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建设研究

2022-04-02 05:07杜点点陈丽珺刘逸雯
计算机应用文摘·触控 2022年5期
关键词:调研高校

杜点点 陈丽珺 刘逸雯

关键词 信息化服务 高校 调研

1选题背景

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水平可以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平,甚至是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 完善的信息化体系不仅能使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更方便,还能提高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如今,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凭借其超快的反应速度和较低的错误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美国为例,其持续实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实现了各个教育层次的“人、机、路、网”全域互联,有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 而我国各高校也积极开展了信息化校园建设,以期教育均衡化。

2研究意义

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可使师生的生活更加便利。师生可以利用高校信息化平台获取教育资源和教育信息,因此加强高校信息化建设很有必要。 对高校的信息化平台进行优化、升级,可以推进教育资源均等化,让师生在校园内即可获得各类教育资源。 信息技术在飞速发展,信息化潮流不可阻挡,教学环境、教学模式、教学目标、教学理念等亟须变革。 因此,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校园,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是所有高校的目标。

3调研设计

3.1调研方法

3.1.1文献分析法

在進行调研之前,我们收集了最近几年扬州大学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文献。 只有详细了解高校信息化建设成就与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展开调研[1] 。

3.1.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是进行调研的基本方法。 调研人员用严格设计的问卷,通过文字与被调研者进行交流。 在调研期间,我们根据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以扬州大学信息化建设为例,针对高校信息化系统的了解程度以及评价意见等方面设计问卷。 问卷的发布与填写则在线上进行,并按照随机抽样原则,以便进行定量分析。 收集所有问卷后提取数据,以图表方式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最后列出所有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

3.1.3 访问法

在调研中,访问法是一种最直接和最灵活的调研方法,即通过访谈询问的形式向被调研者了解实际情况。 其中,需要访问者与被访问者进行双向互动,并获取真实、准确的资料。

首先,我们访问了扬州大学信息化建设处的刘老师,就扬州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成就与现状对其进行访问。 其次,我们分别选择了扬州大学与其他高校的三位同学进行访问,询问了目前他们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利用效率以及评价意见等。 旨在结合多方面的评价,提出更为合理、有效的建议。

3.2调研流程与思路

为了研究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服务现状,我们制定了调研流程,即前期准备—调研过程—了解学校信息化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具体流程与思路详见图1。

4扬州大学信息化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扬州大学的校园网络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扬州大学信息化建设的成就有目共睹。期间,扬州大学相继建成高标准的数据中心机房和覆盖全校的无线网;相继上线具有统一标准、高度集成的支撑平台,如统一身份认证、统一数据集成、智慧门户、网上师生服务大厅等;数据治理初见成效;智慧后勤、智慧学工、智慧财务等亮点频出。同时,扬州大学朝着有序、纵深方向不断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

扬州大学始终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让信息跑路、用数据说话、由师生评价”的工作理念,秉持以人为本、应用驱动、融合创新、开放共享、安全优先的原则,大力推进新兴信息技术与智慧校园建设的创新融合,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持续优化,着力构建智慧校园生态体系、数字资源供给体系和智慧应用体系。

扬州大学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紧跟时代的步伐,根据高校信息化校园建设“十三五”改革与发展规划,以智慧为感、服务为用、流程为向、共享为本、数据为基的理念,打造了集科研、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的智慧校园。因此,扬州大学信息化建设荣获多项荣誉,如2020 年,扬州大学被评为“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

5关于高校信息化的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

5.1问卷结果与分析

我们针对高校信息化服务开展问卷调研,问卷样本以扬州大学为调研基础,共搜集1863 份有效样本并得出如下数据分析。

(1)在新生信息化服务方面:扬州大学信息化处建立了专用迎新系统,在师生的推荐下,50%的新生选择迎新网站(yx.yzu.edu.cn)查阅个人信息。该网站旨在通过信息化协助本科新生、硕士新生便捷报到。基于专事专办的原则,扬州大学的迎新网站可以分化主网站的流量,避免主网站出现崩溃情况,为新生报到保驾护航。

(2)在校园网服务方面:扬州大学信息化处为学生每月赠送30 个小时的免费Wi?Fi,问卷调查显示约有70%的学生了解这一情况。其中,90%的学生了解使用完免费Wi?Fi 之后,需按每个小时0.3 元的标准缴费,每月上限为30 元的这一情况。

(3)在信息化服务和福利方面:扬州大学信息处网站(xxzx.yzu.edu.cn) 提供微软正版软件下载,如Office 2010 等,约有80%的学生了解这一情况。

