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方向错了,越努力越失败

2022-04-06 00:45青栀
中学生百科·悦青春 2022年3期
关键词:用功晚自习例题

青栀

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总听见别人说,“你看那个谁,学习多用功,学到那么晚,周末也不休息”。然而等到了高中,听到的话却变了——“你看看那个谁,天天打篮球,不怎么学习考得也那么好”。之所以那些人的说辞会变,是因为他们发现,一直超级用功的学生,上高中之后,很多人的成绩不再那么突出了。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入学考试成绩平平,第一次月考的成绩也只是排在上游,算不上拔尖。在前两个月里,我们对他的印象也仅仅是个子最高。但从第二次月考到高考,他的成绩从没出现在年级大榜的前三名之外。初入高中,来自老师的作用力还没那么明显,没有老师敢将他的成绩归功于自己,再说了,他其实很少认认真真地听完一堂课。

当时学校实行的是“第三节晚自习自愿选上”的制度。他从来不上第三节晚自习。第二节晚自习一下课,他每次都是第一个走,而且只拿一本英语词汇书回家。别人还在埋头苦干、奋笔疾书,他却早早收拾好准备回家了。他离开教室的时候,会扫视一眼我们,似乎带着一丝戏谑。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当了校园广播站的站长、班级团支书,还是学校各大活动的主持人、学校排球队的主力,然后又不出意外地出现在高考动员大会上,作为优秀学生代表讲话。高考成绩出来,他的名字依然在榜单的第一位。

反观我的另一位同学,小学和初中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女”,是很多家长反复谈论的“别人家的孩子”。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她的成绩从来都是名列前茅。上了高中之后,她慢慢变得平常,变得普通,虽然她在学习上依旧是全力以赴。高三的最后冲刺阶段她更是学习到昏天黑地,经常头也不梳,早饭也不吃,最终却只考上了一所本省的普通“一本”。

这究竟是为什么?后来,经过了解,同时结合老师们的总结,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那个从来不上第三节晚自习的“学神”,看似不怎么用功,但他在学习的时候,是真正做到了两耳不闻窗外事。有一次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极富挑战性,下课后他在喧闹的课间心思缜密地把这道数学题做完了。他没有教辅用书,他依靠的是课本知识,他也没有习题册,他所钻研的只是课本上的所有例题,反复钻研,自己给自己拓展思路。他每次在课堂上都能提出关键的问题,那是因为他已经早早预习好了。他所提出的问题,都是他反复思考之后“残留”下来的。因为注意力高度集中,他每天用一个小时就能完成作业,其余时间就背英语单词,高中还没毕业,英语老师说他的英语已经超过了大学四级水平……

高中的学习靠的是悟性和理解,是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在一些重视孩子教育的家庭,在父母双方都有一定的知识底蕴的情况下,很容易爆发这样的教育分歧——父亲只让孩子找几道“类型题”做一做,如果完成质量较高,他很乐意带孩子去玩耍;可是母亲想让孩子做得多一点,再多一点。父亲和母亲有人做错了吗?事实上谁也没错。但是,如果把握不当,让小学、初中就处于“无限用功”的状态,上了高中就很有可能后继乏力。

高中的学习,目的是选出真正的人才。现在学生所做的练习题,都是有答案的,但是未来国家的发展,需要的是他们在未知的领域给后人寻找答案。国家真正需要的不是只会在题海中套例题、套公式的“巨型小学生”,需要的是只在课本例题中就能體会到万变不离其宗、能自由应对各种变化的“会学习的学生”。

因此在我看来,高中学习,往小里说是方法问题,往大里说是认知问题、方向问题。如果方向错了,结果可能就是越努力越失败。对高中学习的认知是一门学问,而有的人直到毕业都还没真正找到方向。

编辑/梁宇清

猜你喜欢
用功晚自习例题
用功有别
脸上有光
我的心应该放在哪里
用功
祸从口出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三字经(节选)
倒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