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浴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

2022-04-02 03:19朱佳文王远照邵萍萍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药浴胆红素蓝光

朱佳文,王远照,邵萍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疾病中最普遍、最常见的疾病,亦是新生儿期重复入院的常见疾病[1],可导致急性胆红素脑病,引起慢性、永久性脑损害,严重者可致死亡[2]。目前该疾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蓝光治疗,但存在皮疹、腹泻及发热等不良反应。该病与中医胎黄相对应,以清热利湿为主要治则[3]。本研究拟探讨中药药浴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年1—12月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36例,入院血清总胆红素(TSB)>220.6 mol/L。纳入标准:(1)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5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4]及《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胎黄》湿热郁蒸证诊断标准[5];(2)胎龄≥35周,且体质量≥2 500 g;(3)入院前未接受过治疗。排除标准:(1)存在严重感染性疾病者,如败血症、重症肺炎及脑炎等;(2)考虑婴儿肝炎综合征或肝胆外科疾病者;(3)存在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者;(4)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标准者;(5)临床资料不全者。本研究获得浙江省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18-K-079-01),患儿监护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

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男33例,女35例;胎龄35~40周,平均(38.4±1.2)周;体质量2 580~4 150 g,平均(3 361.91±329.44)g;年龄0.5~19d,平均(4.6±4.1)d。观察组男33例,女35例;胎龄35~40周,平均(38.6±1.3)周;体质量2 580~4 200 g,平均(3268.82±409.33)g;年龄0.5~22d,平均(4.6±4.7)d。两组患儿性别、胎龄、体质量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新生儿蓝光箱内蓝光治疗,12 h/次,间隔12h/次,连续治疗3 d。注意保护婴儿双眼及外生殖器,每天予清水浸浴1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清水浸浴改为自拟退黄药浴方浸浴治疗,方药组成如下:茵陈60 g,栀子6 g,荆芥6g,炒苍术10 g,金银花10 g,广藿香10 g,薏苡仁30 g,甘草10 g,本院普煎200 ml/袋。药浴流程:关闭浴室门窗,调节室温26~28℃,药浴盆套一次性塑料的,加入适量冷热水,200 ml中药加8~10 L水,将药液倒入泡洗桶内,调节水温38~40℃,解开患儿衣物包被、尿不湿,贴护脐贴,托住患儿头颈部,保持头面部在药液以上,药浴时间10~15 min,过程中监测水温,药浴结束后将患儿放置护理台上,迅速擦干全身,注意保暖,脐部、臀部护理,穿好尿不湿、衣物,1次/d,连续治疗3 d。

两组均予常规监护与治疗,包括监测经皮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护,培菲康(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70105)口服,补液调节电解质紊乱等。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6]。治愈:皮肤黄染消退,TSB<85.5 mol/L;好转:皮肤黄染明显减轻,血清TSB为85.5~220.6 mol/L;无效:皮肤黄染未消退,血清TSB>220.6 mol/L。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人数×100%。(2)比较两组每日经皮胆红素(TCB)下降值及血清TSB恢复正常时间(黄疸消退时间)。(3)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经治疗,对照组治愈32例,有效23例,无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80.88%(55/68);观察组治愈5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94.12%(66/68);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9.06,P<0.01)。

2.2 平均每日TCB下降值及血清TSB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观察组平均每日TCB下降值要高于对照组,血清TSB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两组平均每日TCB下降值及血清TSB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2.3 治疗前后TSB水平比较 对照组治疗前TSB水平为(289.46±68.71)mol/L,治疗后为(136.96±82.91)mol/L;观察组治疗前TSB水平为(293.34±56.42)mol/L,治疗后为(99.77±55.51)mol/L。两组治疗前TS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07,P<0.05)。

2.4 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7例出现皮疹,观察组6例出现皮疹,两组均未出现呕吐及腹泻等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新生儿因其生理病理特点,多种原因导致胆红素产生过量、肝细胞吸取和结合胆红素的能力弱小、胆红素排泄失常及肠肝循环增多等原因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进入脑部,在细胞水平产生毒性至基底核和不同脑干损伤形成胆红素脑病,亦可出现胆红素引发的神经功能障碍,最终产生认知、运动等相关功能的障碍及听觉障碍[4],严重影响新生儿健康及生命。

中医将该病称为“胎黄”,《诸病源候论》有述小儿在胎内,母脏器有热,其熏蒸胎儿至生后新生儿出现黄染。钱乙、陈飞霞均在各自论著中阐述了胎黄的病因、病机,多因胎禀湿热所致,以清热利湿退黄为治则。本研究药浴方选用茵陈、栀子、荆芥、炒苍术、金银花、广藿香、薏苡仁及甘草。茵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有促胆保肝消黄的作用,其提取物能提高肝细胞的能力,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诱导肝酶系统,提高其对胆红素的结合,促进胆囊功能,加强胆汁分泌,让胆红素和胆汁酸外排的作用增加,从而治疗黄疸[7]。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栀子及其主要成分能减少自由基生成,调节释放脂肪细胞因子,促进胆汁的分泌,降低血中胆红素,从而起到保肝利胆的作用[8]。荆芥的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可以加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糖基转移酶和磺基转移酶的mRNA表达,抑制毒性中间体的形成,保护肝脏[9]。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炒苍术及金银花两药均有明显的利胆和保护肝脏的作用[10-11]。配以广藿香芳香化湿,薏苡仁清热渗湿健脾,加甘草调和以上诸药,以药浴之法治疗,祛湿清热退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每日TCB下降值要高于对照组,血清TSB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观察组TS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为新生儿皮肤通透性高,皮下血管丰富,中药药浴能够扩张血管,加速血流,增加代谢,使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入穴位、经络,提高药物吸收,从而起到加强退黄作用。

综上所述,中药药浴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满意,能显著降低血清TSB,缩短黄疸病程,临床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药浴胆红素蓝光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防蓝光对眼睛来说有必要吗
羊夏季药浴的正确方法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更纯粹的“影院级”4K蓝光机 杰科BDP-G5700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藏医药浴 治疗风湿效果好
蓝光特别推荐
绵羊药浴方法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