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个理念”彰显光明冬奥报道文化特质和人文精神

2022-03-31 15:02刘瑞一张青耿海军
传媒 2022年6期
关键词:光明日报冬奥冰雪

刘瑞一 张青 耿海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光明日报创刊70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希望光明日报“坚守思想文化大报的定位,坚持守正创新,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上不断作出努力”。在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中,光明日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宣传阐释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活动作为重中之重,围绕“强化思想内涵,注重文化传承,关心学人吁求,引领社会风尚,秉持客观理性”五个理念,以文化的视角、文艺的内涵、文学的表达充分展现中国智慧、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通过重点报道凸显思想高度,通过开门办报拓展理论深度,通过文化特色彰显人文温度,在媒体大合唱中找准“光明”声部,共同奏响主流媒体冬奥宣传报道最强音,向受众呈现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冰雪盛典。

强化思想内涵,展现大国领袖的自信豪迈和绝伦风采

光明日报将北京冬奥会宣传报道的重中之重,落在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冬奥申办筹办的报道上,落在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活动、重要讲话的学习宣传上。既发挥“文化”优势,讲述习近平总书记谋划推动冬奥申办筹办的感人故事、为民情怀,以文化人、以情动人;又发挥“思想”优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活动和讲话,推出特稿、专刊,用小角度讲大道理,用妙故事化硬题目,用好文笔活泛题材,力求达到展示思想伟力、展现领袖形象的宣传效果。

浓墨重彩,打造一系列主题重大、生动鲜活的特稿和报道,确保冬奥报道有序升温、高潮迭起。冬奥会开幕前夕,光明日报在一版开辟《冬奥特稿》专栏,连续刊发《“世界期待中国,中国做好了准备”——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纪实》、《为了梦想,刻画中国“冰雪图鉴”——中国体育人的冬奥故事与体育强国梦》等6篇特稿,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确定角度、提取关键词,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用大量生动鲜活的事实、贯通古今中外的思考深入解读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其中5篇被中央网信办全网转发。

科学布局,专版聚焦办奥理念和办赛要求,深刻阐释冬奥背后的英明擘画、理论支撑和理念指引。2月4日起,光明日报陆续推出《北京冬奥会特刊·冬奥中国》专版,充分阐释总书记“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共7個整版。每块专版专题聚焦总书记办奥理念和办赛要求中的一个关键词,通过专家学者圆桌对话、冬奥参与者讲述亲历,展现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背后的英明擘画、理论支撑和理念指引,理论与实践结合、思想性与可读性并重。此类系列化专刊、深度化解读、主题式集中报道、集束式迅捷反应,被网友称为“这是光明日报作为思想文化大报深度阐释总书记冬奥指示精神的优雅美丽的后花园”。

注重文化传承,多形式讲好中国故事、诠释奥运精神

光明日报以文化的视角、文艺的内涵、文学的表达阐释北京冬奥会蕴含的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与世界文化、奥运精神和声共鸣;同时突出人文关怀,在宏观的叙事中看到微观的“人”,讲好北京冬奥赛场内外、台前幕后的温情故事。

构建文化的视角,全景展现、解读开闭幕式盛况。光明日报推出通版《北京冬奥会特刊·开幕盛典》,刊发《四海聚 一家亲》等重磅稿件,全景呈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盛况,微信公号、视频号在开幕式当晚发布多篇图文音视频报道,如《这满屏中国红,超燃!》、《开幕!》、《真没想到“主火炬”这样点燃!》等,引发网友纷纷点赞,盛赞开幕式为“中国式浪漫”。

冬奥会闭幕后,光明日报连续3天刊发系列评论《这冰,这雪,这番精彩……——写于北京冬奥会闭幕时之一》、《用心,用爱,跨越山海……——写于北京冬奥会闭幕时之二》、《更绿,更美,更富生机……——写于北京冬奥会闭幕时之三》,分别从更精彩、更团结、更绿色三个层面解读北京冬奥会的深刻内涵,挖掘北京冬奥会的历史与现实意义。系列评论被全网转发,并被多家商业网站置顶。

开掘文艺的内涵,用诗歌、散文、书法等形式讴歌冬奥盛典。光明日报发挥开门办报传统,充分调动和组织文艺界力量以诗歌、散文、绘画、书法等多种形式的文艺佳作,诠释赛场内外的冰雪情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底蕴,表达对北京冬奥的美好祝愿。例如,独家邀请著名诗人、作家黄亚洲每天撰写一首诗歌刊发在《北京冬奥会特刊·诗画冬奥》,捕捉当日赛事亮点,记录冬奥精彩瞬间,让冬奥盛会乘着诗歌的翅膀飞进千家万户、深入亿万人心。光明日报新媒体及时将这些文字作品转化成新媒体产品,在喜马拉雅有声平台上开设《诗意冬奥》栏目,每日更新最新的诗歌音频,以昂扬欢快的朗诵带给读者听觉享受。

