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蓝墨云班课的形成性评价在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2022-03-31 08:51李武芬孙善斌丁盼盼张远玲朱晓玲徐国勇张俊朝耿亚婷
安徽医专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蓝墨云考核临床

李武芬 孙善斌 丁盼盼 张远玲 尤 敏 朱晓玲 徐国勇 张俊朝 耿亚婷

实习评价是对护生临床学习的重要考核部分。目前各家医院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此种评价方式“一考定终身”,培养出来的学生多“高分低能”。在当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大环境下,开展全面、综合性教学评价,将有助于学生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和进程,增强其合作精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由美国学者斯克里文提出,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长期持续的观察、测评、反馈,让教师与学生及时修改或调整学习计划,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评价方法[1]。我科在临床护生带教过程中,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基础,实施了形成性评价,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目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6月-2020年12月在我科学习的60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班课组和对照组,两组授课老师均为同一人,两组护生在年龄、学历、性别及基础课成绩等一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生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1.2.1.1 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法(按照医院规定进行出科的理论及技能考试,统一评分),即教师在护生学习结束后举行出科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以此成绩作为本科室学习的最终成绩。

1.2.1.2 班课组 以蓝墨云班课平台为载体,护生最后成绩=云班课平台获得的平时成绩(占总成绩60%)+终结性评价成绩(占总成绩40%)。方法如下:授课老师下载蓝墨云班课,向学生详细讲解使用方法,学生通过班课代码申请加入,注明姓名和学号。教师根据各项活动的难易程度设置经验值,一个经验值合1分。内容包括:①签到(10分):教师在授课前3分钟设置签到方式,包括一键签到、手势签到和手工登记,签到成功后,教师在授课前1分钟关闭系统;一次未到扣25%。②资源学习(16分):可实时反馈目前护生学习情况,教师在平台通过音频、照片、word文档、PPT、通知、典型病例讨论等形式上传各项学习资源,内容包括: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新时代护士处方权内容专家共识、糖尿病饮食手掌法则、尪痹辨证施护、脂肪结节胰岛素注射视频、中风患者肠道功能障碍的辨证施护、中药外敷、拔罐共8个项目内容。护生每次浏览得2分。教师可随时在平台查看护生学习情况,并可在线上和线下进行资源学习的交流。③投票/问卷(30分):共有随堂测验10次,每完成一次得3分。教师提前准备好题目,在授课结束前5分钟进行测试练习,针对性强、方便、及时,能够立刻检测学生掌握情况,一般围绕单一知识点进行,以选择题为主。④作业/小组任务(24分):以小组为单位,共包括2次,分别是为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制定个体化饮食处方。以糖尿病饮食手掌法则为蓝本进行饮食教育,并拍摄视频上传至平台,教师在平台进行解答和评分;是落实护生分析问题能力、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手段。⑤课堂表现(20分):包括举手、抢答、选人、小组评价四种形式,平均每人有4次被提问机会,回答一次得5分。教师发起举手后,参与的学生将显示,教师对该学生的图像进行点击选择。而在抢答环节,系统将会自动选择第一位抢答的护生,选人有随机和手动两种方式,通过选取成员参与各种课堂活动。

1.2.2 评价方法 ①考核 在分组前和科室实习结束后进行考核(理论和操作)。理论考核以《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为主要教材(唐维新为主编),题型包括填空题(15分)、单项选择题(25分)、简答题(20分)、病例分析题(40分)。操作考核评分以《实用临床护理三基》操作篇(唐维新为主编)为标准,包括目的(5分)、评估(10分)、准备(5分)、流程(60分)、注意事项(5分)、评价(15分)。技能考核及试卷批改由授课老师进行。②自我导向学习评定量表[2]:使用沈王琴中文版量表,其 Cronbach'S d系数0.966,重测信度0.855。 共有5个维度(学习意识、学习策略、学习行为、学习评价、人际关系技能),每个维度有12个条目,共计60个条目,所有条目均为正向计分。采取Likert 5级计分法(总是、经常、有时或偶尔、很少、从来不,分别为5~1分),总分范围为60~300分,其中60~140分为低等,141~220分为中等,221~300分为高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答案,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与最终分值呈正相关。60份问卷实习结束后发放,实行无记名填写,30分钟后全部收回。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生干预前后操作及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护生干预前操作及理论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班课组护生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

组别 n 理论考核 操作考核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3082.77±4.6386.07±5.3382.73±6.4286.90±4.54班课组 3080.53±6.3889.03±4.4280.80±7.2689.80±3.24 t 1.552 -2.346 1.093 -2.849 P 0.126 0.022 0.279 0.006

2.2 两组护生干预前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 班课组护生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分)

表3 两组护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比较(,分)

组别 n 学习意识 学习策略 学习行为 学习评价 人际关系技能 总分对照组 30 41.60±7.24 40.87±7.11 42.80±6.39 42.70±6.22 42.13±6.39 210.10±30.50班课组 30 45.63±7.15 45.83±6.45 48.57±5.70 48.00±5.16 46.83±5.20 233.53±25.16 t-2.171 -2.833 -3.689 -3.592 -3.124 -3.246 P 0.034 0.006 0 0.001 0.003 0.002

3 讨 论

在我国的护理临床带教中,大部分采用终结性评价。这种方式只能对知识、技能等量化指标进行评价,而对于爱好、态度、策略、协调沟通等不易量化的指标无法进行评估[3]。评价方法往往在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对于教学信息不能及时反馈。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于护士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护士需要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全方位的护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建立完整的评价体系,客观、准确的对护生进行评价以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高素质的护士队伍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护生在走出校门来到医院进行实习过程中,离开了学校老师的监督和指导,学习突然失去了目标,临床带教老师需要成为护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通过采用形成性评价引导学生成为具有批判性思维、有创造力和具有终身学习技能的人。有研究结果显示,形成性评价还可提高临床肝胆外科护理教学效果及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带教老师教学水平[4]。

有学者将“互联网+”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基础教学和形成性评价,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5-6]。蓝墨云班课APP是一款移动学习平台,可提供视频、音频、文稿、课件等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的录制、上传、下载和转发等,还可以与网页进行链接。不仅能够记录学生所有学的行为,而且还可对学生学的行为实行量化积分,即形成学生学习的经验值积累,解决了考核评价中形成性评价的难点。教师可在云终端随时观察到护生所有活动参与情况,方便教师掌握学生学习进度,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活动和计划。学生可利用业余时间随时进行学习,不断找出难点,与同学、教师进行线上和线下的交流、反馈,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了护生的探究式学习和沟通合作的能力,突出了以学为主体的学习目标[7]。本研究结果显示:云班课增加了护生对于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而云班课评价的时效性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教师及同伴对于自己的评价,班课中的小墨定期会上传本周排名上升的学生,指出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学生不断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学习积极性也会越来越高。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考核成绩,这与本项研究结果一致。而上传的微课、视频等资源还可以供学生反复观看、学习,对于较难理解的部分,学生可以慢慢阅读,必要时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病例,从而优化我们的临床带教。

综上所述,我们将蓝墨云班课应用于临床护理专业学生的实习带教中,可以激发学习兴趣,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同时进一步规范临床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模式和流程。

猜你喜欢
蓝墨云考核临床
X线与CT引导下骨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云教学,让“教”更智慧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信息化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学实践研究
利用蓝墨云平台在高职药学专业《药品保管》课程开展移动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