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经历质性研究的Meta 整合

2022-04-06 09:39张慧超王楠楠张玉玺
护理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疗护安宁护士

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r,也作emotion labor,又译为“情绪劳动”)是一种非物质的劳动形式

,美国社会学家Hochschild 将其定义为“个体按照组织要求的表达规则扮演与管理自身内、外情绪以达到其所在职位工作目标的劳动形式

”。 随着时代的发展,情感劳动更加体现在具有个性化和人文关怀的服务行业中。 近些年,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情感劳动一词逐渐运用于以服务为主的护理学,特别是运用于安宁疗护领域。 WHO 将安宁疗护定义为“一系列照护方法,它通过早期确认、准确评估和完善治疗身体病痛及心理和精神疾患来干预并缓解患者的痛苦,以此提高罹患威胁生命疾病的患者及家属的生命质量

”,在安宁疗护工作中,护士接触临终患者的同时必然产生情感劳动。 了解安宁疗护护理人员情感劳动有利于护士更好的为临终患者及其照顾者服务;亦有利于管理者对护理工作的管理,关注安宁疗护护士工作的真实感受, 开展与情感相关的教育培训,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与提高其职业认同感。目前,与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有关的质性研究较多,但尚缺乏相关的Meta 整合。 本研究采用对安宁疗护护理人员情感劳动质性研究结果进行Meta 整合的方法,总结安宁疗护护士护理工作中的情感劳动体验, 为更好的开展安宁疗护护理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

从建库至2021 年6 月24 日收录的关于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经历相关的质性研究。中文检索词包括:“安宁疗护/临终关怀/姑息治疗/晚期/临终/肿瘤/癌”“护士/工作人员/护理/护理人员/护师/护生/员工/工作”“情感劳动/情绪劳动/内心体验/职业认同感/职业倦怠/情绪/情感/主体性生产/自我价值/护士经历/共情”“质性研究/现象学研究/访谈/半结构访谈/扎根理论/民族志”。 英文检索词包括:“palliative/hospice/end of life/terminal/cancer/late stage/final days”“nurse/staff member/staff/nursing/nursing staff”“emotional labor/ emotional labor/ immaterial labor / affective labor / inner experience / professional identity /burnout / affection /mood /depression /emotion/feeling/internal drive/susceptibility/essential power / nurses’experiences”“qualitative/ experience/ phenomenology /interview/grounded theory/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ethnography ”。 检索策略以PubMed为例:#1:(palliative) OR (hospice) OR (end of life)OR (terminal) OR (cancer)OR (late stage)OR (final days);#2:(nurse [Title/Abstract]) OR (staff member[Title/Abstract]) OR (staff [Title/Abstract]) OR (nursing [Title/Abstract]) OR (Nursing staff[Title/Abstract]);#3:(emotional labor) OR (emotion labor) OR (Immaterial Labor)OR(Affective labor) OR (inner experience)OR (Professional identity) OR (Burnout) OR (affection)OR (mood) OR (depression [Title/Abstract]) OR (emotion [Title/Abstract]) OR (feeling[Title/Abstract]) OR(Internal drive)OR(susceptibility)OR(Essential power)OR (nurses’ experiences);#4:(Qualitative [Title/Abstract]) OR(experience[Title/Abstract]) OR(phenomenology [Title/Abstract]) OR (interview[Title/Abstract]) OR(Grounded theory [Title/Abstract]) OR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Title/Abstract])OR(Ethnography[Title/Abstract]);#5:#1 AND#2 AND#3 AND#4。

坚持党的建设工作在继承中创新,也要在创新中继承是本次成果发布工作亮点之一。既继承公司党的建设工作在制度化、流程化和标准化方面好的做法,又要结合各自的专业特点和工作规律进行创新,把破解难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作为重点,为加强党的建设在制度上、机制上做出有益尝试。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P(population)。 在安宁疗护病房工作或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护士; 护理患有当前医学不能治愈的疾病或处于不可逆转的疾病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生命状态与日俱下的患者

;(2)感兴趣的现象I(interest of phenomena)。 安宁疗护护士或照顾晚期疾病患者护士工作中产生的情绪和情感;(3) 研究情境Co(context)。安宁疗护护士或照顾晚期疾病患者护士工作中的情感劳动;(4)研究类型S(study design)为质性研究