运用文学的表达,讲述历史纵深、现实观照的冰雪故事。光明日报坚持用文学的语言、诗意的表达体现冰雪故事背后的“根”与“魂”。《光明悦读》版整版介绍《崇礼博物散记》一书,把冬奥会雪上项目主赛场——崇礼与冬奥、与博物、与哲学勾连在一起,内容新奇、有趣,版式精细典雅。《光明文化周末》版配合冬奥会,刊发文章《一阕冰雪诗 千秋家国心》,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中文人笔下关于冰雪的诗词,揭示诗词中的忧民之情、审美情趣,展现澡雪精神的人格追求、踏雪寻梅的生活态度,阐释“冰雪为伴守关山”的家国情怀和“铁马冰河入梦来”的爱国精神,凸显中国数千年来冰雪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

关心学人吁求,与国内外知识分子共享冰雪盛典gzslib202204011513

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光明日报在北京冬奥报道中直击知识分子的关注点,将知识分子请上版面、纳入镜头,以独特的光明视角、温暖的光明情怀、精彩的光明讲述“团结、联系、引导、服务知识界”。

专栏梳理、普及冬奥知识,直击知识分子最感兴趣的报道话题。2月4日起,光明日报连续一周,每日推出4?8版的《北京冬奥会特刊》,各期特刊既分工明确,又彼此联动。以《北京冬奥会特刊·赛事钩沉》版为例,该版在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指导下,突出学术性,结合冬奥历史,对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等项目规则和比赛看点进行科普,以精彩的图文报道为观众奉献一场速度与美相互比拼的视觉盛宴。

新媒体发挥互动性强的优势,将冬奥科普与趣味性活动巧妙融合,取得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例如,光明日报客户端与360团队共同打造“冬奥冰雪总动员”线上有奖问答活动,将精选的科普性问答题与充满趣味性的H5互动相结合,寓教于乐,得到了许多用户的认可。

将国内外专家学者请上版面、纳入镜头,倾听知识分子最真实的报道心声。《北京冬奥会特刊·名家看冬奥》版专访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道新、作家迟子建、词作家王晓岭、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冬奥专项工程总设计师王缜等文化科技领域的名家大家,以及前女子速滑名将、中国首枚冬奥会奖牌获得者叶乔波,原短道速滑运动员李佳军等优秀运动员代表,深情讲述他们对北京冬奥会的看法与期待。

光明日报还巧用外力,联系组织国际上的知名专家、政要及时发声。比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 疫情将如何改变世界》专刊刊发重磅报道《奥林匹克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致的》,由光明日报记者对话社会党国际主席、希腊前总理、奥林匹克和平委员会副主席乔治·帕潘德里欧,探讨奥林匹克的和平精神对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意义,共同诠释北京冬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的精神内涵。

思想理论融合一线故事,呈现既注重思想高度,又关注百姓视角的报道风格。光明日报精准把握知识分子的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在《理论》、《教育周刊》、《国际教科文周刊》等版面,邀请来自文化、教育、科技、经济等领域的权威专家撰写了一系列理论文章、文艺作品,以深刻的思想洞见,引发知识分子关注。同时,又以小切口讲述北京冬奥的一线故事。在《北京冬奥会特刊·五环星空》版推出《眺望北京》和《五环同心》栏目,前者由光明日报驻外记者围绕冬奥会各项重大活动和赛事进程,采访报道外国政界、体育界、媒体等各界人士对北京冬奥会的关注、期待与信心;后者则由在华外国人、留学生群体等国际友人讲述近些年来他们眼中的中国之变,传递了多元化的国际好声音。

创新报道形式、组织延伸宣传,响应“一起向未来”的激情号召

光明日报提前谋划、分步实施,巧用专栏、话题等各种报道形式,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营造北京冬奥的火热氛围。

放大冬奥会联动效应,推动“三亿人上冰雪”。光明日报提前进入“冬奥时间”,于北京申办冬奥成功的第二天即隆重推出《申冬奥成功特刊》,实现冬奥报道的“起步跑”;此后几年,持续关注冬奥会筹备进展,将报道冬奥纳入常态化工作轨道,推动冬奥报道的“途中跑”;2021年1月,在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之际,于一版开辟《北京冬奥 我们来了》专栏,全年关注盛会,官方微博主话题#北京冬奥我们来了#一度登上微博置顶热搜,完成冬奥报道的“加速跑”;今年1月,精心策划制订了《北京冬奥会报道方案》,按节点、分步骤抓深、抓细、抓实,确保报道守正出新、高潮不断,让冬奥报道进入“冲刺跑”。

不仅如此,光明日报还整合资源,积极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例如,光明网联合酷狗音乐发起“冬奥K歌战 解锁你的冰雪项目”网络活动。自1月26日上线以来,页面曝光量超1亿,收到网友K歌作品6329件,730万人次参与投票互动,单件作品最高互动达42万;联合宋庆龄基金会发起“一起迎冬奥 携手向未来”2022国际青少年美术作品征集展示活动,引导青少年儿童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手中画笔表达对北京冬奥会的祝福和畅想,共征集到中国、法国、波兰、奥地利、瑞典、捷克、斯洛文尼亚等国家青少年儿童投稿的绘画、书法、摄影作品1.3万余幅,总浏览量超260万人次。

