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价值、基本构成与推进方略

2022-03-31 00:24段光鹏王向明
改革 2022年3期
关键词:现代化体系经济

段光鹏 王向明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概念,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在2035 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指向性更明确的发展新目标,它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根本目的,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手段,要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供给结构和提高供给质量,促使经济整体运行效率提升,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激发全社会的内生性经济增长动力,以扎实管用的政策举措和行动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整体不强等问题,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笃定前行,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进入新发展阶段,研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价值、基本构成与推进方略,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发展,更好地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如期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价值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体系,是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构建的支撑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针对中国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国际竞争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现状而提出的战略性举措,符合中国当前最大的客观实际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在新的历史方位中跨越发展关口的迫切要求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从国际发展环境来看,“逆全球化”思潮正在发酵,新冠肺炎疫情更是使得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凸显和系统性风险上升,在短期将形成国际市场环境的某些波动甚至震荡。同时,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加速演化,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严峻挑战。从国内发展环境来看,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高速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1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2020 年增长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总量达114.4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 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经济的比重预计超18%。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结构进入深度调整期,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传统制造业的困顿与新型产业的崛起同时并存。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加快结构调整、加速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经济增长转向更多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相应地,在保持可争取的增长速度的同时,发展的难度主要在于如何将调结构、破难题转变为新的发展机遇,由此要求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抓手,引导中国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跨越发展关口。

(二)有效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客观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在较短时间内由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迈向总体小康,而且在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较之于以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涵盖的范围更广、种类更多、层次更高,不仅要求更好地满足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需要,而且要求更加注重满足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这表明人民的需求已经从“生存型”向“发展型”需求转化。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样的美好生活诉求,有必要对中国今后的发展进行全新的历史定位,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全面提升发展效益。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落后的社会生产得到明显改变。然而,供给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在供给侧层面,最为明显的变化是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自然资源成本、生态环境成本和技术进步成本等近年来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为了让国民经济能够长时间保持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对经济体制机制进行市场化变革,重点依靠科技的创新驱动和资源的高效配置来提升经济增长动能,实现发展动力的平稳转换。解决供给体系质量总体不高、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应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支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

如今的国际经济竞争已由传统的发挥比较优势的进出口竞争,转化为利用核心技术和先进管理扩大对外投资以提升资源整合能力的竞争。资源整合能力的提升要求改变长期以来追求高速增长的赶超型经济模式,实现从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型。为此,需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基本保障,不断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应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战略目标,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消除影响宏观经济循环的各种障碍,推动供给体系与需求结构的高水平均衡发展。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要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对外开放,利用中国庞大的内需市场吸引全球先进生产要素,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从而在深化改革中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中国经济发展的潜能,实现多方位平衡和更充分的高质量发展。

(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描绘国家未来发展蓝图,明确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向全党全国人民宣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在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彼此联系的程度日益加深,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内生动力不足的国际环境之中,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没有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是根本不可能的。同时,中国经济面临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叠加、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交织、外部冲击和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多重影响,要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保持在世界上应有的地位,同样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和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构筑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经济支撑。在评价中国的经济体系建设是否达到标准时,不应该只看是否与世界上先进的经济体系一致或相似,更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换言之,既要看到经济体系具有自然属性、技术属性,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借鉴和吸收世界上先进经济体系的长处,又要牢记经济体系具有社会主义属性,在建设过程中要牢牢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成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要标志或者战略安排之一,是高质量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必然选择。可以说,现代化经济体系建成了,就能为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进而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

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变得严峻和复杂,要在疲软中开始孕育新的生机,促进经济发展的势能转化为动能,就要紧密结合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准确理解和把握现代化经济体系,明确其中包括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分配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开放体系、经济体制等基本构成,不断推进各体系的创新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从而整体协同迈向现代化,以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基本运行特征的统一整体。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考虑,可以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构成概括为建设现代化的主要支撑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两个方面。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关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中国的现代化需要产业、区域和生态三大领域来支撑。包括产业体系、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在内的建设现代化的主要支撑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有效运转的有力保证。建设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体系实际上是实现现代化的制度建设,包括市场体系、分配体系、开放体系和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的主要支撑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既要重视建设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体系的完善,又要重视建设现代化的主要支撑体系的构建,要把两者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之中。