,包括现象学研究、 解释现象学研究(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IPA)

、扎根理论、民族志等。

排除标准:(1)非中英文文献;(2)无法获取全文或数据不全的文献;(3)重复发表的研究。

信贷约束与激励机制不配套,影响信贷人员放贷积极性。目前,多数银行实行了贷款责任追究制度,谁发放贷款谁负责收回,到期收不回的轻则扣工资,重则下岗清收。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约束的同时,没有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贷款管理中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贷人员的积极性。因此,基层信贷人员对发放小额农贷顾虑重重,宁可少放或不放,也不去冒风险。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由2 名接受过文本资料录入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并交叉核对。 首先阅读文献标题及摘要,排除与研究主题不符的文献,然后进一步阅读全文,以确定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文献。 提取资料内容包括:作者、研究国家与年份、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感兴趣的现象、研究场所和主要研究发现。 有分歧的内容由第3名研究者裁决。

1.4 文献质量评价 由2 名经过循证方法学培训的研究者(本文第一、第二作者),按照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

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独立评价,评价结果冲突时,由第3 名研究者裁决。 评价内容共10 项,每个评价项目均以“是”“否”“不清楚”或“不适用”进行评价。 若满足全部标准则评为A 级,表明偏倚可能性较小;若满足部分标准则为B 级,提示偏倚可能性为中度;若标准完全不满足则为C 级, 意味着偏倚可能性较高。最终纳入A、B 级文献,剔除C 级。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方法学质量评价 纳入的11 篇文献,研究方法以现象学研究为主,资料收集以半结构化访谈为多数, 研究对象分布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纳入的文献中,对哲学基础、研究问题、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 分析方法及结果做出了详细的阐述,但是大多数研究对文化背景、研究者对研究的影响解释不够清楚。 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见表2。

2 结果

2.3.1.1 类别1:感受痛苦 对他们的患者产生同情心。 护士对患者严重的病情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这些患者,我对他们有同情心。……移植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 怜悯患者(“……后来她躺在床上求你救救她。真可怜”)

。照顾年轻患者比照顾老年患者更痛苦(“但如果我们收的是年轻患者……”)

。因患者死亡而出现分离焦虑(“我们认识了这么久,我怕他快死了。 ……我担心失去控制,我会哭”)

。压抑(“……我真的觉得心情也是很压抑的”)

。 死亡频繁使护士容易沮丧(“我一直被死人包围着。 很久了”)

。 由于患者的态度,使护士产生焦虑和恐惧(“我受到病人的侮辱和威胁, ……一种恐惧的感觉! ”)

1.5 资料分析方法与Meta 整合 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

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由熟悉质性研究并有安宁疗护护理经历的研究者通过反复阅读纳入的研究,对每项原始研究结果的含义进行解释和归纳,最终形成新的类别。 通过分析各个类别之间的内外部联系,进一步整合结果,深入发掘,得到新的解释。

2.3 Meta 整合结果 研究者通过反复阅读理解,分析和解释纳入的11 个研究, 提炼出43 个完好明确的研究结果,将结果归纳组合形成7 个新的类别,并将这些新的类别提炼为4 个整合结果。 见图2。

情感劳动激励护士做一些影响其生活的事情(“……我还写信给我已故的亲属……这样做可以帮助我接受死亡”)

。 学会尊重死亡, 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我们的生命。我认为这是护士的特权。死亡不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正能量指引着我们”)

。积极的个人成长(“……越来越会关心别人了”)

。 对护理工作价值的认同(“我们做这个工作的最大价值在于能陪伴癌症患者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 对护士心理和个人生活有积极影响 (“相信人类必须是积极的”)

。 给予等待和陪伴(“……患者信任我,他们选择我的轮班去死。 这是一个伟大的优点和美德”)

。关爱患者(“……我会经常陪伴在他们床边……让他舒服些”)

。 克服死亡的恐惧(“……面对死亡”)

。 采取策略来管理所提到的复杂情绪(“我确实祈祷……感到有点放松”)

。 限制情感表达, 包括患者面前不哭(“……展示在人面前的一面没有任何问题”)

。 在不知所措后, 需要利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与患者建立信任的关系(“……很难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

。 希望随着时间推移,减弱无助和抑郁的感觉,竭尽所能,避免犯错(“……我们的经历几乎就像一个与癌症打仗的故事”)

