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与应对

2022-03-31 07:46阙小平黄素娟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3期
关键词:生源教职工薪酬

□阙小平 黄素娟

(作者单位: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近年来,伴随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民办高校在国家、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与帮助下发展迅速,数量和规模不断增加和扩大。在招生市场生源既定的情况下,高校之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民办高校要获得生存和发展,招募、培养、留存优质的师资人才成为必然的选择。但是因为民办高校体制不完善、待遇不合理等问题的存在,其人才流失的现象特别普遍,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因此,对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具体原因进行研究并找出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民办高校的概念

民办高校指的是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因为成立时间短又没有国家的财政支持等原因,民办高校社会声誉低,生源素质差,运营体制不完善,教职工待遇远低于公办院校,这致使民办高校的人才流失现象特别严重。

二、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原因

(一)没有相对优越的地理优势

随着城市中心土地资源的稀缺,后起的民办高校的校址大多都不在城市中心,相对于城市中心的就业环境,民办高校的教师没有更好的上升空间、更优质的生活环境和更充裕的其他资源。所以很多民办高校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都把民办高校作为自己教育职业生涯的一个跳板,趁着入职门槛低进入民办高校,然后在学校熟悉教育系统的运营体制,积累教学经验,提升职称,积累教学业绩,等各方面素质都达到公办院校或者其他一线中心城市高校要求的时候,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离职跳槽另谋高就。

(二)社会认可度不高

民办高校因为创办时间短、教学质量低等原因,在社会上的形象欠佳,社会地位不高,因此对于民办高校的任职教师来讲,在民办高校工作的荣誉感和成就感偏低,有的甚至不愿意告知别人自己的工作单位,如果有更好的就业渠道和机会,就会选择离开。

(三)没有完善的运营制度

1.招生制度不完善。为了追求一定数量的生源,民办高校采用的是全员招生模式,每一位教职工都有招生的业绩指标,如果不能达标就要在每月的工资中扣除招生不达标的绩效工资,这严重影响了不善招生的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而擅长招生的工作人员为了拿到招生的奖励,经常为了追求数量放弃生源质量,导致生源结构参差不齐,为以后开展教学埋下隐患。没有科学合理的招生团队和招生宣传方案,没有形成完整的招生制度,生源不稳定,教职工工作没有安全感。

2.教学制度不完善。因为创办时间短,民办高校的教学制度都是借鉴其他高校的制度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改一步。此外,因为生源结构的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教师很难把控施教的难易程度,个别学生“吃不饱”“吃太撑”的现象很普遍。还有为了追求通过率,教学考核对学生的要求很不严格,课堂上经常是教师在讲台上激情讲演,学生在台下玩手机,这使得教师的授课热情大大降低,授课质量也日益下降。此外,民办高校为了节约成本,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要求完成的课时量很大,教师需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投入教学而无暇顾及科研,这使得教师职称晋升的硬性科研条件很难达标,晋升困难。教学制度上的诸多不完善使得教辅人员没有工作的快乐感、成就感,更加渴望去拥有成熟教学运营制度的工作环境。

3.薪酬制度不完善。民办高校因为没有国家的财政支持,需要自费经营,所以在员工的薪酬给予上肯定是追求最低给付的,而工资福利待遇低也是民办高校人才流失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民办高校的薪酬制度随意性特别大,创办人的一句话就可以随意改变员工的薪酬水平,而不用遵照现有的薪酬制度。同时为了节省人力成本,一人身兼数职却领一份薪水也是常态,不完善的薪酬制度容易激起员工矛盾与不满,打击员工的工作热情,是员工离职和跳槽的重要原因。

三、民办高校人才流失的应对策略

(一)呼吁政府提高民办教师和民办高校的社会地位

学校领导要为民办高校和民办教师争取更多的权利和机会,要切实把提高员工利益放在心上。要呼吁民办高校的教师和公办高校的教师应该有同样的待遇,确保教师在各个方面的基本利益,与公办高校的教师做到基本相同。民办高校也应该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通过正当渠道的宣传,让人们更加宽容并且接受民办教学,打破社会对民办高校的偏见,为民办高校营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倡导社会群众认可民办高校及其民办教师对社会培养人才的贡献,提高民办教职工的社会荣誉感。

(二)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民办院校应该把“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这十二个字作为制定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指导方针。首先,无论招生、教学、学工、行政、人事、财务等管理都应该组建专门的团队,并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的业务水平和能力,进而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其次,对于具体的业务内容要以规章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定,并且越细化越好,避免日常工作“内卷”,提高员工工作成就感和安全感。固定下来的制度要严格照章办事,不要经常性人为违背管理制度办事,通过完善各项制度,实现选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可持续发展。选才时适当提高教职工的准入门槛,保障人才引进的质量,通过针对性的岗前和业务培训,将员工调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去,通过良好的薪酬制度和惠员政策,留住精英人才为学校的发展做贡献。

(三)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民办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会导致教职工产生一些不好的想法,我们应该积极引导教职工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提升教职工的自身素质,帮助其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稳定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尽其所能,为民办教育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具体的措施:可以借法定节假日举办各类集体活动,比如大合唱、体育竞赛、演讲比赛等,融入企业文化,融合集体价值观,增加员工的参与感与荣誉感;可以设置领导接待日,鼓励教职工与领导进行交流,教职工能对学校做出坦诚的反应,领导通过交流了解教职工的困惑和需求,及时答疑解惑并安抚员工;可以对教职工进行各方面的慰问,帮助优秀的人才解决家庭生活中的一系列困难,让员工感受到学校的重视,有存在感和归属感。

四、结语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办学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人力资源质量。因此,民办高校应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留存优质的师资人才来不断扩大办学规模和提高办学质量,民办高校要积极地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存人才,运用各种措施避免人才的流失。

猜你喜欢
生源教职工薪酬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适应脱贫攻坚新形势,加快构建服务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保障体系
新时代青年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两类生源高职生的比较及对教育教学的启示①
跨省生源调控
政府补助与超额薪酬的实证分析
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问题与设计
国企薪酬改革需先拿身份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