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航海院校境外办学问题与对策

2022-04-06 05:07肖仲明李九玲马忠强郭治一
船舶职业教育 2022年1期
关键词:航海办学院校

肖仲明,李九玲,马忠强,郭治一

大连海事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6

我国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主要包括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中外联合培养等多种形式。其中,境外办学作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跨境教育的重要形式。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加快和扩大及“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推进,我国境外办学面临新问题、新机遇。航海教育是建立在履行STCW公约和公约中国化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学校教育和职业教育,具有国际性,这是航海院校境外办学的优势。我国航海院校境外办学在航海教育输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我国航海教育的国际重要地位不相符,也与其他方面的境外办学存在很大的差距。我国航海教育“走出去”的步伐不大,且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1 境外办学的新形势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不断发展壮大中逐步走向世界,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活动日益增多。2002年12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成为我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的政策规章依据。2015年5月,国务院取消高等学校境外设立教育机构(含合作)及采取其他形式实施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审批。同年11月,教育部废止《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暂行管理办法》,从此高校可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和国际化发展战略自主开展境外办学[1]。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要求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涉外办学水平。通过鼓励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配合企业走出去,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境外办学,稳妥推进境外办学。同年7月,教育部发布《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该行动号召有条件的中国高等学校开展境外办学,且要集中优势学科,选好合作契合点。2018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境外办学是我国新时期教育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2019年9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指南(试行)(2019年版)》,该指南从招生与学籍、教学与科研、师资及培养、教学评估、行政管理、财务与资产管理等多方面对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提供实操层面的技术指导。该指南对境外办学起到了政策指导作用。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该意见明确了关于境外办学量力而行、依法办学、质量优先、稳步发展的基本思路。进入新时代,高等学校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加强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教育国际合作,科学谋划和稳步推进境外办学的需求日益迫切。

我国高等学校境外办学走过了政府行政审批阶段,正处于高校境外办学自主发展的起步和探索阶段。高校急需抓住机遇,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可行的国际化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以完善的政策保障境外办学既要“走出去”,又要“走得稳”,保障境外办学的质量。

2 航海院校境外办学现状

我国是航海教育大国,拥有18所航海本科院校、50所航海高专/高职院校、29所航海中专/中职院校。另外,还有众多的航海教育培训机构和航运公司。举办境外办学航海教育输出的航海院校共有4所,分别为:大连海事大学、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我国高校境外办学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高校境外独立办学,设立分校或校区,如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英国校区[3];第二,中外高校联合办学,由中方高校与境外教育机构合作在境外办学,如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云南财经大学曼谷商学院;第三,与境外企业联合办学,境外政府、企业或组织提供办学条件,由中方相对独立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如老挝苏州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东京学院。我国航海院校境外办学航海教育主要形式如表1所示。

表1 航海院校境外办学航海教育输出形式

3 航海院校境外办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开展航海教育境外办学的航海院校较少,本科院校仅有1所,办学形式不够多样、规模较小,航海教育输出力度不够、交流活动不明显,没有发挥我国航海教育的国际水平,且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3.1 政策支持不够

《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指南(试行)(2019年版)》为高校境外办学提供技术指导。《关于进一步提高航海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为航海教育输出提供政策依据。该意见鼓励航海院校开展境外办学,提高我国航海院校的国际影响力,但缺少相应的政策支持、指导和落实。其次,我国现行政策客观上限制了高校的境外投资,例如:2012年财政部发布《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这些规定无疑给高校境外办学的基础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等造成许多实际困难,办学条件受到较大影响[4]。

3.2 培养方案滞后

我国航海院校的培养方案应满足教育部关于高等教育的要求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航海职业教育的要求。交通运输部2016年发布的《海船船员培训大纲(2016版)》[5]明确提出我国航海职业教育的培养要求,进一步规范海船船员培训行为。我国关于航海教育的要求在不断更新完善,如果培养方案不及时进行修订,势必影响教育质量,与时代发展脱节。境外的教育要求和切实需要也在发生变化,境外的培养方案需要适应境外的新形势,不切实际的培养方案,将削弱航海教育境外办学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3 师资能力不强

航海院校境外办学的师资或来自国内高校,或来自境外本地,或由合作双方共同派遣。若境外教学仅安排境外师资,对于输出的教学资源将无法充分发挥作用,对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给我国航海院校,特别是专业课程的教学水平可能不到位,从而影响航海教育教学质量。目前,航海院校存在国际化教师数量不多、能够全方位运用英语教学的教师数量有限、派遣出境的教师职称晋升存在制度性障碍,以及在境外教学的教师工资待遇不高、子女教育家庭压力较大等问题。

