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贵琼地名研究

2022-03-31 07:32吴明刚杨晓燕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流传语言

吴明刚 杨晓燕

(①四川民族学院,四川 康定 626001;②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2249)

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说:“地名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民族语言的历史印记,通过对地名的解读不仅能够直观古老的语言信息,同时也能增加人们对民族认知方式的理解,进一步理解当地民俗文化。”[1]当代语言学家周振甫、游汝杰说:“地名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给地理实体、行政区域或居民点所起的名称。无论汉语地名,少数民族语言地名、方言地名,它们往往带有强烈的地方色彩。”“地名,可以透视古代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2]贵琼自称kui31h~53,是居住在我国川西大渡河流域两岸高山和峡谷地带的藏族。旧时这片区域被划分为下鱼通,位于康定市东北部,今辖麦崩乡、鱼通乡(2016年原前溪、舍联、时济三乡合成)、姑咱镇。康熙58年,川藏“茶马互市”口岸和物资集散中心由雅州(今雅安)移至打箭炉(今康定),康定自此成为川藏交通的枢纽,而下鱼通恰是这交通的枢纽的孔道。历史上,这里 “被称为羌、氐、戎等民族活动的地区”[3]82,人们不断地在这里交流交往,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交融,这里积淀着古老的文化现象、社会形态和文化遗存,有丰富的“活着的历史遗留(包括被某一民族语言淹没而并没有完全消亡的基层语言)”[3]83。

贺先枣的《康藏地名背后的那些故事》说“因为有了各式各样的地名,人民的生产生活仿佛才有了根基,无论路途的远近,人民才有了目的和方向”[4]1,在康藏高原,地名或是“自然山水、村落城镇与边界的记号”[4]30,或是“房名、家族名、部落名的人物名字”[4]58,或是“传奇人物、风土风物、神灵怪异的传说”[4]65,或是“寺庙佛塔神山圣水之名”[4]110,在平常的地名中,一段历史有了定格,而“一地多名、一名多地、一名多义现象背后往往是冲突对抗的历史”[4]4,它能让人感到历史的发展和变迁。

查考文献,没有关于鱼通地名的研究。对地处藏汉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鱼通地名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到这里的自然历史文化景观(包括自然、移民、经济史、民族史、历史民族交通、历史民族地理、区域居民成分及其文化层次类型的变化痕迹等等),而且挖掘这些自然历史文化景观符号,可以寻找藏汉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因此,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2019年8-12月研究团队对贵琼人聚居地的自然村进行了田野调查,收集到贵琼语自称地名 47个,他称地名9个,共计56个,其调查情况见附录。

一、贵琼地名的语言特征

刘辉强的《“藏彝走廊”的民族语言》引用石硕主编的《藏彝走廊:历史与文化》中说,藏彝走廊语言包括藏缅语族的藏语支、彝语支、羌语支以及部分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语言,多达21种。贵琼语就是这些语言中分布范围小,使用人口少,被当地人称为“土话”“地脚话”仅在族群内部使用的一种濒危语言。[5]贵琼地名的特点主要表现在音节、声调和构词三个方面。

(一)音节方面

从音节数量上来看,我们调查记录贵琼语56个地名中,双音节地名占绝对优势,如表1。

双音节一般是表达地名的最优选择,相比较于单音节的指代效果欠佳,而三音节又显得繁复,双音节是兼顾二者之后的最优化表达。贵琼地名中唯一的一个单音节地名是nt353康定,在贵琼老人中也会兼用t31tse55nt353来指称,可见nt353应是t31tse55nt353的缩写形式。三音节地名也仅有两个,分别是z~31pu55k53泸定、m~353~353tsh53浸水。

(二)声调方面

贵琼语的声调有55、31、353、53四个调类,55和53是高调,31和353是低调,其中当353后有其他音节时,353 一般变调为35调。就地名情况来看,在双音节53个地名中,“低调+高调”有46个,“高调+低调”有7个。贵琼语地名音节的声调类型偏向于低高搭配。