(4)在针对疫情进行的信息化服务改进方面:为顺利执行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任务,扬州大学高度整合线上教学信息,如QQ 群、上课软件等,上线了“扬州大学线上教学辅助管理平台”,实行一站式管理。

另外,为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教学的互通,扬州大学通过智慧教学手段,借助Eol 平台与“课程伴侣”APP,为线上的作业、课程、测试、课堂讨论等在线教育管理提供服务,超过80%的同学了解并使用了相关平台。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为避免过度接触,超过50%的学生了解或选择将校园卡与手机NFC 进行绑定即可进入图书馆、宿舍等。另外,50%的学生了解录入的NFC 校园卡并不能用来消费,有力地保障了学生的财产安全[2] 。gzslib202204021522

综上所述,根据问卷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对扬州大学信息化建设不太了解;大部分学生对部分信息化服务处于不用则不知晓的情况(如VPN);部分学生对常用信息化服务(如一卡通)不太熟悉,不会使用所有模块功能,甚至出现技术上的误解,这导致部分信息化服务未在部分学生心中留下好印象。

5.2访谈结果分析

5.2.1基本情况

扬州大学的信息化建设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基础上不断取得进步。可以说,扬州大学的校园网络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已建立一系列信息化平台。同时,扬州大学的校园卡服务取得了一定成效,在校内实现了二维码聚合支付,为师生的校园生活带来了便利。

5.2.2 存在的问题

(1)未构建意见反馈平台。信息化平台的作用不仅是单方面的公布信息,而是使信息能够相互流通、双向传达。双向的信息化平台才能在师生之间搭起一座有效的沟通桥梁,让学校从相关信息中了解师生的需求, 从而使高校信息化得到更好的发展。及时了解师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于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和评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信息化建设,因此构建意见反馈平台十分重要。

(2)宣传力度不足。大学生的身心更趋向对自我的展现,但海量的网络信息使大学生不能准确地分辨信息的真伪。大多数学生对本校的信息化服务不甚了解,只愿意了解自己平时不得不用的线上相关平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的信息化处宣传力度不够大,且学生了解信息化服务的意愿不强。

(3)未注重校园网建设。校园网即校园内的网络,其主要的功能是为高校师生提供教育教学、科创研究和综合信息等服务。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校园网建设已逐步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基础建设项目,是衡量学校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评判标准[3] 。目前,扬州大学的校园网建设已初显成效,校园网基本实现了全覆盖,校园网基础设施(如机房与光缆)较为完善。但由于校园网结构十分复杂,师生较多,网络应用繁多,网络通信系统复杂,扬州大学的校园网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网络的稳定性不足,网络的安全性较差等。

(4)線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尚未成熟。根据目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及现实因素影响来看,我国未来的教学趋近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当前,很多高校面临资源分布不均、资金投入不够、优质师资不足等问题,而引入新兴的线上教学模式,有助于打破围墙,带来优秀师资和精品课程。同时,线上教学的缺点是管理松散,不便于对学生进行考核,老师无法准确得到学生的反馈,从而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所以,线上线下相融合能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达到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的目的。

6发展建议

针对访问与问卷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科学规划,注重实效。在信息时代,网络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我们要科学规划、精打细算,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挥网络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同时,我们要以应用为本,秉承“建设一点利用一点,从点扩展,进而全面升华”的理念,最终实现教育现代化。

(2)整合、优化各信息系统,形成一站式服务。各平台之间的功能定位会出现重叠以及网址冗杂交叉的现象,因此可以从统一服务门户、统一流程平台、统一数据、统一身份认证等方面进行整合,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丰富的一站式信息服务。

(3)搭建智能问答平台,解决师生使用老旧平台过程中的普遍问题。如果师生在学校使用信息化服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但不知道如何解决,智能问答平台就可以提供常见问题与基础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对平台进行后期优化中,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各种渠道加强信息资源库的建设。

7总结与思考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了扬州大学的信息化建设现状以及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扬州大学建立了基础信息化体系,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对其进行完善。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意见反馈机制尚未成熟、宣传力度不够、校园网不完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尚未成熟等问题。对此,建议高校相关部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努力优化高校信息网络,积极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让师生成为高校信息化的受益者。此外,高校应该积极组建专业的信息化团队,培养信息化人才,开展技能培训,积极解决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推动高校信息化建设。

猜你喜欢
调研高校
“三注重”扎实做好调研工作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