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溺水悲剧发生

2022-04-05 13:46孙民
中小学德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悲剧游泳儿童

孙民

大数据显示,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由于此类事故频发,且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预防溺水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话题。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专门设置诸如“不让溺水悲剧发生”等安全主题教育,无疑是十分迫切与必要的。我们的课堂要真正发挥面对面教学所特有的价值与作用,将安全意识植根于孩子们头脑,让必要的安全技能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

统编教材以导语、相关链接等形式直接呈现文本核心内容,并以绘图呈现生活情境。教师一般都会重视文字表述,配图则往往容易被忽略。“不让溺水悲剧发生”一课设计了一幅图:两个小朋友在“野湖”边嬉戏,图下配文“到陌生的水域游泳”。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看图说话式地描述图片情境,而后强调“不能到陌生的水域游泳”之类的要求。

这样的教学只是“蜻蜓点水”,教育效果可想而知。高明的教学应“活化”教材情境,让学生回到真实生活情境之中,唤起真实的生活体验:看起来平静的湖水环绕平坦的草地,这恰恰是其欺骗性之处,你知道水面下是什么样的地势吗?可能很平顺,这时你在上面蹚蹚水会十分惬意;但有可能会陡然下沉或有一个深坑,若是如此,蹚水玩耍的人将会面临怎样的境况呢?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会警觉起来。有学生会说:“即便没有深坑,万一土质有了变化,水下是松软的淤泥,人一旦陷入也十分危险。”聪明的学生们还会补充:“万一水下有不明动物,会咬到你……”“水下还可能有水草,会缠绕在腿上让人拔不出脚……”此刻,教材中平静的湖水在课堂中变得“暗流涌动”,图片说明“陌生的水域”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表述,而是变成了学生或亲身经历的场景或想象的可能的生活遭遇。如此,学生的生活体验得以丰富、充实及加深,安全意识随之生长。

冰心在小诗《雨后》中这样描写孩子们: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儿溅起多高……这里有没有风险?有的,这不就有孩子摔倒了。可是,你知道孩子们心里是怎么想的吗?冰心在诗中写道: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冰心热爱小朋友,了解小朋友,将小朋友的生活写得细致入微。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应尊重孩子们的天性,在安全教育责任下,更加注重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体验。

我在教学中补充了一個真实案例:某地突降暴雨,马路上一片汪洋,人们在积水中艰难前行,突然一个女孩不见了。目击者李先生介绍说,当时他骑着自行车正往该路段上坡,发现水流冲击力太大欲折回,“突然听到有个女孩大叫一声,回头发现,起初和我并行不远的两个人竟少了一个”。事发后,该市出动数十支消防、民警队伍赶赴现场展开紧急搜救。经查明,这位女孩不慎落入下水道,随即被急流卷走,不幸身亡。这名目击者说,当时那里的积水深及膝盖,路人根本看不清下水道井口,井盖可能是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

学生们倒吸一口凉气。是啊!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人行道,由于水淹居然存在着致命的安全隐患。此时,防范危险的意识自然走进了孩子们心中。随着城市高速发展,公用设施日渐增多,在积水处还有触电等安全风险。这些都是孩子们真实的生活环境和真实存在的安全隐患,自当立足实际引入课堂。

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的基本指导思想是让教材成为学生的读本,即坚守教育的“儿童立场”,为教材的阅读对象——儿童服务。诸如“不让溺水悲剧发生”等安全教育主题教学,不能以成人视角宣讲行政要求,比如,教育学生做到“六个不”——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教学自当遵循儿童视角,预留“儿童成长”空间,珍视“儿童成长”经历。如此,才能收获“儿童成长”的果实,切实提升学生的安全生活能力。

在生活中,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湿地公园、亲水平台、水上乐园等随处可见。我们调查了解到,小学生一般不会私自游泳,但是喜欢戏水或在水边游戏,比如在水域附近放风筝、踢皮球……容易导致物品掉入水中。孩子们心爱的东西不慎落水,他们通常会如何反应?课堂情境的创设必须充分体谅孩子们的心情与想法,引导孩子体验生活中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断舍离”抉择的痛苦,求助后失而复得的喜悦,自己一心想着的“玩耍”与面临的“安全风险”带来思考的复杂……坚持儿童视角的教学才会让教育真实发生,从而真正将“六个不”要求落到实处,将安全意识烙在儿童心中。

预防溺水悲剧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还需要掌握必要的安全技能,老师们通常都有这样的意识。在“不让溺水悲剧发生”教学中,常常看到老师带着三年级孩子演练在水中抽筋了该怎么办?——将身子团起来,用手用力向上扳动脚拇指,并按摩小腿,缓解抽筋症状;看到同伴落水的课堂教学演练是这样的——我们不能下水施救,可以将衣服脱下来,把衣袖拧成结,制作简易绳索,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这样的技能训练用活动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异常活跃。在热闹背后我也在思考,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哪些技能是必要的;哪些技能要求与难度过高会使学生难以企及;哪些训练可能适得其反,反而使学生身临险境。