(三)构词方面

前溪是村子前面有水经过,江咀是大渡河边一突出像嘴有人居住的地方,杠江沟是山梁边村子前有水,叫吉是汉人居住的村子,有水经过。tʃ53在贵琼语中是“水”的意思,可见,贵琼人在对地名命名的思维过程中,他们把自然形态与人文状况起来,若与水相关就把 “水”这一语素tʃ53放在地名的后边,让tʃ53这一语素参与了构词。

2.含有mu~353的地名

在贵琼语53个双音节地名中,含mu~353的有9个,可见mu~353非常积极地参与了地名构词,这也与mu~353自身的语义特点有关。

舍勒(蛇奈)le31mu~35野坝i~53mu~31雄居ŋuɛ~353mu~55

可以看出,以上贵琼语地名通过mu~353来实现从单音节到双音节变化的过程。在语义上,mu~353是“人”的含义,通过mu~353强调人聚居来指代地方,进而参与地名构造,这是贵琼人地名命名的又一种思维方式。此外,由于双音节化的需要,这里的mu~353不能省略,它已经是地名固有的一部分了。同样,在其他音节的地名后也可以附加mu~353,代表“某某地方的人”,如nt353mu~353康定人、 s31ki53mu~353时济人、kui31a53mu~353姑咱人、z~31pu55kʊ31mu~353泸定人,有所不同的是此处的mu~353可以随时去除,不影响地名的表达,而在上述9个地名中则不能,它已经词汇化成为专名的一部分了。

3.含有kie353的地名

kie353在贵琼语中有“……边”的意思,表方位。如ti31kie353这边、i35kie353那边,kie353也参与了地名的构造。如:以前,鱼通地区交通、经济不发达,贵琼人对于外面的世界知之甚少,因而对于外面的地名主要是以“民族名”来指代,如lo31lo55是彝族,pei353是藏族,构成了“某某那边”即“某某地”的说法。而ɛ~353是贵琼土语,是汉族的意思,ɛ~353kie53两个语素都是鱼通土语。宝兴的in55是汉语借词,其地名纯粹是汉语借词+kie353。

二、认知语言学视域下贵琼地名

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贵琼人对自己村落名称来源情况不知晓,他们只是承袭着祖辈的既有称呼。然而,在当地老人中,流传着一些关于当地地名来源的多种说法,这就出现了“一名多义”的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心理世界是语言作用于客观世界的媒介”,“人类在面对未知事物时,习惯将其与自己熟悉的旧事物相联系,从而完成对新事物的认知。”[6]34隐喻和转喻是两种主要的认知方式。隐喻“是源域到目标域之间的一种概念映射”。[6]34源域中引起人注意的性质或特征映射到目标域上,使施喻者更具体地直观完成对目标域的重新认识。源域就是认识的对象、施喻者,目标域是新定义、新概念。基于物理相似性产生的地名主要是通名和来源于具体事物的地名。转喻是用突显、易感知、易理解和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7]地域范围内最突出的事物或最明显的特征常被人们用来认知和命名该地理区域。如基于方位特征、颜色特征转喻的地名,基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传说命名地名,基于当地物产、经济活动、美好愿景功能转喻的地名。地名就是人类对所处自然环境不断认识形成意象的认知加工。通常,在地名命名的过程中,人们总会选择事物最突出的特点命名,人们关注点不同,被突显的事物也不相同。[8]早期社会中,人类对自然资源依赖程度大,于是与山水和人们生活相关的地理实体被突显而成为地名了,地名有了最初的含义。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加大以及人们对所处自然环境认识的加深,地名就有了不同的看法和解释。这样,“一名多义”的现象也就可以解释了。