2.1 纳入文献的一般情况 依据检索策略,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共3 234 篇, 最终纳入11 项研究,其中外文文献10 篇,中文文献1 篇。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见图1。

夏碎娒认为,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压力,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压力,因为没有压力也就没有了动力。他还强调,做事先做人,要遵守职业道德,尽努力做好产品。同时,思维要不断创新,明确发展方向,因为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唯有持续创新才是生存之道。我想,或许这也是他成为同地区同年代创业者中硕果仅存者之一的原因所在吧。

设计出适合患者治疗环境的情绪(“……努力让患者在快乐的情绪中,……在快乐的情绪中,有友好和良好的行为”)

。 使护士积极应对情感挑战(“就像为我的来世积累功绩……”)

。 同理患者,从而用正确的情绪对待 (“患者家属确实承受了经济压力……”)

。 通过移情,更好地理解患者与家属的需求(“……这就是我丈夫十年后的样子”)

2.3.2 整合结果2: 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中的情感扮演 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中除了真实情感,还存在较多情感扮演, 其中包括情感屏蔽和深层扮演。 在Ashforth 等

1993 年提出的情感劳动三维结构中,情感扮演包括表层情感扮演和深层情感扮演。其中, 表层情感扮演是指在工作中出现个体感受与组织制订的规则不相符时, 员工仅通过改变自身面部表情及语音语调等方式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组织规定,但其内心真实情感并未发生变化,但不意味着其内心没有任何情感(通常会发生焦虑)。 本研究对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的质性研究进行整合,发现情感屏蔽中有一些结果与表层情感扮演类似,但是无法说明护士内心真实情感是否发生变化, 故未将表层情感扮演分为一大类。

2.3.3 整合结果3: 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中的情感存储 当护士缺乏应对情感的能力、 处理情感的时间等情况时,会将情绪存储,导致情感的延迟,企图在后期处理以前未处理的复杂的情感。 其中对不良情绪的存储,可能会导致护士抑郁的心境,也容易将不良的情绪传递给无关的人。

产生无助感和挫折感,选择回避(“我只是保持安静……从房间回来,坐在护士更衣室”)

。 与患者和家属谈论死亡非常有压力和困难, 无法处理(“……我保持沉默离开这里”)

。 无法回答关于死亡的问题(“……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 回避患者(“我尽量不接近患者……”)

。 他们对目睹的悲伤和痛苦感到不知所措 (“……感到不知所措”)

。通过成为“机器人”来完全避免情绪体验。包括避免眼神交流、转移话题(“我甚至不能直视她。 这就像我试图避免和她们眼睛接触一样……”)

2.3.2.2 类别4:深层扮演(消极→积极) 在情感劳动中, 深层情感扮演是指员工通过对自己情绪进行合理调节, 使内心情感与工作环境要求形成统一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

。 纳入的文献中有较多研究对象的真实情感是消极的, 但是护士会把自己真实的情感以深层扮演形式控制起来,化为积极态度,以此胜任护理工作。

2.3.1 整合结果1: 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中的真实情感 由于安宁疗护的护理对象大部分为临终患者,所以护士工作有复杂的内心体验,经常面临情绪超负荷的风险。 安宁疗护护士工作中的情感劳动存在大部分的真实情感,真实情绪表达是指个体在工作中自然而真实地流露不受组织规则影响的情绪

。护士在此过程中体会到痛苦和感动。

2.3.2.3 类别5:深层扮演(非消极→积极) 深层扮演的目标是使护士内心情感与工作环境形成统一, 从而对工作态度变为积极。 从整合结果来看,这种调节方式不单单是护士对自身的消极情感进行调节, 也存在护士对非消极情感进行调整从而升华为一种积极态度。

家居企业靠近板材生产区,板材无须运到广东工厂贴面,可以极大地减少物流运输成本。如今,企业落户东宝,板材可以就近贴面,形成了建材家居产业链。

2.3.1.2 类别2: 收获感动 被患者与家属感动与鼓励(“有一段时间我自己也的确想离开岗位,当时患者妈妈就安慰我……, 她的话事实上也是促使我没有离开这个岗位的一种动力”)

。 当患者有好的态度时, 护士感到快乐和幸福(“……这使我感到如此快乐”)