(一)建设现代化的主要支撑体系

1.产业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为了制定和运用产业政策调节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而产生的,具有动态、多维、开放、网状的特征,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和核心部件,符合发展中大国经济结构非均衡的现实国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就丰富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深刻内涵。从发展现状来看,中国产业体系建设在扎实推进、日趋巩固的同时,面临着实体经济动力弱化、技术创新支撑薄弱、关键要素短板突出、协同发展机制僵化、人才培育亟需强化等一系列问题和挑战。积极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强基固本。

一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先进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是掌握行业发展话语权和筑牢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关键,是实现经济腾飞的最佳切入点和世界各国角逐的焦点所在。针对中国制造业总体处于全球产业链前端、价值链低端的现状,要抓住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产业分工格局重塑的机遇,全面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制造企业,大幅度提升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及其附加值,促进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数据信息等高端要素向制造业领域汇聚,推动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迈上新台阶。二是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增值的服务业,在拉动经济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中国服务业占GDP 比重已超过第二产业占比,2021 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53.3%,但是服务业总体发展质量偏低,要适应现代城市和现代产业的发展要求,依托科技创新为现代服务业发展赋能,不断创新服务产品、提升服务品质,达到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网络化、体验化和智能化的新型服务模式,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激活更大的消费市场。三是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作为工业化、城镇化的支撑和保障,战略地位尤为突出。在新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迫切需要夯实稳住农业基本盘。要以提高农业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为主体,积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依托大机械化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完善以保障粮食安全为核心的农产品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完善重要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充分保障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

2.区域发展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结构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之一。中国目前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已经出现城乡之间和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距相对缩小的良好势头。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统筹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成效。同时,存在着区域政策与城乡发展政策的不连贯、功能不明确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只有紧密结合各地区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产业结构存在的差异状况,推进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与良性互动,促使区域协调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才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空间支撑。

一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来统筹协调区域之间的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和经济发展战略,努力打通国内资源配置的障碍,支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区域合作,促进区域之间要素的合理流动,降低商品、资金、人员、信息在区域之间的流动成本。二是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针对乡村发展中的短板和问题,要加快梳理和破解城乡融合发展堵点,通过打通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堵点、城乡人口流动堵点、基本公共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堵点,为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并进一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渐消除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别,促进城乡金融资源均衡配置,不断提高农民从事现代化生产及创新创业的能力。三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镇的联动性发展。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是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引擎,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搭建空间载体,为农业农村注入现代元素。要多措并举、扎实构建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尤其要培育发展中小城镇,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

3.绿色发展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态环境基础

绿色发展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态环境基础,是老百姓能够切身感受到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国的节能减排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提升,生态安全屏障逐步加固,绿色发展动能不断增强。2021 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 年下降2.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3.8%;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浓度为30 微克/立方米,比2020 年下降9.1%。同时,违法排污、违规倾倒、毁坏林地、侵占湿地等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要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奠定牢固的生态基础。

一是在全社会范围内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各级政府要对下辖政府部门进行绿色发展政绩观教育,相关部门与重点生产企业负责人要经常进行绿色生产理念培训。同时,要倡导居民树立绿色生活理念,使用绿色产品,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培养环保责任意识与监督意识,推动全社会逐步形成绿色消费风尚和绿色生活方式。二是促进绿色科技水平的提高与广泛应用。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引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充分发展和运用绿色科学技术,培育更多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产业。要支持生态文明领域工程技术类研究基地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发挥绿色技术创新市场化示范效应。要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监测管理生态环境,建立多维环境监测网络,使发展绿色经济成为常态。三是推进绿色发展制度体系的完善与落实。在不断健全完善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严格执法的法治机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市场机制,改进完善行政干预机制,建立和完善鼓励公众监督的社会机制。同时,要建立和完善经济评价和干部业绩考核制度,健全与细化环境污染一票否决制与终身追责制。