如果我们把命名之初的含义称作本义,后来不同的看法和解释叫作流传义,根据所搜集到的材料,我们认为鱼通地名的流传义和本义目前难以区分,它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流传义是命名之初的本义,后来语言形式发生变化或者不再使用,导致在语音上难以辨认,使得在地名中只能残留一些熟知的语言信息,如ku~31tʃ53(汉名江咀)和“35tʃ53(译音叫吉沟)中的tʃ53还能识别是水的意思,且这两个地方都有水流经过,因此tʃ53水这个语素参与地名构成是非常合理的。二是地名本义已不知,当前流传义是后来人对地名的自我解读,自我认知方式进行解读。同样以ku~31tʃ53(江咀)”和35tʃ53(叫吉沟)为例,它们的流传义分别是“河口”和“汉族”,流传义与地名本义并不一致,要探究地名本义是需要进一步论证的,语音形式可能是其唯一线索。但无论是流传义还是本义都真实反映了贵琼语的语言状况以及人们的认知方式,这都是具有研究价值的,应该予以重视。地名研究的内容很多,而且复杂,所以我们将地名以及地名的流传义搜集整理,从当前可知的线索对地名两方面进行尝试性探知,希望对于后来学者研究贵琼这一族群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三、贵琼地名语义

在调查的 50 个贵琼语地名中,至今还保留有流传义的有 30个,语义失传的有20个。根据其流传的语义特点可归纳为以下三类。

(一)美好寓意型

贵琼人十分重视命名,认为名称包含着某种寓意,也可以体现人们喜善好恶。如在人名和房名中,人名h53pa55强巴表示有福气的人,d353tsø35降抽表示像海一样富裕,在房名上大多表现为由职位直接构成的房名,如k353mo35kʊ35葛莫够就是这家人祖上曾从事公巴职务(1)公巴是贵琼本地宗教的执行者,在当地非常受尊敬。。在地名中,通过名称来表达寓意美好也是非常直接的,如表2。

表2

上述地名语义“对”“佳音”“有福分的地方”和“歇龙的地方”(2)贵琼族群是藏族羌语支,他们崇尚山水、白石,为什么地名尚‘龙’,很可能与藏汉民族交流有关足见民族交流的痕迹, 都是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代表着贵琼人对于当地生活的满足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二)空间地形型

在贵琼地名中,大多都是依靠空间位置、地形特点以直观的见闻、感受来命名的。空间和地形虽有直接的联系,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1.依空间方位,如表3。

表3

2.依地形特点,如表4。

表4

通过上述地名例可以看出,前四个都是依照地点的空间方位,而后面的地名则是根据地形特点。如江咀村是伽担沟水注入大渡河的河口处,因此是河口义。ɛ31z~53牛棚子是临大渡河的村落,因靠河地势较高作为河堤。le31ʂu53勒树位于勒树山半山的山边上,意为山边的村寨。aŋ53ku53章古处于章古山悬崖边上,意为崖子上。而其他很多村寨以地形平坦命名,则是因为在山上,贵琼人们经过历代开垦,相比较于周围的其他山地而言,已将居住地变得相对平坦,因此人们倾向于很多地名都带有这样的优势地形,如z31mu~53日央、mi~31hɛ55敏迁、te31le53大坝、sʊ31tʊ53初咱。

3.依地形象征义,如表5。

表5

依据地形基础还衍生出了相应的象征义。khu~31mu~53厂马位于赖达山,因地形像当地人制作面食的面槽,因此而得名。hɛ31tʃ53前溪位于塔子山梁上,因地形似佛教器物铙钹而得名。w31s53瓦斯处于整个狭长的鱼通地区的入口处,地理位置类似于关口。时济位于半山腰上,上有庄上、杠江沟等村落,下有姑咱镇,因此时济的空间位置就如同贵琼人用于做饭的火塘顶棚上的吊架,悬挂在半山腰。

(三)地方建设、作用、居住特点型

有一些地名的语义主要是根据当地的建设特点而来,在人们心中普遍承认某个事物可以代表这个地方,由此得到人们的认可,如表6。

表6

四、地名中的认知观

(一)朴素的认知方式

在尚保留的30个贵琼语地名中,与空间方位有关的有4个,与地形有关的有 18 个,与地方特点有关的有5个,直接采自音译的有3个。这些地名都在直观地描述着当地的地理地势和空间环境,是人们对于周围事物最直接也是最基本的认知,从中能够看出贵琼人对自然生存空间的理解以及体现出了贵琼人朴素、直观的认知方式。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也是一种朴素的认知方式,这种祈福佑好的观念也体现在地名中。例如昌昌的流传义是佳音,舍勒的流传义是有福分的地方,庄上的流传义是对的意思,楼上的流传义是歇龙的地方,这些都表达着贵琼人对于居住地的重视,以及对于居住地寄予的美好期待。