3.4 教材不相适应

我国航海教育的教材没有得到很好的输出。一方面,境外教材更符合境外当地实际,但没有吸纳我国优质航海教育资源,没有反映境外办学的初衷。另一方面,如果直接套用我国教师编写的专业英文教材,而忽略当地的实际情况,教材可能不适应境外教育。《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强调,大力推进沿线各国优质教学仪器设备、教材课件和整体教学解决方案输出。《高等学校境外办学指南》指出,若境外独立办学,境外办学者自主确定教材;其他境外办学模式,教材由境外办学者和境外合作者共同组织遴选或编写,境外办学者负责对教材内容的审查。

3.5 教学质量不高

航海教育境外办学缺乏深度教学指导,短期选派教师到境外教学,或是仅仅输出培养方案,没有落实到具体教学资源“走出去”,或是单纯几门课程的教学资源对外开放,这种合作方式对于宣传我国航海教育意义不大,也不能很好促进我国航海教育的国际化。当前,教育部推出了一系列课程建设政策,例如,《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6]提出从线上课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线下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五个方面开展建设,这是我国高等教学质量提高的组合拳。在新形势下,我国航海教育的专业课程可顺势而为,推出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以提高教学质量。

4 改善航海院校境外办学的对策

4.1 强化政策支持

教育部等部门出台精准支持境外办学的实施方案和细则,特别是对高校在海外投资办学的资金和资产出境提供支持。交通运输部作为航海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应通过搭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海教育国际合作平台,鼓励“走出去”的我国航运相关企业支持航海教育“走出去”,加强产教协同发展。强化各项航海教育输出的政策支持,创造我国航海教育输出的机会。航海院校需要抓住提升航海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契机,主动适应新时代国家扩大教育开放、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航海强国的战略要求,从加强顶层设计和加强质量保障入手,将航海教育输出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加强学校国际化。

4.2 完善培养方案

航海院校应与时俱进,关注教育部、交通运输部对于航海教育的新要求,做好境外办学的调研工作,寻找更好的培养方案,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这也是我国高校境外办学“留得住、办得好”的基础。境外办学培养方案的制订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课程和学时的设置很大程度上体现我国航海教育的特色。要使人才培养方案“落地生根”“本土化”,境外办学既不能丢掉中国特色,又不能脱离当地文化,否则很难“讲好中国故事”。

4.3 建设师资队伍

航海院校境外办学的师资应该由我国航海院校和境外本地的教师组成。航海院校应制定教师选聘办法和选聘程序,减少师资流动,以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航海教育专业课的师资应为“双师型”,并具有相应的英语教学能力,具备一定国际化素养。航海院校应制定“双师型”教师出国访学进修或国内英语强化训练的政策。充分利用境外办学灵活的机制优势,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让教师出国派遣具有竞争力。航海院校应建立境外教学派遣制度和激励制度。

4.4 推动教材建设

航海院校应推动教材建设,依托国内成熟的英文版航海类专业教材,与境外合作者共同探讨教材的编写。教材既要有中国航海教育优质资源内容,又要兼顾境外合作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航海教育教材国际化,更方便航海院校派遣的师资使用。教材编写人员可为英文版或双语(英语和境外当地语言)教材编写者、采用英文版教材进行教学的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境外合作者。教材内容应按培养方案中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设置。

4.5 加强课程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制定《保障跨国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指导方针》指出,高等教育机构要对自己所办教育的质量及其社会、文化和语言的实用性负责,确保他们跨国界开办的课程与在国内开办的课程质量相同,而且还应考虑到境外国家的文化和语言的特点。我国航海教育存在一定的英语语言教学障碍,专业课程全英授课受到影响。教师可以通过实船视频、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采用翻转课堂、对分课堂、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师生互动性,从而弥补教学语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航海院校可以建立境外学校和我国航海院校两地学生的交流平台,加强两地学生的学习交流,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

5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对外开放,关键是提高质量,而不是盲目扩大规模”。我国扩大航海教育的对外开放,提高境外办学质量是新形势下的航海教育一项重要任务。航海院校要针对当前航海教育境外办学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教育境外办学质量为中心,打造具有中国航海教育特色的境外办学品牌,使得我国航海院校境外办学“走得出、留得住、办得好”。

猜你喜欢
航海办学院校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大航海争霸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航海博物馆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