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足月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2022-04-02 03:19张吉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宫素出血量产后

张吉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娩出胎儿后24h内出血量≥500ml或剖宫产分娩产妇产时失血量≥1000ml,在产妇群体中发生率为2%~3%,一直以来都是威胁产妇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因素[1]。随着二胎剖宫产及高龄产妇的增加,产后出血产妇明显增加,因此做好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缩宫素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均是临床常用预防产后出血药物,本研究拟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足月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分娩且满足剖宫产指征的满月产妇88例,均为足月分娩产妇,研究获得浙江省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及批准[研伦第(2020-022)],产妇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29.1±3.0)岁;孕周37~40周,平均(38.2±1.5)周;初产妇28例,经产妇16例。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30.2±3.1)岁;孕周38~40周间,平均(39.3±1.4)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17例。两组产妇基线资料均衡(均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缩宫素治疗:产妇在顺利娩出胎儿后,首剂予宫体注射缩宫素注射液(马鞍山丰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4020474)10 U,间隔12 h后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10 U,共使用3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妇娩出胎盘后通过宫体注射250 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Pharmacia&Upjohn Company,批准文号:H20120388),若子宫收缩乏力,可在间隔15min后肌肉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 g。两组若产妇出现产后出血,须加强对症治疗,必要时采取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1)产后出血量。产后2及24 h统计出血量,具体测量方法:产妇臀下放置一次性防水灭菌纸垫,放置前测量纸垫重量,剖宫产术后与清理阴道纱布一起称量然后将纸垫、纱布重量去除,出血量的换算方式为1.05g≈1ml,产后每2~4小时更换一次性防水纸垫[3]。(2)产后出血率。产妇在顺利分娩胎儿后24h出血量≥1000 ml判定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率=产后出血人数/总人数×100%。(3)子宫恢复情况,包括用药后宫缩持续时间和宫底下降速度。产后前3d每天测定宫底下降速度,下降速度总和除以3为宫底下降的平均速度。(4)观察两组术后24 h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呕吐、心动过速及血压升高等。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后出血率比较 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3例(6.82%),对照组产后出血10例(22.72%),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2=4.42,P<0.05)。

2.2 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后2及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产后2及24 h出血量比较 ml

2.3 子宫恢复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宫缩更持久,子宫底下降速度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子宫恢复情况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例,血压升高1例,心动过速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1.36%(5/44);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5例,血压升高2例,心动过速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22.72%(5/4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01,P>0.05)。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发展至今已有百年历史,极大改变了产妇及胎儿的结局,适应证主要包括胎儿宫内窘迫、骨盆狭窄、胎位不正及多胎妊娠等。产后出血可造成失血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危及产妇生命,而后遗症甚至影响产妇一生的健康。产妇出血主要原因与胎盘残留、子宫收缩乏力、产道裂伤及凝血机制障碍等相关[4],其中子宫收缩无力是最常见的原因,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75%。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胎盘与子宫分离,血窦开放而出血,子宫肌肉强烈收缩,子宫壁上血窦因受压而关闭,血流逐渐缓慢直至停止。但由于某些原因致使产程延长,或因难产、产妇体力衰竭、麻醉过深、羊水过多或双胎、子宫膨胀过大,或因分娩次数过多、过密等,子宫的结缔组织增多,肌纤维减少,以及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壁肌瘤等原因,均可导致子宫收缩功能不良,而发生产后出血[5]。

缩宫素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经典药物,为产后出血的临床常用药物。研究提出,缩宫素临床应用也受到妊娠子宫本身的影响,刺激子宫上段收缩为缩宫素产后止血的主要机制,若受体点饱和,缩宫素刺激收缩的效果基本难以再发挥效应,因此缩宫素对于产后出血的预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非对所有产后出血患者有效[6]。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钙离子载体,应用后可提升存在于细胞内胞浆的钙离子,刺激肌纤维产生收缩,让子宫平滑肌能够保持长时间强烈的收缩,并对胎盘剥离面血窦进行压迫从而形成血栓,最终达到止血效果[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提示两种药物在产后出血预防上或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且未增加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有利于产妇产后康复[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宫缩持续时间长、子宫底下降速度快,表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有效促进产后子宫的恢复。

综上所述,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应用于足月剖宫产产妇具有较为理想的止血效果,且能促进子宫恢复,保障母婴分娩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宫素出血量产后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与缩宫素在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卡孕栓与麦角新碱分别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氨甲环酸灌注关节腔以减少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