(二)权利影响下的空间认知观

在旧社会,鱼通土司是鱼通地区的行政中心,旧时土司衙门本部就设在麦崩村(3)旧时贵琼本地人将为舍、日央、现炅、含嘎四个自然村统称为麦崩村,现合并为为舍、日央两个行政村。,鱼通土司常居于此。据当地老人回忆,以前每逢过年鱼通地区的大小官员和百姓都要到麦崩土司家朝贺。因此,在麦崩地区就形成了以土司政权为中心,以麦崩村为中心的认知观。语言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语言中的空间关系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地名的分析我们也能窥视出土司集权下的语言中心观。“空间关系是指通过描述一个物体与第二个物体的相对位置来表示第一个物体的位置。”[9]描述空间关系的语言可以反映出人们对于空间关系的普遍认知,而空间关系的描述必然要从某一视角出发,视角的选择一般会切合事物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在旧社会的鱼通地区,土司就是绝对的行政中心和话语中心,语言视角也往往从这里出发。在至今还拥有流传语义的贵琼地名中,有四个是关于空间关系的,进一步解析能够发现,这些村落都是以麦崩村为中心视角来展开的。ue31se53音译为为舍,流传地名义靠边,为舍恰好就处在麦崩村左边。uo353e55音译为瓜达,流传地名义是坡坡背面,位置正是麦崩村对面火地山的背后。pha31i53转译为下火地,流传义是对面那方的意思,地理位置与麦崩正好隔沟水而望,恰好就是正对面位置。xa31i55音译含泥(上火地),流传地名义是向阳,位置在下火地上方,是向阳而面麦崩。(4)xa31i55、pha31i53是贵琼地名,“上火地”和“下火地”是汉语地名,据当地人讲述这两个地方原是土司家的放牛场,后来专门给外面进来的客夫子(外面来的散户,租种土司家的地,每年上交一定的粮食作为租金)和犯罪的贵琼人居住,让他们为土司开荒种地进而收租。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落后,主要依靠刀耕火种方式开荒,因而这个地方就有一个汉语名“火地”,而根据空间位置又分为“上”“下”两地。由此可见,这些地名都是以权利中心麦崩为视角展开的。

(三)精确化与模糊化——专名与通名

贵琼人根据认知熟悉程度对不同区域的地名有不同的称说方式。由于贵琼人居住在大渡河流域的横断山脉地区,河流山川纵横,旧时交通不便,贵琼人的活动范围相对集中,因而对于不同地方的认知程度有所不同。通过对贵琼地名的解析,能够发现贵琼人在地名上有四个不同层次的认知程度。

第一层次——中心圈,这部分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层次,是以鱼通土司为中心的圈层。这一层次的特点表现在地名上,多采用以土司衙门驻地-麦崩为中心的空间方位来表示。因为从人的认知角度来看,上下左右等空间方位都需要一个核心参照,而这个核心就是土司所在地麦崩村。以麦崩为中心,周围的地名形成了以麦崩为参照中心区。这一层的地名有ue31se53为舍、uo353e55瓜达、pha31i53下火地、xa31i55含泥。

第二层次——辐射圈,这部分是鱼通的其他地区,它们分散在大渡河流域的高山和台地上,对于核心参照麦崩而言,他们的首要特征就不再是直观的方位,而是当地的特点,如地形地势情况是平地或是山地,地方特色如磨面的地方、河口、河堤、亦或是桥等等。这一层的地名有ntʂ35353磨子沟村、ku~31tʃ53江咀、z~31pu55kʊ31泸定等。这两层虽然在认知上体现出了不同的层次,但是它们都属于鱼通土司的管辖地带,因此,如同这片区域的每座山、房屋、人都有贵琼名一样,每个地方也都有贵琼名。但是在这些区域之外,随着鱼通土司的影响力逐渐削弱以及人们对于外界的认知程度,贵琼语地名呈现出层次上的参差性。