拓展宣传报道外延,组织各版“共赴冰雪之约”。光明日报在冬奥会相关稿件、版面之外,还統筹版面联动、话题联动,做好配合性报道。例如,“双减”是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也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面对“双减”政策实施效果这个硬题目,如何实现柔性表达是关键。光明日报巧妙地将“冬奥”和“双减”这两个热点融合在一起,推出《新春走基层·今年寒假孩子们这样过》专栏,讲述中小学生与冬奥、冰雪的故事,妙趣横生、动感十足,不仅记录下这个不同以往的寒假,也展现了“双减”政策带来的新风貌。

优化版面设计、活用广告语言,凸显“温暖冬奥”。光明日报在奥运相关版面的设计中,灵活嵌入长城、冰丝带、奥运火炬等文化元素,在美化版面、提高视觉冲击力的同时,也彰显光明日报的文化韵味。广告版突出文化特色,突出公益性,推出《奥运品质 我耀此刻》、《一起向未来》等高质量广告,与奥运报道关系密切。其中,2月10日,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联手推出公益广告《冰墩墩》。拿到当期报纸,即可获得“2D版冰墩墩”,此举深受读者欢迎。光明网开设《冬奥有我——冰雪志愿者日记》新媒体专栏,春节期间,特别邀约各高校港澳台志愿者以Vlog形式讲述志愿工作和生活,并为远方的家人送上祝福。其中,《冬奥志愿者:台湾女孩的新春祝福》、《冬奥会开幕式舞蹈演员的“雪花”梦》分别被中宣部港澳台新闻局和澳门中联办在媒体群中推荐,《来自宝岛学妹志愿者的新春祝福》被广泛转载推送。gzslib202204011513

秉持客观理性,权威回应国内外社会重大关切

针对涉北京冬奥会的对外宣传和舆论斗争,光明日报坚持汇聚思想伟力,构建国际学术矩阵,通过跨国深度研讨,有力回击抹黑言论;坚持以文化构建叙事,用有温度、有情怀、有感染力的叙事展现文化的深层次力量;坚持凝聚观点力量,以逻辑严谨、明辨是非、切中要害的言论,力争在舆论斗争中起到开路、举旗、定调的作用。

以逻辑严谨、明辨是非、切中要害的言论,下好正本清源、激浊扬清的“舆论先手棋”。光明日报立足评论优势,以言论文章、视评、漫评等形式在网络空间正面发声,持续做好北京冬奥会网上宣传引导。光明网推出《光明网评论员:与搅天冰雪,来一场激情对话!》等十余篇原创评论,生动阐释奥运精神,被多家媒体转载;推出网评专栏《冰雪中国年》,约请网评员重点围绕春节传统文化、春节遇上冬奥会、返乡过年等热点话题,推出一批接地气的原创网评稿件和生动有趣的漫画作品,获得网友广泛好评。光明日报抖音推出视频《加拿大宣布外交抵制北京冬奥会,中国使馆:完全是政治自嗨!外交部:没邀请,来不来不影响!》、《外媒声称“首钢滑雪大跳台是核电站”?天方夜谭、荒谬之极!》,有力回击一些国家对北京冬奥的诋毁,表明中方立场,获得千万级的传播和点赞。

以学理深厚、视野开阔的理论文章,打好占据意识形态工作制高点的“宣传主动仗”。光明日报注重从理论视角阐释北京冬奥会的时代价值。例如,在《理论》版约请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郭跃文、张造群执笔撰写《发展竞技体育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文章指出,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謀划,大力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不断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在《教育周刊》版邀请东北林业大学教授汪金英撰文《冬奥这堂思政大课 这样讲更有效》,将北京冬奥宣传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提出思政课教师要把握好冬奥会契机,运用好冬奥会素材,把思政课讲得有温度、有力度、有效度,更好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同时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中国的新姿态,展现百年大党的新风貌。

以科学务实的角度、专业理性的报道,打出粉碎美西方“灰黑滤镜”的“引导组合拳”。光明日报抱持科学态度,突出科技冬奥,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例如,刊发《体验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航天科技——“火箭实力”铸就冬奥传奇》,报道了我国用“火箭实力”书写人类冬奥历史的传奇故事,展示了国家科技水平和组织、实施、管理能力。光明网策划推出《世界看冬奥》系列报道,集中展现外国媒体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对北京闭环防疫政策、精彩赛事等的高度评价。其中,《外媒眼中的冬奥:闭环防疫,满意》累计播放量超111万人次,并获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个人社交媒体转发。

作者耿海军系光明日报社新闻研究部主任

猜你喜欢
光明日报冬奥冰雪
冬奥进行时
我们的冬奥
喜迎冬奥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It’s Snow Time!
深情寄语殷殷祝福
《光明日报》和@光明日报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对比分析
冰雪幽默来袭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
不能没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