点。全身静脉麻醉是国内常见麻醉方式,主要药物包括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阿片类药物、咪达唑仑等。丙泊酚属于短效麻醉药物,被广泛用于全身静脉麻醉诱导及维持,但单纯使用丙泊酚需增加麻醉药物剂量,进而增加胃肠不适、循环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6]。阿芬太尼属于强效且速效麻醉性镇痛药物,与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枸橼酸芬太尼相比,阿芬太尼可减低肺部牵张感受器的刺激,降低呛咳发生率。此外与芬太尼比较,阿芬太尼起效快,给药后1~2 min可获得满意麻醉效果,适宜短期及单次给药使用,其可作为门诊短小手术麻醉药物的最佳选择[7]。彭霄艳等[8]研究报道,丙泊酚联合阿芬太尼在绝经妇女取环手术中未有循环抑制及呼吸暂停,用药安全性较高,且术后复苏时间更短,两种麻醉药物联用更适合门诊短小手术。

综上所述,与丙泊酚相比,日间手术患者予以瑞马唑仑复合阿芬太尼麻醉,更有助于维持生命体征稳定,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然而本研究纳入样本量偏少,且单中心研究,可能对研究结果带来偏倚,因此后续仍需采用大样本、多中心研究验证其麻醉有效性及安全性。

猜你喜欢
丙泊酚芬太尼麻醉
丙泊酚减低EZH2对miR-34a抑制效应与肠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变化的研究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麻醉的临床效果研究
芬太尼,滥用才是毒品
类鸦片止痛药在英国泛滥成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