(二)建设现代化的制度保障体系

1.市场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配置资源的主要机制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一项基础性改革,是推进效率变革的制度保障,是现代化经济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市场体系建设目前已取得重要进展,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要素市场建设协同推进和自由流动水平显著提升,资源性产品、垄断性行业等领域要素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加快确立。与此同时,还存在着要素市场发展相对滞后、市场准入机会不够平等、市场竞争秩序尚未健全等问题。只有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破解政策执行中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清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开放有序、竞争充分、秩序规范,才能渐次打通制约经济良性循环的难点、堵点,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强大支撑。

一是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消除歧视性、隐蔽性的市场准入限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遵循“非禁即入”的理念,确立了中国在市场准入领域统一公平的规则体系,大大降低了政府调整市场准入管理的随意性,是中国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一步。要依据市场发展情况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在审批体制、监管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和激励惩戒机制方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配套制度,把更多监管资源投向加强对市场主体投资经营行为的事中事后监管,做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工作,确保事中事后监管有法可依。 二是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 反垄断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保障。要着力预防、依法处罚与严厉打击各类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引导企业合法经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从而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三是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实现市场秩序规范。提升监管水平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保障。既要完善与市场竞争和反垄断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又要从综合协同监管、重点领域监管、自律机制、社会监督等具体措施着手,以高质量监管确保市场统一和公共安全。

2.分配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激励和平衡机制

高质量发展既要有高效率的生产体系,又要形成共享包容的分配体系。高质量的分配体系建设,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环节。中国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教育公平状况日益提升,就业市场整体向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2020 年,面对极其复杂严峻的形势,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 186 万人,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9 899 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 同时,高质量的分配体系建设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城乡、区域、行业乃至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较大,公共资源分配不均。为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行稳致远,必须在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的基础上构建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3.开放体系:现代化经济体系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机制

开放体系是深化体制改革的外部助力,是对外吸收和交换发展要素的保障。中国近年来的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就,“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创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经贸投资合作扎实开展,参与全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2021 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9.1 万亿元,比2020 年增长21.4%,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已超过6 万亿美元,连续5 年蝉联全球货物贸易第一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1 万亿元,比2020 年增长14.9%,首次突破1 万亿元;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203 亿美元,增长14.1%;中欧班列开行量超过1.5 万列,增长22.0%;综合保税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出口额分别比2020 年增长24.3%、26.4%、57.7%。与此同时,中国的开放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程度仍需提高,开放层次仍然处在较低水平,市场准入有待进一步放宽。因此,要加快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坚持以自主创新为主导的多方位开放制度,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重要的开放助力。

第一,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高水平双向开放。要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重点,营造和改善外商投资环境,深入推进外资领域“放管服”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以更好地开拓内需市场,同时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进一步布局国际市场,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积极稳妥走出去,实现从产品输出向产业输出的华丽转身。第二,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结合的高水平产业开放。要在继续深化制造业开放的同时,着力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着力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融资、生产、服务的价值链,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客观基础。第三,推进区域、双边开放和全球多边开放相结合的高水平多层次开放。要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和区域经贸安排,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尤其是要以开放创新为重点进行国际合作与竞争,整合国际创新资源,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新能力跨越式提升。

4.经济体制: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基础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作用下的均衡协调发展体系。近百年来的全球经济发展轨迹表明,尽管市场经济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效率性和发展机会意义上的公平性,但其优美愈来愈难以遮盖市场失灵的丑陋,原因在于现代经济具有高度复杂性,经济运行涉及的变量大幅增加。只有通过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组合和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具有效率的发展均衡化。中国近年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取得新进展,政府职能转变的成效显著,国有企业改革有序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宏观调控的方式和手段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政府、市场的边界不够清晰,现代产权制度有待健全,宏观调控政策的现实针对性有待进一步提升。因此,要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形成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良性互补、效应协同的现代化资源配置体系,搭建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框架。