。 护士与患者长期接触产生深厚的友谊(“这里最重要的是我们和患者之间的密切和友好关系”)

2.3.2.1 类别3:情感屏蔽 在情感劳动中,情感屏蔽是一种自我保护。情感屏蔽是指护士躲在职业后面,把职业作为情感盾, 而这就造成了护患和亲属之间的冷距离

。 安宁疗护护士每天经受超负荷的情感体验,通过扮演“机器人”等方式,防止自己受到伤害。

长期的悲伤(“这个患者去世以后,我大概有两三个月……心里很难受……”)

。 长期的恐惧(“一直恐惧……”)

。剥夺悲伤的权力,没有时间处理悲伤(“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我们的情绪”)

。 回忆死者(“……当我的患者死亡时,这些是……的编号” )

。回忆会唤起护士对已故父母的愧疚(“10 年前,我的父亲因车祸失去知觉被送到急诊室。 ……我被要求签署心肺复苏同意书。 ……10 多年了,但我不能让痛苦消失”)

。传递不良情绪(“在这里会有不良情绪,并传递给患者和其他人”)

。 经历情感依恋(“……有时我们太多地参与了他们……”)

。 反思过去的经历(“我反思过去对患者的关心……”)

结合以上基础评价结果,水资源承载能力较弱,承载状态为临界,基于水资源的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临界;生态条件与环境质量承载能力一般,承载状态为可载,基于生态条件与环境质量的综合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为可载。

2.3.4 整合结果4: 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中的情感耗尽 由于复杂情绪的体验和对情绪的处理不当,最终可能导致情感耗尽,缺乏精力。

感觉精力耗尽(“回家的时候,我根本没有剩余的能量”)

。 情感麻木和淡漠(“......这种麻木就是我习惯了患者会去世”)

。情感耗竭(“......有时会感觉头痛、没力气,……这是一种精神上的累”)

3 讨论

3.1 安宁疗护护士的情感劳动呈现多维度 本研究通过汇集性整合方法对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的质性研究进行了系统评价,发现安宁疗护护士的情感劳动呈现出真实情感、情感扮演、情感存储和情感耗尽4 个维度。 其中,真实情感和情感扮演所占比例较大。在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的真实情感中,大多数护士会感受到护理临终患者带来的痛苦;在其情感扮演中更多的护士采取了深层扮演,将消极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工作态度,这遵循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理论,“护士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地获得自己的本质力量,对护士职业的认同

”。 本研究中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的结构框架与Ashforth 的情感劳动三维结构框架

相比,符合其制定的结构分类;但在其基础上,额外整合出了情感存储和情感耗尽这2 个维度;并且发现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中的情感扮演侧重于深层情感扮演,而其中的表层情感扮演难以被研究者发现。这启示相关质性研究人员应当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内心真实情感的变化并挖掘研究对象情感劳动中的表层情感扮演。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情感劳动的维度划分尚未达成共识

,故本研究有利于国内外学者对情感劳动维度进行进一步的划分。

(3)对于PC端上位机,实时切换用户的数据显示以及超出设定值的数据,提示窗口功能测试表,通过对系统的多次测量,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上位机显示、窗口提示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3.2 了解安宁疗护护士的情感劳动,有助于护理管理者改善管理效果,促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Hochschild在《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一书

指出有关情感劳动的管理方法, 组织部门可以通过培训和监督对工作人员的情感劳动予以一定的管理。 安宁疗护护士经常面临患者死亡, 且安宁疗护病房经常沉浸在悲伤氛围中, 许多医院未将心理相关知识纳入培训内容中, 护士普遍存在心理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

,管理者应当充分了解护士的真实情感,理解安宁疗护护士护理临终患者所承受的压力, 采取各种情感劳动的管理策略, 定期对护士进行哀伤辅导等心理干预,使护士消极的情绪得到改变,从而减轻职业倦怠等不良后果。

随着人文医学、叙事医学、医学整体观的发展,越来越多人发现患者从心理上更需要医生和护士的帮助。 但是在情感劳动的分配上,护士所承担的远远超过了医生。 医生德鲁多的墓志铭“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被广为流传,医生们承认情感劳动的存在,但往往将其忽略或转移给护士,使得护士承担了除本质劳动外更多无形的劳动,做更多琐碎的工作