第三层次——接壤圈,这部分是贵琼周边地区,包括上鱼通。旧时,鱼通地区以金汤边坝梁子分为上下鱼通,下鱼通为贵琼人聚居区,是鱼通土司的直接驻地。贵琼人对于下鱼通以上的金汤乡统称为31t53,对于孔玉乡统称为khu55i~53,对于这两个乡的下属村落则是直接采取当地音译地名,如s31a55tsai53四家寨、la55o55kʊ53拉脚沟。但也有一个例外情况,贵琼人对于金汤乡的边坝却有贵琼语专称 pe55mu31,究其原因是边坝的地理位置就在麦崩乡厂马村的背面,两个地方仅一个山头相隔,而以往这两个地方交流频繁,不时有通婚现象,因而有专称。泸定县贵琼语统称为z~31pu55kʊ31,z~31pu55kʊ31在贵琼语中是桥的意思,即以泸定桥代指泸定县整个区域。康定贵琼语统称为nt353。ntc353在贵琼语中是北方的意思,康定城处于贵琼的北部,因此,以nt353代指麦崩以上的康定区域。这一层次的地名除了音译和de55mu~31边坝外都是通用地名。

第四层次——外围圈,这是贵琼的外部区域。以前鱼通地区交通不便,贵琼对于外部的事物知之甚少,因此形成了以民族名来代指地名的特点。比如,由于康定市折多山以西的广大地区居住的是藏族,因此贵琼对这一片区域概称为pe353kie53,pei353是藏族的意思,kie53是某某地方的意思。再比如所有的彝族居住地,贵琼语概称为lo31lo55kie53,lo31lo55是彝族的意思。所有汉族的居住地,贵琼语概称为353kie53,353是汉族的意思。贵琼语通过“民族名+kie53”的方式来概称不太熟悉的地方。但是随着贵琼地区交通、经济的不断发展,贵琼藏族对于外界的认知正在逐渐清晰化。民族间的流动、接触也导致了语言的广泛接触、交流。现在人们对不同民族聚集的具体地名,贵琼语大多采用音译的方式直接借入,如kuaŋ53u31广元、stheŋ31tu55成都、sthoŋ31hiŋ53重庆、i55sthaŋ55西昌、tau31fu55道孚。

五、结语

通过以上四个层次可以看出,贵琼人的认知距离从近到远,语义从精确化到模糊化,地名也从专名到通名,这体现了贵琼人认知方式的层级性。地名是地方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印象的缩影。[9]在贵琼藏族居住的地区除了汉语地名外都有贵琼语地名。这些贵琼语地名有的借自藏语,有的来自汉语,更多的是本语词。可见,贵琼地名有着丰富的形式与内涵,对贵琼地名的解析不仅能解读当前的贵琼语言文化,也能探索那些历时上不再频繁的语言现象,对于语言和文化的解读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通过对当前地名流传义的归纳和梳理也能探析贵琼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认知方式。一个地方的地名不仅透露出语言文化信息其中还包括历史、民俗、宗教等[11],因此,地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值得深入研究,同时,通过以上对地名的解析也能发现,要对一些较少材料的语言现象进行挖掘,仅从语言方面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多角度、跨学科进行尝试,只有这样也许才能逐渐揭开地名的面纱。

附:《鱼通地名歌》唱到:“生亢柳杨纸厂沟,文贤日地大河沟,章古达杠瓦斯沟,时济若吉杠江沟,姑咱黑日羊厂沟,帮基杠吉叫鸡沟,舍联勒树孙家沟,江嘴野坝有干沟,麦崩昌昌磨子沟,赖达厂马瓜刀沟,边坝二郎拉脚沟,冠家陇须汤坝沟,杨林捧塔铜林沟,帮甫培里庄子沟,好耍还在昂里头。”[12]生动地再现了鱼通地名是自然山水、村落边界的记号,鱼通村庄依沟而建的特点。以下为下鱼通地名调查表。

附录

续表

续表

猜你喜欢
流传语言
经典“咏”流传
革命先烈精神永远流传
古村难久远,文化永流传
语言是刀
央视《经典咏流传》回文诗辩正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我有我语言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