找准政府和市场协调配合的结合点,是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和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两者缺一不可。政府要划定管理的边界,把管理的重心转到“管统筹调控”上去,要找准服务的边界,侧重于进行合理的简政放权,强化监督管理功能,优化服务功能,清除各种体制机制障碍,把力气用在营造良好环境和搞好服务上,从而更好地释放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动力。针对市场的功能弱点,要科学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以维护市场秩序、矫正市场失灵。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明确引导调控的边界,更加注重兼顾公平与效率,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发展态势,遵循调控有度原则,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科学合理地调节生产资源和消费资源的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推进方略

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牵涉领域广、影响范围大。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主要结构、驱动力量将随之迎来深刻转变,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倒逼现代化经济体系与经济基础相匹配。为此,要根据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深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发展实际、实实在在管用的推进方略,不断取得创造性突破和实质性进展。

(一)理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思路,明确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攻方向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下加强需求侧管理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协同,是目前最重要、最迫切的改革。传统比较优势日渐式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内消费升级换代,都迫切要求提升要素供给质量和配置效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供给结构,提高发展质量,最大限度地让供需错配问题得到缓解。

本模式以较好的经济性为目标,以发展经济性相对较好的煤电为主导方向,应加大煤电清洁化改造力度。2030年广东较已明确煤电机组再新增装机约20 GW,达到96.47 GW;新增核电装机5 GW,新增风电装机12.5 GW,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5.4 GW。若按等煤量控制,此方案电煤比重须达90%左右,实现难度较大。

第一,着力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实体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引导经济“脱虚向实”发展,更好地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促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要强化基础理论研究,不断取得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要积极实施金融创新发展举措,升级服务能力,增强金融创新活力,不断提升金融风险管控手段的安全性、稳定性。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出台集聚人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队伍,形成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的智力保证。

第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激发国有企业活力,要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着力培育优秀的企业家,突出抓好实业做强主业,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新发展活力,提高国有经济质量。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要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不断强化服务平台建设,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推动民营经济提档升级。同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从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社会责任、国际视野等方面着手锻造企业家队伍,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第三,产业水准进入中高端。通过聚集合力发展智能制造、精致制造和绿色制造,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精度效率。通过提高品质、增加品种和创建品牌,对标国际质量标准,在力促产业转型升级中重塑中国产品和服务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结构和地位。通过建设高水平世界制造中心、世界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营销中心实现微笑曲线“中部抬起、两端延伸”,为实现制造强国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二)努力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度,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靠科技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是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筋骨”,对于增强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抗风险能力作用巨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培育发展新动能的支撑作用,塑造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开启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征程。

第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增强原始创新能力。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大趋势,更加有效地集成创新资源,提高科技水平,增强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带动性和贡献率。要更加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大科技财政的投入力度,建立稳定支持和竞争性支持相协调的机制,以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及“卡脖子”技术为目标,整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建一批引领型、突破型的国家实验室,早日实现重大颠覆性创新产品和原创成果重大突破,保障国家拥有一批世界领先的核心科技。

第二,建设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国家先发优势。要强化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集聚高端要素,构筑创新高地,围绕智能绿色制造、海洋开发、空间利用等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打造国家先发优势。要建设一批创新型城市和区域创新中心,全面启动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支持种子企业发展,并积极推动创新资源开放共享。要全方位提升科技创新的国家合作水平,努力提高全球创新资源整合能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

第三,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培育锻造高端人才。要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出国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政策和服务,提供更加开放的国际高端人才引进和集聚制度与政策,重视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中锻炼和使用人才,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人才评价体系,完善好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调动各类人员的创新积极性和潜能,同时要切实做好技术技能培训、工匠精神培育等基础工作,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梯队。

(三)建立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优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空间布局