在临床过程中, 安宁疗护护士主要面对的是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有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会在一定程度影响劳动的效果,但同时,安宁疗护护士在照护临终患者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劳动,如发展韧性、共情、收获感动、深层扮演等。对促进个人成长和对所从事的职业和价值的认同将产生积极的效果。因此,作为护理管理者, 应关注安宁疗护护士的情感劳动的活动过程和主观感受,调控好护理人员的情绪,减轻情感疲劳和情感耗尽,有利于降低离职率和提高护理质量,同时也起到维持稳定护理环境的作用。

数字地震学中,数字地震计观测到的地面数字信号u(t)是震源项 s(t)和路径效应 g(t)、仪器响应 i(t) 卷 积 的 结果,如公式(1)所示。 由 u(t)计算 s(t)需考虑路径效应和仪器响应。在计算地震震级的时候,需要从地面信号u(t)中去除仪器响应,减小路径效应的影响。

另一方面,情感劳动作为一种非物质劳动消耗了护士大量的精力,且目前安宁疗护尚未纳入国民医保行列

,国内安宁疗护事业存在护士待遇较低、工作量大、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等问题。 研究安宁疗护护士的情感劳动构成也有利于相关研究人员为安宁疗护护士争取更好的待遇,从而减少护士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减少离职率;并且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更全面的依据,为安宁疗护事业谋得更长远的发展。

4 研究的局限性及启示

目前尚未检索到同一主题的Meta 整合和质性系统评价。从文章数量上可知情感劳动的质性研究逐年上升,但是由于不同学者对情感劳动一词有一些不同的认识,所以本文在考虑到这一因素的情况下,对情感劳动进行了广泛的搜索,并在深入整合结果后得到护理领域中情感劳动的本质特点。希望通过本研究从一定程度上整合护士情感劳动的研究,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此外,纳入研究来自多个国家,存在文化差异,可能对研究结果的诠释带来一定影响。 且本文纳入的文献质量大部分为B 类, 有产生偏倚的风险,故未来需要更高质量的质性研究以充实本文的结果,为安宁疗护护理情感劳动做出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胡叶一新(11-182)

本研究深入阐释了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为今后开展安宁疗护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循证支持。 启示护理管理者应了解并考虑到护士的情感劳动, 促使护士更好的为临终患者及其照顾者服务;同时开展与情感相关的心理教育培训,为其提供支持和帮助,促进护士身心健康与职业认同感,减少安宁疗护护士离职率。 启发相关研究人员为安宁疗护护士情感劳动做出进一步的研究,为安宁疗护护士改善工作待遇,促进我国安宁疗护事业发展提供依据。

[1] Just D. A Biopolitics of Immaterial Labor[J]. Political Studies, 2016,64(2):401-416. DOI:10.1111/1467-9248.12185.

[2] Hochschild AR, 1983. The Managed Heart: Commercialization of Human Feeling[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 WHO. WHO Definition of Palliative Care[EB/OL].(2020-08-05).[2021-05-01].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palliative-care.

[4] 胡雁.如何开展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 整合[J].上海护理,2020,20(7):1-5.DOI:10.3969/j.issn.1009-8399.2020.07.001.

[5] 路桂军,姜姗,李忠,等.安宁疗护服务对象准入标准的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J].医学与哲学,2021,42(16):28-31.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1.16.07.

[6] 胡雁,彭健.我国质性研究系统评价和Meta 整合论文的质量评价[ J ].中国护理管理,2020, 20(4):490-495.DOI:10.3969/j.issn.1672-1756.2020.04.004.

[7] Pringle J, Drummond J, McLafferty E, et al. Interpretative Phenomenological Analysis: A Discussion and Critique[J].Nurse Res, 2011,18(3):20-24. DOI:10.7748/nr2011.04.18.3.20.c8459.

[8] The Joanna Briggs Institute. Criticl Appraisal Checklist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EB/OL].[2021-03-29].https://joannabriggs.org/ebp/critical_appraisal_tools.

[9] 胡雁,郝玉芳.循证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8-79.

[10] Zamanzadeh V, Valizadeh L, Sayadi L, et al. Emotional Labour of Caring for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Patients: Iranian Nurses’ Experiences[J]. Asian Nurs Res (Korean Soc Nurs Sci), 2013,7(2):91-97. DOI:10.1016/j.anr.2013.04.004.