当我将这些思考与上课老师们分享时,他们纷纷表示认同,提出教学应该多一些儿童视角,观照三年级学生实际。比如,在水中一旦感觉不适,要坚决、大声求助,甚至求救,千万不能逞强、勉强,因为事关生命。求助与求救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也是需要特别训练的技能:不能因胆小而声音小,不能因“文明”而不大声,不能因斯文而不敢大动作……当课堂上,学生们体验这有别于常规要求的“特殊时刻”的奋力呼救、拼命挣扎……其意义已超越不让溺水悲剧发生,对孩子们应对其他危害同样具有教育意义。

在预防溺水教育中,关心他人的基本技能同样重要。比如手牵手互相关照,关注身边人的异常情况……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早些年,某学校组织同学们游泳,在水深刚过膝盖的浅水区,一个小朋友不慎摔倒溺亡。因为小朋友的注意力全在自己玩水上,没有一个同学关注到身边发生的这一情况,更谈不上救助与求助。由于泳池人头攒动,老师与救生员都没有发觉,悲剧就这样发生了。在这样的活动中,“同伴责任”何其重要!

在深入交流中,老师们体会到,要使道德与法治教育真正有实效,必须在儿童视角上下专业功夫,成为真正了解学生的人。老师们坦白地说,之所以在教学中演练“抽筋时”“旋涡中”……是因为教材“小贴士”栏目明确提示了,不能不讲。这其实是常态教学的常态问题,对此,我们需要明确两点:一是教学要凭借教材而不是“唯教材”,儿童真实的生活才是教学全部的“教材”。二是我们要有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完善教材的担当意识。如果教材“小贴士”栏目内容多一些三年级“儿童视角”,老师们再用教材教学时不就可以少走一点弯路吗?这与我说课的主旨“用好统编教材上好课”才是更深层次的契合。

有经验的老师通常具有一定的教学逻辑层次,教学进程思路清晰。但是,道德与法治的教学逻辑不止于教学过程明晰,更体现在价值教育的层层分析、步步引导。在“不让溺水悲剧发生”听评课中,我发现不少老师的教学思路前后错乱,拖泥带水,逻辑不清。为什么这样?执教老师也有苦衷:既要讲溺水又要讲游泳,一方面要求未成年人远离水体,一方面又要掌握一些游泳技巧……

其实,统编教材的编写逻辑可以给教学很好的借鉴,我们的老师一定要读懂教材的文本逻辑。本课教材从溺水悲剧时常发生开始到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再到游泳应注意的规范,以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而探究悲剧产生的原因,教材采取了开放式逻辑,提供了三个范例,并以留白提示各地教学可因地制宜地补充添加相关内容。我在调查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以武汉市为例,三年级孩子基本都会在正规游泳场馆游泳,这与我国的发展进步息息相关。联系“疫情防控”后时代生活,我建议教材中的游泳场景应加上泳帽……倡导在规范游泳场所的游泳文明行为。

课堂教学的神奇之处在于除了语言之外,还有情感交流、态度暗示……让教育真正发生的关键在于师生都是生活的经历者,有感而发才能避免无的放矢,师生共情才能引发教育共鸣。生动的德育课堂不是老师替代学生的生活,而是讓学生在生活中寻求更好的生活,德育核心素养成长就在经历生活的过程中。

“不让溺水悲剧发生”一课教材呈现了溺水悲剧发生的一幕场景——未成年人擅自下水营救他人。课堂中,老师常常会问: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有什么危害?一问一答间看似问题得以解决,实则不然。因为孩子的回答仅仅是停留在口头的“知识气泡”。《西游记》之所以好看,是因为历经奇幻曲折的“九九八十一难”。课堂中一问一答所到达的教育彼岸只会遭遇搁浅,教师要善于设置一些“障碍”,制造一些“困难”,让儿童去经历,去探究,得出属于自己的“发现”。有经验的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即一节课的亮点之处、高光时刻对应的大多是学生的表现,是学生精彩的发现或发现得精彩,“文似看山不喜平”,一马平川的课堂教学往往索然无味。

而设置“障碍”是需要技巧的,本质上就是我们的教学逻辑。它的背后必然有教师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价值引导的深层次考量。我们为什么不能擅自下水营救他人?——因为我们是未成年人,不仅不具备营救他人的能力,擅自行动可能会造成营救的困扰,甚至还会危及自己的生命……生活中不乏真实的事例与惨痛的教训。

但是,我们的教育决不能因为孩子们是未成年人就止步于此,置身事外。现实生活中,一名13岁初中学生龙龙(化名)溺水身亡,让父母伤心欲绝。更让死者父母难以接受的是,事发时,6名同伴目睹龙龙落水的经过,不但没有呼救和报警,反而悄悄离开了。这值得我们反思:“闯祸”后置同伴生命于不顾,不知所措,缺乏救人技巧等反映了安全教育的缺失。因此,预防溺水安全教育的逻辑绝非“不能做什么”,而是我们可以怎么做?应该怎么做?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悲剧游泳儿童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画家的悲剧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留守儿童
近视的悲剧
六一儿童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
不希望历史“悲剧”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