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要求在生产要素、产业结构、要素市场、生态环境等方面有所作为,而且对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只有重视和基于传统地理划分的宏观空间、城市群空间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二元空间,使资源在城乡和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趋于均衡,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进步,要做到聚焦发展、多方兼顾、立足实际、力求平衡。一方面要突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统筹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就西部地区而言,要创新政府、企业、社会等多元化主体帮扶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普惠性的扶持机制以促进其加快发展,同时要根据不同地区实际实行精准有效的差异化扶持政策,在基础层面依托特色优势资源来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就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而言,要主动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资源枯竭地区接续替代产业;就中部地区而言,要重点发挥该区域的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成为国家现代化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区域,借助国家创新区建设带动更多周边区域发展;就东部地区而言,则要借助各种政策优势和地理位置优势,继续保持改革开放先行、创新引领发展的轨道。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城乡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既要消除地区分割,化解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矛盾,又要破解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改变农村贫困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重点在于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也就是说,城乡协调发展的落脚点还是“三农”问题。乡村振兴是百年大变局下稳住“三农”的压舱石。要将解决“三农”问题视为工作重点,在政策体系的搭建方面始终坚持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地位,切实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要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工农城乡共建共享,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要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加快农业装备设施建设,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增强农民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养殖、旅游、餐饮等产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确保农产品质量和安全。要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创新农业财产和资本组织形式,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要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做好机制衔接、规划衔接、政策衔接、发展衔接,培育长效脱贫机制,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四)积极开创经济体制改革新局面,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从以往的发展经验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需要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以此为前提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从而推进各方面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的新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要进一步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

一是做到市场机制有效,始终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继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增强经营管理自主权,改革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完善产权有效保障机制,建设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大幅减少政府不必要的干预,放手让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真正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二是促使微观主体有活力,充分调动各类微观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进一步加大对国有企业的改革力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和监管体制,优化国有企业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在更大范围内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混合所有制同步推进,使国有企业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培育出更多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时,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认真研究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依法全面保护各类产权,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三是实现宏观调控有度,充分发挥政府对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政府既要通过简政放权,降低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和对市场竞争的负面影响,让市场经济发挥更大功能,又要通过金融支持、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等多种措施加以调控,通过规划引领明确方向、细分类型,做到张弛有度,增强宏观调控的前瞻性和协同性,为企业良好运行创造更加优越的环境和机制,从而积极发挥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维护、引导和培育作用,确保经济能够实现长期、稳定和高质量增长。

(五)打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自我强化机制

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建立更高层次、更广领域的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在上一轮经济全球化中获得了巨大红利,开放型经济体制逐步健全。随着新一轮基于内需的全球化浪潮兴起,中国要积极打造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发展的自我强化机制,着力吸收全球先进的高级生产要素,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一是全面推动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制度型开放是为适应更高水平开放的新特点和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新趋势而提出的,体现了公平竞争和效率保障的发展要求。未来要继续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进一步实现国际营商环境的整体优化升级,构建能够面向更多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网络、投融资渠道以及生产服务体系等,让更多企业能够参与到优化区域开放布局的进程中来,从而加快货物贸易的转型升级与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加大对外开放压力测试力度,狠抓改革试点任务落实,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完善资金流动渠道,促进自由贸易港支付结算便利化,消除各地区之间的贸易壁垒,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

二是健全法律制度和涉外经贸规则。近年来,中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不断完善对外贸易和外商投资相关法律,通过立法积极保护外商投资权益,继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涉外经济法律体系,逐步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未来应进一步与国际经贸惯例和规则相衔接,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政策,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规则体系。同时,健全对外贸易调查制度和产业损害预警体系,充分保障中国企业的海外利益以及重大项目和人员机构安全,为中国企业真正参与海外竞争保驾护航。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国要立足世界格局变化,着眼应对全球性挑战需要,坚决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使全球经济治理传统机制改革,推动新兴领域经济治理规则制定,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新兴机制功能。要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重点,加强发展战略和政策对接,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将更多国家纳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实现更大区域内的经济协作与共同繁荣,筑牢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格局。

猜你喜欢
现代化体系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织牢社保网底要不惜“细针密线”——论全球最大社保体系的建立、构成与延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经济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