[11] Rafii F, Nikbakht Nasrabadi A, Karim MA. End-of-life Care Provision: Experiences of Intensive Care Nurses in Iraq[J].Nurs Crit Care, 2016,21(2):105-112. DOI:10.1111/nicc.12219.

[12] Liu YC, Chiang HH. From Vulnerability to Passion in the End-of-Life Care: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Nurses[J]. Eur J Oncol Nurs, 2017(31):30-36. DOI:10.1016/j.ejon.2017.09.002.

[13] Banning M, Gumley VA. Clinical Nurses’ Expressions of the Emotions Related to Caring and Coping with Cancer Patients in Pakistan: A Qualitative Study[J]. Eur J Cancer Care (Engl),2012,21(6):800-808.DOI:10.1111/j.1365-2354.2012.01364.x.

[14] 沈洁,陆箴琦,姜安丽.肿瘤护理人员职业情感体验的质性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 30(1):5-8+29.DOI:10.3969/j.issn.1008-9993.2013.01.002.

[15] Saifan AR, Al Zoubi AM, Alrimawi I, et al. Exploring the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Jordanian Nurses Working with Cancer Patients[ J ]. J Nurs Manag, 2019,27(1):215-222.DOI:10.1111/jonm.12667.

[16] Magro-Morillo A, Boulayoune-Zaagougui S, Cantón-Habas V, et al. Emotional Universe of Intensive Care Unit Nurses from Spain and the United Kingdom:A Hermeneutic Approach[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 2020(59):102850. DOI:10.1016/j.iccn.2020.102850.

[17] Andersson E, Salickiene Z, Rosengren K. To Be Involved -A Qualitative Study of Nurses’ Experiences of Caring for Dying Patients[J]. Nurse Educ Today, 2016(38):144-149.DOI:10.1016/j.nedt.2015.11.026.

[18] Velarde-García JF, Luengo-González R, González-Hervias R,et al. Facing Death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A Phenomenological Study of Nurses’ Experiences[J]. Contemp Nurse,2016,52(1):1-12.DOI:10.1080/10376178.2016.11947 25.

[19] Brighton LJ, Selman LE, Bristowe K, et al.Emotional Labour in Palliative and End-of-life Care Communication: A Qualitative Study with Generalist Palliative Care Providers[ J ].Patient Educ Couns, 2019, 102(3):494-502. DOI:10.1016/j.pec.2018.10.013.

[20] Kwon S, Kim M, Choi S. Nurses’ Experiences of Providing“Sensitive Nursing Care” for Terminally-ill Individuals with Cancer: A Qualitative Study[J]. Eur J Oncol Nurs, 2020(46):101773. DOI:10.1016/j.ejon.2020.101773.

[21] 卢山,孙小玲.护士情绪劳动管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21, 56(1):137-142.DOI:10.3761/j.issn.0254-1769.2021.01.023.

[22] Ashforth BE, Humphrey RH. Emotional Labor in Service Roles:The Influence of Identity[J]. Acad Manag Rev,1993,18(1):88-115.

[23] Sandgren A, Thulesius H, Fridlund B, Petersson K. Striving for Emotional Survival in Palliative Cancer Nursing [ J ].Qual Health Res,2006,16(1):79-96.DOI:10.1177/10497323 05283930.

[24] 刘芳儒.情感劳动(Affective labor)的理论来源及国外研究进展[J].新闻界,2019(12):72-84.DOI:10.15897/j.cnki.cn51-1046/g2.20191216.001.

[25] 孙丽,许宝惠,顾道琴,等.国内外安宁疗护护士培训进展[J].护理学报, 2019, 26(19):27-30.DOI:10.16460/j.issn1008-9969.2019.19.027.

[26] 吴玉苗,奉典旭,徐东浩,等.中国安宁疗护服务政策演变与发展[J].医学与哲学,2020,41(14):23-27.DOI:10.12014/j.issn.1002-0772.2020.14.05.

猜你喜欢
疗护安宁护士
脑卒中患者安宁疗护需求的范围综述
关于宁波构建有序、高效、规范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的思考
巧联得安宁
港口上的笑脸
巧联得安宁
采蜜忙
尊严逝去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
寻找护士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